?

論梁元帝讀書(節選)①

2020-06-03 04:38王夫之
月讀 2020年4期
關鍵詞:太子讀書

江陵陷②,元帝焚古今圖書十四萬卷?;騿栔?,答曰:“讀書萬卷,猶有今日,故焚之?!蔽从胁粣浩洳换诓蝗识鴼w咎于讀書者,日書何負于帝哉?此非知讀書者之言也。帝之自取滅亡,非讀書之故,而抑未嘗非讀書之故也。取帝之所撰著而觀之,搜索駢麗、攢集影跡、以夸博記者,非破萬卷而不能。于其時也,君父懸命于逆賊③,宗社垂絲于割裂,而晨覽夕披,疲役于此,義不能振,機不能乘,則與六博投瓊、耽酒漁色也④,又何以異哉?夫人心一有所倚,則圣賢之訓典,足以錮志氣于尋行數墨之中;得纖曲而忘大義,迷影跡而失微言,且為大惑之資也。況百家小道、取青妃白之區區者乎⑤!

……

夫讀書將以何為哉?辨其大義,以立修己治人之體也;察其微言,以善精義入神之用也。乃善讀者,有得于心而正之以書者,鮮矣。下此而如太子弘之讀《春秋》而不忍卒讀者⑥,鮮矣。下此而如穆姜之于《易》,能自反而知愧者⑦,鮮矣。不規其大,不研其精,不審其時,且有如漢儒之以《公羊》廢大倫⑧,王莽之以譏二名待匈奴⑨,王安石以國服賦青苗者⑩,經且為蠹,而史尤勿論已。讀漢高之誅韓、彭而亂萌消⑾,則殺親賢者益其陵毒⑿;讀光武之易太子而國本定,則喪元良者啟其偏私⒀;讀張良之辟谷以全身⒁,則爐火彼家之術進;讀丙吉之殺人而不問⒂,則怠荒廢事之陋成。無高明之量以持其大體,無斟酌之權以審于獨知,則讀書萬卷,止以導迷,顧不如不學無術者之尚全其樸也。

故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敝径ǘ鴮W乃益,未聞無志而以學為志者也。以學而游移其志,異端邪說,流俗之傳聞,淫曼之小慧,大以蝕其心思,而小以荒其日月,元帝所為至死而不悟者也,惡得不歸咎于萬卷之涉獵乎?儒者之徒而效其卑陋⒃,可勿警哉!

(《讀通鑒論》卷一七)

注釋:

①梁元帝:蕭繹(508—555),號金樓子。粱武帝蕭衍第七子,南朝梁第六位皇帝。蕭繹才華橫溢,著有《金樓子》一書,在中國文學史上可占一席之地。然而,他也是葬送南朝梁的主要責任人。

②江陵陷:554年,梁元帝給西魏權臣宇文泰寫信,要求重新劃定疆界,言辭極為傲慢。宇文泰對此大為不滿,命常山公于謹、大將軍宇文護等率軍進攻陪都江陵(今湖北江陵縣)。梁元帝戰敗,隨后率太子等人到西魏軍營投降。就在江陵被圍時,元帝入東閣竹殿,命人放火焚燒圖書十四萬卷。這次焚書給中國文化造成了巨大損失,歷史上不少有識之士對其行為進行了抨擊和譴責。

③君父懸命于逆賊:指侯景叛亂。君父指梁武帝蕭衍。侯景為東魏叛將,被梁武帝所收留。后來,他以清君側為名義在壽陽(今安徽壽縣)起兵叛亂,很快攻占了梁朝都城建康(今江蘇南京),將梁武帝活活餓死,掌控了軍政大權。

④六博:亦稱陸博,古代的一種賭博方式。 投瓊:擲骰子。

⑤取青妃白:同“取青媲白”,用青色配白色,比喻文句對偶工整。這里指賣弄文字技巧。

⑥太子弘之讀《春秋》而不忍卒讀:太子弘,武后所生。據《新唐書》記載,他“受《春秋左氏》于率更令郭瑜,至楚世子商臣弒其君,喟而廢卷曰:‘圣人垂訓,何書此邪?瑜曰:‘孔子作《春秋》,善惡必書,褒善以勸,貶惡以誡,故商臣之罪雖千載猶不得滅。弘曰:‘然所不忍聞,愿讀它書?!?/p>

⑦“穆姜之于《易》”二句:穆姜為春秋時期魯宣公的夫人。她曾因為淫亂,想廢掉自己的兒子成公。后來成公的兒子襄公把她驅逐到東宮居住。她命卜史占了一卦,是吉卦,可以逃走,但她認為自己不夠卦中所說的條件,沒有照卦行事。后來死在東宮。

⑧漢儒之以《公羊》廢大倫:東漢建武二年(26),光武帝劉秀立貴人郭氏為皇后,郭氏所生子強為皇太子。后來他廢了郭后,立貴人陰氏為皇后,并廢太子強,改立陰后所生子莊為太子,就是東漢明帝。詔書中說:“《春秋》之義,立子以貴?!边@兩句話就是公羊家的說法。

⑨王莽之以譏二名待匈奴:王莽曾禁止國內用兩個字的名,并派人暗示給匈奴。匈奴單于囊知牙斯于是改名為知。

⑩王安石以國服賦青苗:國服,原是一地區所出產品的意思?!吨芏Y·地官司徒·泉府》:“凡民之貸者,與其有司辨而授之,以國服為之息?!蓖醢彩眠@句經文,推行“青苗法”。

⑾漢高:指漢高帝劉邦。 韓:韓信。 彭:彭越。

⑿殺親賢者:指后世效法劉邦,殺害親近賢臣的統治者。忮(zhì):忌恨,嫉妒。 毒:狠毒。

⒀元良:指太子。

⒁張良之辟谷:指張良從赤松子學道,靠辟谷之術以保全自身之事。辟谷,道術的一種,不吃五谷,以求長生。

⒂丙吉之殺人而不問:漢宣帝時丞相丙吉走在路上,見有人斗毆而死,他不去過問;但看到牛喘而吐舌頭,他卻過問。有人問他原因。丙吉說,民斗相殺傷,是地方官應當負責的事,所以宰相沒有必要過問;而牛因天熱而喘,反映了天時不正,這是宰相應該過問的事。

⒃卑陋:下劣,指錯誤的讀書態度和方法。

大意:

江陵淪陷之時,梁元帝燒毀古今圖書十四萬卷。有人問他原因,他回答說:“我讀書萬卷,還落得如今這個下場,所以要燒毀圖書?!痹鄄环词∽约赫紊系腻e誤和對百姓的無道,卻將罪責歸咎于讀書,沒有人不憎恨這一點。人們說:“書籍有什么對不起你元帝的呢?”但這不是懂得讀書之人的言論。元帝自取滅亡,固然不是因為讀書的緣故,但也未嘗不是因為讀書所導致的。拿元帝所寫的文章來看,無非是收集一些華麗的史料典故,以排比對偶的句子,來夸耀自己的博文強識,認為自己如果不是讀破萬卷書,就不會有這樣的成就。在當時,武帝(蕭衍)被叛賊挾持,國家面臨分裂滅亡的危機,而元帝早晚苦讀,樂此不疲,但他不能伸張正義,有時機也把握不住,這和沉迷于賭博、喝酒、美色,又有什么不一樣呢?人心—旦有所沉迷依賴,那么圣賢的訓典,就足以禁錮志氣,自己只在咬文嚼字上下功夫,這樣得到的只是一些文字的精巧而忘記了其中的要義,也會被文章典故所迷惑而丟掉了其中的微言大義,這就為迷亂的產生提供了資本。對于儒家以外的學說,也都賣弄文字技巧,這又怎么值得一說呢?

……

那么,應該怎么讀書呢?領會書的精神實質,以確立修己治人的本體;觀察隱微的言論,達到精通事理、融會貫通、運用自如的境界,并將獲取的知識經驗付諸實踐中。讀書后有了心得,然后用書中的道理檢驗和糾正自己言行的人是很少的;比這次一等的,像太子李弘讀《春秋左傳》中記載的臣弒君之事而不忍心讀下去的人是很少的;比這次一等的,如穆姜命卜史占卦,然后能自我反省而知道慚愧的人是很少的。不抓住書中的重點,不研究書的精華,不審察書中的內容是否合乎時宜,以致漢儒曲解《公羊傳》而廢皇后和太子;王莽曲解古書之義,譏刺匈奴的復名;王安石以國家貸款的名義推行青苗法。這些都是妄用經義,猶如蠹蟲蛀壞經書造成的危害,至于妄用史書之例就更不用說了。讀了漢高祖誅殺韓信、彭越以清除叛亂根源之事,則準備殺害親近賢能之人的統治者就會更加狠毒;讀了光武帝廢除太子以安定國家之事,那么想要廢除太子的帝王就會產生私心;讀了張良從赤松子學道以避禍之事,道教的法術就會流行;讀了丙吉不問殺人而問牛喘之事,就會使人產生怠政的陋習。沒有高超的見識來掌握書本的要旨,沒有取舍的標準,不能獨立思考、明辨事理,進而提出獨特的見解,那么讀書萬卷,只會導致更加迷茫,倒不如不學無術的人還能保持自己的一份純樸。

所以,孔子曰:“我十五歲立志求學?!贝_定求知的目的,學問才能精進,沒有聽說過無目的而單單為學習而學習的。心無定局,隨著所學的知識而隨時改變自己的志向,學習異端邪說、流俗傳聞、放蕩輕浮的小聰明,嚴重的會腐蝕人心,輕的則會浪費時間,這是元帝的所作所為,他至死都不覺悟。怎么能不歸罪于涉獵了萬卷書籍呢?一般的學者,卻效法其錯誤的讀書方法,怎么能不加以警惕呢?

【點評】

“經世致用”是中國古代優秀的治學傳統,也是王夫之的治學主張。這一主張,在《論梁元帝讀書》—文中有比較完整和深入的闡述,本文即節選于此。文章雖是從梁元帝沉迷于書籍,繼而焚毀書籍談起,但卻并非就事論事,只為譴責焚書這一行徑,而是透過這層表象,從讀書的方法著墨,對梁元帝進行了深入剖析,推論其敗亡之由。

第一段著重說明讀書卻舍本逐末,只講求文字技巧,“搜索駢麗,攢集影跡,以夸博記”,是不可取的,甚至和玩物喪志沒有區別。作者點出梁元帝焚書之事,由此引出讀書的問題,意在指出“帝之自取滅亡,非讀書之故,而抑未嘗非讀書之故也”。這句話看似矛盾,其實不然,意思是說,梁元帝的敗亡,不是讀書本身造成的,而在于他錯誤的讀書方法,由此點明立論的關鍵,即讀書方法的重要性。

接下來,作者提出:真正能從書中獲得有益的知識來規范自己行為、恰當處理事務的人,少之又少;有些人甚至專門從書中尋找根據來為自己的錯誤行為辯護,這種錯誤的讀書方法,會帶來損人害己、禍國殃民的嚴重后果。

最后,王夫之引用孔子的話來總結全文,提出了正確的讀書方法。那就是要先確定自己的志向,把問題考慮清楚,“無志而學”或喜異端邪說,則“大以蝕其心思,而小以荒其日月”,梁元帝的敗亡,正是這個原因,可惜他至死不悟。

本文最大的價值在于其思想內容的現實針對性。身處易代之際,王夫之對歷代盛衰興亡、政治得失,多有研究和心得。他撰寫此文,實質是對歷代不善讀書者尤其是對明末清初空談性理的學者的嚴厲批判。同時,他還隱蔽地抨擊了明代最高統治者的失德和弊政,這使得本文更具警示意義和教育作用,從中我們也能看到一位愛國思想家的良苦用心。(海濤)

猜你喜歡
太子讀書
郭初陽:讀書真的太有意思了
讀書使人進步
我愛讀書
正是讀書好時節
太子灣居室設計
太子灣居室設計
漢字奇遇記
漢字奇遇記
《太子灣的春天》攝影
我們一起讀書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