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踐對馬克思完成轉變的作用及啟示

2020-06-28 09:37楊丹
大眾科學·下旬 2020年7期
關鍵詞:世界觀啟示實踐

楊丹

摘 要:實踐對于一切創作與發現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馬克思的一生中,實踐使得他完成了對自己世界觀和政治觀念的改變。馬克思的社會實踐使得他深入最原始的底層,使他了解下層,從而促使他完成了自己世界觀和政治觀念的轉變。馬克思自身的實踐不僅指導他完成了自身的轉變,而且馬克思的實踐觀對當代大學生也形成了重要影響。

關鍵詞:實踐;世界觀;啟示

一、馬克思實踐觀的初步形成

馬克思之所以能夠創立馬克思主義,實現人類思想史上“一個空前的大革命”,除了他自身的能力外,更重要的是他在進入社會以后不斷進行艱辛的探索,正確的認識到了理想和現實的矛盾。早在學生時期,馬克思就萌芽了樸素的唯物主義思想和共產主義世界觀,高中時期的馬克思就已經明白實踐的重要性,實踐出真知。在馬克思的一生中,我們看到了馬克思作為一個堅定的社會主義的思想家和實踐家,他不僅解釋世界,探索社會歷史奧秘,而且還立志要改變世界。

如果,我們認真細致的對馬克思的人生乃至他的整個哲學思想體系的發展脈絡做出清晰地把握,我們就不難得出此結論:在馬克思的一生中,實踐,尤其是社會實踐作為人的本源是解決一切生產活動與生產方式重大問題的首要依據。馬克思把實踐看作是“一切絕對創造性的活動”,一種歷史的、有意識的辯證的創造活動。促使馬克思世界觀和政治立場的轉變的關鍵在于馬克思所深入的社會實踐[1]。

馬克思于1843年10月底來到具有革命傳統的城市——巴黎,這座城市經歷過1789年法國大革命、1830年資產階級革命,此時的巴黎內外交困,正處于一個水深火熱的時期,勞動群眾的困苦也是不斷加深。與之前的普魯士不同,巴黎的革命現狀推動著馬克思的思想發生質的飛躍,加速著其新的世界觀的形成。

隨著馬克思深入對巴黎資本主義社會的考察,他發現,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存在著強烈的矛盾沖突,資產階級對無產階級的剝削壓迫,使無產階級處于貧困和無權的地位,在這兩個階級的對立中,馬克思認識到了資本主義私有制的罪惡。

在巴黎居住期間,馬克思常常深入到工人群眾中去,與工人們交談,傾聽工人們對未來的向往,了解他們的苦難,考察他們的生活狀況和革命斗爭情況,幫助他們總結革命經驗,此外,馬克思還經常參加工人們集會,并發表言論,與一些工人組織和外國流亡者的秘密革命團體建立了聯系,與其他工人組織的領導或是其他聯盟的組織者就諸多理論問題交換看法。[2]馬克思通過參加社會實踐、接觸工人群眾、積極投身工人運動的過程中,立場逐漸轉移到無產階級方面來。并在考察工人運動失敗的經歷中意識到創立革命的科學理論體系的緊迫性和重要性。

在馬克思從唯心主義轉向唯物主義、從革命民主主義轉為共產主義之前,他是做過大量的實踐探索的,絕不是憑空而來的。實踐作為人們能動地改造和探索現實世界的一切社會性的客觀物質活動,它總是遵循著外在事物和人的內在的價值尺度。[3]

二、馬克思世界觀和政治立場完成轉變

馬克思為《德法年鑒》創刊號撰寫了《論猶太人問題》和《<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兩篇文章,闡述了世俗問題與神學問題的關系,闡明了“政治解放”和“人類解放”的本質區別,表明馬克思實現了由革命民主向共產主義、唯心主義向唯物主義的兩大轉變,標志著馬克思世界觀和政治立場的轉變的徹底完成。

馬克思的世界觀和政治立場的樹立與改變不是偶然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不斷的實踐中創造的。實踐作為人能動地改造物質世界的對象化活動在馬克思的一生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沒有實踐,就沒有物質世界中人與外部自然地二重劃分;實踐是人作為社會歷史主體從事社會活動的內在根據,因而是人的社會本質,實踐不僅造成了世界的劃分,而且是其統一的現實基礎。

1845年春,馬克思發表的《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標志著實踐的人生觀的確立?!短峋V》的創作意味著馬克思的科學實踐觀的確立,同時也標志馬克思哲學觀的形成。在《提綱》中,馬克思整理了以往的研究成果,立足于對實踐的科學解釋,從而挖掘人的本質,理解世界和現實的人的關系。馬克思主義的人生觀是以實踐思維方式和實踐邏輯思考、理解、處理人生的重大問題。從馬克思的實踐中,使我們改變并且糾正了之前很多對人生本質的錯誤看法;為我們正確樹立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指明了方向。

三、馬克思的實踐的深化

馬克思的實踐觀致力于“改變世界”和對現存的一切事物進行無情的批判,這里所說的實踐并不是感性的去做或者去行動、去完成,而是有目的、有原則的對象性活動。馬克思正是在揚棄地吸收了傳統實踐觀的合理部分的同時建立了新的科學實踐觀。

1848年《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主題與科學的實踐觀是高度統一的??茖W的實踐觀既是馬克思主義哲學與全部舊哲學的分水嶺,也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獲得決定性奠基的確切標志。離開了實踐這個首要的和基本的觀點,就不可能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精神實質。

馬克思提出實踐概念,首要的目的不是要用實踐去說明世界是什么樣子,也不是要急于告訴人們怎樣認識和改造世界,而是要用實踐去說明世界應當如何或者人應當把什么當作終極價值[4]。馬克思的實踐使得他在年少時完成了世界觀和政治立場的轉變與確立。同樣的,馬克思的親身實踐更是使他完成了認識世界的使命。馬克思通過實踐為我們留下寶貴的精神財富。同樣的,馬克思的實踐觀也啟示著我們當代大學生做人做事。

四、馬克思的實踐觀對當代大學生的影響

作為學生,我們的大部分時間都用在專業課的學習上,上課、聽講座是我們學習的主要方式。而當前我們在課堂上、講座中所學到的知識,都屬于“間接實踐”所得,書本知識則是最常見的間接經驗,但是,間接經驗從未脫離直接學習,就比如說,我們想要更好的理解政治,首先要了解書本上關于政治學的知識、理論與分析,其次才是直接投身于政治生活,參與政治實踐,得到直接經驗。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一句話。作為新時代大學生,我們每天都都會有新收獲,這些收獲無不是我們通過實踐而得來的。而我們學習的知識,也是通過實踐而得來的,也是經過實踐證明其合理性。我們都知道,知識是不斷更新和進步的,這些新的知識同樣也是由于新的實踐而產生的,所以說實踐決定認識,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同時,我們還要看到,認識對實踐也有巨大的作用,正確的認識對于我們開展實踐活動具有指導作用。

大學生通過社會實踐活動將自身價值與祖國繁榮發展緊密相連,要想盡快成為現代化建設的有用人才,適應社會的需要,必須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了解社會,擺正自己的社會位置,明確自己的歷史使命,激發自己的學習熱情,調整和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通過各種困難和挫折的磨練,鍛煉意志和毅力,為適應以后的工作做一定準備。

參考文獻:

[1] 弗萊切(加拿大):記憶的承諾:馬克思、本雅明、德里達的歷史與政治[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第34頁.

[2]萬斌:馬克思主義與當代[M].浙江大學出版社,2014,第200頁.

[3]王展飛:六十年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實踐于探索[M].人民出版社,2009,第68頁.

[4] 張劍抒:馬克思自由思想的真蘊及其當代境遇[M].群言出版社,2008,第180頁.

猜你喜歡
世界觀啟示實踐
世界觀(二)
重讀《夜讀偶記》
國外跨境電子商務稅收發展經驗對我國的啟示
初中政治教學中強化新八德教育探討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生物專業師范生教學實習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校企協同實施高職專業課程改革的實踐研究
當代中國社會轉型時期的小鎮“序曲”
關于世界觀與方法論的若干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