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導小學生開展數學小課題研究的選題策略

2020-06-03 15:00曹玉霞
天津教育·上 2020年3期
關鍵詞:選題小學數學策略

曹玉霞

【關鍵詞】小學數學;小課題研究;選題;策略

數學新課標中明確指出,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教師應組織多樣性數學活動,促進學生數學抽象、邏輯推理、直觀想象以及數學運算等核心素養的發展。為提升數學教學質量,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思維,讓學習變得多樣和生動化,教師應系統性構建適合小學生的數學小課題研究體系,幫助其選題,讓學生在觀察、猜測、推理、實踐、驗證的過程中接受新知、鞏固認識。

一、選擇與生活聯系密切的題型,做好新知鋪墊

依據北師大版本小學數學教材,指導學生進行小課題研究,在選題的過程中,教師應將學科特點與小學生的認知規律、學習情況相結合,使選題兼具趣味性、生活性以及基礎性。這樣一來,趣味性選題能夠激發學生的熱情參與,促進數學研究面向全體學生,培養其良好的數學核心素養;生活性強調立足于學生的生活實際,以其熟悉、經常接觸的事物作為教學輔助,讓其在進行小課題研究的過程中在做中學、在玩中學,以促進其數學思維的發展;基礎性便是考慮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圍繞教材知識、數學基礎、實踐活動等讓學生進行探究,幫助其夯實基礎,提高其數學意識,讓小課題探究發揮自身應有的價值。

例如,在北師大小學三年級的《千克、克、噸》的教學中,教師可依據學生生活中都有與父母在超市、菜市場購物的經歷。并且,中段學生抽象思維已經得到了一定的發展,教師可以幫學生設定《購物稱重》的小課題探究主題,在循序漸進中使學生認識生活中的質量單位都有哪些,促進其數感、符號感、應用能力的發展。鑒于噸不便于在小課堂中測量,可其放在質量單位的轉化環節中。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通過不同物品、天子秤、記錄單等進行小課題的研究。教師可以拋出“我們去買同樣的蘋果,個數不同價格會有差異,這是為什么?”這樣的問題作為導入,使學生意識到“輕重不同、價格不同”,進而使其用電子秤進行書本、包裝不同的餅干等物品的稱重,了解“克與千克”,能夠通過手拎感知1千克和10克重量的區別,為后續研究做好準備。進而,讓學生一邊進行蔬菜買賣,一邊記錄研究數據:(1)發現環節:讓學生記錄在生活中見到的秤都有哪些;(2)記錄環節:我賣/買了哪些菜,名稱和重量,單價和總價;(3)在蔬菜買賣中,我認為克、兩、斤、千克之間的關系是:3兩=(

)克、一斤=(

)千克、四斤=(

)千克、5斤半=()克;(3)同樣是蔬菜,應用的計量單位也多有不同,我認為香菜應用(

)做單位、西紅柿應用(

)做單位。通過小課題不僅使學生在體驗、操作、感受中接受了新知,更有助于其將抽象的知識具象化,實現對其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

二、注重對學生思維方式的培養,進行教材拓展

在指導學生進行小課題研究時,教材能夠為我們提供思路,但選題也并非一味地照搬教材。為了更好地促進學生數學思維的發展,教師可將知識點進行融合,找準切入點,進行教材的拓展,培養學生良好的核心素養,幫助其建立立體的知識網絡,使其在積極探索中掌握更多的數學知識。

例如,四年級的小學生已經學習過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與四邊形,為了增進學生對圖形的認識,并為中小數學教學銜接奠定基礎。教師可選擇《趣味七巧板》的小課題研究,讓學生應用七巧板中的各種形狀拼湊不同的物體,如房子、橋和各種動物。接著可以用不同大小的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正方形拼成一個大的正方形,并可以讓學生應用大小各異的正方形拼出一直角三角形。這樣的小課題研究,既是對圖形知識的集合,又是益智游戲,能夠激發學生的創造力與創新能力。

三、教師在選題中構建生動情境,促進探究應用

在數學教學中進行小課題研究,往往是學生們較為期待且覺得非常有趣的學習方式。教師在選題中也需對學生的興趣進行激發,使其在一定的情境設置中發現、探尋、學習,從而掌握數學定律、幾何概念,促進學生空間意識和數學認知能力的不斷發展。從而,讓學生在實踐、動手、思考中進行創意設計,分析、思考及應用數學知識,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

例如:在北師大小學數學五年級的《確定位置》的教學中,教師可借助動物園的立體沙盤,為學生設定《聰明指路》的小課題研究選題。為學生創設去動物園參觀的情境,使其身臨其境地學習方位知識,認識到數學是一門嚴謹性的學科。教師可讓學生從大象館出發去獅子館,學生的路徑描述非常正確,教師還可以此追問“音樂噴泉位于大象館的哪個方位?”有的學生回答道“東偏北”,這時候教師便可趁機繼續提問“獅子館位于大象館的東北方位,音樂噴泉是東偏北方向,如果用這樣的描述為出來參觀的小朋友指路,可能會讓她走不少的‘冤枉路,如何描述能更精準呢?”從而引發學生的疑問和好奇,使其探究新知,意識到增加角度描述,如:東偏北10°、北偏東30°等。教師可讓學生再觀察指南針,使其意識到指針只有南北,所以表述中盡量也選擇北偏東80°、北偏東30°。

例如:在北師大小學數學四年級的《認識方程》學習中,教師可為學生設定《一日幼兒園管理員》的小課題研究選題。讓學生作為幼兒園的飲食管理員,通過天平和標識不同質量的砝碼對餅干、布丁、香蕉等進行稱重,能夠按照幼兒園規定為6位小朋友分餐。學生通過動手稱重和設置方程的方式,分發小朋友的午餐點心,并將實踐研究的過程記錄下來。

四、展開小課題研究的分層調研,以便因材施教

新課改的核心理念便是一切為了促進學生的更好發展。小學生作為獨立的個體,其性格愛好、學習能力等多有不同,教師在設定小課題研究的選題中,每次也應設置多層次主題,以便促進不同層次學生的實踐、理解,培養其良好的數學核心素養,使其邏輯思維、知識遷移能力等得到不斷發展。需要注意的是,教師的分層應具有動態性,確保小課題研究的合理性與有效性。這樣,既不會因為選題設置過于簡單,數學基礎好、動手能力強的學生產生數學學習非常簡單的誤解;也不會因為選題設置得過于復雜,數學基礎薄弱的學生跟不上,逐漸淪為“觀眾”,在學習中的境地愈發尷尬。

例如:在北師大小學數學六年級的《數據處理》教學中,教師可立足于讓學生進行回顧數據的采集、整理及分析,鞏固其對數據統計的掌握,促進學生具有統計觀念。針對數學基礎好、學習能力強的學生,教師讓其恰當地用統計圖來表示均衡膳食,顯示人一天應攝入的食物種類和數量,進行《一日健康飲食數據表》小課題研究;讓數學基礎尚可、學習能力有所欠佳的學生調研校園一年的水電用量,進行《xx小學水電用量統計表》小課題探究;面對數學基礎薄弱、缺乏學習興趣的學生,讓其用條形統計圖表示《班級學生視力情況》的數據調研。

五、結語

綜上所述,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核心素養,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應重視小課題研究對教學的促進作用,給予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空間,促進其邏輯思維、推理能力、認知意識、情感態度的協同發展。進而使學生具有探究學習的積極性,為其高階段學習夯實基礎,實現數學教學的質效雙升。

猜你喜歡
選題小學數學策略
新年刊
選題有誤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培養數學意識發展思維能力的研究
Passage Four
確定選題,渲染氣氛
光學測試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