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初中化學九年級上冊《氧氣的性質(第1課時)》教學設計

2020-07-04 02:04張文超
青年與社會 2020年37期
關鍵詞:氣瓶氧氣氣體

張文超

教材分析

本課題是在學生第二單元課題一了解空氣的成分及其用途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氧氣,與學生已有的知識體系相符合。這節課主要是從介紹氧氣的物理性質入手,通過帶火星的木條、碳、硫、鐵等幾種物質在氧氣中反應所發生的現象,總結出氧氣的化學性質。在做氧氣的性質實驗時,不僅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而且學生還能在實驗活動的過程中練習化學實驗基本操作。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氧氣的化學性質

難點: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培養學生主動觀察、思維、動手實驗能力及語言表達的完整和準確性。

學情分析

本課題是學生第一次系統地學習和了解物質,除了教授學生知識,還應引導學生逐步學會認識物質方法。根據學生認識上的特點,在教學中突出實驗,讓學生有感性認識;教學中采用多媒體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知欲。通過實驗探索和討論交流,啟發和引導學生通過對實驗信息的分析,認識化學變化及其基本特征,使學生通過教學活動學會觀察實驗和實驗探索方法。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 知道氧氣的物理、化學性質和用途。

2.了解氧氣是一種化學性質比較活潑的氣體,能與多種物質發生反應。

(二)過程與方法

1. 通過實驗探究問題方法。

2. 通過活動和探究,培養學生觀察與分析、合作與交流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①養成實事求是、尊重科學、尊重事物發展規律的態度。

②學會小組合作和表達。

教學方法

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設計不同的活動,充分利用視頻展示臺、分組實驗等多種教學手段以達到教學目標;通過啟發引導,討論歸納,科學實驗探究方法激發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活動,并在活動中團結協作共同完成探究任務。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視頻展示臺、燃燒匙、集氣瓶、酒精燈、鑷子、燒杯、硫、木炭、石灰水等。

教學過程

活動一:引入課題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從熟悉的生活走進課堂,引入課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資料進一步激發學生探究氧氣的欲望。

【課題引入】我們人類一直在不斷地挑戰自己,無論是征服世界屋脊還是潛入深海探秘,克服了一道道技術障礙,最終實現其目的,在這過程中唯獨有一樣東西我們離不開也斷不了,是什么呢?

【學生活動】學生經過思考后回答是氧氣。

活動二:氧氣的物理性質

【設計意圖】由生活拉近學生的認識,通過類比加深對氧氣三態變化的認識。并對排水法進行應用。

【教師展示】下面就介紹我們今天的主角氧氣(教師向學生展示氧氣瓶),工業上往往把氧氣加壓貯存在藍色的鋼瓶中?,F在我已經把鋼瓶中的氧氣分裝在了桌上的氣球中。

【提出問題】如何將氣球中的氧氣轉移到集氣瓶中呢?

【視頻展示】通過視頻演示的方式向學生展示從氣球中轉移氧氣,并收集在集氣瓶中(注意事項:①注意氣球別戳爆;②在打開止水夾時應當緩緩地放開)。向學生展示已經收集好的兩瓶氣體,并引導學生進行觀察并思考:

【學生活動】思考并回答:收集的氣體顏色、狀態及氣味。

【提出問題】①氧氣一定是無色無味的氣體嗎?當外界條件改變,氣態的氧氣會發生什么變化呢?②收集完氣體后,盛氧氣的集氣瓶是正放還是倒放?由此你能得出氧氣有什么物理性質?③通過排水集氣法可以輕易地收集到氧氣,說明氧氣的水溶性?

【學生活動】觀察、討論、交流、發言,了解氧氣三態的變化,知道描述性質要有前提條件。

活動三:氧氣的檢驗

【設計意圖】啟發學生對權威的懷疑,并引導學生總結驗證氧氣的方法;使學生在分析比較中獲得知識,并了解濃度、接觸面對反應的影響。

【提出問題】常溫下呈現無色、無味的氣體很多,這真的是氧氣嗎?有沒有什么方法來驗證一瓶氣體是氧氣呢?

【實驗探究1】請學生用帶火星的木條檢驗集氣瓶中的氣體,并仔細觀察現象。

【討論思考】為什么帶火星的小木條在氧氣中復燃?體現出氧氣的什么性質?這是物理性質還是化學性質呢?

【總結】因此我們可以利用氧氣的這個化學性質來檢驗氧氣。

【學生活動】記錄并思考,注意操作、現象、結論在描述上的不同。觀察、注意收集的方法,為后面的實驗做準備。

活動四:氧氣化學性質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分工協作中獲得知識,體會其中的樂趣;使學生養成從實驗到分析再到結論的習慣;培養學生觀察、對比分析的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培養學生獲取信息的能力,通過問題激發學生探究鐵在氧氣中燃燒的欲望;通過實例讓學生掌握觀察實驗的程序,并掌握實驗探究的方法步驟;讓學生學會觀察思考實驗中的細節問題,通過現象來歸納共同點并總結,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學以致用。

【教師演示實驗】硫分別在空氣和氧氣的燃燒實驗。

實驗注意事項(帶學生閱讀并簡要解釋):

①仔細觀察點燃前,硫在空氣中是否有變化。點燃后,能否持續燃燒,有何現象。

②硫與氧氣反應時,選擇瓶底有少量水的集氣瓶。

③實驗結束后將硫插入盛水的燒杯中,使其熄滅。

【討論思考】硫和氧氣發生反應,反應前的物質有些什么,反應的條件是什么?反應后生成物是什么?

【學生活動】請一位同學將以上反應的文字表達式寫出來。

【過渡】除了硫以外,同學們桌面上的木炭和鐵絲也是生活中常見的物質,它們和氧氣反應的情況如何呢?

【實驗探究2】木炭和鐵在氧氣中的燃燒實驗。

【分組實驗探究】帶學生仔細閱讀實驗操作步驟及其細節。

①思考如何來鑒定碳燃燒以后的產物。

②觀察木炭與鐵絲是否能在空氣中點燃,如果能,觀察其燃燒的實驗現象。

【討論思考】

①火柴的作用是什么?

②為何將鐵絲繞成螺旋狀?

③為何待火柴即將燃盡時再將鐵絲伸入氧氣瓶中?

④為何預先在集氣瓶中裝少量水或在瓶底鋪一薄層細沙?

【注意】學生一般情況下會出現實驗現象不明顯,觀察不到火星四射,向學生提出實驗失敗的反思,分析失敗原因。

【小結】氧氣是一種化學性質比較活潑的氣體,可以支持燃燒,可以跟很多物質發生反應。

【思考】為什么物質在氧氣和空氣中燃燒的現象不一樣?是什么原因所導致?

氧氣含量越高,燃燒越劇烈。

【學生活動】學生分工協作,一位做碳燃燒的實驗,一位做鐵燃燒的實驗,一位觀察紀錄。一小組代表描述實驗現象,其他小組補充,經過大家討論、發言,最后進行總結。

活動五:引申和作業

【設計意圖】讓學生靈活思考,學以致用,并且來處理事務。

【課堂引申】桌面上有三瓶氣體,分別是氧氣、二氧化碳和氮氣,如何將桌面上三瓶氣體鑒別開?請設計實驗并驗證。

【學生活動】延展應用,積極思考,通過操作、現象、結論來進行闡述并請學生上臺解答。

【作業】帶學生完成課本36頁習題3的內容

【板書設計】

氧氣的性質

一、物理性質

1. 色、味、態; ?2. 密度; ? ? ? ? ? ? 3.溶解性; ? 4.三態轉化

二、氧氣的檢驗

三、化學性質

1. 與碳的反應?2. 與硫的反應3. 與鐵反應

小結:氧氣是一種化學性質比較活潑的氣體。

課后反思

本節課重點突出,邏輯清晰,在一節課里充分講解了氧氣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開展了分組實驗,讓學生親自動手實驗,感受到了化學的魅力。比較不足的是文體設計上還可以更深入,應層層遞進,就更能激發學生的思考了。

猜你喜歡
氣瓶氧氣氣體
火星上成功制造出氧氣啦
二維定常Chaplygin氣體繞直楔流動
非等熵Chaplygin氣體測度值解存在性
吃氣體,長大個
Worthington公司宣布推出全回收復合材料氣瓶
地球上的氧氣能用得完嗎?
鋁合金三元氣體保護焊焊接接頭金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