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課改下小學語文作業優化設計的探索與實踐

2020-07-04 02:04白雪萍
青年與社會 2020年37期
關鍵詞:優化設計作業探究

白雪萍

摘 要:掌握一定的語文功底是學習其他科目的基礎和保障。因此,在教育領域語文學科的地位不可動搖。小學作為語文教育的起點,抓好小學語文教育對學生學好語文科目尤為重要,而小學語文作業又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不僅能檢驗學生對語文知識的掌握程度,還能加深對語文知識的鞏固。因此,小學語文作業的優化設計便有很大的必要性。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業;優化設計;探究

引言

新課改持續深入的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時的作業設計引起了教師的重點關注,并且已經被納入教學環節。雖然目前廣大教育者能夠意識到作業的重要性,但是在設計和布置作業時各種問題依舊層出不窮,不僅嚴重磨滅了小學生語文作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而且也極大降低了作業的作用價值。為了充分發揮作業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本文簡要闡述語文作業優化設計的必要性和現存問題,并提出高效優化設計小學語文作業的見解。

一、小學語文作業優化設計的必要性

第一,作業是教學的重要部分,作業優化設計不僅能促進教學目標的達成,而且在某種程度上還能通過作業檢驗小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進而為小學生查漏補缺和教師改進教學方案帶來一定的參考價值。第二,優化作業設計后學生寫作業的興趣和積極性也能得以增強,如此學生在每次認真完成作業的前提下,久而久之便能利于其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態度的養成。第三,隨著新課改的深入,作業也應納入改革的范疇。因此,從某種程度而言作業優化設計也是適應時代發展的一種體現[1]。

二、小學語文作業優化設計的現存問題

(一)內容的單調性

目前多數小學語文教師在布置作業時主要以教材知識為主,比如抄生字詞、抄課文等。不可否認此舉可以加深小學生對課文知識的記憶,但這樣的作業內容由于已脫離生活實際,因此其局限性尤為凸顯。同時,在單調的作業內容下學生的思維不僅得不到發散和鍛煉,而且學生在抄生字詞、課文的過程中也容易產生厭煩和壓抑的情緒,不僅降低學生寫作業的效率,通過作業學生也未必能夠加深對課文知識的鞏固,因為在這樣的情況下,小學生通常抱著“抄完就萬事大吉”的心態完成作業。

(二)設置的單向性

通常,在傳統作業中都是由教師自上而下的對作業進行布置,即作業形式、內容、要求等各方面都由教師而定,學生只需按照老師要求認真完成即可。同時,教師布置作業的對象為整個班級的學生,不管是成績好的學生還是成績差的學生,他們的作業內容是一致的。因此,基于作業設置的單向性,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主體作用就會難以得到充分的考慮。這不僅違背了因材施教的原則,而且無差異的作業設計在一定某種程度上也會影響學生的個性成長和潛力的挖掘[2]。

(三)答案的絕對性

從某種程度而言,語文科目不像數學科目答案是唯一的。同一材料題目,不同小學生由于思維和觀點不同,就會得出不同的答案,但語文答案講究的是言之有理即可,因此語文題目的答案多數情況下并不是絕對的。然而,在傳統的語文作業中一些教師過分注重作業答案的唯一性,在修改作業時通常比對“標準答案”,只要答案不扣字教師就會認為答案是錯的,往往不會關注作業答案與標準答案之間的吻合度。如此一來,不僅學生寫作業的積極性大大地降低,而且基于思維定式的影響,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在發展時也會受阻。

(四)形式的單一性

作業形式事實上并不只有書面作業這一種,然而多數小學語文教師在布置作業時采用的形式卻有明顯的單一性。為了能夠充分發揮作業的存在價值,教師應該善于把書面作業和實踐作業有機結合。如此一來,在豐富多樣的作業形式下,學生才能通過不同途徑來促進對知識的掌握。但是目前多數教師并未意識到這一點,往往會忽略實踐作業的價值和作用,甚至一些教師會認為實踐作業并不能算真正的作業。

(五)完成的封閉性

教師在布置作業時通常對學生說:“同學們要獨立完成作業!”不可否認,獨立完成作業可以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促進自主學習習慣的養成。但是,作業倘若能通過“合作”的形式完成,那么所達到的效果將更理想,即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還能鍛煉學生的合作和團隊意識,并加強自身的溝通交流能力。因此,教師在布置作業時應積極打破傳統完成作業的規矩,并善于利用作業培養小學生其他方面的能力,從而提高作業在教學中的價值作用。

(六)評價的片面性

目前,教師在評價作業時普遍以打分為主,而打分除了刻板的分數或簡單的“優”、“良”、“中”、“差”評語外就再無其他?;诖?,學生在得不到有效的鼓勵下學習積極性就會降低,縱使學生有再大的學習潛力也會難以得到充分的挖掘。如此,評價的片面性不僅難以體現語文學科的人文性,而且學生通過完成作業得到的收獲也會大打折扣[3]。

三、小學語文作業優化設計的思考

(一)作業要注重趣味性

基于新課改的持續深入,教師在設計小學語文作業時要注重趣味性。為了使作業的趣味性更凸顯,教師可結合生活實際布置作業。這樣不僅能將小學生的探索欲望發揮到極致,而且還能讓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收獲更多快樂并充分感受到成功完成作業的喜悅[4]。如此一來,作業的價值作用就能得到有效的體現。

例如,教師在完成《望廬山瀑布》這一篇古詩的教學后,傳統作業情況下教師會讓學生去抄寫和背誦這一首古詩。不可否認這樣可以使學生高效地背誦這首古詩,但是學生在完成作業過程中的積極性并不高,甚至存在被壓迫的心理。因此,在布置作業時為了能夠更具趣味性,教師可以這樣進行:通過讓小學生對本首古詩進行理解,然后讓小學生充分發揮自身的想象力畫出“廬山瀑布”之景,以此看哪位同學的畫能夠更好地將“廬山瀑布”的壯美闊大表現出來。如此一來,通過繪畫作業學生在畫的過程中不僅能夠充分地理解《望廬山瀑布》所表達的感情,并激發完成作業的熱情,而且還能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并培養其語文素養。

(二)作業要注重學生的主體作用

一方面,同一班級學生主體之間存在差異性是尤為普遍的現象,因此教師在具體教學和作業布置的過程中,要充分認識到學生個體的差異性,以此有針對性地為不同的學生布置作業。這樣不僅能充分做到因材施教,而且還能更好地通過作業提高小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進而保證教學效率。另一方面,教師在注重學生的主體作用時不能總是采用自上而下的手段布置作業,而應將作業的自主權交給小學生,以此讓小學生能夠自主選擇適合他們的作業內容,這樣他們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動力和主動性才會更強[5]。

例如,二年級上冊第一單元《快樂讀書吧》這一節的學習,旨在讓小學生能夠養成讀書的習慣并學會分享閱讀的內容。教師在向小學生布置閱讀書籍的作業時不應限制學生閱讀的書籍,而應該給學生一個閱讀的大范圍,然后讓學生根據自身愛好和實際情況自行選擇閱讀。比如:教師在布置學生閱讀《童話故事》時童話故事的內容很多,且難度不一。因此,針對一些學習成績較好的小學生教師可以鼓勵他們閱讀一些難度較大、篇幅較長的童話故事,而對成績較差的學生則可讓其閱讀生活中耳熟能詳又較為短淺的故事,然后在下一節課時再讓學生分享自己的閱讀感受和收獲,期間教師要給予適當的點評和表揚。如此,在布置作業時不僅能同時兼顧學生個體的差異性和主體作用,而且學生得到鼓勵后學習信心也會倍增。

(三)作業要提高靈活性

相比中學階段的語文學習,小學語文的靈活性更強,因此教師在對作業進行優化設計時要注重作業靈活性的提高,并善于以此培養小學生的創新意識。同時,在新課改的要求中對作業設計這一方面而言,注重小學生自主創新能力的培養也是其中的要求之一。所以,教師在對小學語文作業進行設計時,基于充分考慮課程和學生特點的前提下,要積極鍛煉小學生的思考能力和解題能力,并且要給予小學生足夠的思考空間[6]。

例如,《曹沖稱象》這篇文章表現了主人公勤動腦筋、善觀察、富于聯想的優秀品質。通過對此篇文章進行學習,小學生也應該培養這些優秀的品質。因此,在完成該篇文章的教學后,教師在布置作業時要善于結合文章中心設置作業,以此培養小學生的想象和邏輯思維能力。即可以讓學生思考當時曹沖在稱象時所用的辦法是最好的嗎?結合現在的生活實際,思考還有什么更好的稱象方法,然后寫在作業本上。同時,文中的石頭可不可以用人或其他動物替代?如此一來,通過延伸拓展,小學生在完成這一思考作業時不僅能更好地訓練他們的發散思維,而且學生的創造性和靈活性也會得到充分的調動。

(四)作業要豐富形式

作業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因此教師在布置作業的過程中不能僅局限于書面作業,還應注重實踐作業。如此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而且在實踐過程中學生也能更好地掌握課文的情感和知識。

例如,《媽媽睡了》這篇文章旨在讓學生能夠充分地體會孩子與媽媽之間的愛。為了能夠更好地理解父母之間的愛,培養學生知恩圖報的優秀品質,教師可以布置這樣的作業,即以“我是媽媽的小幫手”為主題布置實踐作業,然后讓小學生回到家中通過具體的事情表達對媽媽的愛,比如幫助媽媽做家務等。如此一來不僅能加強孩子與父母之間的關系,對小學生良好道德品質的培養也能帶來一定的益處[7]?;诖?,在豐富的作業形式下作業完成的效果就會更理想。

(五)積極設計小組作業

為了有效解決完成作業的封閉性問題,并充分利用作業培養小學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教師在設計作業的過程中還應該積極設計小組作業,即在布置作業時可以將班級分成若干個小組,然后讓組員通過互相合作完成作業。

例如,在進行《口語交際:做手工》這一部分內容的學習時,為了鍛煉學生能夠清晰明了地介紹自己的手工作品,因此,教師可以這樣布置作業:讓不同的小組先自行討論本小組要完成什么樣的手工作品,然后共同合作完成該手工作品。在此期間,為了能夠更高效地完成作業,每個小組要選出一個組長,并明確各小組成員所負責的內容,比如有的組員負責找材料、有的負責制作、有的負責介紹等。如此,通過小組完成作業,小學生不僅能充分享受此過程的樂趣,而且還能從中鍛煉他們的合作交流能力。由此可見,設計小組作業所帶來的益處是多種多樣的。

(六)作業要豐富評價方式

為了提高作業評價的有效性,教師應對如下兩個方面予以重視:第一,注重作業評價的激勵作用。教師在評改作業時不應該只是單純給出一個分數,而應該在作業評語中適當寫下一些帶有激勵性的語言,如“你真棒!”等,或者可以在課堂上予以表揚,如采取獎勵小紅花、五角星的方式等。如此一來,小學生在得到精神和物質上的激勵后,他們在未來完成作業時就會有更多動力。第二,評價方式應豐富化。比如教師可以讓學生互相評價彼此的作業,以此通過互評找出自身在完成作業過程中的不足并善于發現其他同學的優點,期間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向作業完成的好的學生進行學習,這樣不僅能增強作業評價的效果,而且還能讓小學生有效彌補不足,進而促進學生的學習和成長[8]。

三、結束語

總之,小學語文教學中作業的重要性有目共睹,教師要充分意識到作業與整個教學體系的關系,并且要善于挖掘和充分發揮作業的價值作用。而為了能更好地落實小學語文作業優化設計的工作,對上文提到的幾個方面要予以重視:一是作業要注重趣味性,二是作業要注重學生的主體作用,三是作業要提高靈活性,四是作業要豐富形式,五是要積極設計小組作業,六是要豐富作業評價方式[9]。如此,優化設計作業后不僅能提高小學生寫作業的興趣和效率,對學生學習、教學質量而言也能帶來更多益處。

參考文獻

[1]徐愛娥.新課改下小學語文作業優化設計策略[J].好家長,2017(73):159-159.

[2]徐興芳.新課改下小學語文作業優化設計[J].新課程(小學),2017(5).

[3]王春艷.基于新課改下小學語文作業優化設計的探索與實踐[J].中華少年,2018(2).

[4]嚴美靜.新課改下小學語文作業優化設計的探究[J].小學生作文輔導(讀寫雙贏),2018(9).

[5]戴佳音.基于新課改下小學語文作業優化設計的探索與實踐分析[J].速讀(中旬),2018(3).

[6]朱小燕.小學語文作業優化設計[J].江西教育,2017(3).

[7]郭燕霞.優化小學語文作業設計的研究與實施[J].新課程(中), 2018(6).

[8]林文發.關注核心素養,創新小學語文作業設計[J].新課程(上),2019(6).

[9]蔣召勤.新課改下小學語文作業優化設計的探索和實踐[J].新課程(小學),2016(4).

猜你喜歡
優化設計作業探究
一道探究題的解法及應用
一道IMO預選題的探究
探究式學習在國外
一道IMO預選題的探究及思考
簡述建筑結構設計中的優化策略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計第七計:無中生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