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州,“最湖北”的吃都

2020-07-03 02:48風物菌
意林 2020年12期
關鍵詞:鍋盔魚尾洪湖

風物菌

荊州有很多外號,像三國之城、勇氣之城、文化之城。但在懂得生活的老饕眼里,荊州還是最不該被忽視的美食之城。

畢竟,作為一座“洪湖水,浪打浪”的魚米之鄉,荊州的空氣里,都氤氳著湖鮮和稻米香。

1過早這件事,荊州人是認真的

能認真吃早飯的人,一定是熱愛生活的。

在湖北,過早不僅僅是武漢的專屬,荊州人對于過早,也有著相當重的“執念”。荊州人過早很講究,干飯與湯面皆有,碳水化合物和油脂齊飛。

早堂面,是荊州人過早的習慣。即便在今日的早餐鋪子,各種早點任君挑選,但荊州人還是會下意識地點上一碗早堂面。作為一座長江上的城市,碼頭文化早已根植在荊州人的基因里。每天凌晨上工的碼頭工人,干的都是體力活,一碗油厚、碼肥,又能管飽的早堂面,是過早的不二之選。

每日凌晨,荊州城的早堂面館,就開始升起炊煙,透過濃白裊娜的霧氣,是面館老板在熬制骨湯的身影。在荊州,喝第一鍋湯有著吉利的說法,因而熬湯是早堂面制作的重中之重。

由豬大骨、雞、鱔魚、鯽魚熬制的高湯,有著牛奶般的乳白色。瀝水后的堿水面,浸潤在高湯里,堆上豬肉、牛肉、雞絲、鱔魚絲等“碼子”,再點綴幾粒油綠的蔥花,清新的麥芽香和骨湯的濃郁交織,無縫隙地侵襲食客的感官世界。等到這碗早堂面,荊州人一天的生活才算正式開啟。

鍋盔,是荊州人過早的正確打開方式。每一個早起的人,在開始一天的工作之前,一定會循著芝麻的香味,用一張鍋盔驅散殘留的蒙眬睡意。

早些時候的荊州鍋盔,多是實心的,為了追求極致的口感,荊州人嘗試著在鍋盔中加入新鮮的牛肉、豬肉、梅干菜等餡料,面粉和餡料的黃金配比,讓餡料無死角地涵蓋在鍋盔之中。

吃鍋盔時,荊州人永遠都是當街吃,絕不會外帶。因為荊州人深知,剛出鍋的鍋盔,才是人間至味。拿到手后,剛烤好的鍋盔,還留有燙手的手感,咬上一口,薄薄面皮上粘著芝麻,香、酥、薄、脆,焦香過后,是更加綿軟筋道的口感。

除了面食,糯米也是荊州人過早的???。在荊州,糯米包油條、元豆泡糯米,都是吸粉利器。糯米包油條,又叫作糍飯團,以稻米和糯米做皮,中間夾裹火腿肉糜及油煎后的咸菜。剛出鍋的油條切段,是糍飯團的點睛之筆。

白飯團是早餐店、便利店的常見食物,榨菜、火腿肉糜也并無稀奇之處,當這些食材遇到冒著熱氣的油條時,所有的魅力全都釋放在這一刻。

姿態迥異的飽滿米粒,瘋狂暗示自己的香糯。牙齒穿過這層綿軟,交織著咸菜粒的肉糜滲出濃郁的油汁,而后被油條吸取。唇齒纏斗片刻,爛軟的油條和其他食材一起,順著舌尖下滑,一舉填滿了胃部的空白。

2餐桌上少不了魚的身影

作為一座長江邊上的城市,荊州人的餐桌上,少不了魚的身影。

提及吃魚,難免會遇到這一尷尬的場景——魚刺卡喉。在荊州,這一問題早就有了解決方案。作為江漢地區的百搭之王,由魚肉糜蒸制的魚糕,可煎、可炸、可蒸、可煮、可炒、可燉,可以和任何食材組合成你想要的模樣。

對荊州人來說,魚糕是日常,更是宴席上的壓軸。在眾多濃郁赤醬的菜肴中,嫩白的魚糕宛若一股“清流”。夾上一塊,緊實而不失韌性的魚糕總會在筷子間輕盈地彈跳擺動,像是為宴席跳舞助興。

肥碩的魚身用來做魚糕后,而富余下來的魚尾,也能被愛吃魚的荊州人湊成一道佳肴。

作為魚身上最靈巧的部位,魚尾的滋味也很鮮美。在荊州,很多地方把魚尾稱作“劃水”。一道“煎劃水”,甚至還被荊州人當作早餐。煎好的魚尾,表層有著脆脆的焦殼,咬開后,待香濃的熱氣散去后,露出來的,確是最鮮嫩的魚肉。

荊州人很會吃魚。從魚頭,到魚肉,到魚尾,再到魚雜,荊州人總能把一條魚物盡其用。魚身做成魚糕,魚尾可以油煎,而大多人“棄之敝屣”的魚雜,在荊州也有著千奇百怪的吃法。

3湖鮮湖鮮,吃的就是一個鮮

由“九百里云夢澤”孕育的荊州,“頭上頂著一盆水”,星羅棋布的湖泊,是荊州人眼里最新鮮、最齊全的超市。魚、鱔、蝦、蟹、蓮藕等水生動植物,永遠是這座“天然超市”里最暢銷的食品。

作為江漢平原最大的湖泊洪湖的擁有者,產自洪湖的粉藕是荊州人最為熟悉的味道之一。不同于其他地區的蓮藕,洪湖粉藕含有較高的淀粉,肉質極為肥厚,拿來煨湯最為合適。

排骨,是洪湖粉藕的官方認證CP。和肉厚的豬胸骨燉煮后,肉香浸入蓮藕,與水生植物特有的清雅之氣合抱為一。入口后,喝飽了湯汁的蓮藕,有著細膩的柔軟,粉粉糯糯的口感,自帶溫補濾鏡。

除了燉湯,蓮藕在荊州還可以“吃藕不見藕”。粉糯的蓮藕,洗凈去皮后,打成肉泥,加入肉末、雞蛋、淀粉,以及各種調料后,均勻攪拌,而后汆成丸子,下鍋油炸。剛出鍋的藕圓子,金燦燦的,外殼酥酥脆脆,內里卻綿軟粉糯,細細咀嚼,還能感受到洪湖粉藕特有的甜味。

除了魚、鱔和蓮藕,湖里還有什么?小龍蝦??!

在每個盛夏的夜市攤上,小龍蝦的那抹艷紅,幾乎是所有人都愛的“色號”。三十多年前,當潛江人率先發現了小龍蝦鮮美的秘密,這個入侵物種就開始自田間地頭被端上餐桌,成為湖北人,乃至全國人唇齒間的新寵。

“洪湖水,浪打浪”,除了粉藕,小龍蝦也成了洪湖的“房客”。清蒸最能檢驗一種食材是否新鮮。在水蒸氣的煙霧里,小龍蝦完成了“蝦”生升華,彈嫩鮮美的本味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存。

打開小龍蝦的腦袋蓋子,露出的蝦黃,是整只蝦的精華所在,嗦上一口,蝦肉蒸出的湯汁裹著蝦黃滑入腹中。而后將尾巴中間的筋抽掉,在小龍蝦的腦袋和尾巴中間松一下,輕輕一拉,完整的蝦尾便彈了出來,蘸料后送去口中,兩個字:xū服!

想要認識一座城市,除了去博物館,就是選擇在當地的地道餐館吃上一頓飽餐。在荊州的早點鋪子過早,看看荊州人如何開啟一天;于夜市攤上,看看荊州人如何卸下白日的辛勞,和自己和解,而后安然入眠。

畢竟,除了厚重的歷史文化,荊州還是一座在餐桌上才能消化的城市。

猜你喜歡
鍋盔魚尾洪湖
穆鍋盔
魚病肆虐,4000萬打水漂!洪湖龍口有水產人在行動
洪湖水浪打浪
觀獅身魚尾像
鍋盔涼粉
鍋盔助秦滅六國
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洪湖鳳舟
緊體魚尾裙魚尾展開處和圍度設置探討
關中大鍋盔
Yuweiliang(魚尾梁)石隕石獲國際隕石學會命名委員會正式命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