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磁診斷區分阿爾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癡呆的應用價值研究

2020-06-22 12:58畢秀娟楊美玲齊新剛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0年7期
關鍵詞:血管性病患者間距

畢秀娟 楊美玲 齊新剛

【摘 要】 目的:研究在判斷血管性癡呆與阿爾茨海默病中使用核磁診斷的臨床價值。方法:本次將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收入的40例血管性癡呆與40例阿爾茨海默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別為研究組1和研究組2,選取本醫院同期收入的40例健康體檢人員作為參照組,均開展核磁共振檢查,比對研究組1和研究組2患者大腦萎縮發生率、海馬萎縮發生率,計算三組受檢人員右側海馬體積、左側海馬體積、大腦左右徑、顳葉溝回間距。結果:研究組1血管性癡呆患者大腦萎縮發生率72.50%、海馬萎縮發生率37.50%低于研究組2的92.50%、65.00%(P<0.05)。研究組2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右側海馬體積、左側海馬體積、大腦左右徑顯著小于研究組1和參照組,顳葉溝回間距顯著大于研究組1和參照組(P<0.05)。結論:核磁共振檢查可顯著區分血管性癡呆與阿爾茨海默病這兩種疾病。

【關鍵詞】

核磁診斷;阿爾茨海默病;血管性癡呆

阿爾茨海默病屬于進行性發展的一種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起病相對隱匿,容易發生執行功能障礙、記憶障礙等;血管性癡呆是一種因缺血性或者出血性卒中引發腦血管疾病導致的一種嚴重認知功能障礙綜合征[1.2];上述兩種疾病因存在相似的臨床表現,所以具有較高的診斷區分難度,本次分析了核磁共振檢查用于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收入的40例血管性癡呆、40例阿爾茨海默病患者與40例健康體檢人員中的臨床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基礎資料

研究組1為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收入的40例血管性癡呆患者,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齡取值為60~83歲,平均年齡為(72.33±5.32)歲;研究組2為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收入的40例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男性19例,女性21例,年齡取值為62~84歲,平均年齡為(72.88±4.22)歲。參照組為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收入的40例健康體檢人員,男性20例,女性20例,年齡取值為61~83歲,平均年齡為(72.22±5.05)歲;比較三組受檢人員一般資料,差異不顯著,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三組入組樣本均開展核磁共振檢查,選擇西門子公司研發提供的3.0T核磁共振儀實施檢查,均開展常規掃描及TOF.3D.MRA掃描,設置相同的檢查參數及各指標;依據Stoub等方式計算左右海馬體積,依據Hasboun標準判斷每層海馬構造的分界標準,采取安維民的方法對顳大腦左右徑、葉溝回間距進行計算。

1.3 觀察指標

對比研究組1和研究組2患者大腦萎縮發生率、海馬萎縮發生率;計算三組受檢人員右側海馬體積、左側海馬體積、大腦左右徑、顳葉溝回間距。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對比研究組1和研究組2患者大腦萎縮發生率、海馬萎縮發生率

研究組1血管性癡呆患者大腦萎縮發生率為72.50%(29/40)、海馬萎縮發生率為37.50%(15/40),研究組2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大腦萎縮發生率為92.50%(37/40)、海馬萎縮發生率為65.00%(26/40),數據之間差異的統計學意義存在(χ2=5.5411,P=0.0185<0.05;χ2=6.0538,P=0.0138<0.05)。

2.2 對比三組受檢人員右側海馬體積、左側海馬體積、大腦左右徑、顳葉溝回間距

研究組2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右側海馬體積、左側海馬體積、大腦左右徑顯著小于研究組1和參照組,顳葉溝回間距顯著大于研究組1和參照組,組間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t=8.7754/7.9454,10.6715/4.9220,11.2432/8.6265,16.6467/15.8045;P<0.05)。研究組1血管性癡呆患者右側海馬體積、左側海馬體積、大腦左右徑、顳葉溝回間距與參照組差異不顯著,(t=0.1832/0.7339/11.5333/0.0105,P=0.8629/0.4652/0.1292/0.9916>0.05),無統計學意義。詳見表1。

3 討論

老年性癡呆癥屬于常見的老年疾病,嚴重威脅老年人群身體健康,該疾病發生率逐漸增加,且老年性癡呆癥主要包括兩個類型,即為血管性癡呆、阿爾茨海默病,因存在多種類似的社會行為、認知功能衰退現象,具有較大診斷難度[3.4]。人體記憶系統中海馬屬于必不可少的部分,阿爾茨海默病早期階段會發生萎縮或者損傷現象,基于此導致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左、右側海馬體積,大腦左右徑小于血管性癡呆患者,顳葉溝回間距大于血管性癡呆患者,所以,利于區分血管性癡呆疾病和阿爾茨海默病[5]。

本次數據顯示,研究組1血管性癡患者大腦萎縮發生率72.50%、海馬萎縮發生率37.50%,對比研究組2患者(92.50%、65.00%),數據之間差異的統計學意義存在(P<0.05)。研究組2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右側海馬體積、左側海馬體積、大腦左右徑顯著小于研究組1和參照組,顳葉溝回間距顯著大于研究組1和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在臨床判斷血管性癡呆與阿爾茨海默病中使用核磁共振檢查技術可提升區分效果。

參考文獻

[1] 周天.通天草水提物對APP/PSI雙轉基因小鼠學習記憶及海馬IL.β和TNF.α水平影響[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16,18(03):10.14.

[2] 林偉泉,陳勝林,王昭.音樂治療聯合觸摸療法對改善阿爾茨海默病患者興奮激越癥狀的效果評價[J].黑龍江醫藥,2017,30(04):736.739.

[3] 張春梅.補陽還五湯治療阿爾茨海默病的療效及對MMSE積分?ADL評分的影響研究[J].中國現代醫生,2016,54(31):126.128.

[4] 黃雅蘭.積雪草苷對阿爾茨海默病模型大鼠海馬組織中PPAR-γ蛋白表達的影響[J].中國藥房,2016,27(34):4791.4793,4794.

[5] 趙進.阿爾茨海默病與PRNP突變體小鼠動物模型[J].中國實驗動物學報,2016,24(05):541.545.

猜你喜歡
血管性病患者間距
131I治療Graves病患者的療效及其影響因素研究
為罕見病患者提供健康保障
平靜地接受結束
調整圖標間距讓桌面布局更個性
調整圖標間距讓桌面布局更個性
血管性癡呆 早發現、重預防
血糖和血管性癡呆的相關性分析
血管性癡呆,預防勝于治療
算距離
淺談老年咳喘病的臨床護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