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化教學在高中政治課中的實踐和探索

2020-06-29 09:58扎西卓瑪
大眾科學·中旬 2020年7期
關鍵詞:實施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學

扎西卓瑪

摘要: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杜威的影響下提出了自己的“生活教育”思想體系, 他認為生活就是教育, 生活孕育教育, 教育圍繞實際生活, 生活指引教育, 教育的每一部分, 都要基于生活、遵循生活。近年來,生活化教學逐漸融入到高中政治教學課堂當中,強調高中政治教學的生活化,培養學生形成較強的實踐動手能力,使學生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了解當今時代及社會中存在的生活現象。

關鍵詞: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學;實施

1生活化教學在高中政治課的影響

1.1學生具有生活經驗,能更好地融入生活化政治課堂當中

想要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高中教師一定要將生活化理念融入到政治課堂當中,讓學生認識到生活在政治學習中的應用,了解到實際情況在書本上的展現。因此,學生應當具有豐富的生活經驗,在社會實踐活動中掌握到生活的技能,形成較為豐富的社會經驗,充分地了解世界、融入社會、投入學習當中,更好地融入生活化政治課堂當中,從而提升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1.2學校對生活化教學的重視程度,促進政治課堂向著生活化方向發展

學校是學生學習知識的主要場所,也是他們生活的主要場地。學校對生活化政治課堂教學具有重要的影響,應當充分重視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培養教師形成專業的知識與技能,給予他們更多的培訓機會,積極提升他們的職業素養。學校要正確面對新課程改革的實施,充分理解新課程改革實施的策略,推動政治課堂教育重心的轉移,創建出生活化教學策略,促進政治課堂向著生活化方向發展。

2生活化教學在高中政治課中面臨問題

2.1教學內容與生活案例脫離,生活化條件不足

在政治課堂上,教學內容往往不能良好地結合生活中的案例,只是單純地引進案例的內容,并沒有深入探討和研究案例存在的原因和形式,使學生只認識到案例的基本內容,沒有深刻體會到案例的具體內涵,停留于案例的表面內容,以致不能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降低了課堂教學的質量,影響了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與發展。政治課堂缺乏生活化教學條件,沒有完善的教學設施,教師往往只走形式般地將生活案例引入課堂中進行教學,只注重政治知識的傳授,只關注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嚴重誤導了學生對道德觀念的認識,導致政治課堂生活化教學不能順利開展。

2.2教學方法過于形式化,盲目地追求教學效果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只關注教學的結果,教學方法過于單調和形式化,不能準確地分析出生活化教學的內容、對象和形式,片面追求多姿多彩的形式主義課堂效果,嚴重影響了學生政治意識的建立,制約了他們道德能力的提升,阻礙了生活化教學理念對課堂每一個環節的滲透。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教師形成了功利性價值理念,只關注學生學業的提升,為他們布置大量的作業和練習,讓學生機械化地重復練習與教材相關的內容,減少了他們參與課余活動的時間,大大限制了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違背了政治教學的初衷。

2.3教學評價過于單一,形成片面化的評價機制

學校并沒有正確認識到教學評價的重要性,無法形成合理的教學評價機制。教師沒有重視學生之間存在的個體差異性,用單一的方式去評價每一個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評判他們學習意識的建設情況,粗略地評價他們的解題能力、生活能力、學習能力,這并不能真實反映出學生的學習情況,無法展現出他們的真實想法,削弱了他們的情感表現。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受到教學評價機制的限制,只追求自身評價的提高,形成具有片面化的課堂體系建設,違背了生活化教學的實施原則,使學生忽略了對生活現象的感悟,忽視了生活中存在的政治知識,極易導致學生無法深刻體會到政治教學的內涵,降低了他們對理論知識的運用。

3生活化教學在高中政治課中實施措施

3.1更新教師的教育理念,樹立回歸生活的教育觀念

教師在課堂上占據重要的地位,成為課堂教學的主導,應當積極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更新自身的教育觀念,注重“課堂、教師、學生”三位一體教育理念的發展,突出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促進生活化教育過程穩定有序地運行。教師積極轉變自身陳舊的教育理念,樹立回歸生活的教育觀念,注重課堂教學以生活現象為中心,將教材內容與生活知識有機地結合在一起,轉變對思想政治知識的認識,使教材內容不僅源于生活,更要創造出高于生活的內容與形式,吸取生活中存在的積極意義。

3.2堅持生活化教學原則,增加課外活動

展現形式在政治課堂上,教師一定要堅持生活化教學原則,充分挖掘教材內容展現出的生活理念,創建出政治內容與生活之間形成的聯系,積極發現社會熱點問題與教材內容的相似性,及時結合當今時代的時事內容,讓社會現象更好地融入生活當中。教師要堅持實施實踐性原則,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精心設計主體鮮明的實踐活動,開展豐富多彩的情境教學模式,及時獲得學生的反饋信息,從而提升教師對學生的指導能力,增強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提高他們的社會適應能力,為學生營造出真實的情境體驗。

3.3開展多種教學方法,營造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

教學方法是影響課堂質量的主要影響因素,也是學生獲得知識的主要途徑。教師要明確課堂教學的目標,了解自己應當完成的任務,設計多種教學方案,這會直接影響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果。教師創設出生活情境教學的方法,利用藝術渲染情境的效果,引領學生扮演教材中呈現的諸多角色,讓學生充分理解每一個角色所表達的情感,了解到教材內容中展現的政治觀念。

綜上所述,高中政治教學生活化要以課程標準為前提, 以教材知識為立足點, 充分以及盡可能挖掘教學內容與生活的種種聯系, 將教材的要求轉化為學生行為上的獲得, 讓學生在思想政治課堂教學中體驗生活、感知生活、體悟生活, 讓學生為未來的社會生活做準備。教學生活化是一種從學生的本來生活出發, 積極挖掘學生的現實生活, 實現學生經驗的進步, 引導學生走向未來期待的可能生活。

參考文獻:

[1]生命教育在高中政治課中滲透研究[J]. 唐安琪. ?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 2019(24)

[2]高中政治課程中培育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思考[J]. 陸順扣. ?新課程研究. 2019(28)

[3]立德樹人背景下高中政治課育人實效性分析[J]. 尹飄萍. ?科學咨詢(教育科研). 2019(12)

[4]高中政治課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J]. 蔡玉芳. ?學周刊. 2020(04)

猜你喜歡
實施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學
高中政治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初探
新形勢下高校二級學院教務管理優化路徑探析
高中政治教學中對多媒體手段的有效應用
生活化教學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影響探析
房地產項目策劃課程案例教學探索與實施
高中政治教學中的“錯題管理”研究
數學課堂中實施生活化教學的研究
切入學生生活構筑地理生活化課堂研究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高中政治互動教學有效應用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