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馬克思生態思想

2020-06-28 09:37侯薇
大眾科學·下旬 2020年7期
關鍵詞:自然生產力實踐

侯薇

摘 要:馬克思的生態思想經歷了從萌芽時期、形成和發展時期直至成熟時期的演變,通過去進一步了解其發展的歷史過程,有助于我們更好地理解馬克思生態思想的內容,其思想散發的智慧的光芒,至今對人類社會有著深遠的啟示意義。

關鍵詞:馬克思的生態思想;自然;實踐;生產力

一、馬克思生態思想的形成過程

深入理解馬克思生態思想的發展,我們能夠清晰地看到其生態思想的萌芽、演變和成熟的過程。而這些過程都是在經過不斷地否定之否定并最終形成的思想體系。

馬克思最先對生態問題地論述可以從他高中時代說起,在《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中,他對自然、人和動物三者之間的關系有獨到的見解,馬克思認為,人與動物適應自然的方式不同,體現了人的主體性,這正是因為神賦予了人類靈活的思維,使人類不會只是滿足于現狀,而是會積極主動去開辟新天地來滿足人類的發展。從這篇文章中我們可以發現,他肯定了人在自然面前具有主動性和選擇性,同時也必須清晰地意識到他指出人具有主觀能動性并沒有建立在唯物主義的基礎上,因為在青年時期的馬克思看來,人的主體性是由上帝所賜予的,只是為了完成上帝所賦予的使命。這充分說明,當時的馬克思并不是一個完全的唯物主義者,他對世界的認知并不成熟,仍然處于感性認識階段。他對唯物主義自然觀的進一步論述首先體現在他的博士論文《德謨克利特的自然哲學和伊壁鳩魯的自然哲學的差別》,在這篇文章中,他指出人的主觀能動性是意識外化的表現,在人類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他再次肯定了人是具有主觀能動性的,為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奠定了前提條件,這篇文章也被看成是馬克思生態思想的萌芽。

馬克思在博士畢業之后,找到了一份在《萊茵報》的工作,也正是在這份工作的實踐過程中,他開始發覺面對現實生活中存在的問題,黑格爾等偉大的哲學家他們的理論并不能解釋現實中存在的一些社會問題,這就使得一直崇拜并仰慕黑格爾思想的馬克思感到困惑,他著手對黑格爾的哲學進行了尖銳地批判,在《黑格爾法哲學批判》一文中,他指出了黑格爾所論述的自然和意識之間的關系是以唯心主義為依據。他認為物質決定意識不管是在自然界還是人類社會都是成立的,也正是在對前輩思想的剖析中,馬克思的觀念也在不知不覺中有了改變,逐步從唯心主義轉向唯物主義。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這篇文章中,他認為人類不能一味向自然界索取,而是應該在建立在相會聯系共同發展的基礎之上,此時馬克思對人與自然的關系的理解已趨于科學,他的思想開始具有辯證唯物主義的傾向。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中》中,馬克思對包括費爾巴哈在內的舊唯物主義進行了徹底的批判,他表明其唯物主義是半截子的唯物主義,盡管費爾巴哈肯定了自然觀中物質決定意識,但是他是直觀地消極被動地看待自然,認為自然從始至終不會發生任何變化,他并未意識到人們所認識的自然也是人們所改造的自然,此外,他在歷史觀上又傾向于唯心主義,因此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有著很大缺陷,馬克思也表明之所以費爾巴哈的自然觀存在這樣的缺陷,就是因為他不明白什么是實踐,也正是如此,使得他對自然的觀念只能建立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而未從實踐的角度來考察。因此馬克思不同于費爾巴哈,他是從實踐的角度來剖析人與自然的關系。在《德意志形態》這篇文章中,馬克思和恩格斯也深刻闡述了新唯物主義,提出自然界和人類社會是物質的,使自然與歷史達成物質的統一。

二、馬克思生態思想的基本內容

(一)人與自然是辯證統一

馬克思指出自然界對人的存在是具有先在性的,人只是自然界中的一部分。人類要生存,就必須滿足基本需求,而這些并不能只靠人類自身獨立完成,要依靠獨立于人類之外的對象才能符合其發展。必須表明的是馬克思的自然不同于之前的前輩,前人的自然是沒有人類涉足的,但馬克思的自然指的是“人化自然”,是已經與人類社會產生一定的聯系,因此馬克思除了對天然自然充滿熱愛,他更加肯定“人化的自然”。對于自然被人化并非指自然界發生了何種改變,相反在實踐活動中自然變成了滿足人類需要的物質條件。因此,從這個方面來看,自然被人化的過程,也就是人類社會逐漸進步的過程。

社會在向前發展,我們也將提出新的需求,所以人類認識世界,改變世界是不會止步的,然而這并非意味著人類不會受到任何約束,人類的各種行為終歸要受到自然條件的限制,這就使得人類應該在把握自然規律的基礎上去改造自然。一個存在物如果在自身之外沒有自己的自然界,就不是自然存在物,就不能參加自然界的生活?!比祟愅匀唤绻泊嫱?、同命運。人的生存和發展尚且離不開自然界,人類的一切創造也以自然界為基礎。沒有自然界,沒有感性的外部世界,人們就什么也不能創造。人類需要自然界,人類必須與自然界和諧相處。

(二)實踐是解決人與自然的樞紐

早在馬克思之前,就已經有人注意到實踐這一普遍存在的現象,但是他們并未弄懂實踐的本質,而馬克思認識到此問題的重要性,他表明,人類社會進步的最基本的活動就是要從自然界獲取生活資料,由于我們所追求的物質,在自然界并非直接就有,它要求我們通過其本身去創造自然界中并非直接就擁有的物質,這既體現出了人類改造自然的能力,也揭示了自然界對人類社會存在相應的阻力,仍然需要我們去克服,可以得出馬克思在闡釋人與自然關系時,著重突出了實踐在改造自然活動過程中的重要性,并把人與自然緊密結合在一起。

自然界和社會作為人類生存和發展的環境,二者必須相互依存。自然界是人類的自然界,離開了人類生存,離開了人類的生產活動,自然界就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自然界。人類永遠不能割裂與自然界的聯系,不能將自身凌駕于自然之上。人類按照自身的目的進行物質生產實踐,從而改造著自然界,同時也使自然界不斷適應著人類社會的發展。馬克思主義生態觀揭示了人與自然和解的內在依據,即在“自然—人—社會”的系統中,只有采用系統辯證的方法去把握人與自然的關系,才能維持生態平衡,建設生態文明。

三、馬克思生態思想的時代意義

(一)為解決全球性生態問題提供理論支撐

在共產主義社會就是為了達到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通過轉變生產方式,走生態文明建設之路。我們要相信人類的未來是美好的,只不過美好的社會需要我們為之而不斷努力,共產主義社會讓我們看到了希望,當前的社會主義制度也為我們開辟了一條通向美好生活的途徑,通過充分利用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去解決當下的生態問題。我們絕不能為了眼前的短暫利益,而犧牲我們賴以生存的自然界。思想是行動的的先導,全世界人民應當攜手共進,牢固樹立生態文明理念,并自覺積極投身于生態文明的建設當中去,在面對短暫利益與長遠利益面前,一定要時刻保持冷靜,以理性的態度來面對。

(二)為推動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指導思想

馬克思的生態觀堅持將人、自然和社會視為生態整體系統,且現實生活便是人與人、人與自然和人與社會的維度空間。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始終是黨奮斗的目標,而美好生活必然是表現為人與自身協調平衡、人與自然互惠共存、人與社會和諧共生。面對資源短缺和環境日益污染的問題,我國各個階段的領導人都在不停做出努力,為應對生態問題做出了相應的政策調整。黨在十八屆五中全會上提出了五大發展理念,其中綠色發展理念則是對馬克思生態思想的豐富和發展,表明以習近平總書記為代表的黨中央對發展的認識已經達到一個很高的層次。我黨將馬克思的生態思想與時代問題緊密聯系,致力于解答生態文明建設過程中所面對的難題。雖然馬克思的著作中并沒有提到“綠色”一詞,但是他的思想中所包含的生態理念與當下習近平為代表的黨中央所提出的綠色發展理念的本質是一樣的。綠色發展理念體現在經濟、政治、文化、生態各個領域,在經濟方面則要在尊重自然規律的前提下著眼于當前經濟的發展,堅決抵制以犧牲環境為代價而帶來的GDP 的增長,這充分體現了我國新時代下的新型經濟發展理念,在政治方面,習近平指出也要“凈化空氣”,堅持依法治國,形成一個健康清明的政治生態環境,在文化方面,要加強倡導綠色發展理念,使綠色意識深入人心,因此在促進建設美麗中國的進程中,要堅持貫徹綠色發展理念,為了廣大人民享有綠色健康的生活環境,也為了子孫后代的延續,則必須要尊重自然,合理使用自然資源,這不僅僅是對自然的保護,更是對人權的保障,以促進社會良性發展。

(三)為幫助人們轉變生活方式提供理論依據

馬克思的生態思想啟示我們要改變原有的價值觀,傳統社會方式由于追求物質的價值而對自然環境造成破壞,為了滿足人類自身的需求而采用不合理的手段去發掘,這是不正確的。因為這勢必會不斷打擾自然界,但是這并不代表我們不可以有理性地追求,在社會發展中,都是會有正常的物質需要的。如果人們連最簡單的需求都不能得到滿足,又怎么可能脫離物質去談其他的追求,因此人類也應該轉變自己的觀念,在物質需求方面得到合理滿足后,要更多的追求精神上的富足,杜絕奢侈浪費,更不可以無節制地向自然界進行壓榨。我們要提倡綠色有益的生活方式,崇尚儉樸的生活,就必須改變原有的消費方式,做一個理性地消費者。人們應該努力走進低碳生活,主動擔負起保護環境的責任,21世紀是一個嶄新的世紀,經濟社會迅猛發展,但是環境污染越發嚴重,惡劣的天氣已經給人類日常生活帶來了諸多麻煩,而這種現象又主要來自由于二氧化碳排放過多。因此即使作為一個普通的民眾我們也要端正態度,主動承擔起對環境的責任,走進低碳生活。低碳生活并不是一時的熱情,而將會成為人類生活的方向。

參考文獻

[1]彭秀蘭.馬克思主義生態理論及其當代價值[J].新疆社會科學,2011,03:19-22.

[2]劉仁勝.馬克思關于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生態學論述[J].教學與研究.2006.

[3]余謀昌.馬克思和恩格斯的環境哲學思想[J].山東大學學報.2005.

[4]喬清舉.習近平生態思想研究 [J].揚州大學學報,2016-5-1

[5]郭秀清.習近平生態文明建設新理念、新策略、新方式 [J].大連干部學刊2015-5-15

[6]姜國凡.馬克思生態觀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3.

[7]蔡華杰.當代生態社會主義發展觀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3.

[8]周娟.馬克思恩格斯生態文明思想研究[D].安徽大學,2012.

[9]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0]馬克思.資本論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11]王建輝.馬克思主義生態思想研究[M].武漢:湖北人民出版

猜你喜歡
自然生產力實踐
來不及生產力
應投資于教育以提升生產力
初中政治教學中強化新八德教育探討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生物專業師范生教學實習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校企協同實施高職專業課程改革的實踐研究
《自然》關注中國科技雄心
代表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與反腐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