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貧困山區小學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及對策探析

2020-06-29 07:27羅玉
大眾科學·中旬 2020年7期
關鍵詞:貧困山區留守兒童小學教育

羅玉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了在貧困山區小學教育中,如何對留守兒童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并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與對策,以供參考。在我國貧困山區小學教育中,多數學生屬于留守兒童,父母進城務工,這些學生長期與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在心理健康方面會呈現出一些問題,或是自卑、或是內向等,都需要教育者采取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予以解決。

關鍵詞:貧困山區;小學教育;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

引言

學生所處的社會環境對學生心理特征的影響非常明顯,在貧困山區的小學教育中,由于地域的限制,通常信息閉塞且交通不便,因而山區學生接觸外界新鮮事物的機會較少。學生的父母多數屬于文化水平較低的農民群體,對學生的成長無法進行科學化的輔導,對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更是未有耳聞,使得許多小學生在成長中出現心理障礙。由此可以看出,對貧困山區小學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十分重要。

一、立足課堂教學,滲透心理健康知識

學生在學校中獲取知識,因而在學校的課堂教學中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最為適宜,而課堂教學不僅為傳遞文化知識,更要注重對學生心理素質的培育。在我國當代素質教育的背景下,教育者需要在日常的教學中合理滲透心理健康知識,培育學生的良好心理素質,在課堂教學內容中尋求契入點,如在語文教學中通過某一篇課文學習主人公的勇敢精神等等,都是對心理健康知識的教育,可提升學生的“迎難”之勇氣,讓學生在課堂的學習中感受到正向價值觀的指引。教師對學生的指引非常重要,在貧困山區的小學教育中,由于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留守兒童的內心十分脆弱,而教師是陪伴學生時間最長的人,也自然而然被學生當做生活中最親近的人,故教師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夠讓學生真正感受到“善與美”的教育,使學生的心理素質逐漸強大。

二、聯系生活實踐,落實心理健康教育

1.加強生命安全的教育

留守兒童與長輩一起生活時,由于爺爺奶奶的年齡較大,與學生之間必然出現代溝,故一些學生的獨立意識極強,與其年齡已經出現落差,即身體素質無法與獨立意識相匹配,致使許多學生出現“大膽行為”。而長輩對學生的監管力度不足,學生在生活中還面臨著人身安全無法得到保障的問題,在我國貧困山區中,因學生失控行為所導致的人身侵害問題并不少見,可想而知,向學生進行生命安全的教育十分重要。對此,教師可結合學生的認知特點開展相關教育活動,以多種方式向學生滲透“生命可貴”的思想,使學生的心中能夠產生“珍愛生命、熱愛生活”的正向價值觀,而并非“毫無斗志、缺乏朝氣”的成長狀態。教師可在生命安全教育的過程中,用誠摯的語言打動學生,將生活中的案例拿來與學生分享,如“一些同伴因為溺水或其他原因失去生命時,他們的父母及其他親人是多么的痛苦”,這類話語可讓學生形成情感代入,并真正明白生命的價值與意義,進而能夠在以后的生活中愛惜生命,不做危險的事情。

2.加強社會責任的教育

在當代社會中,培養青少年的社會責任意識也非常重要,在貧困山區的小學教育中,教師更要通過加強社會責任教育的方式,鼓勵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與抱負,讓學生通過教師的講解了解到外面的世界有多豐富,從而形成方向指引,讓學生心中萌生“走出去”的想法,此時教師再進行“知識改變命運”的思想教育,則能獲得更為理想的教育效果。如學生的父母為何要進城務工,是因為城市的經濟發展十分迅速,有高樓大廈,有各種顏色的汽車……對這些新奇事物的介紹,可啟發學生的思想積極性。同時,教育者還要指出,當下學生們接受教育不僅僅是為了自身的發展,更是為祖國建設作出努力,每一位學生都是祖國未來的“接班人”,教師可鼓勵學生樹立學習志向,通過自己的努力學習更多的知識與文化,在日后為社會作出貢獻。加強對留守兒童的社會責任教育,是為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的有效方式,當學生面對一些不良行為時,也會形成強烈的責任感予以抵觸,進而提升自身的個人素質。

三、結合家庭教育,多方協作促進吸收

貧困山區的留守兒童教育仍要發揮家庭教育的作用,雖然學生的家長常年在城市中工作,但現代科技的發達,許多貧困山區也建設起信號塔等設施,使得電話通話不再成為夢想。教師應與學生的父母進行溝通,向學生父母講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勸說學生的父母在閑暇時間通過電話與學生進行溝通,可向學生講述自己在外打工的經歷,告誡學生認真學習文化知識的重要性,對學生的健康成長形成正確指引。另外,教師應定期對學生進行家訪,了解學生的生活狀況,對于家境貧寒的學生應予以心理疏導,鼓勵學生刻苦求學,切勿放棄理想。通過家庭與學校之間的合作,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會收獲明顯的成果,學生在多方協作的教育模式下,自身的思想動態也會趨于健康化發展。

結束語

關于貧困山區小學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教育者以實際情況為根據,合理的設計教育方案,以促進學生心理素質的健康發展。另外,教師也要充分考慮留守兒童的成長特殊性,注意自身的教學用語,以鼓勵和肯定為主,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自信。

參考文獻

[1]陳娜娜.貧困山區留守兒童現狀、問題及對策——以永泰縣調研結果為例[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4,15(09):17-19+22.

[2]武杰.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教育現代化,2016,3(39):306-307.

猜你喜歡
貧困山區留守兒童小學教育
簡談貧困山區學生的“自主學習”
聰明藥
關于對貧困山區傳統古村落保護開發的調查與思考
慷慨解囊
探究“學講計劃”背景下的語文教學
體育舞蹈對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干預效應的實驗研究
學生的個性發展與教育
研讀教材,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實效
提高小學德育工作實效性與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略談小學語文課堂的生活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