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境體驗教學模式在小學低段繪本教學中的應用

2020-06-30 10:14劉娜娜
英語學習·教師版 2020年13期
關鍵詞:寵物繪本創設

劉娜娜

摘 要:情境體驗教學模式是一種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應用較為普遍的模式,教師運用多媒體、表演、游戲等教學方式引起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體驗中感悟教材知識,實現對英語的真實感知。近年來,繪本教學受到一線教師的重視。繪本能夠補充和完善教材內容,同時能夠關注學生綜合語用能力和核心素養的發展。筆者在小學低段繪本教學實踐中運用情境體驗教學模式,使繪本教學不僅能夠豐富閱讀體驗,培養閱讀策略,還能夠讓英語課堂變得更加活潑生動,更能激發學習興趣,從而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

關鍵詞:繪本教學;積極性;情境;體驗;興趣

一、情境體驗教學模式及其理論依據

教學模式是在一定教學思想或教學理論指導下建立起來的較為穩定的教學活動結構框架和活動程序。情境體驗教學是當前一種較為廣泛使用的小學英語教學模式,該模式強調教學與活動相結合,運用游戲、表演、多媒體等多種教學手段,讓學生在體驗中感悟課本知識,并將知識運用到實踐當中。該模式通過創設情境,讓學生參與體驗,激發學習興趣,挖掘認知,即通過情境體驗來達到對英語的真實感知,從而形成具體且深刻的認知。

情境體驗式教學模式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實現高效課堂。其理論依據如下:

首先,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該理論認為人類的學習發生在特定的社會文化背景之下,學習的過程是在特定情境之下的一種對學習者原有認知結構同化與順應的過程。該理論指導下的教學模式,通過將所學知識與學生已有認知結構相銜接,賦予了所學知識意義,激活了知識的活性和可遷移性。

其次,情感和認知活動相互作用的原理。健康的、積極的情感對認知活動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情境教學法就是要在教學過程中引起學生積極的、健康的情感體驗,直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情境體驗式教學要求創設的情境要使學生感到輕松愉快,促進學習活動的開展和進行。

最后,認識的直觀原理。世界通過形象進入兒童的意識,意識是客觀存在的反映。情境體驗教學所創設的情境,是教師創設的有利于兒童發展的外界環境。這種經過優化的客觀情境,在教師語言的支配下,使兒童置身其中,不僅能夠影響兒童的認知心理,而且能夠調動兒童的情感活動,從而引起兒童的自我認知活動。

二、小學低段繪本教學

繪本,指的是圖畫與文字相輔相成的故事書。繪本教學,是指教師在英語教學中有針對性地選擇繪本,為學生創設閱讀情境,進行語言學習與文化感悟的教學過程。繪本情節生動、畫面豐富、語言地道,對小學生很有吸引力。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適當補充繪本內容,能夠極大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豐富學生的知識體系;更能關注到學生思維品質、文化意識、語言能力和學習能力等核心素養的培養,有助于小學生理解和認識社會。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語言技能”的二級標準中提到,學生應能認讀所學詞語;能聽懂簡單的配圖小故事;能在教師的幫助和圖片的提示下描述或講述簡單的小故事(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12)。合理開發和積極利用課程資源是有效實施英語教學的重要保證。

綜上,筆者在小學低段的英語教學實踐中,積極嘗試補充英語繪本,與現行使用的教材進行整合,豐富課程資源。這有利于發展學生的人文素養,培養學生的閱讀技能,發展學生的語言和思維能力。

三、具體案例應用

天津地方教材《快樂英語》(新蕾出版社)二年級下Unit 1 Looks,主要內容為用tall,short,strong,old,young等外貌形容詞介紹人物或動物。筆者適時根據教材話題,補充了《外研社麗聲拼讀故事會》第二級中的繪本The Odd Pet?,F以The Odd Pet一課為例,探討情境體驗模式在小學低段繪本教學中的應用。

(一)熱身導入環節,視頻、圖片營造情境

在熱身導入環節,教師需要在教室中營造出良好的英語環境。使用與話題相關的英文原版視頻,能夠快速地把學生帶入到本課的話題中來,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創設良好的學習氣氛。

1.視頻熱身,引入情境

上課開始,播放House Pet外文原版兒童視頻,其中包含常見寵物的卡通形象和實物畫面,如dog,cat,hamster,rabbit,parrot等。視頻生動有趣,符合低段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吸引了他們的注意;同時配合簡單的英語語言,介紹每種寵物的特點,營造了良好的語言氛圍。通過視頻創設的情境,能夠令學生初步感知本課話題,并結合自身經驗簡單地做出預測。

2.會話交流,營造氣氛

觀看視頻之后,筆者拋出問題:Do you have a pet What pet do you have 師生、生生之間自由會話。這一過程調動了學生自身的生活經驗,通過談論自己的寵物,拉近了學生與繪本之間的距離。同時,筆者有意識地在真實的情境對話中滲透本課難點:have第三人稱單數形式的用法。

S1: I have a dog.

T: Oh, nice! Do you like your dog

S1: Yes, I like my dog very much.

T: S1 has a dog. What about you

S2: I have four fish.

T: Wow, super! S2 has four fish. So what can your fish do

S2: They can swim.

T: Oh, yes. Fish can swim.

幾輪問答交流之后,教師展示圖片,同時學生運用自然拼讀法,拼讀出繪本中幾位新朋友的名字,了解他們的寵物(Kim has a cat. Jim has a dog.)。

3.看圖說話,進入繪本

最后展示新朋友Viv的寵物,教師提問:Viv has a pet, too. What do you think of it 學生們仔細觀察這個寵物,運用外貌形容詞(I think it is...)跟同伴交流。很多學生發現了這個寵物的特別之處—它有10條腿,教師展示跟這個寵物相似的鴨子和母雞圖片進行對比。圖片營造的小情境能給學生很直觀的感受,學生由此判斷出這個寵物很奇怪,進而引出繪本的題目The Odd Pet。

(二)讀中環節,實物、聲音還原情境,動作中模擬角色

在讀中環節,結合繪本內容,筆者運用圖片、實物、聲音等直觀的教學手段創設情境,讓學生有更加印象深刻的體驗,結合生動豐富的全身反應教學法(TPR)活動,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提高參與課堂的積極性。

1.運用TPR,在表演中體驗

The Odd Pet的第一部分介紹了奇怪的寵物zog的特點。這一部分中動詞的理解是難點,因此筆者設計了讓學生帶著問題(What can zog do )跟讀課文的環節。因為繪本側重簡單的CVC單詞拼讀,所以絕大多數學生都能按照發音規則順利讀出這部分的動詞(sit,beg,hop,run),但無法體會單詞意義。這里筆者設置了TPR活動,讓學生帶著自己讀圖后的理解,模擬zog做動作。

筆者提問:Can you sit 學生能端坐好;再提問You can sit like a student. Can you sit like a zog 在教師引導下,學生再次認真觀察圖片。教師請個別學生上臺示范,同學們發現了zog坐的特點,即四肢著地。為了方便學生理解beg的含義,筆者運用了小貓和小狗乞求樣子的動態圖,營造出生動的小情境。這樣,學生能直觀地理解beg的含義,并在動作上模仿zog乞求蛋糕的樣子,思考如何在語氣上體現“乞求”之意,猜測zog乞求蛋糕時會說什么。在教授單詞hop時,筆者同樣讓學生上臺做動作,同時與學生熟悉的jump相區分。筆者說:Zog can hop. 全班同學一起單腿跳起來;再說:Zog can sit. 學生便以最快的速度模仿zog坐下。

在之后小組內的學生活動中,每位同學都作為“小老師”為組員下指令:Zog can... 其他組員做動作并且說出單詞。在活潑的氣氛中,學生們體驗了各種動物的動作,單詞的聽、說和意義理解也得到了充分的操練。

2.實物模擬情境,近距離體驗

用實際物品來表達所講授的內容,創設繪本情境。此舉能讓學生體驗和感受繪本中的語言,加深印象,同時調動學習積極性。

繪本的第二部分,講述了zog生了很多小zog。這段文字的描述也十分生動:The zog has lots of eggs. The zog sits on the eggs. It sits and sits. Tap, tap, tap! Tap, tap, tap! Lots of zogs. 怎樣讓學生有更直觀的感受,體會到zog孵蛋的過程,體會到小zog出生的喜悅呢?

筆者準備了一個跟繪本插圖相似的“窩”,里面有11枚紅色的“zog eggs”。當學生們看到zog的窩,都躍躍欲試地想要去體驗zog是如何孵蛋的。閱讀繪本這部分內容后,學生帶著自己的理解上臺講述并表演孵蛋的過程,語言感知與形象感知充分結合。學生帶著zog的頭飾上臺,坐在zog的窩上說:I sit on the eggs. 之后用手拍一拍蛋,“Tap, tap, tap!”。為了讓更多學生參與體驗,筆者讓兩組同學逐一“tap eggs”。但是,有的學生會好奇地大力拍打,這時教師會及時提醒:The baby is in the egg. Please be gentle. 在教師動作和語言的引導下,學生會糾正動作,改為輕拍。

突然,多媒體中出現了蛋殼破碎的聲音,從而營造出一種小zog正在破殼而出的情境,仿佛是由于學生們的sit和tap,使得小zog破殼而出了。教師適時打開一個“蛋”,拿出一張提前準備好的小zog的圖片,引得學生們一陣欣喜和感嘆。從學生的表情中,可以看出他們參與“孵蛋”的喜悅。

筆者利用動作、實物、聲音等直觀教學,為學生營造了一個直觀的語言環境,能讓學生形象感知所學內容,拉近了語言和所表達事物之間的距離。小學低段學生的形象思維比較發達,抽象思維水平較弱,情境體驗教學更加符合他們的心理認知水平。

(三)讀后環節,表演中再現情境,體會角色心情

繪本人物形象鮮明,語言表現力強,且圖文結合,十分適合表演,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強化閱讀體驗。

繪本的第三部分,Viv的朋友Kim和Jim看到剛出生的小zog,都十分想要。

Kim: Can I have a zog

Viv: Yes, but not yet.

Jim: Can I have a zog

Viv: Yes, but not yet.

但一個月后,Kim has a cat and a zog, Jim has a dog and a zog, and Viv has ten zogs.繪本給學生傳遞了分享的價值觀。但是,如何讓學生更好地體會Viv樂于分享的品質呢?單純閱讀不如親自表演,表演能讓學生更加深刻地體驗和理解。

學生戴上教師準備的頭飾進入角色。他們帶著自己的理解,用友好甚至乞求的語氣向Viv要一只小寵物,但是朋友有那么多新生的小zog,卻說暫時不給。在表演中,學生能夠體驗到Kim和Jim失落的心情;同時也體會到了Viv要暫時留下小zog的原因。而后,學生才能把Viv關愛小zog,擔心它們過早離開媽媽的感受,通過語氣和表情表現出來。

通過繪本最后兩幅圖片,學生可以推斷出Viv等到小zog一個月大的時候,把它們送給了Kim和Jim。這能讓學生發揮想象:Viv把zog送給朋友們時,用怎樣的語氣說了什么?朋友們收到zog時的表情如何?說了什么?繪本在這部分的留白給了學生思考和想象的空間,他們會運用自己的生活經驗和同理心去推測和體驗繪本中人物的心情,并通過語言、表情和動作表現出來。

四、問題及思考

情境體驗模式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特征與認知規律,對提高教學效率、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有重要作用。相對于傳統的教學模式,該模式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情境中體驗,在活動中學習;參與課堂活動的學生數量與學生舉手的次數都大大增加,活躍了課堂氛圍,提高了學習效率。

情境體驗模式在教材“聽”“說”課型的教學中應用較多,教師根據課文創設主線情境,運用圖片、視頻等補充小情境,讓學生在較為真實的情境中表演和對話。而我校低段繪本教學本身起步較晚,尚處于摸索階段。因此,教師需要在繪本教學中大膽嘗試情境體驗模式,運用多媒體、實物等直觀教學手段創設情境,使紙質的繪本更加立體,更能吸引學生;同時設計豐富有趣的活動,在活動中操練語言。教師應在教學實踐中積累經驗,逐漸探索出一套適合小學低年級學生學習繪本的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2012.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S]. 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猜你喜歡
寵物繪本創設
繪本
繪本
創設未來
繪本
“教、學、評”一體化視域下問題串創設的實踐
“簡約數學”創設簡約課堂
抬起腳來
養寵物
創設可操作得區域環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