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銀行,零售金融能否“上天入地”?

2020-06-29 07:19呂笑顏石丹
商學院 2020年6期
關鍵詞:個人消費不良率凈利

呂笑顏 石丹

借助現金貸業務實現“逆襲”的天津銀行現在怎么樣了?

4月16日,天津銀行發布了2019年的年報。在此之前的3月20日晚間,該行披露了2019年業績報告。據報告顯示,2019年該行實現營業收入170.54億元,同比增長40.50%;不過,2019年該行凈利潤僅為46.09億元人民幣,較2018年同比增長8.95%。

增收不增利的背后是8.7億元的貸款減值損失準備增長以及整體約40億元的減值損失。

截至2019年末,天津銀行不良貸款率1.98%,同比增加了0.33個百分點,已是連續7年增長。其中,在個人貸款方面,天津銀行的不良貸款率也由截至2018年的0.58%升至截至2019年的1.12%,近乎翻倍。

而這或與其頻頻加碼個人消費業務放貸有關。過去兩年,天津銀行個人消費貸款的大幅增加超800億元,直接將該行整體凈利差拉大,2019年,該行凈利差同比上漲52.8%至1.88%。凈利差的變化讓天津銀行在總生息資產少量增加的情況下,實現了營收的大幅增長。截至2019年末,天津銀行個人消費貸款達916.6億元,與2017年末的87.93億元相比,暴增了近10倍。

針對開展個人消費貸款業務初衷及業務布局、與互聯網機構合作的細節、資產質量等情況,《商學院》記者向天津銀行方面發去采訪函,截至發稿,尚未獲得回復。

凈利差同比上漲52.8%背后

據財報顯示,2019年天津銀行實現營業收入170.54億元,同比增長40.50%;實現凈利潤46.09億元人民幣,較2018年同比增長8.95%。

分拆來看,在營收中,天津銀行2019年實現凈利息收入132.22億元,較2018年大幅增加97.2%,支撐起了絕大部分營收增長。

從財報數據可以看出,2019年凈利息收入大幅增長的原因是利息收入增長近48億元,而利息支出小幅下降約17億元至190.45億元。

同時,2019年預期信用損失模型下的減值損失為74.30億元,較2018年增長約40億元,同比增長113.4%,這消耗了大量營收,直接導致稅前利潤和營收增長的巨大差異。

與凈利息收入形成對比的是,天津銀行2019年總生息資產平均余額較2018年同期增長不大。截至2019年末,該行總生息資產平均余額為6635.23億元,較2018年6535.82億元增加了99.41億元,同比上升1.52%。

其中,除客戶貸款及墊款的平均收益率增加了1.21%外,其他生息資產收益率都有所降低。不過,由于客戶貸款及墊款部分的生息資產占比較高,導致2019年天津銀行總生息資產的平均收益率較2018年增加0.33%至5.08%。

而在負債端,天津銀行的2019年的總付息負債付息率為3.20%,較2018年同期的3.52%減少了0.32%。

總體來看,2019年凈利差較2018年增加0.65%至1.88%,而2018年該行凈利差僅為1.23%,也就是說2019年凈利差同比增加了52.8%。

事實上,天津銀行凈利差已經連續兩年大幅增長,2017年凈利差僅為0.81%。

凈利差同比增長52.8%的背后,個人消費貸的貢獻并不小。

2017年,天津銀行的個人貸款還以房貸為主,個人消費貸未成氣候。而2018年之后,二者完成了“交棒”,個人消費貸迅速崛起,占個人貸款總額的72.1%,兩年增長超800億元。值得一提的是,經歷了2018的爆發增長后,2019年天津銀行個人消費貸依然保持了17.67%的驚人增速。

2016年,天津銀行的個人消費貸款余額為102.2億元,2017年,這一數字略有下滑,降低至87.93億元。但到了2018年,天津銀行的個人消費貸款突飛猛進,一年內飆升至778.96億元,較2017年末增長786%。

2019年末,天津銀行個人消費貸為916.60億元,同比增長了17.67%,雖然增速大大下降,但在前一年較高基數的影響下,其消費貸余額已經逼近1000億元大關。天津銀行的個人消費貸存量規模甚至已經超過了個別國有大行和股份制銀行。

從占比看,2017年末,天津銀行個人消費貸款僅占個人貸款總額的25.6%;到2018年末,個人消費貸款余額占個人貸款總額的比例升至73.6%;截至2019年末,個人消費貸款占個人貸款總額的72.1%。

個人消費貸款的增長也帶來了個人貸款的快速增長。2017年天津銀行的個人貸款僅占客戶貸款及墊款總額的13.8%,而2018年一年就增長至36.71%,2019年則進一步增長至43.25%。個人貸款金額從2017年的343.79億元暴增至2019年的1271.42億元,增幅超過900億元,而在此期間,天津銀行客戶貸款及墊款總金額增長不過450億元。

那么,作為一家地方城商行,天津銀行的個人消費貸業務何以“上天”?

答案即為現金貸。在2019年的年報中,天津銀行用了幾個關鍵詞總結其2019年的工作,一個是“超常規”,另一個是“上天入地”。具體到零售貸款,天津銀行2018年開始與多家互聯網背景的持牌機構合作,大力發展無抵押的線上貸款業務。

盡管天津銀行也嘗試自建場景并推出了“希望e貸”等自營互聯網貸款產品,但對其消費貸貢獻最大的,仍然是互聯網機構的快速引流。

據了解,近兩年來,天津銀行曾依靠助貸、聯合貸款模式與互聯網金融科技平臺及電商平臺加強合作等方式大力發展個人消費貸業務。公開信息顯示,天津銀行2018年先后和新網銀行、螞蟻金服、蘇寧金服、百信銀行、度小滿金融等簽署合作協議,開展助貸業務。天津銀行在與上述互聯網機構聯合放貸時,采用串聯風控模式,利用大數據和評分模型,由互聯網公司和天津銀行分別進行審批,平均單筆借款在千元左右。

事實上,在2019半年報中關于個人消費貸款的增加,該行表示:“主要是由于本行主動適應市場變化,采用助貸、聯合貸款模式與互聯網金融科技平臺及電商平臺加強合作,通過平臺引流、切入消費場景等方式實現批量獲客,本行獨立風控審批,大力發展個人線上消費貸款業務,取得積極成效?!?/p>

助貸業務的大躍進促成了如前文所述的天津銀行利息收入的大幅增長。

那么,在個人貸款方面,天津銀行為何由房貸轉向個人消費貸?答案即為上文所述的凈利差。

北京某銀行業風控人士表示:“一方面房貸做不起來,一方面消費金融市場十分誘人,銀行們肯定轉型?!彼J為,從天津銀行個人貸款轉向的大背景來看,一方面房地產市場已經沒有了爆發式增長,另一方面我國經濟對消費的依賴越來越強,而且招商銀行、螞蟻金服等零售金融成功案例比比皆是,傳統銀行的確需要以消費貸作為業績增長的新馬車,但這似乎也不至于讓天津銀行對個人消費貸的熱情高漲至此。

實際上,據他介紹:“消費貸與房貸有著本質的區別,房貸基本是個人客戶能夠申請的各類貸款中利息最低的,畢竟有一套跑不掉的房子作抵押,就算房地產市場不好,但依然是妥妥的優質資產;而消費貸利息則要高得多,自然也有更多的獲利空間,當然風險也會隨之加大?!?h3>零售金融業務能否“上天入地”?

雖然天津銀行高速增長的現金貸助貸業務短期內推升了業務規模和公司利潤,但其背后的信貸風險亦不容忽視。2018年,天津銀行個人消費貸不良貸款為1.34億元,而2019年則飆升至8.85億元,增長超過560%,不良率由0.17%增長至0.97%,這可以看做是一場風險的一次釋放,但是否達到峰值尚未可知。

據財報顯示,2015-2019年,天津銀行的不良率分別為1.34%、1.48%、1.50%、1.65%、1.98%。其中,2019年天津銀行不良貸款率1.96%,同比上漲了0.33個百分點。

截至2019年末,該行貸款減值損失為127.16億元,較2018年末的118.46億元增長了8.7億元,同比增長7.4%。對此,該行在年報中稱主要是由于加大對資產撥備的的整體計提力度。

加大計提力度的結果就是,在風險抵御方面,2019年該行撥備覆蓋率為220.58%,同比下降了29.79個百分點。2015年-2019年,撥備覆蓋率分別為202.84%、193.56%、193.81%、250.37%、220.58%。其中,采礦業、住宿和餐飲業的2019年的不良貸款率分別高達31.91%和10.03%。上述數據也顯示出,過去兩年里,天津銀行的不良率增長較快,撥備覆蓋率波動較大。

而僅從個人消費貸款來看,其不良率變化可能更加明顯。2017年、2018年和2019年,天津銀行個人消費貸款的不良貸款規模分別為0.76億元、1.34億元、8.85億元,不良貸款率分別為0.87%、0.17%、0.97%。

從上述數據可以看出,天津銀行消費貸的絕對規模增長,2018年曾一度拉低了不良貸款率,但2019年貸款規模增長相對放緩之后,不良率立刻暴增。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據財報顯示,2018年、2019年,天津銀行信用卡透支的不良率分別為5.86%、1.72%。

據上述銀行業風控人士表示:“一般來說,信用卡用戶群的信用普遍高于現金貸人群。然而,天津銀行通過互聯網渠道發放的現金貸不良率卻遠遠低于信用卡的不良率,除了規模這個因素外,也應當看到,這僅僅是天津銀行開展助貸業務的第二年,其現金貸資產質量風險尚未完全暴露。那么,在某種程度上,過去兩年的不良率水平是失真的,并不能如實反映其背后的風險?!?/p>

或許也正因如此,天津銀行近兩年都加大了資產減值損失的力度。2017年-2019年,天津銀行的撥備前利潤分別為70.2億元、86.9億元、130.6億元,凈利潤分別為39.4億元、42.3億元、46.1億元,過去三年的資產減值損失分別為21.3億元、34.8億元、74.3億元。

然而,巨額計提真的能夠避免潛在的信用風險嗎?

據前述銀行業資深風控人士介紹:“目前的現金貸助貸業務中有一條潛規則,助貸方通常會承諾為銀行等出資方兜底,銀行拿著3%左右的儲蓄存款,轉手就以8%左右的成本‘出借給互聯網助貸機構,賺取近乎無風險的收益。這一模式即便短期內可以掩蓋業務背后真正的信用風險,但中長期看,風險必然會累積至助貸機構所不能承受之重,最終只要一個導火索,便會火燒連營?!?/p>

此外,前述銀行業資深風控人士認為,助貸帶來的更大風險在于,銀行在發展助貸的過程中,非但沒有發展起與業務規模相匹配的風控能力,反而因為短期的利潤暴漲沾沾自喜,誤以為自身核心能力得到提升,盲目擴張自營消費信貸業務。

不少城商行近幾年都已經表現出這樣“急功近利”的趨勢,天津銀行現金貸規模的膨脹僅是持牌機構的一個縮影。天津銀行在其2019年年報中表示:“2019年年度,本行以‘超常規發展大零售戰略為統領,堅決貫徹落實‘上天入地戰略,打一場‘上天入地、天地對接攻堅戰?!?/p>

2018年,天津銀行的個人信用卡不良率還高于5%,而采礦業公司貸款不良率則激增至49.92%,截至2019年末,采礦業公司貸款不良率仍高達31.91%,轉眼間就能在零售金融業務上“上天入地”了?

對于天津銀行現金貸業務的后續發展及資產質量變化,《商學院》記者將持續關注。

猜你喜歡
個人消費不良率凈利
互聯網金融對個人消費的影響研究
我國銀行系消費金融公司發展研究
銀行辭職潮中苦不堪言的小微企業信貸部
個人消費信貸產品的創新對消費者行為的影響
網上消費對個人與城市零售空間的影響
銀行個人消費貸款產品策略研究
不良率農行最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