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班主任與家長溝通的現狀和影響因素

2020-06-08 13:12胡開賢
成長 2020年4期
關鍵詞:溝通初中班主任影響因素

胡開賢

摘 要:初中班主任強化與家長的溝通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而當前的初中班主任與家長溝通存在不少問題,如溝通意愿不強、溝通方式單一、溝通頻率低下等。而錯誤的溝通觀念、有限的溝通能力等因素,是導致初中班主任與家長溝通存在問題的主要因素。

關鍵詞:初中班主任;溝通;問題;影響因素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F代教育倡導“家校共育”,力求通過學校和家長的共同努力,發揮合力作用,促使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在學生的學習生涯中,班主任教師可謂是“衣食父母”,承載學科管理及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責任。初中學生正處于成長和發展的關鍵時期,青春期的到來,加大了班主任教師對學生的教育和管理難度。這就要求班主任教師在教學中,強化與家長的溝通,通過有效溝通,及時把握學生學習、生活存在的問題,實施具有針對性的教育管理工作,促使學生全面健康發展。然而,筆者在教學中發現: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初中班主任教師與家長的溝通存在不少問題,難以實現家校共育的目標,同時也不利于學生的全面健康成長。

1 初中班主任與家長溝通的意義

在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初中班主任教師強化與家長的溝通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1.1 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

初中學生正處于青春期,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尚處于波動時期,青春期問題的存在,決定了教師教育管理中肩負的職責和使命。重視對學生思想道德品質的培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是教育的目標和方向?;诖?,初中班主任教師強化與家長的溝通交流,有利于及時發現學生思想、行為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并將一些不良的思想消滅在萌芽狀態,強化對學生的引導、教育等,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

1.2 有利于形成教育合力,促使學生健康成長

教育,有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其中,家庭教育是基礎,學校教育是主體。要想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必須充分發揮家長、學校和社會的責任,形成教育合力,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認識到這一點,初中班主任教師在教學工作中,通過正確的溝通方式,與家長之間形成一種相互合作的伙伴關系,不僅能夠讓教師了解學生的家庭教育情況,同時也有助于家長了解學生在校的情況,形成教育合力,促使學生的健康成長。

2 初中班主任與家長溝通的現狀

雖然初中班主任教師與家長溝通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然而,在實際的教學中,班主任與家長溝通之間存在不少問題:

2.1 溝通意愿不強

溝通是一個雙向互動交流的過程,溝通意愿是兩者之間的主觀態度。筆者在教學管理中發現:初中班主任與家長的溝通存在意愿不強的現象,這里的“意愿不強”,有班主任教師方面的因素,也有家長方面的因素。首先,班主任的溝通意愿不強。班主任教師作為學生的“衣食父母”,一人需要管理幾十個學生。而家長,則基本上是一個家長面對一個孩子。因此,部分家長關于孩子的問題,往往會事無巨細地咨詢班主任教師,無形中增加了班主任教師的教學壓力、任務,從而導致班主任教師在面對一些“小事”時,存在不愿溝通的心理,也存在回避的心理;其次,家長的溝通意愿不強。在一個班級中,并非每一個家長都會很迫切地和班主任溝通,也有一些家長溝通意愿不強,除非班主任教師“找上門”,否則他們絕不會向班主任教師提出一個問題。這部分家長在家庭教育中比較缺位,不太注重對孩子的教育和管理,從而導致溝通意愿不強。

2.2 溝通方式單一

溝通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同時也需要一定的媒介。在信息化時代,伴隨著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發展,初中班主任教師與家長溝通的方式已經呈現多元化發展,如微信、QQ、電話、email、或者是開家長會。然而,在實際的教學管理中,尤其是在農村地區的學校,初中班主任與家長溝通的方式依然比較單一。以家長會的舉辦為例,家長會原本是教師與家長溝通過的橋梁,而實際的家長會,則一般都是教師說,家長聽,信息的單向傳遞,難以實現溝通的效果;以建立微信群的方式進行溝通,理論上講是比較便捷的溝通方式,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如今的微信群也成為了教師給家長下發通知的載體,無論是班主任教師還是家長,在群里面說話都是三思而行,三緘其口。單一的溝通方式,難以實現“家校共育”的效果。

2.3 溝通頻率較低

初中班主任教師與家長的溝通頻率,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溝通的效果。筆者在教學管理工作中發現:受到各種主客觀因素的影響,初中班主任教師與家長的溝通存在頻率較低的現象,一般而言,只有在有“特殊情況”時,班主任教師和家長之間才會主動溝通;初中班主任教師與家長之間并沒有形成“定期穩定”的溝通方式。這種低頻率的溝通,影響了家長與教師之間信息傳遞的即時性,和“家校共育”的教育目標背道而馳。

3 初中班主任與家長溝通的影響因素

針對當前初中班主任教師與家長溝通存在的問題,筆者結合自身的教育管理實踐經驗,總結歸納出如下影響因素:

3.1 錯誤的溝通觀念

針對初中班主任教師與家長之間溝通意愿不強的現象,筆者認為:這是錯誤的溝通觀念導致的結果。一方面,初中班主任教師工作繁忙,不僅要進行教學管理、開展教學工作,同時還要應付各種檢查、考評,在此基礎之上,班主任教師還要面對幾十個家長無休止的詢問,勢必會感到疲倦。長此以往,班主任教師會產生回避的心理,或者是用冷漠的態度面對家長的各種問題。這種錯誤的溝通觀念,會在無形中讓班主任教師與家長之間產生距離感,不認同感,最終導致更多的問題產生;另一方面,部分家長之所以溝通意愿不強,主要愿意在于:他們認為教育是學校的責任,把孩子交給學校就算是完事。因此,這部分家長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出現不聞不問的心理。無論是班主任教師還是家長,這種錯誤的溝通觀念,都不利于孩子的全面健康發展。

3.2 有限的溝通能力

初中班主任教師與家長溝通,與班主任教師、家長的溝通能力有關。這里的溝通能力,不僅僅是指語言表達的能力,同時還指語言表達的方式和方法。有較強溝通能力的班主任教師,一般都能夠把握溝通的藝術,能夠用富有技巧性的方法解答家長提出的各種問題。而在實際的教學中,并非每個班主任教師都具有較強的溝通能力,也并非每個家長都能夠正確地表達問題,最終影響了班主任教師與家長溝通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汪霞.班主任與家長的交流藝術探究[J].基礎教育研究,2014,(20).

猜你喜歡
溝通初中班主任影響因素
決策咨詢活動中的溝通藝術
初中班主任管理班級的創新方式
初中班主任利用自媒體進行學生管理的現狀及對策
初中班主任如何實現學科教師與教學管理者的角色轉換
關于初中班主任班級管理中情感的運用研究
農業生產性服務業需求影響因素分析
村級發展互助資金組織的運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統論的煤層瓦斯壓力測定影響因素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