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園本節日課程資源開發中教師區域活動指導反思習慣的養成

2020-07-04 02:04唐紹星
青年與社會 2020年37期
關鍵詞:反思能力幼兒教師

唐紹星

摘 要:反思型教師養成越來越受到學者們的關注,而反思型教師養成的關鍵在于形成反思意識和反思能力。園本研究應該立足于幼兒園發展、立足于幼兒教師在實際教育區域活動指導中解決問題的需要,教師專業素質的提高離不開教師的反思,因此,基于園本教研的角度來培養教師的反思能力就尤為重要。本研究圍繞培養幼兒教師反思能力這一核心問題,選取曲靖市第三幼兒園的教師為研究對象,采用實踐法、訪談法、問卷調查法等開展研究,通過數據和資料的收集,在反復的實驗驗證中,培養教師的反思更新習慣,為幼兒教師反思能力的提高提供科學的建議。區域活動指導反思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內在機制,是提髙教師專業素養有效途徑之一。

關鍵詞:區域活動指導;幼兒教師;反思能力

一、區域活動指導反思養成的理論基礎及研究意義

(一)理論基礎

反思性區域活動指導理論對園本研修教師起到至關重要的影響,反思能力的培養提供了思維角度的理論基礎;基于我園在區域活動指導中提升幼兒教師反思養成能力的思考,主要從內部教師自身方面和外部支持方面探索提升幼兒教師反思能力的策略。幼兒園應該重視區域活動指導中的反思,營造良好的反思氛圍。幼兒園教師應正確認識區域活動指導反思的內涵與價值,養成區域活動指導反思的習慣,綜合運用多種反思方式,拓展區域活動指導反思的途徑。

(二)研究意義

孔子說:吾日三省吾身!可見身為思想家與教育家的孔子早在2000多年前就已經養成了每天進行反思的良好習慣!葉瀾教授曾指出:“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可能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區域活動指導反思就有可能成為名師?!?/p>

從理論層面來講,通過對有關“教學反思”理論的文獻梳理和分析,考查國內外相關研究的現狀及存在的不足,豐富幼兒園教師教學反思的相關理論基礎,探討促進幼兒園教師教學反思的有效手段與途徑,豐富和深化相關理論。

從實踐層面上來說,本研究通過分析幼兒園教師教學反思的現狀,發現幼兒園教師教學反思中存在的問題及影響幼兒園教師教學反思的因素,為幼兒園教師教學反思提供實踐性指導,提高幼兒園教師教學反思能力。

幼兒園區角活動游戲化是一門學問,必須結合幼兒的教學內容,合理開展活動的組織與指導工作,是幼兒教育工作開展的重要任務。區角活動的設計,實際上就是創設多種不同的游戲氛圍,讓幼兒在自由、開放的狀態下進行學習,利于幼兒的成長,因此教師在區域活動指導中的不斷反思和更新的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二、教師區域活動指導反思更新習慣的養成策略

(一)教師應養成良好的反思習慣與反思技巧

教師個人的自我反思、教師之間的互助反思、專家引領的深度反思,是引領教師開展校本研究和進行教育區域活動指導反思的重要內容,缺一不可。我們可按著“邊學習邊反思:學習吸納,查找問題——邊區域活動指導邊反思:內化行為,深度思考——邊對話邊反思:交流對話,思維碰撞——邊隨想邊反思:觸景生情,常想常思——邊發現邊反思:發現新問題,生發新創造”的工作流程進行。

1. 邊學習邊反思:學習吸納,查找問題

這是教育區域活動指導反思習慣養成的首要前提。組織教師通過學習教育專家的先進教育理論、名師的實踐經驗、各類報刊及網上發布的新經驗新信息,及時供給新鮮的“血液”與“能源”,吸納、借鑒、內化一些經驗性、先進性或前瞻性的東西,引發自身進行換位思考,萌發出一些新的思想、新的理念、新的想法、新的措施、新的技巧、新的點子等,每周寫一篇學習反思記錄。

2. 邊區域活動指導邊反思:內化行為,深度思考

沒有區域活動指導實踐,反思也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我們制定出臺了區域活動指導“三反思制度”,即教前反思,怎樣結合園本節日的特點和幼兒實際?如何引導?目的是什么?如何嘗試?體驗什么?教中反思,是否把著眼點放在了幼兒的發展上?幼兒是否能夠深度思考問題?區域活動指導環節是否扎實有效?教后反思,活動效果如何?幼兒是否發展了、進步了?三維目標是否得到了落實?還有哪些困惑問題需要研究解決等。

3. 邊對話邊反思:交流對話,思維碰撞

這是區域活動指導反思習慣養成的重要一環。教師與幼兒、教師與教師、教師與專家等相互間的交流對話與思維碰撞,能捕捉一些新的動態信息,會給人帶來一些新思維、新方法。

(二)幼兒教師反思能力影響因素的分析

在幼兒教師應當具備的各種能力中,反思能力不僅對區域活動指導工作而且對于幼兒教師的發展有很重要的作用,園本教研是為了解決幼兒園和幼兒教師在教育中的問題,將幼兒園幼兒教師的區域活動指導、學習、研究、實踐融合在一起,解決幼兒園和幼兒教師教育區域活動指導中的實踐問題的一種幼兒教師培訓形式。而園本教研中的很多因素會影響幼兒教師的反思能力,教師自身方面包括幼兒教師對園本培訓的認識、參與度和自身的專業知識;幼兒園管理方面包括園本教研的制度、專家引領和園本教研的氛圍。

(三)基于園本教研中幼兒教師區域活動指導反思能力的培養策略

區域活動指導是基于幼兒園的發展目標、幼兒教師區域活動指導實踐解決問題的需要,所以它更能促進幼兒教師專業素質的提高。而教師專業素質的提高離不開教師對區域活動指導行為自覺主動的反思,反思又在教師的專業素質的提升方面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基于園本教研的幼兒教師反思能力培養的策略主要分為外部幼兒園的支持和內部幼兒教師自身的努力兩個大的方面。

1. 外部支持方面

(1)制定行之有效的培訓制度

為確保園本教研計劃的順利實施,幼兒園園長和培訓負責人應同幼兒教師共同討論并制定培訓計劃,包括出勤制度、學習制度、科研制度、獎懲制度等,需要注意的是所制訂的制度要時常修正,修正的目標是有利于幼兒園發展,幼兒教師個體工作積極性、主動性的提高。

(2)建立完善評價制度

評價的出發點和歸宿點是促進參與培訓的幼兒教師做更進一步的思考,促使教師主動總結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自覺反思自己的教育區域活動指導行為及行為背后的背景因素,即“為什么產生這樣的行為”。評價制度應著眼于教師具體教育區域活動指導問題的解決。對區域活動指導行為是否主動評價也是教師專業素質能否提升的關鍵所在。評價制度不能簡單地為達到幼兒園某項指標而獎懲教師,應該尊重個體差異,重視個體的自我反思、自我評價、自我校正、自我發展的過程性。

(3)建立切實可行的保障制度

第一,要重視培訓經費的投入,幼兒園要積極創造條件,為幼兒教師提供必要的物質支持,激勵教師落實培訓計劃。第二,建立一支協同一致的組織隊伍對于培訓計劃的執行十分重要,這也勢必會取得良好的培訓效果。教師可借助攝像機、錄音筆等工具記錄自己的行為,用于課后審視。同時通過觀看其他教師的區域活動,對比他人的區域活動指導實踐工作,獲得他人的經驗,從而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分析其中原因,找到改進策略,提升專業能力和反思能力。

基于園本教研的教師反思能力的培養對教師專業素質的提高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可以更加科學地指導教師的區域活動指導行為,促進幼兒園的發展。

2. 加強理論知識學習

學習是一個幼兒教師成長的過程,亦是發展幼兒教育事業的良好途徑。幼兒教師反思能力的培養過程就是一個不斷學習、不斷研究、不斷使教育區域活動指導活動優化的過程。

增強幼兒教師反思能力,加強理論學習有其重要性也有其必要性。扎實的理論知識可以更好地指導反思實踐,可以更好地解決教育區域活動指導過程中遇到的疑難雜癥。幼兒教師可以借助扎實的理論知識提高自身的反思能力,積攢更多的反思經驗。在問卷中,參加問卷的一些幼兒教師能夠認識到幼兒教師反思能力的重要性,但有時限于自身理論知識的匱乏無法解決實際教育區域活動指導的問題,這些教師也深感自己的教育區域活動指導經驗的不足。

《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指出:幼兒教師作為幼兒園教育工作的主要履職者,他們應是專業人員,幼兒教師上崗前需經過嚴格的培訓、細心的培養,不僅要具備優良的職業道德素養,還必須掌握系統的專業性知識和牢固的專業技能。那么具有反思能力的幼兒教師更是要技高一籌,不僅理論修養要高還需要具備豐富的教育區域活動指導方面的專業知識,包括扎實的教育學、兒童心理學、衛生保健學等理論知識,這樣在實踐中遇到問題進行反思時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怎樣的教育信念就會產生怎樣的教育行為,反思區域活動指導行為固然重要,反思區域活動指導行為產生的根源更為重要。每種教育行為的產生都是有其根源的,比如教師認為區域活動指導只是單純的“教與學”,那么這樣的教師必然在區域活動指導中采用“填鴨式”區域活動指導方法;再比如教師認為集中教育活動中有效的互動可以提高區域活動指導質量,那么教師多會采用交流討論課。在幼兒教師對反思能力的影響因素的問卷中,絕大多數教師承認專業理想和區域活動指導態度、個性(成就愿望、成就動機)對幼兒教師反思能力的影響重大。幼兒教師的專業理想和區域活動指導態度反映出他們的教育信念和教育觀。具有堅定的教育信念的幼兒教師會堅持反思,即使在培養反思能力的過程中遇到挫折和困難,也會執著地堅持下去。教師的專業理想包括教育理念和專業情意,而專業情意又包括專業意識、專業態度與專業精神。具有反思能力從事教育區域活動指導活動的幼兒教師能夠經常自覺地修正自身不適宜行為,能夠在工作中十分投入,表現出專業研究的精神。幼兒教師的成就愿望和成就動機是其工作的內驅力,這決定了他們反思能持續多久,也決定了他們的教育區域活動指導工作最終走多遠。成就愿望和成就動機是幼兒教師勇于挑戰、追求卓越的傾向。反思能力的培養過程需要克服很多的困難,具有反思能力的幼兒教師會不斷設立更高的目標,一個目標實現之后會去爭取更大的成就。

3. 注重教育行動研究

開展教育行動研究是教師勇于面對問題、剖析自我的集中表現。教師一定的教育行為是一種教育實踐活動,經過教師的研究、反思,促進教育行為的改進。參加培訓的教師不能盲從教育理論學習,應關注教育區域活動指導生活。培訓者應加強與參培教師的溝通,深刻理解教師的真正需求,關注他們活生生的區域活動指導經驗,這樣才會產生共鳴,引起參與培訓教師的反思,促使教師義無反顧地投入到教育區域活動指導實踐中。實踐與理論不斷結合,區域活動指導活動與其研究密切結合,有利于教師的專業發展。在反思能力表現認知的調查問卷及分析也證明了行動研究是教師反思能力培養的重要有效的策略,參加問卷的絕大多數幼兒教師認為實踐技能是反思能力的重要表現。反思是一個不斷實踐及探究修正的過程,這需要幼兒教師注重行動研究。

4. 進行反思訓練

教師在園本教研中通過反思訓練逐漸培養反思能力。結合反思內容、反思模式,筆者簡單歸納反思訓練方法:多看、多說的幫助。它不僅要求個體自身要有一個積極主動的心態,同時也要有能夠合作、支持的環境要求。幼兒園應幫助幼兒教師逐步樹立合作共贏、共同發展的意識,為他們提供更有效的合作途徑,如集體備課、小組討論會等。教師之間自由地交流,愉快地合作,彼此學習,共同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這樣一種氛圍下,培訓者更愿意承認自己的不足,進而主動反思、改正自己的教育區域活動指導行為。教師之間應充分認識到合作的好處,把自己的成功經驗與失敗教訓與其他教師分享,認真傾聽他人想法,誠懇地接受別人意見,逐漸強化自己的問題意識,養成反思習慣。

筆者在影響幼兒教師反思能力的因素中也分析出反思氛圍是影響幼兒教師反思能力的重要因素。在調查問卷結果及分析部分的幼兒教師對反思能力的表現認知,筆者也強調了其中交往技能的重要性;問卷調查及分析部分的幼兒教師對反思能力的影響因素的認知,被調查的幼兒教師絕大多數承認榜樣及他人的幫助、幼兒園創設的反思環境是反思能力的重要影響因素。濃厚的反思氛圍勢必對周圍的學習者產生巨大的感染力,那么便會帶來喜人的反思效果。

三、結語

目前,國內很多學者對園本培訓的研究比較豐富,對幼兒教師反思能力的研究也是處于一個比較成熟的階段,但能將二者緊密結合起來的研究基本沒有。本研究就是基于園本培訓對幼兒教師反思能力進行研究的,目的是力爭找到影響幼兒教師反思能力的因素,探索幼兒教師反思的策略與途徑,培養與提高幼兒教師的反思意識與反思能力,希望最終為促進幼兒教師專業化發展,提高教育區域活動指導的合理性、適宜性提供建設性建議。

反思無時不在,無處不在。只要我們時時處處做生活的有心人,區域活動指導反思就能達到更高的境界。值得強調的是,教育區域活動指導反思的內容是非常寬泛的,思路是非常開闊的。它沒有嚴格的定格和寫作框架,所以我們教師不要受一些條條框框的限制和束縛,更不要追求更多的完美。只要覺得對教育區域活動指導有益處和新的啟迪,就要堅持不懈地且行且思,常思常新,并及時記錄下自己的感悟和收獲。長此以往,教師就會自覺養成教育區域活動指導反思的良好習慣,進而給教育區域活動指導帶來新的思路和更多的精彩!

參考文獻

[1]王春光,張貴新.反思的價值取向與反思型教師的培養[J].比較教育研究,2006(05):82-87.

[2]謝友明.論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兩條途徑[J].教育探索,2005(05):121-122.

[3]嚴仲連.反思型幼兒教師的培養:從教師個體到教師群體[J].教育導刊,2004(04):4-8.

[4]解希靜,王曉嵐.培養反思型幼兒教師[J].學前教育研究,2005(06):52-53.

[5]蔡衛紅,龍軍.反思型教師隊伍建設的思考[J].中國成人教育,2008(20):80-81.

猜你喜歡
反思能力幼兒教師
幼兒教師專業成長的三個維度
高中數學教學中反思性學習的運用分析
化學實驗教學中學生反思能力的培養
新課改背景下的中職數學學習反思能力的培養
初中數學解題反思能力培養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