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整體性高三綜合題解題策略研究

2020-06-28 19:21溫潔珍
大眾科學·下旬 2020年7期
關鍵詞:整體性解題策略思維導圖

溫潔珍

摘 要:整體性是地理學科的重要思維方式和地理方法,深入理解整體性的內涵,對于審題、分析、解決地理綜合題有著重要作用。本文通過整體性原理的內涵,分析近年全國卷綜合題的命題特點,探討如何利用整體性進行審題、建構思維圖等解題策略,以提高綜合題解題能力。

關鍵詞:整體性;解題策略;思維導圖

近年全國卷文綜地理對自然地理的考查內容比重及難度比較大,試題呈現復雜問題情境,讓學生從情境中利用地理的邏輯推理演繹法,得出結論。其實質是運用綜合思維方式進行推理,關注的是地理要素間聯系與制約。目前學生對整體性原理理解不深,還沒達到一定的邏輯深度,導致其在推理過程中思維容易出現斷裂,最后得不出問題答案。整體性原理應用貫穿在水、大氣等高考的重要章節,掌握好整體性原理,對提高綜合題解題有重要作用。

一、整體性原理的內涵及重要性

地球表面組成自然地理環境的大氣、水、生物等要素,通過大氣循環、水循環、生物循環等物質運動和能量交換,彼此間發生密切的相互聯系和作用,從而形成了不可分割的一個整體(或系統)。地理環境各要素的相互聯系、相互制約和相互滲透,構成了地理環境的整體性。[1] 這就是整體性原理的內涵。地理現象和地理事物的發展變化需要考慮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而高考綜合題呈現的地理情境是地理事物在眾多要素的綜合作用下形成的復雜現象,考查學生在復雜情境中的分析、推理能力。因此運用整體性來提高綜合題的解題能力具有重要性。

二、整體性原理在高考綜合題的應用

(一)近三年高考綜合題命題特點

近三年高考綜合題自然地理的命題特點基本都以地理多個要素間的聯系影響為考查載體,將地理環境的地形、氣候、水文等五大要素放在真實區域,要素相互作用下形成復雜的地理現象。高考考查的能力是學生能從復雜的情境中,尋找到要素的相互聯系,并從一個要素推演其他要素或者推測到地理環境的特點。實質上考查的是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原理。其次綜合題問題的設置類型主要有:第一地理現象的成因分析。近三年關于成因分析題目大概有12道題,考查頻率也是最高;第二某一地理現象產生的影響分析,包括某一地理要素變化對其他要素或整體地理環境的影響;地理環境對某一地理要素的影響等。從分析結果表明,自然地理綜合題大多蘊含整體性思想,因此利用整體性來解答綜合題具有重要意義。

(二)高考典型例題分析

37.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科考隊8月考察堪察加半島,考察中發現,勘察加半島北部發育苔原,南部生長森林;東西向氣候區域差異顯著;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動物數量較少,但冬眠雜食性且善捕魚的熊的數量較多;大量來自海洋的鮭魚溯河流而上,成為熊的重要食物。圖6示意勘察加半島的地形。

分析勘察加半島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動物數量較少的原因。(10分)

解題過程分析如下:

解題的關鍵:第一步審題,我們運用的是整體性的思維方式進行審題,確定題目涉及的地理要素,明確考查的問題是地理環境對生物要素的影響,并建立思維關聯圖,本題實質歸為地理成因類。第二步是提取地理信息技能,要求學生能夠從局部區域圖、文字材料尋找答題依據。具體分析如下:

三、高三整體性原理綜合題解題策略

綜合題是學科素養培養的載體,題目中都會滲透學科的區域認知、綜合思維、地理實踐力以及人地協調觀四大地理核心素養。下面為提高學生的綜合題解題能力,提出以下幾點解題策略。

1.習慣運用整體性原理構建思維過程圖,提高地理推測演繹能力。

自然地理類的綜合題一般以整體性原理的思維方式進行解題,因此在綜合題審題時,先弄清楚題干涉及的要素和問題,并根據問題,構建要素間的聯系。實現正確建立知識思維圖,平時就要加強練習構建各要素的關聯圖,如圖1以氣候要素為例;此外還要加強 “一個要素的改變,也會導致其他要素發生改變,甚至是整個地理環境的改變”這一思維導圖建構,目的提高地理推測能力。

2.借助整體性,提高區域認知能力,為解題提供隱性的地理信息

①教師改變教學觀念,注重區域認知培養

傳統的教學大多數以講授法的形式,介紹區域地理知識,包括區域位置、區域特征,區域存在的問題等,缺乏了學生主動認知的環節,對區域要素間的相互作用成因分析較少,導致學生學完區域后,做題看到陌生的區域,也不會做題。因此應加強區域認知方法的培養,授之以漁。

②改變學習方式,借助整體性,構建心理地圖

綜合題以區域圖呈現,看圖時可將局部圖放進大的區域背景中,從而獲取隱性的地理信息。要將小尺度的圖放進大尺度地圖中獲取信息,前提是學生自身已形成心理地圖。心理地圖構建必須由學生主動完成,而不是被動接受,先從具體地理事物認知,再轉化成抽象的空間思維。構建內容包括:靜態內容有區域輪廓、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要素的空間分布。動態內容有:區域間自然與人文要素間的聯系影響,時空變化導致的地理現象及成因分析,這些需借助整體性原理進行分析。在兩者認知上,逐步構建心理地圖。

參考文獻

[1] 李妍.運用“地理環境整體性”原理提升綜合思維能力[J].地理教學,2016(9):27

[2]盛惠賓.圖解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 [J].地理教育,2006年第6期:15

[3]趙曼、郭志永.促進心理地圖建構 培育區域認知素養[J]新探索

猜你喜歡
整體性解題策略思維導圖
略談整體性思維在化學解題中的應用策略
初中數學解題策略實踐應用研究
論高中數學的解題策略
基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下社區合唱的整體性研究
淺談如何上好中學語文期末復習課
略論整體性視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思維導圖在初中物理概念課教學中的應用
思維導圖軟件輔助初中數學教學的應用研究
巧用思維導圖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語閱讀文本中融入思維導圖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