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耐心澆灌老師的仁愛之心

2020-07-04 02:04盛興林
青年與社會 2020年37期
關鍵詞:講題同學數學

盛興林

“十分感謝這兩年來你的不放棄,因為你對我們是那么有耐心,所以我才會對數學有了更多的耐心和堅守,是你讓我知道數學沒那么可怕,數學老師也沒那么可怕……”

“這一題不再講,那一題不再講……可每次你都耐心地把不再講的題悉數講完,甚至把同一個題對著同一個同學講六遍……”

以上是我2015年所教的高一3班學生寫給我的信,因為工作調動的原因,所以我不得不跟他們說再見。這個班的學生非常地喜歡我,最初,我以為是我豐富的學識令他們敬仰,或者是幽默的語言令他們捧腹,又或許是我把有趣的數學小故事帶入了課堂令他們學得輕松……

直到我看到了這些來信,我才意識到自己“想多了”。數學小故事或許他們早就在書上、網絡上、電視上看到過;老師知識面窄一點,哪怕是照本宣科來講課,以學生的知識水平也許不一定發現得了。真正打動學生的,原來是自己耐心細致、不厭其煩地對他們講題的過程,這真是出乎我的意料,同時也讓我陷入了沉思。

我對學生的耐心,源于我剛走上講臺時一件令我追悔莫及的事。

一節晚自習課上,一名學生問了我一個十分簡單的問題,我跟他講了一遍他還是不懂。年輕氣盛的我不禁火冒三丈,把筆使勁地摔到桌上,很不耐煩地大聲說道:“這么簡單都不知道,不講了!”然后就轉身離開了,留下教室里一片寂靜。

我不知道那名學生當時是怎樣的表情,他以后如何面對其他同學,同學們會怎樣看待我……回到辦公室冷靜下來一想,不禁出了一身冷汗。后來我專門跟他做了很長時間的心理疏導,但已于事無補,收效甚微。嚴重的是,因為害怕出現類似令人難堪的場景,班上問問題的同學少了,大家慢慢養成了不懂裝懂的習慣。即使我想方設法地引導啟發,主動思考,不懂就問的風氣依然無法形成。高考成績下來了,學生成績很不理想。特別是被我批評過的那位同學,雖然他最后考了我們班的第一名,但這并不是我的功勞。多少次,他獨自一人在教室里埋頭演算的身影,讓我深陷悔恨自責中無法自拔,我想他肯定得記恨我一輩子。

通過這次教訓,我深刻地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在后來的教學中,凡有學生問問題,不論我講過多少遍,我都會耐心地再跟他們講解。課間十分鐘的教室里、教學樓的走廊上、放學后的辦公室里,我為學生講題的身影隨處可見。學生信任我,他們不用擔心問得多了、問得簡單了老師會煩;他們不用不懂裝懂,基礎再差的學生也能得到老師的鼓勵。有了問題也樂意做老師的“跟屁蟲”,喜歡跟我一起探究數學的奧秘,在不斷接受挑戰、不斷超越自我的過程中感受學習數學帶來的成就感。而我也在這樣和諧的師生關系中感受到傳道授業解惑的幸福。

蘇霍姆林斯基說:“好的孩子人人愛,愛不好的孩子才是真正的愛?!蔽覀儜獦淞⒊绺叩穆殬I理想和堅定的職業信念,要關愛每一名學生,關心每一名學生的成長進步,以真情、真心、真誠教育和影響學生,努力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成為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我們要善于捕捉學生的閃光點,要做到以誠心對待學生,以愛心感化學生,以耐心教育學生。熱愛學生,平等對待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為學生的發展服務。下面我談一談耐心的具體體現:

一、尊重

在老師看來很簡單明了的知識,學生不一定就能輕松掌握。要認識到特定階段學生的認知能力,不能只站在老師的角度看問題。畢竟老師的邏輯思維比學生要強得多,學生是初學者,看問題可能更需要形象化、直觀化?;仡欁约旱某砷L經歷,當年的我看待問題、思考問題的角度不見得就是獨特而周全的,當年的我也并不是一點就通、一學就會的數學天才。很多知識點我也是通過反復練習、反復思考才理解的。

教師與學生只是知識的先知者與后知者,不存在卑尊關系,人格各自獨立。學生一樣有豐富的內心世界及獨特的情感。給優秀的學生以尊重,是對學生的贊美、支持;給潛能生以尊重,是對學生的安慰、鼓勵。尊重學生,讓學生在健康成長的前提下發揮他們的潛能,讓他們在學習中體驗到成長與快樂,才能愛上學習,終身學習。

二、平等

學生只有在民主平等、寬松和諧的氛圍中才能充分發揮自身的積極性、主動性,自主參與學習,大膽探究科學知識。如果師生間不能建立起民主平等的關系,不能營造出寬松和諧的良好氛圍,學生就會畏首畏尾——畏懼教師,畏懼書本,畏懼權威,就會想說的不敢說,想做的不敢做。讓學生覺得你是可信的,你是可傾訴的,首要的就是讓學生覺得你們是平等的。

三、理解

高一學生剛從初中的知識內容少、思維簡單,一下子跨越到高中的科目多、內容多、思維要求高的階段,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比較淺,看待問題不全面,這些都是很正常的事,我們不能急于求成。多站在學生的角度看問題,就不會輕易地下結論、發脾氣。處于青少年階段的學生容易躁動,容易被誘惑,大多數有強烈的逆反心理,我們要理解并尊重他們的情緒,粗暴的干涉和枯燥的說教起不了任何的作用。用你的愛心與耐心,去尊重理解學生才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四、溝通

中學生喜歡表現自我。但與此同時,他們也有著很多的困惑與迷茫,有著很多不便與人述說的難言之隱。作為老師,作為教育者,我們要善于觀察,在尊重學生的前提下做好心理疏導。老師要研究學生的心理特點,了解他們的愛憎好惡,要與時俱進,了解社會的發展態勢與潮流,不能讓學生覺得你與他們有不可跨越的“代溝”,要能夠與學生在探討共同話題的同時,適時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做到以上這幾點,你就成為了一個有耐心的老師,從而成為習總書記所要求的具有仁愛之心的“四有”好老師,相信你也會成為深受學生歡迎的老師,獲得身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應有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猜你喜歡
講題同學數學
撰寫解題小反思 促進師生共成長——從數學復習課“講題活動”談起
初中數學課堂學生“講題”能力的培育
同學會上的殘酷真相
公開課
錯在哪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