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加強和創新未成年人涉黑涉惡違法犯罪預防工作的意見建議

2020-06-29 15:37張寧李欣昂
世界家苑 2020年6期
關鍵詞:未成年人

張寧?李欣昂

摘要:未成年人涉黑涉惡違法犯罪嚴重侵蝕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必須及時、綜合運用政治、經濟、行政、法律、教育、文化等多種手段,把專門力量和社會力量結合起來,不斷提升預防未成年人涉黑涉惡違法犯罪的體系化、專業化、法治化、智能化水平,防止和減少此問題。

關鍵詞:未成年人;涉黑惡犯罪,預防工作

1 涉黑惡犯罪定義

本文所謂的“涉黑犯罪”是指我國《刑法》規定的組織、領導、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惡勢力是指經常糾集在一起,以暴力、威脅或其他手段,在一定區域或行業內多次實施違法犯罪活動,為非作惡,擾亂經濟、社會生活秩序,造成較為惡劣的社會影響,但尚未形成黑社會性質組織的犯罪團伙。惡勢力一般為三人以上,糾集者、骨干成員相對固定,違法犯罪活動一般表現為敲詐勒索、強迫交易、欺行霸市、聚眾斗毆、尋釁滋事、非法拘禁、故意傷害、搶劫、搶奪或者黃、賭、毒等。同時,對一定區域或者行業內存在的靠違法犯罪行為形成非法控制或重大影響也是惡勢力犯罪的特征之一。

2 未成年人涉黑涉惡犯罪的原因分析

(1)自身缺乏自控力。一是由于未成年人身心發展尚不健全,觀察分析問題、辨別是非能力較弱,從而放任自己,走上犯罪道路。二是結交不良伙伴被污染,不知不覺走上犯罪道路。在團伙作案中,屬于被有劣跡的人拉下水而滑向犯罪深淵的占團伙作案人數的50%。

(2)學校教育缺乏親和力。我國提倡素質教育很多年,但現實中學校還是竭力追求升學率,以分數作為衡量教師教學優劣的基本標準。因此,有的教師認為成績較差的學生不能為自己爭榮譽,于是對學生不能“一碗水端平”,偏愛成績優秀的學生,忽視、冷落成績較差的學生。這容易導致成績較差的學生對學習、生活失去信心,自暴自棄,自認為“低人一等”,致使極個別成績較差的學生輟學后加入黑惡勢力犯罪團伙。

(3)家庭教育缺乏誘導力。由于我國各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一些家長背負著家庭經濟壓力背井離鄉到經濟發達城市工作。雖然家長也想將孩子帶到大城市上學,但由于大城市的學位緊張,很多家長未能如愿,只能將孩子留在家鄉讀書,孩子因此成了留守兒童。因為兩地分隔,家長和孩子交流不便,甚至有的家長因為工作壓力大或工作不順心,根本就不對孩子進行教育。未成年人本來就非常需要父母的關愛和引導,父母卻不在身邊,加上外界誘惑太多,自我控制能力較差、涉世未深的未成年人很容易被教唆走上涉黑涉惡犯罪道路。

(4)社會環境缺乏正面影響力。當前,形形色色的游戲室、網吧、歌舞廳等場所無處不在,由于管理不嚴,使這些場所成為未成年人犯罪的溫床。未成年人違法犯罪中,??翠浵?、玩游戲機、晝夜上網的占40%。

3 未成年人涉黑涉惡犯罪的特征

3.1 未成年人涉黑犯罪數量少、危害大

全國的情況來看,未成年人組織、領導、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的案件并不多,未成年人占涉黑人數的數量也不大。根據對重慶2016-2019年間一審判決的45個“涉黑”案件的統計,45個案件中涉黑總人數為584人,涉黑犯罪時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未成年人共有27人,占涉黑總人數的4.6%。根據對吉林省一審判決的37個黑社會性質組織案件進行的調查,有8.11%的犯罪組織有未成年人參加。從這些數據來看,我國未成年人涉黑犯罪狀況表現并不突出。 但未成年人生理和心理上的易沖動、暴力性強,容易被犯罪團伙成年成員慫恿、蠱惑而從事暴力犯罪行為,間接促使了社會犯罪的嚴重化趨勢。

3.2 未成年人參加黑惡勢力和共同實施犯罪的較多

未成年人犯罪的這種組織形式的特點與其生理和心理特征密切相關的。由于未成年人在生理和心理方面的不成熟、社會和犯罪經驗的不足,缺乏直接領導組織黑惡組織的能力,因此,未成年人直接組織領導黑惡勢力的不多,但是因被引誘、拉攏或蒙蔽加入的現象較多。在未成年人犯罪中,由于生理、心理、經驗等的特殊原因,單獨實施犯罪的難度較大,而由于共同興趣愛好、共同際遇、共同心理狀態而聚集在一起,搭幫結伙,共同實施犯罪,則是其主要的犯罪組織形式,并有逐步向惡勢力和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發展的趨勢。

3.3 網絡結社成為未成年人涉黑涉惡的新方式

當前,網絡結社和網絡邀約犯罪已成為未成年人涉黑涉惡犯罪的新趨勢。隨著互聯網的廣泛應用,網絡文化和以網絡為媒介的交往方式嚴重影響著未成年人的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在網絡游戲中,一些以“黑幫”為主要題材,主要表現打、殺、搶、騙等反社會行為,嚴重顛覆和扭曲了法制道德規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未成年人的價值觀和行為。在游戲中,玩家經常拉幫結派形成“行會”,暴力搶奪地盤,甚至發生幫會間的火并。在網絡游戲中,給暴力行為以直接的獎賞,實際上宣揚了暴力亞文化。而且由于游戲的互動性,這些影響會比影視作品具有更大的危險性和影響力,游戲玩家會在與虛擬世界的互動中習得暴力行為,并可能將這種習得的暴力行為轉移到現實世界中去,從而從事犯罪活動。

4 加強和創新未成年人涉黑涉惡違法犯罪預防工作,筆者提出以下建議:

(1)始終堅持嚴打高壓態勢。一是堅持常態化線索苗頭排查。公安機關充分運用大數據手段和人力情報手段,從重點人員、重點場所、重點行業和警情系統中常態化排查未成年人涉黑涉惡違法犯罪線索、苗頭;各區縣組織鄉鎮和相關部門,對未成年人特別是留守、無業、人戶分離等情形的未成年人開展常態化排查,從中發現涉黑涉惡違法犯罪線索、苗頭。二是堅持常態化打擊整治。聚焦黃、賭、娛樂、高利放貸、暴力討債、客貨運輸、商貿集市等未成年人容易涉足的行業、領域,強力整治其中的治安亂象、打擊其中的涉黑涉惡違法犯罪,既壓縮未成年人涉黑涉惡違法犯罪賴以生存的土壤,又努力將涉黑涉惡違法犯罪消滅在萌芽狀態,嚴防坐大成勢,還用嚴打高壓態勢震懾游走在涉黑涉惡違法犯罪邊沿的未成年人。

(2)加強法治支撐建設。預防未成年人涉黑涉惡違法犯罪必須在法治軌道上進行,要出臺相關法律法規的具體實施意見,讓政府及相關部門在推進預防工作時有法可依,進一步健全預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制度體系,其中包含預防未成年人涉黑涉惡違法犯罪、對多次實施涉黑涉惡行為的未成年人如何送工讀學校等內容。二是準確把握涉黑涉惡未成年人審判原則。未成年人涉黑涉惡違法犯罪實行“教育為主、懲罰為輔”和“教育、感化、挽救”相結合的原則,對未成年人涉黑涉惡違法犯罪要綜合考量犯罪情節、主觀惡性、悔罪態度等情節,特殊保護而不過度保護,依法從寬而不放縱,對人身危險性較大、適用監禁刑有助于促其悔罪的未成年被告人,堅決依法判處監禁刑。

(3)加強源頭防控。以政府強有力的綜合治理手段,集約各部門和社會力量廣泛參與,進一步凈化社會環境,加強未成年人涉黑涉惡法治的源頭防控。一是不斷優化家庭環境。推動形成愛國愛家、相親相愛、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會主義家庭文明新風尚,用較好的家庭氛圍抵御黑惡勢力對未成年人的侵蝕。二是不斷凈化學校環境。對有涉黑涉惡苗頭同時成績較差的學生,要重點監控,耐心幫教育,避免簡單開除、勸退,防止其過早流入社會,走上涉黑涉惡違法犯罪道路;三是不斷凈化社會環境。深入推進清朗文明網絡空間建設行動和“掃黃打非”專項行動,嚴查違法違規網站,整治影像、書刊、電子物出版市場,減少淫穢文化、江湖文化、暴力文化等黑社會文化對未成年人的侵蝕。四是不斷提升未成年人自身素質。加強法治宣傳教育,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未成年人自覺抵御腐朽文化侵蝕,形成崇法尚德、扶正祛邪的良好社會風氣。

(4)深化智能化手段建設應用。緊抓以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契機,堅持實戰導向,加強未成年人涉黑涉惡違法犯罪信息采集、系統建設、數據研判、精準預測、指揮決策等應用。一是建立數據庫。在推進政法、綜治信息系統建設中,整合公安、檢察院、法院、司法行政、綜治、教育、婦聯、團委等部門數據資源,建立預防未成年違法犯罪數據庫,將未成年人涉黑涉惡違法犯罪模塊、個人研判模型作為重要內容。二是建立常態化排查機制。結合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在全市開展一次未成年人涉黑涉惡違法犯全面排查,做到底數清、情況明,并對每一個有涉黑涉惡苗頭的未成年人建立行為檔案進行管理;建立常態化排查機制,相關工作人員加強日常摸排,并第一時間將工作中采集到的未成年人涉黑涉惡信息錄入數據庫。三是加強信息應用。運用“互聯網+”思維和大數據手段,加強未成年人涉黑涉惡信息動態研判和線索串并,精準預測和發現未成年人涉黑涉惡現實表現,及時開展有針對性的幫教、打擊。

參考文獻:

[1] 陳世偉.變色的青春:青少年“涉黑犯罪實證研究”——基于重慶的調查[J].中國青年研究,2010(12).

[2] 涂龍科,林勇康.上海地區青少年“涉黑犯罪實證研究”[J].犯罪研究,2009(06).

[3] 張翔飛.城市青少年涉黑涉惡犯罪的成因及其對策--基于對江蘇省鹽城市T區的調查與思考[D].蘇州大學,2014.

[4] 趙勇.上海市未成年人犯罪的現狀及對策研究[D].華東政法學院,2005.

作者簡介:張寧(1989—),女,山東省單縣人,碩士研究生,公安局民警,研究方向法律(法學);李欣昂(1986—),男,本科,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電氣工程與自動化專業。

(作者單位:1.山東省單縣公安局;2.菏澤市住房公積金單縣管理部)

猜你喜歡
未成年人
未成年人犯罪刑事法律規制研究
從中美校園暴力案件報道出發思考相關法律問題
對未成年人犯罪記錄封存制度的探討
未成年人附條件不起訴制度的缺陷與完善
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刑事審判實證研究
預防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的刑事政策研究
未成年時期閱讀推廣研究
論思想政治課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