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編人教版語文八年級下冊課外古詩詞誦讀《送友人》教學設計

2020-07-04 02:04李珺
青年與社會 2020年37期
關鍵詞:尾聯浮云友人

李珺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能夠有感情地誦讀詩歌,把握意象所蘊含的深刻含義。

(二)過程與方法

1. 誦讀詩歌,結合注釋感知詩意。

2. 把握“孤蓬”這一詩歌傳統意象。

3. 合作鑒賞,體會用詞之妙,初步掌握通過詩歌意象了解詩人思想感情的方法。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詩人送別友人的真摯而復雜的感情,樹立積極向上的正確友情觀。

教學重難點

1. 把握詩歌傳統意象所蘊涵的深刻含義。

2. 理解李白這首送別詩的特色。

教學方法

小組討論、師生合作探究

學習者分析

八年級的學生對于古詩詞中常見的意象已經有了一定的積累,對于李白這位詩人也比較熟悉,對詩歌鑒賞有一定的學習基礎。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了解詩人

導入:請同學說一說李白簡介,以及所知道的李白的詩歌。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的美譽,與杜甫并稱為“李杜”。代表作:《靜夜思》《贈汪倫》《望廬山瀑布》《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渡荊門送別》《春夜洛城聞笛》《月下獨酌》《將進酒》等。(活動目標:溫故知新,調動學生積極性)

二、整體把握

(一)解題

1. 問題:《送友人》一詩,如果按照詩歌題材來劃分的話這是一首什么詩?你是從哪看出來的?(明確:送別詩?!八汀保?/p>

2. 問題:如果按照體裁來劃分的話,這是一首什么詩呢?(明確:五言律詩)

(活動目標:明確詩歌題材與體裁)

(二)了解律詩的特點

1. 限定用平聲韻,而且一韻到底,中間不得換韻。

2. 每首中間兩聯必須用對偶,這是律詩的重要特點。

3. 偶數句要求押韻。

(三)詩歌賞析

【讀詩韻】

任務:請同學們讀詩歌體會節奏與五言律詩的特點。

教師評價:同學們讀的不錯,節奏把握的也很準,但是老師覺得還有那么一點欠缺的地方,情感讀得不到位。想要讀出作者的情感,我們就先要了解詩意。

(活動目標:加深體會律詩特點,明確斷句)

【知詩意】

任務:請同學們結合注釋、批注,小組討論感知詩意。

請同學說一說詩歌大意。教師逐位評價,總結。

教師明確:

青翠的山巒橫臥在外城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圍繞著內城的東邊。

在此地我們相互道別,你就像孤蓬那樣隨風飄蕩到了萬里之外。

以后的你會像浮云一樣飄忽不定,現在的我如落日依戀大地一樣與你難舍難分。

揮揮手從此分離,你和我騎的馬也忍不住蕭蕭嘶鳴,不忍離去。

【品詩情】

結合詩歌談談全詩包含哪幾種感情。

讀首聯,思考:

1. 問題:首聯點明了送別的什么?寫了周圍的什么?(地點,環境)首聯中哪兩個字你認為用的最好?談一談理由。(小組討論)

小組代表發言,教師評價。

教師明確:“橫”,橫臥,寫出了青山的靜;“繞”,圍繞,寫出了白水的動。動靜結合,對仗工整,描摹了一幅寥廓秀麗的圖景。

2. 問題:首聯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呢?你是通過哪些詞語感受出來的?(小組討論)

小組代表發言,教師評價。

教師明確:北郭、東城,點明了送別的地點。詩人送友,從內城一直送到外城,送行之路程遠,暗寫詩人與友人的不忍分離,依依惜別之情 。

3. 問題:頷聯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呢?你是通過哪些詞語感受出來的?(小組討論)

小組代表發言,教師評價。

孤蓬,這個意象比喻即將孤身遠行的友人,一個孤字寫出來離程之孤獨。萬里,點明離程之遙遠。情感:表達了詩人對遠行友人的深切關懷。

(活動目標:掌握詩歌大意;合作鑒賞,體會用詞之妙,初步掌握通過詩歌意象了解詩人思想感情的方法)

【拓意象】

蓬草這一意象常常象征著漂泊的游子、旅人,除此詩外,你還能從其他詩句中舉出例子嗎?

學生:“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p>

教師拓展課外帶有“蓬”意象的詩詞:

無題(唐·李商隱)

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

嗟余聽鼓應官去,走馬蘭臺類轉蓬。

賞析:尾聯“嗟余聽鼓應官去,走馬蘭臺類轉蓬”寫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無奈:可嘆我聽到更鼓報曉之聲就要去當差,在秘書省進進出出,好像蓬草隨風飄舞。這句話應是解釋離開佳人的原因,李商隱通過“蓬草”表達出對所任差事的厭倦,暗含身世飄零的感慨。

(活動目標:把握“孤蓬”這一詩歌傳統意象)

過渡:那么李白《送友人》中除了“孤蓬”這一意象給人以漂泊無依之感外,還有沒有其他意象也給人這種感覺呢?

意象:浮云,比喻游子行蹤飄忽不定,任意東西。

1. 問題:李白想通過浮云這種意象來表達怎樣的情感呢?

情感:友人就像天邊的浮云,行蹤不定,任意東西,誰知道他會漂泊到何處呢?作者無限關切之意自然溢出。

過渡:雖然作者與友人難舍難分,但“送君千里,終須一別”,接下來的尾聯作者開始寫離別時的情景……

2. 問題:尾聯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是如何表達出來的呢?(小組討論)

小組代表發言,教師評價。

李白在尾聯化用的典故,來表達對友人的深情厚誼?!皳]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彼途Ю?,終須一別。描寫“蕭蕭班馬鳴”的動人場景。這一句出自《詩經·車攻》“蕭蕭馬鳴”。班馬,離群的馬。詩人和友人馬上揮手告別,頻頻致意。那兩匹馬仿佛懂得主人心情,也不愿脫離同伴,臨別時禁不住蕭蕭長鳴,似有無限深情。馬猶如此,人何以堪!李白化用古典詩句,抒發對友人離別的不舍之情與朋友間的無限深情。

三、課堂小結

這首送別詩的情感主要包括:

1. 與友人依依惜別、不舍之情。

2. 對友人遠行的真切關心之情。

拓展積累

詩詞中表現漂泊之感的意象除了蓬草,你還知道哪些呢?

浮云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 ? ? ? ? ——李白

孤舟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 ? ? ? ——杜甫

孤鴻 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 ?——蘇軾

楊花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畎?/p>

浮萍 南中諸友,而今何處問浮萍。 ? ? ? ——吳禮之

作業布置

1. 收集整理表現漂泊之感的意象及詩句 。

2. 歸納李白送別詩中常見的意象。

板書設計

寫景 首聯 依依惜別

抒情 頷聯 深切關懷

寫景 頸聯 關切不舍

抒情 尾聯 無限深情

教學反思

本節課只是給了一個范例,應該找一首詩歌,讓學生當堂分析用哪種意象來表達出作者怎樣的情感,教學效果應該會更好?!霸姼枧c散文”新課程目標對我們的要求是:(1)培養鑒賞詩歌的興趣;(2)使其獲得高尚的審美情趣,提高文學修養。所以在今后的古詩詞教學中要注重引導學生自主感悟、品味、交流,在感悟品味中,培養其鑒賞興趣,在交流中逐步獲得審美情趣。并在這個過程中使學生逐步認識詩歌鑒賞的一般方法。

猜你喜歡
尾聯浮云友人
致友人(組詩)
晚次鄂州
百般皆浮云,淡然一笑間
不畏浮云遮 巧識廬山面
《登高》尾聯新得
如浮云伴天馬,共演西游神話
海綿鈦市場:莫被浮云遮望眼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