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區域的自然拼讀實踐研究

2020-06-30 10:14黃小燕
英語學習·教師版 2020年13期
關鍵詞:音素層面字母

黃小燕

小學階段的英語教學存在著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即學生的語音問題,這包括錯音、口音、語調生硬等。以上問題的形成與教師自身發音不規范密切相關。值得注意的是,學生在起始階段形成的語音錯誤一旦固化,糾正起來會更加困難。

一、如何提升小學階段師生的語音素質?

從教師層面來看,導致教師語音素質不高的原因有三:一是早期小學教師的學歷背景較弱,教師的自覺語音研修意識不足;二是缺乏相應的考評機制,筆試考評方式單一;三是在集體培訓中,缺乏硬件和軟件的支持,且成人語音糾正難度較大,導致培訓效果不明顯。從學生層面看,利好因素明顯。自《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實施以來,教材也進行了改版。新教材聽力資源豐富,學生在語音方面有很多模仿的范本,且學生模仿能力強、可塑性強,短時間內能夠實現較大提升。所以,提升學生語音素質從學生層面入手更為可行。

從學生層面入手提升語音素質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檢測。但是,考試形式的口語水平檢測需要調動大量的人力、物力資源,不易實施。所以,我們嘗試以比賽代替檢測,從起始年級開始抓朗讀。2012年至今,我們一直舉辦覆蓋各區各校的市級三年級整班朗讀暨口語交際比賽。比賽有兩個原則:激勵為主,強調模仿。比賽內容分為兩項:一項是隨機抽取任一單元的課文進行整班朗讀;另一項是雙人口語交際,讓學生根據話題(類課文)組織內容并展開對話。

然而,在我們采取推動師生語音素質提升的措施后,學生的語音問題依然明顯:拖音、清音變濁音、吃音、雙元音不飽滿、口音、長短音不分、特殊音不準確……

可見,教師和學生都將單詞當作“一團”整體,只仿其“形”,未抓住其“神”?!吧瘛?,即音素。

二、如何解決起始年級的音素問題?

為嘗試解決這一問題,我們開展了“基于字母教學的起始年級Phonics教學研究”。研究背景包括以下四點。1.年段優勢:針對低年級學生,教師能夠依托字母教學,從起始年級展開正音。2.教材不足:教材內容單薄,用于字母教學的時間分散,輸入量不夠,背、記、默的教學方式較為單一。3.母語遷移:母語發音習慣可能對英語語音學習產生負遷移作用;但三年級學生已經完成了漢語拼音的學習,可以對英語語音學習產生正遷移作用。4.個體嘗試:少數教師已經開始嘗試音素教學,但需要團隊支撐和官方支持。

基于上述研究基礎,我們于2015年正式啟動了Phonics教學研究,以下是我們采取的行動。

1.召集志愿學校。志愿學校類型全面,包括城區集團學校、城鄉接合部學校和農村學校。

2.進行文獻學習。了解以英語為母語的國家和外語的國家進行Phonics教學的研究進展。

3.確定行動目標。借助字母教學正音,幫助學生初步建立音素意識,初步形成拼讀能力;借助歌謠學習,鞏固音素學習,培養語感和節奏感,擴大語音輸入;通過Phonics教學為學生的語言學習奠基,同時倒逼教師進行語言研修。

4.制定課程方案(綱要)?;谛1局贫ňV要框架。綱要框架內容包括背景分析、課程目標、課程實施、課程資源、課程評價、教學安排和進度表。

5.制定三種實施路徑。第一種是字母集中教學。教師用一個月到一個半月的時間完成字母和音素講授。第二種是字母分散教學。教師在教授課文的同時進行字母和音素教學。第三種是兩種方式平行推進。兩個班級以兩種模式分別同時教學,然后進行對比。

6.開展課型建模。課型共有三種,分別為單字母教學、字母組教學和復習教學。單字母教學利用歌曲、詩歌、動畫等形式,結合具體單詞讓學生體會字母的發音,專門學習某一字母。這一課型的重點是單詞的音、形、義,在此基礎上進行字母故事教學,將單詞與繪本故事相融合,即從拼讀走向閱讀,從模仿走向運用。字母組教學,也就是短元音集中教學(字母音全部教完,然后進行音素集中教學),聚焦音素音的意義學習和相似音比較。復習教學,即字母歸類—rhyme展示—繪本學習,基于主題情境,聚類呈現,多維度復現。

7.學習評價。我們采取表現性評價模式,重在激勵和激趣。在字母教學結束后,學生能夠誦讀并認讀26個字母,知道10個字母所對應的音素,能夠通讀21首兒歌中的五首;期末時,教師整合Phonics教學中的部分內容與口語評價內容,并將兒歌放入才藝展示板塊。

8.實踐總結。首先,字母集中教學和分散教學哪個更具優勢?答案是在教師層面,集中教學比分散教學更容易實施,課時不足的問題也得以解決;在學生層面,集中教學的優勢則更加明顯,這表現為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加濃厚、學習成果更為突出。而分散教學,分散的不僅是時間,更是內容,不利于學生整體知識結構的形成。其次,字母音和音素音是否需要分離?這需要因學情而定。最后,Phonics教學和閱讀教學的關系是什么?Phonics教學的最終目的是推動學生閱讀技能的提升。另外,我們通過拼讀測試來進行階段性教學評價,并設計了《三年級Phonics自然拼讀學生調查問卷》,內容涉及學習興趣、學習方式和學習結果,得到了學生的積極反饋。

三、后字母教學時期,Phonics該怎么走?

我們提出了兩條實施路徑。一是鑲嵌于Story Time的語音教學。這種教學方式不脫離教材情境,將語音學習和文本理解相結合,且學生有自主運用拼讀規律嘗試、驗證、矯正發音的機會。二是基于語音的繪本教學?;谶@種教學模式,語音教學和繪本教學的比例需要調整,單字母音能夠得到復習和鞏固;學生能夠自主拼讀,理解文本,表演文本,體會樂趣。值得注意的是,在起始年級的語音教學中,一定要給學生充分的語音輸入,切忌教師講解時間過長,從而剝奪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機會。

四、如何在非起始年級開展Phonics教學嘗試?

在高年級開展Phonics教學嘗試是為了彌補學生在低年級學習期間語音知識的不足,探索Phonics教學的更多形態和可能性。另外,與低年級學生相比,高年級學生有更好的學習基礎:有一定的詞匯量,無需強調字母音和音素音的區別,能夠更為有效地快速構建單詞音、形、義之間的關系;認知水平較高,能夠更為迅速地總結語音規律,有效遷移學習策略;有更為急迫的閱讀需求、自我提升需求和更高的評價需求。

高年級Phonics教學的實施路徑可以是音素集中教學(如元音字母的集中教學,輔音字母的集中教學)。在這個過程中應側重發音矯正、音素識別和拼讀能力訓練,并提煉發音規律。這要求教師在授課時,引導學生在試聽中感知音素,在列舉中發現音素,在創編中歸納規則,在拼讀中理解規則,在練習中運用規則。

五、如何在區域內全面推廣Phonics教學嘗試?

首先,應在教研員層面、教師層面、學生層面和家長層面達成共識。Phonics教學能夠為學生良好閱讀素養的形成打下基礎,只有各方達成一致,才能夠減少Phonics教學道路上的阻礙。其次,要有評價機制,教學成果需要依靠評價機制檢驗。在三年級整班朗讀暨口語交際比賽中增設Phonics測評,保證了測評能夠在各個學校內推廣和實踐。最后,增設教師教學培訓活動。培訓內容包括課程觀摩、微課展示、語音正音、教學方案樣例展示等。通過教學培訓活動逐步提升教師自身的語音素質和教學水平。

六、結語

教師教研應該以學生的可持續發展為宗旨,直面教學一線問題,發現和研究具有實踐性的“真”問題。此外,教師應嚴謹,且思且行,不畏難,不冒進,層層推進,只有這樣研究成果才能順利落地。

猜你喜歡
音素層面字母
依托繪本課程,培養學生英語音素意識
小學英語課堂中音素意識與自然拼讀整合訓練的探索
在拼讀閱讀課中培養學生英語閱讀素養
零基礎速記48個音標音素
猜謎連字母等
字母派對
二孩,人生如果多一次選擇!
橫看成嶺側成峰
巧排字母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