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如何培養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

2020-07-04 02:04楊曉梅
青年與社會 2020年37期
關鍵詞:生活自理能力家園共育

楊曉梅

摘 要:當今的幼兒在家庭中往往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養成了懶惰、自私、依賴等不良習慣。人們都說現在的幼兒越來越聰明,但他們的生活自理能力卻越來越差了。有的家長把生活自理能力看成是不動腦筋的、浪費時間的事。其實,幼兒生活自理能力并非是簡單的體力勞動,在生活自理能力中隱藏著許多促進幼兒健康成長的有利因素,生活自理的過程同時也可以促進幼兒體、智、德、美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生活自理能力;保教結合;家園共育

幼兒園的保教工作明確要求,要遵循“保育和教育”相結合的原則,實行體、智、德、美全面發展的教育,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展。因此,教師對幼兒的培養目標要有全面的理解,認識和掌握幼兒生長發育規律,樹立科學的、全面的保教觀念,做到保中有教、教中有保、保教結合、教養結合,給予幼兒精心照顧和培養,使其能正常發育,不受傷害。在保證幼兒身心健康的基礎上,促進其認知、言語、情感、社會性的發展。

一、保教結合促進幼兒發展

幼兒園保育和教育是一個相互聯系、相互滲透的整體。幼兒園教育的對象是3-6歲的幼兒,教育效果如何必須通過幼兒的發展狀況來檢驗。幼兒進入幼兒園后,由于年齡小,生活自理能力差,在吃、喝、拉、撒、睡、衣、學、行等一日活動的各個環節里,事無巨細都需要教師精心細致的照顧,因此保育工作顯得尤為重要。做好保育工作既要保證幼兒身體健康,促進幼兒身體正常發育,又要保證心理健康。幼兒身體各種器官還在不斷成熟過程中,身體抵抗力差,需要成人精心照顧,如提醒幼兒根據天氣變化增減衣服,教會幼兒上衛生間大小便,照顧幼兒吃飯、穿衣、睡覺,幫助幼兒改掉不良的生活習慣等。從最細小、最細微處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生活習慣、衛生習慣等),自我服務能力(自己喝水、吃飯、自己洗毛巾、擦桌椅等),簡單的生活能力(學會自己穿衣、系鞋帶、疊被子等)。從中培養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

二、培養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必要性

對于幼兒來說,其生存能力中的一個重要方面是生活自理能力。幼兒由于身體的協調性差,辨別是非能力及自控能力差,為了幼兒的心理健康,保證幼兒身心不受傷害,對幼兒進行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讓幼兒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很有必要,也是非常重要的。

從幼兒的特點分析,可以看出:他們動作不夠協調和平穩,天性活潑好動,自控能力差,由于缺乏生活經驗,他們不懂什么事情是危險的,再加上有的家長只限于滿足自己的孩子學會了多少知識,對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卻不夠重視;有的家長認為孩子小,對孩子的生活包辦代替,照顧過多、過細,造成孩子依賴思想嚴重,缺乏生活自理能力。所以,在幼兒園從孩子入園開始就應該對他們進行生活自理能力的教育培養是很有必要的。教師要有目的、有計劃地對他們進行自我服務的訓練,培養他們的獨立生活能力,使他們逐步學會洗手、洗臉、入廁、穿衣、系鞋帶、疊衣服、疊被子等生活小事,從而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道理。隨著年齡的增長,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又可以對幼兒提出新的要求:“別人的事情幫著做,集體的事情大家做”。如每天輪流安排值日生為大家服務;幾個同伴一起管理種植區、自然角;讓大班幼兒自由選擇勞動包干區(負責活動室的柜子、桌椅的清潔等),從而鼓勵每個幼兒加入到集體勞動中去,培養幼兒為大家服務的思想和勞動的興趣,同時也讓幼兒在勞動中得到同伴的認同,在互助中增進彼此的友情,體驗成功的喜悅,從而培養幼兒適應社會的能力。

三、培養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途徑和方法

(一)創設良好環境,培養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

在教育中,要摒棄傳統教育中重知識技能傳授,不注重能力培養的弊端,讓幼兒體、智、德、美得到全面和諧的發展。幼兒年齡較小,身體協調性較差,但在教育中不能因為孩子小、怕出事就事事包辦,或是減少孩子活動的機會,而應該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和兒童觀。教師應成為幼兒活動的指導者、參與者、合作者,為幼兒提供和創設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鼓勵幼兒大膽地去探索實踐,在注重幼兒獲得知識的同時,注重其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如在組織《炎熱的夏天》活動中,不僅讓幼兒了解到夏季的特征、景色等知識,還要貫穿如何防曬的自我保護教育,讓幼兒學會用戴帽或乘涼等方式保護自己的皮膚不被夏天火辣辣的太陽曬傷;懂得天熱出汗時要減衣服等常識,從中培養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

(二)堅持正面引導,增強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

幼兒辨別是非的能力較差,什么是對,什么是錯,怎樣做是有危險的,怎么做是安全的,幼兒是不懂的。這就需要教師去正確引導,告訴幼兒怎么做是危險的,正確的處理方法是什么,怎樣來進行自我保護。如知道隨季節、天氣的變化增減衣服;喝水時會正確使用口杯,避免燙傷;不把異物放進眼、耳、鼻、口中;活動時會避開有棱角的桌椅;門窗開關時不將手伸進門窗里;不用棍棒、土沙、石頭去攻擊同伴;鼻、手等處流血、受傷時及時告訴成人,以求得幫助;遇到危險會用喊叫的方式求救等等。由于幼兒的心理發展水平不高,模仿能力強,所以教師的示范要準確,講解要適當,注意不引起幼兒的好奇心。如告訴幼兒不能把手伸進門縫里,教師不要示范,否則容易引起幼兒的好奇心,引發適得其反的后果。

四、家園共育,對幼兒進行生活自理能力的引導教育

家園工作是密不可分的,要對幼兒進行自我保護能力的培養還要取得家長的配合。首先,可以利用家長宣傳欄,向家長宣傳“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知識。其次,讓家長了解幼兒園的教學方法,步調一致地對幼兒進行教育。其三,讓家長不要因為幼兒小就事事包辦,而應該尊重幼兒、信任幼兒,交給幼兒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并在實踐中教給幼兒一些生活常識,讓幼兒學會如何來保護自己。

在家里,也應該培養幼兒的生活自理觀念,教幼兒做點家務勞動或自理勞動,這對他們今后珍惜勞動成果,養成自理、自立和勤快、節儉的品質,乃至促進智能發展、提高身體素質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如讓幼兒整理家中鞋架上的鞋子,讓幼兒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明白“鞋子要按大小排整齊”。這樣既有技能的鍛煉,又有習慣的培養,而且要求也是切實可行的。剛開始的時候,幼兒做的并不理想,這時候家長應該注意保護幼兒的積極性,讓幼兒在生活自理中得到成就感和愉悅感。以表揚為主,對做的不好的地方,就一步步指導,還要把生活自理的過程清楚地告訴幼兒。有了目標意識后,幼兒就會動腦筋想辦法,幼兒的雙手在勞動中變得更勤快了。聰明就在幼兒的手上,千萬不要讓幼兒“喪失”了動手的機會。

所以說,生活自理可以培養幼兒勤于思考、勇于克服困難的素質。幼兒對周圍的事物充滿了好奇,好模仿成人的勞動,但由于年齡小,受生活經驗、動手能力的限制,他們的行為往往達不到家長的要求。因此,有的家長會對幼兒顯露出不信任、不耐煩的情緒,甚至還會粗暴地斥責幼兒。這樣就大大傷害了幼兒幼小的心靈,挫傷了幼兒的自尊,扼殺了幼兒的勞動積極性。做家長的不該只簡單地注重幼兒生活自理的成果,而應該重視生活自理對幼兒動手能力和素質的培養。西方有句名言:“一切美好品性都存在于良好的習慣中?!蔽覈湃苏f:“心靈才會手巧?!弊層變郝斆?、健康地成長,從動手勞動開始,從日常生活開始,有遠見的父母應該從小讓幼兒養成愛勞動的好習慣,從而讓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得到明顯的提高。

猜你喜歡
生活自理能力家園共育
在活動中構建和諧的師幼關系
傳統節日教育在幼兒教育中的實施初探
淺談小班幼兒良好習慣培養之方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