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比較中激揚文字 在閱讀中領略風景

2020-06-06 05:08李銳華
教師·下 2020年12期
關鍵詞:比較閱讀策略研究小學語文

李銳華

摘 要:閱讀在語文教育中至關重要。毫無疑問,閱讀是知識輸入的過程,同時也是歷年考試的重點。隨著教育體制的改革,閱讀的目標是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針對這一現狀,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比較閱讀的教學策略,從各個方面對幾篇文章進行對比,從而更加深入地感受文字、體會情感,與此同時提升閱讀技巧。文章從字詞替換比較、寫作手法進行比較、同一題材進行比較、作家與作品風格進行比較四點闡述如何在比較中激揚文字,在閱讀中領略風景。

關鍵詞:小學語文;比較閱讀;策略研究

中圖分類號:G623.23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20-07-29 文章編號:1674-120X(2020)36-0031-02

比較閱讀主要指的是教師將主題、形式等方面相似的兩篇及以上的文章同時呈現給學生,讓學生采用對比式閱讀方法進行閱讀,這樣能夠更加輕易地增強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對文章的鑒賞能力,最終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閱讀是基礎也是難點,因此在比較閱讀中,教師可以就某一個主題或者目標,從最簡單的字詞開始到句子和段落,文章的形式、內容或者作者的寫作風格和思想感情等多個方面進行詳細的對比,引導學生學會從不同的角度分析總結,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能夠逐漸建立起閱讀知識框架體系,還能夠鍛煉思維的敏感度,可謂一舉多得。

一、字詞替換比較,感悟詞語

很多教師認為小學階段的學生對字詞的學習僅限于認識和掌握意思即可,卻忽略了不同詞語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下所包含的內涵是不一樣的。雖然小學生無法準確描述其含義,但是可以在心理上有一定的感受。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既要從詞語本身的角度出發,也要盡可能將詞語帶入具體語境中去理解。在具體實踐中,教師可以用一些不同的詞語進行替代,然后讓學生感受一下兩者的區別。

例如,教師在教學《賣火柴的小女孩》時就可以采用這樣的教學方式。值得注意的是,文中只要出現火柴這個名詞就會搭配“一根”和“一把”這兩個數量詞,文中出現“一根”較多,但是最后使用到的是“一把”,如果教師不進行詞語替換比較的話,學生也不會注意到這個詞語。教師問:“把文中所有的‘一根替換成為‘一把,而將‘一把替換成為‘一根,替換前后有什么區別嗎?”這樣的提問就是讓學生進行比較閱讀,讓學生感受兩者之間的區別。如果學生不太明白教師要求從哪些方面進行比較,教師可以繼續引導:“你認真閱讀感覺替換之后對整體有什么影響,好還是不好?或者說你覺得原來的詞語能夠表達出什么,但是替換之后表達不出什么?”教師給學生們一些時間進行討論。經過討論,一位學生舉手回答:“替換之后的詞語不好,因為全文用的是一根,一方面展現了小女孩的窮苦,說明她的生活非常拮據;另一方面說明這幾根火柴是小女孩最后的希望,她一次次看到的內容雖然非常美好,但是卻并不真實。最后小女孩卻用了一把火柴,說明小女孩這時候已經堅持不住了,她非常希望見到自己的奶奶,希望這些火柴可以燃燒得久一點,再久一點,這樣就能夠讓自己和心愛的奶奶多待一會兒了。如果替換成其他的詞語就不會有這樣的效果了,最后的‘一把表達的是小女孩的絕望和孤獨?!苯處熆隙藢W生的說法,很高興學生能夠有這樣的認知。這種教學方法能夠讓學生在未知某個詞語含義的情況下理解文意,對初學者來說極具學習的價值。其實學生在整個表達中并沒有說出“一根”和“一把”具有的含義,簡單來講就是少與多,但是意思卻隱含在其中了。事實證明,通過詞語替換對比閱讀能夠大大提升學生對文章的把握度,提升其閱讀能力。

二、寫作手法進行比較,體會情感

作者寫作的目的就是讓讀者能夠體會自己想要表達的情感,進而產生共鳴,讓自己的作品能夠被更多的人看到。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體會情感。但是如何才能夠引導學生更好地體會這種情感呢?教師可以利用寫作手法比較閱讀,讓學生不斷揣摩作者的寫作意圖和寫作手法,這樣能夠讓學生更好地感受作者的情感。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通過學習這種寫作手法, 進而運用到自己的寫作中,提升自己的語文水平。

例如,教師在教學《木笛》的時候就可以采用這樣的教學方法。這篇文章其實對小學生來說有一點難度,因為南京大屠殺事件距離他們的生活非常遙遠。因此為了讓學生更容易理解課文,教師可以給學生播放一些當時的紀錄片片段,讓學生首先從心理上感受到作者這樣做的原因。然后教師讓學生對文中的人物對話描寫和外貌描寫進行比較。這樣的提問可能過于籠統,教師可以先讓學生找出文中的對話、動作和外貌描寫,然后再進行對比觀察,把握作者的寫作意圖。外貌描寫有:“看上去修長、纖弱,一身黑色云錦衣衫仿佛把他……”,對話描寫有:“請原諒,我可以不演奏……”,動作描寫有:“他抬起頭,看見遠遠地坐著一排……”,教師讓學生比較這些描寫是不是符合同一個人,或者說通過對比描寫你可以看到主人公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從而判斷他的性格。經過討論后學生舉手回答問題:“這些描寫都符合一個人,因為突出的是他極高的音樂天賦,而且他具有非常高尚的民族氣節,這樣的人值得我們學習?!睘榱俗寣W生更好地感受那段對話描寫的精彩之處,教師告訴學生這段對話中沒有任何提示語,引導他們嘗試增加一些提示語。學生在經過討論之后嘗試給課文增加一些提示語,但是幾個小組展示之后發現無論增加什么內容都感覺非常別扭,或者說不利于本文的整體表達。學生通過兩種寫作手法的對比,基本上可以學習到一些東西,這樣有利于學生提升寫作技巧。如果課堂時間充足,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寫作練習,不要求學生立刻學習到作品的精髓,但是起到了復習和固化的作用,這對學生以后分析文章有很大的好處。

三、同一題材進行比較,深層領略

為了讓學生能夠對文章有深層次的領悟,教師可以給學生呈現同一題材的不同作品進行對比。對比的重點和方向是讓學生明白雖然是同一題材,但是不同文章有不同的立意,并且要求學生總結這兩篇文章在材料選擇、主題或者情感方面有什么不同。這樣能夠幫助學生明確閱讀的主題,在回答閱讀題目的時候不會偏離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

例如,教師在教學《將相和》的時候就可以采用這樣的教學方法,教師可以找《晏子使楚》與其進行對比閱讀。首先這兩篇文章的題材都是歷史人物,在描寫的時候都通過故事突出人物的性格。教師在講解完《將相和》之后簡單為學生講解一下《晏子使楚》,然后提問學生:“你覺得晏子和藺相如這兩個人在個性特點方面有什么區別,也就是說相似之處和不同之處,根據你自己的了解,文中哪里可以體現出來呢?”學生思考了一會兒之后說:“藺相如和晏子兩個人都具有很高的智慧,同時他們也是非常具有愛國精神的人,每一次都會將國家的利益放在個人利益之前?!苯處熆隙藢W生的說法,并且繼續問有什么不同之處。學生沉默,這時候給學生一些時間進行討論,在原文中尋找答案。一位學生站起來說:“藺相如是一個有勇有謀的人,如果沒有這份勇氣的話,他的智慧也不會得到很好的發揮。但是晏子的智慧好像體現在他的不露聲色,但是在言辭之中卻體現出了對對方的一種諷刺,這就是楚王為什么會感到尷尬的原因了?!彪m然學生用詞不是非常準確,但是大概的意思卻是正確的,教師要給予學生非常大的贊賞,讓學生建立自信心。教師繼續提問學生為什么這兩個人會有這樣的差異,引導學生從歷史背景等大的角度來進行分析,這樣會讓學生構建較為完整的知識體系和分析思路。本案例中僅僅提到了同一題材的文章對比,這種對比可以拓展到寫人、寫景等各個方面,讓學生在對比中提升對課文的理解力。

四、作家與作品風格進行比較,增強分析

每一個作家都有自己比較常用的寫作風格和思路,但是并不完全固定。對小學生來說,他們的知識體系有很大的局限性,這樣非常不利于學生分析同一作者的很多文章,學生要么在每一次分析一篇新課文的時候都得從頭開始,要么就是用一種固化的思維分析同一個作者的不同文章。因此教師可以將同一個作家的不同作品或者不同作家的相似作品給學生呈現出來,讓學生深入體會。

例如,教師在教學《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的時候就可以采用這樣的教學方式。這首古詩的作者是李白,其實學生知道李白的風格是豪放灑脫,但是他的作品中所表達的具體情感卻不盡相同。這時候教師可以找李白的另一首古詩讓學生進行對比閱讀,由于李白的詩篇非常之多,本案例將不再展開具體闡述。主要從作者使用的修辭手法或者表達方式等方面進行分析,最后讓學生體會情感即可。在此過程中要一步步提問學生,盡可能讓學生多回答問題,遇到不懂的問題讓學生展開討論。教師需要為學生講解的是作者在創作不同古詩的時候所處的環境以及當時個人的經歷,這會對作者寫詩產生非常大的影響。這樣就能夠讓學生深入分析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的區別和聯系,對作者有一個更加全面、清晰的認識。除此以外,在教學《頤和園》的時候也可以采取這樣的教學方法。這篇文章主要內容是關于歷史建筑的,因此用《長城》開展對比閱讀非常合適。這就符合我們一開始提到的不同作家的同一類型文章。同樣通過上述幾個方面開展對比閱讀,進一步展開分析,提升學生閱讀水平。

總而言之,教師在進行對比閱讀教學的時候,主要的教學步驟就是先對所要教學的文本要有非常深入的了解,在此基礎上分析究竟從什么方面、怎樣開展對比閱讀,而判斷是否需要借助其他的文本,就要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清晰了解學生的學習薄弱點。閱讀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地位是不言而喻的,扎實的閱讀功底將對學生的寫作水平和語文的綜合學習素養的提高會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教師要秉持耐心和負責任的態度教導學生。

參考文獻:

[1]夏 虹.在比較閱讀中,實現讀寫結合的有機勾連——以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十二冊《廣玉蘭》教學為例[J].課外語文,2018(9):130-131.

[2]曾惠真.閱讀素養層級能力在課堂教學中的實施——以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上冊《帶刺的朋友》一課為例[J]. 內蒙古教育,2018(19):49-51.

[3]席時忠.閱讀品味深入感悟——對小學語文閱讀課中一些現象的幾點思考[J].新課程·教研,2010(11):73.

[4]張國寶.在比較閱讀中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以蘇教版五下第三單元寫人的課文為例[J].七彩語文·教師論壇,2019(3):17-18.

猜你喜歡
比較閱讀策略研究小學語文
淺談優化閱讀方法 提高閱讀能力
關于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量的策略研究
目的論角度下的英語翻譯策略研究
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原點之妙 終點之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