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藍波 推動當代水墨和藝術教育的發展

2020-06-23 09:38邱娥楊舒霞萬艷琴
杰出人物 2020年4期
關鍵詞:水墨教授書法

邱娥 楊舒霞 萬艷琴

【人物簡介】

梁藍波,現任澳門大學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藝術設計中心主任、曹光彪書院副院長,美國哥倫比亞密蘇里大學終身教授榮休,廣州美術學院客座教授。中央美術學院博士、加州美術學院碩士。曾舉辦個人作品展7 0多次,獲選國際性或全國性重要聯展350多個,獲紐約《創意季刊》國際美術大賽金獎、意大利A設計獎等獎項80多個。其作品常見於國際藝術博覽會及佳士得、羅芙奧等國際藝術展覽,被世界十多個博物館所收藏,包括斯坦福大學坎托藝術中心等。美國舊金山市政府將1999年11月19日定為“梁藍波日”。

長期以來,梁藍波教授將藝術創作、學術研究、教學實踐和社會服務並舉,成為研究型大學教授的典范,受聘為美中多所大學的終身教授、特聘教授和講座教授。然而,這些職務和榮譽在他看來,都是對自己的鞭策,讓自己更加努力地工作,回饋社會。

藝術貴在獨創性和時代性

藝術家創作的發展,往往會以系列作品的形式進行,每個系列會持續探索一段時間,直到他找到新的靈感和手段。當然,這個系列更替的過程也許是交錯的和漸變的。上世紀80年代初,梁藍波專攻工筆人物畫,以傳統的技法表現當代的人物、形象和題材。後來他到美國留學,系統地研究了抽象表現主義、後現代主義等西方現代藝術,開始走向抽象水墨。此時,他在思考如何把中國的山水畫、狂草書法中的抽象藝術元素抽離出來,經過某種轉化,與西方藝術結合,發展出具有當代藝術特質的東方藝術。其中,他還把中國的狂草書法融入西方藝術的光和色,持續進行了幾十年的油畫創作。近年來,他還把抽象油畫和水墨畫與攝影、數字媒體、動畫影像和現代舞的肢體語言相結合,在投影裝置和表演藝術領域創作出獨具特色的作品。

這些年來,梁藍波的狂草書法在藝術界備受關注,多次獲獎,不少作品入藏世界各地的博物館。他那些風格獨特的書法不僅有傳統,更有創新,既是書法,又有著抽象繪畫般的構圖與節奏,做到了書和畫的有機結合。梁藍波解釋道:“我的狂草受到美國抽象表現主義藝術的影響,這是一個有意識的追求。我鐘愛中國的傳統書法,也不斷地努力學習、揣摩古代大師作品的精妙之處,但我並不希望自己僅僅成為一個傳統意義上的書法家。因為,藝術貴在創新,貴在體現個人的獨特性和時代性。我將抽象繪畫的構成融入狂草,強化筆觸的乾濕和疏密對比,加上背景的肌理和空間感的呈現,使我的書法作品有別於古人,更有別於今人。當然,傳統書法中鋒用筆的力度、精神性和書法結體的精妙之處始終是我努力去學習、保留和發揚的地方,如果沒有這些,也許就不能算是中國書法,只能是抽象畫了?!庇纱丝磥?,梁藍波的作品不僅具有中國傳統的骨法用筆和哲學精神,更融入了西方現代藝術的理念和構成。

近年來,梁藍波的創作回歸水墨,他對自己的作品有這樣的詮釋:“當代水墨系列《墨象》借助西方現代藝術的抽象幾何構架去強化作品的視覺沖擊力,延展傳統水墨的語匯並推進水墨藝術向抽象性和後現代性的演化。畫面的中心結構往往伴隨著光的出現,這些圖像,既形若運行於太空的星云,又如同噴薄而出的光能;透過水和墨的不斷穿梭揮灑、碰撞交織,這一系列充滿爆發力和動勢的筆觸墨痕營造出豐厚強盛的生命張力以及氤氳渾沌、博大輝煌的宇宙氛圍。這些深邃神秘的畫面讓觀者感受到大自然驚心動魄的力量,體味到宇宙生命的躁動,並在解讀這些迷幻空間的同時獲取一種顧念永恒、跨越時空的人生體驗。作品追尋著老莊哲學雄渾博大、磅礡昂揚的精神氣概,以及剛柔相濟、主客交融的浩瀚境界?!?/p>

正如梁藍波教授所言,從中國藝術自身發展的歷程來看,中國的水墨畫和書法藝術需要走出傳統的格局和模式,需要走向現代,需要與時代結合並體現時代的特色。但假如因此而完全失去了中國藝術的基因,僅僅是西方藝術的翻版,那我們在國際藝壇也將難以獲得重要的位置。所以,作為一個具有中華文化血統的藝術家,我們的藝術必須在現代藝術的框架下,融入東方藝術的精華、體現東方藝術的特色和哲學思想。我們看到,在梁藍波的藝術創作中,無論沿用傳統的水墨媒材還是當代數字媒體的介入,他都堅定地走在中西融合的藝術道路上,體現著老莊哲學的精神特質。

藝術教育是關於創新的教育

梁藍波博士求學的足跡遍佈世界,他畢業於廣州美術學院國畫系,其後於美國加州美術學院繪畫系獲碩士學位,在柏克萊加州大學研習中國美術史,於北京中央美術學院獲書法與繪畫比較研究博士學位。他多次遊學歐洲,研究學習內容跨越多個領域,對數字媒體、動畫影像等新科技頗有研究,在攝影和設計領域也有傑出成就。這一切都來源於他的勤奮和睿智。

梁藍波長期投身美國的高等教育工作,先後擔任美國哥倫比亞密蘇里大學終身教授、美術系系主任,密蘇里科技大學講座教授等職務。多年來他還把西方的教學理念帶回中國,任廣州美術學院客座教授和華中師大特聘教授,並應邀在美國及亞洲著名高等學府、博物館和國際研討會講演200多場,包括柏克萊加大、斯坦福大學、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納爾遜藝術博物館、全美藝術院校協會年會、南韓寧越郡博物館國際論壇、臺灣師大、四川大學、重慶大學、武漢大學、上海大學、魯迅美院、四川美院和中國美院等。

現任澳門大學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藝術設計中心主任和曹光彪書院副院長,梁藍波以自身的國際性背景助力澳大的發展,並積極參與粵港澳大灣區高等教育的建設,用新的理念推進藝術教育的發展,目前擔任廣州國家青苗畫家培訓計劃課題組專家,中國教育部高等學校動畫與數字媒體專業指導委員會廣東省專家組成員,廣東省本科高校美術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以及粵港澳大灣區美術與設計教育發展聯盟副理事長等職務。

梁藍波認為,高等教育不僅僅是傳統知識的傳授,而是創造新知識的地方,因此,如何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十分重要。在他看來,藝術教育的核心是“創新”教育,因為學習藝術不是去學習如何獲得一個正確的、標準的答案,而是去研究、探索和創造出一個屬於自己的、獨特的解決方案和作品,所以是一個關於如何創新的訓練。在中國大陸,人們往往把傳承與創新看成是一種因果或前後關係,認為首先要繼承傳統,把傳統學好,之後就自然會有創新。但實際情況是,不少人往往花了一輩子的時間去繼承傳統,最後來不及,也不知道應該如何去創新。而在西方,學習的唯一目標就是創新,從一開始、從幼兒園起就是這個目標,學生在各個層面不斷地去學習如何更好地表達自我、如何創造出新的理論、新的知識和獨特的作品。而對於傳統知識的學習也是被安插在一個個實驗和創造的過程之中。僅僅是手段或橋樑,傳統知識也只是作為創新的借鑒和參考。

創造力是需要經過長期的訓練和培養的,也是可以教的,梁藍波不僅在教學中進行不斷的實踐,還在教學理論上做了不少的研究和探索,曾於《美術與設計》、《美術觀察》、《中國美術教育》、《融合·互動·創新:中外美術教育比較研究》和《穿越分界:跨文化視角下的國際美術教育思辨與對話》等書刊中發表論文數十篇,詳細介紹這些培養創造力的方法以及論證其有效性。

梁藍波還指出:“藝術學習是一個研究自我的過程,學會挖掘自身潛力,尋找自身特色並力求揚長避短,才能創作出跟別人不一樣的作品?!痹谶@個過程中,老師的引導當然至關重要,就算是一顆好種子,也要對它適時地澆水、松土、施肥、除蟲,才能讓它生根發芽、長成為參天大樹。因此,老師的知識、經驗、眼光,指引的方向,因材施教的時機等等都會對學生的健康發展起到關鍵性作用,可見老師這個職業責任的重大。

從梁藍波教授的藝術實踐和教學中,我們都可以感受到他對工作的認真投入和敬業精神,他成功的職業生涯充分展現了一個藝術家、教育家的成長、思考、蛻變和修煉,在藝術和教育的天空中璀璨閃爍。

猜你喜歡
水墨教授書法
書法
書法欣賞
書法
田教授種“田”為啥這么甜
劉排教授簡介
水墨
書法欣賞
當代水墨邀請展
水墨青花
心不在焉的教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