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高段班主任工作的綜合融通

2020-07-04 02:04李星月
青年與社會 2020年37期

李星月

摘 要:五、六年級學生已由四年級的邏輯能力薄弱發展為有較清晰的邏輯思維能力,在此階段,班主任工作也顯得尤為重要。班主任這一角色也在小學最后階段格外突出,對學生綜合能力方面的培養需要從班級、家庭、學校、社會等多維度進行統籌、融通。

關鍵詞:年段特點;家校整合;階段融通

一、學生年段特點

五、六年級學生認知發展的特點是邏輯思維能力有了明顯的提高,自我概念趨于穩定;他們能夠理智地分析問題,客觀地評價別人和自己,不像四年級以前那樣受到情緒和情感的影響較大;能夠接受批評或相反意見,不再矢口否認;告狀人數明顯減少,當同學之間出現沖突時,可以自己解決或者由旁觀者主持公道;由于邏輯思維和處事能力的發展,他們可以積極地自我調控,現實地對待困難和自己的不足;并且,自我意識和能力的共同發展,使得他們能夠超越兒童式的幼稚淺表的認識,對一些綜合性的知識,比如歌舞,可以比較恰當地把握和理解。

(一)道德品質

社會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獨生子女在家庭中占據著“特殊地位”,再加上家長的過分溺愛,不讓孩子吃一點苦,傾其所有給孩子最好的物質條件,這樣的家庭教育背景下,給學校教育造成了極大的障礙,“刻苦耐勞、勤儉節約”等傳統美德和他們漸行漸遠。孩子在與他人的交往中,產生嚴重的自私心理。以五年級學生在學校中做值日為例:調查發現,有部分學生只愿意完成份內的,不肯多干一點。如果是值日組長,則會利用權威,呈現明顯的“官本位”,讓隊員做更多,自己盡量少干或不干。甚至原本班上的一些班干部也是“談勞動色變”,利用各種可趁之機逃避。

(二)紀律方面

現在的孩子多是獨生子女,在家里“我”就是小皇帝或小公主,“我”想怎么樣就怎么樣,從不參與家務勞動。這樣學生難免把家里的不良習氣帶到學校,導致紀律性差,班級難管。一部分學生對科任教師不懂得尊重。他們除了對語、數、英三門學科的教師有所尊重、敬畏外,對其他的任課老師幾乎是不屑一顧,上課時自由吵鬧的現象時有發生,班干部制止不起作用,甚至出現和學科教師頂嘴現象。

(三)學業成績

小學五、六年級是學生學習自主性最強的一個階段,學生能在目標的指引下學習,發展的主動性變強。面對人生的第一次重大挑戰,他們能夠意識到考試的重要性,并主動積極地投入到學習中去。在這樣的學習氛圍中,學生的內化和投入程度有了顯著提高,開始產生朦朧的理想,開始有規劃自己的意識與想法,同時又不得不承受著較大的畢業壓力,容易焦慮,或者有挫敗感,甚至患得患失、自暴自棄。

(四)身體狀況

1. 心理方面

他們的智力有很大的發展,邏輯思維開始在思維中占優勢,創造思維也有很大的發展:他們對新奇的事物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如閱讀推理性小說、了解各方面課外知識、搜集物品、學習某種特長等,但往往見異思遷,朝秦暮楚;他們常常把某些脫離實際的幻想當作將來的人生目標,盲目追星;上網、玩游戲,進入各種當下流行的視頻軟件,并沉迷其中,難以自拔;他們獨立意識進一步發展,常常認為自己已經長大成人,愛自作主張,頂撞老師和家長。此時,家長要在理解孩子的基礎上,利用孩子要求獨立的心理特點,給他們做事的機會,及時發現孩子的興趣愛好,幫他們進步。

2. 生理方面

五、六年級學生出現性早熟現象,尤其是女孩子。根據1991年中國學生健康狀況調查顯示,城市女學生的初潮期要早一些,大約為12.5歲。全國平均的初潮年齡則為14—16歲。從調查情況看,在小學五六年級學生中不知道生理現象的幾乎沒有,但是對于初潮來臨時怎么處理,卻有不少學生表示恐慌,心中無數。說明家長在這方面對孩子缺乏引導,沒有注意到孩子可能較早地出現的生理現象。

二、家校整合,階段融通

基于此年齡段學生的發展特點及成長中所面臨的多方面困難與障礙,筆者就以上幾個方面對此學段的班主任工作進行初步研究:

(一)道德品質

針對五、六年級學生集中表現出來在道德方面自私的發展特點,可利用中國傳統節日,組織開展一系列長程化、節點性的班級、親子與社區間的學生活動,豐富學生生活的同時,增進學生與家長、同學朋友之間的感情及交往能力的多元化發展,也為良好的家校共育營造和諧的氛圍。下面將本班組織活動的一些設計整理如下:

春節:今年,我這樣拜年(先了解各家鄉獨特的過年習俗,并以各種形式進行記錄);

芒種、端午:我的地盤我做主(整合家校資源,組織學生捏面、包粽子比賽);

中秋:月圓人團圓(說說自己對家長的期望及祝愿);

國慶:我和祖國,不可分割(通過現代網絡手段了解港澳臺相關歷史資料,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對祖國統一的情感);

重陽;敬老院慰問,教會家中老人使用現代化購物、聽書等軟件

……

(二)紀律方面

針對學生普遍出現只重視語數英學科學習,對綜合學科弱視淡化的現象,班主任更需要及時了解班級出現此類情況的原因所在,針對突出問題及時與學科教師進行情況了解及溝通,明晰班級各任課教師的課程進度及學科要求,積極主動地配合學科教師完成教學任務,努力讓學生做到淡化“學科”界限。班主任抽時間跟班監督維護課堂紀律,此時也是培養優秀班干部的良好契機,問題產生的同時,必然會涌現一批班主任的“得力干將”,充分發揮這批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最大程度調動這批孩子的積極性。培養好班干部的能力,可以及時、有效地解決班級紀律問題。

(三)學業成績

班主任不僅要解決學生學習困難,還要及時察覺學生心理變化,為學生減壓。在學生對未來的理想進行規劃時,應利用學校、社會一些優質資源進行規范化引導,使學生理想具有可操作性。班主任可利用學校社團活動來拓寬學生人際交往面,發現孩子特長,給予鼓勵與支持。

(四)身體方面

在畢業壓力鋪天襲來之際,無論學生、老師、家長都面對多重壓力,班主任工作舉步維艱,加之五、六年級學生處在身心變化巨大的階段,更加大了班級建設的難度。針對此年段特點,可作出如下工作嘗試:

1. 開設中小學銜接課堂,緩解升學壓力

邀請中學優秀教師對畢業班進行初中校園生活介紹,讓學生做好進入中學階段學習的心理準備。讓畢業班的學生家長充分了解小升初政策,了解初中美好的校園生活,有正確的價值取向等。

2. 組織親子沙龍,促進家庭溝通

利用周末或課后零碎時間,開展親子交流沙龍,讓畢業班優秀家庭教育家長或已畢業家長分享他們的成功之道,讓更多家長學會與孩子溝通,多維度了解自己的孩子。父母孩子角色互換,體驗不同感受,增進父母與孩子情感。

3. 開設心理講座,性教育正確導向

聯系專業心理咨詢師,對五、六年級學生進行正確導向的性教育,引導孩子正確認識自己身體發生的系列變化,透明對待孩子們的“朦朧”問題,避免孩子們越好奇越容易犯錯的事情發生,

總之,小學五、六年級的學生需要多維、豐富且有深刻育人價值的學科及學生活動來培育他們的綜合能力,基于這樣的階段目標,此階段的班主任教育對學生有舉足輕重的引導作用,需綜合融通,利用多維優質資源為其今后升入初中,甚至更遠的道路,打下扎實有力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李家成.新基礎教育學生發展與教育指導綱要[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6.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