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編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教學設計

2020-07-04 02:04何金發
青年與社會 2020年37期
關鍵詞:文章情感活動

何金發

課標要求

1. 故事中以主人公兒時成長為出發點,引導學生體會不同時間段作者對父母愛的理解,感悟和父親母親不同形式愛的表現含義。思考作者從誤解到最后的理解,經歷了怎樣的心理變化。

2. 依據文章中對各種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和心理描寫,探討這些細節在展現人物心理活動變化時起到的作用,感悟生活中的愛。

3. 仔細閱讀和體會文章每一段落的描寫,感受作者在描繪父母與子女的愛時應用的方式。需要對學生進行情感熏染,展開語言文字訓練。在教學時,重視對學生進行表達方法的指導,通過剖析,加強對學生的情感教育,進而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教學內容

本節課依據新課標的要求,進行《“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本篇文章的學習,熟讀課文,對文章中含義深刻、飽含哲理的句子與段落展開剖析和感悟,感受和體會父母關于“愛”的兩種不同表現形式,并對主人公在不同時間段的心理路程變化進行討論研究,引導學生抓住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和心理描寫,有利于學生掌握不同的寫作表達手法,同時提高學生文字寫作的功底,使學生更加懂得“愛”的含義。

學情分析

1. 本節課教學的授課對象是五年級,這個年級的學生在語文學習上已經具備了一定功底,對于知識的學習欲望也非常強烈。本文所描寫的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較為切合,容易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調動學習積極性。但是,學生不能準確地理解文章的表達方式,體會其中蘊含的情感。因此,本節課在教學的過程中通過導入圖片等形式,難易結合,由淺入深展開教學。

2. 文章中父母不同的“愛”的形式,與每個家庭中家長的表現都大致相同,“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展現了兩種相反的愛,很多時候孩子并不能理解隱藏在不同表現形式之下的感情,他們往往會如故事中的主人公一樣,對父母產生誤解,甚至產生叛逆心理。因此,本次教學希望能夠讓學生透過表面的形式,體會父母對自己的愛,學會理解父母,懂得愛的含義。

教學方式

以情境體驗為核心,采取小組討論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通過教師引導,讓學生結合實例,啟發學生對文章情感的感悟,小組對文章的不同表達方式展開討論,自我總結,凸顯新時代的新教育模式。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學會和掌握文章中的生字新詞;

正確、流利并且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能力目標

品讀人物動作、語言和心理活動描寫的語句;

初步體會文章的表達方法;

理解和感悟文中含義豐富的句子并積累。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領悟不同形式的愛對主人公成長帶來的影響;

感受父母的愛。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理解文中父母不同的兩種評價包含的愛的含義。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體會兩種不同的愛在主人公的成長過程中,分別起到的作用。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教師活動】(1)播放課題,引導學生展開對課題的討論;(2)題目中兩個詞語為什么要加引號?(3)題目中“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兩個詞語有什么聯系?本節課就是圍繞父母的愛來進行學習。通過這節課,希望學生們可以學會運用不同的表達方式,并且體會語句中蘊含的深切的情感。下面,就讓我們進行本次學習:“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

【學生活動】學生觀察討論并回答設計的問題。

【設計意圖】通過這種反差,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學生更容易理解文章大意,體會表達的情感。

二、新課講授(結合自身實際探討)

(一)導入文章,通讀全文

【教師活動】(1)在開始上課之前,首先請同學來講一講,日常與父母的相處過程中,有沒有什么印象深刻的小事,讓你體會到父母對你的深刻的愛?(2)剛才同學為大家講述了與父母相處的小事,今天我們要學的這篇文章:“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也講述了主人公與父母之間的故事,現在讓我們翻開課本讀一讀他們之間都發生了哪些事情?

【學生活動】引導學生說出與父母之間的相處方式,結合實際,導入文章的學習,調動學習本篇文章的積極性。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展示與父母之間不同的相處方式,讓學生理解每個家庭之間的相處模式都是有差異性的,進而展開對本文的通讀,掌握文章大意。

(二)初讀課文,掌握生字詞

【教師活動】請同學們以自己喜歡的方式閱讀課文,在文中找出不認識的生字詞進行認讀。

(三)速讀全文,理清文章大意

【教師活動】快速朗讀全文,邊讀邊想:文章是按照什么順序寫的?作者在成長的過程中對兩種評價的認識發生了哪些變化?讓學生們之間進行交流,討論出結果之后,請同學上臺講一講討論的結果。

(四)引導學生整理文章的順序

【教師活動】(1)教師進行點撥,文章是按照時間的發展順序來寫的,掌握文章是由作者童年的故事和后來的認識這兩部分內容構成的。(2)學生疑問預設:按照時間的順序,學生可能會出現對三個時間段的不同認識現象,要在教學過程中給予引導,講清“未滿十二歲”這個自然段是屬于過渡段,關鍵點在于“童年的故事”以及“后來的認識”兩部分。(3)通過我們的討論總結,我們了解了文章的發展順序是根據時間展開的,我們接下來細細品讀一遍課文。

【學生活動】學生根據教師的指導,與自己的思考相結合,準確地把握文章發展的時間順序。

【設計意圖】通過對文章展開順序的理清,讓學生了解文章是依據不同的時間順序展開的,加深對文章的理解。

(五)有感情地品讀課文

請學生品讀全文,找到各自最喜歡的語句或者段落,講一講喜歡的原因。

三、重點內容引入(體會文章中父母的愛)

(一)對文章進行細讀自讀

【教師活動】(1)指名讀,有感情地朗讀,注意讀出父親母親對主人公評價的不同語氣。(2)當主人公寫了第一首詩后,他的父母親分別是怎樣說的,主人公的表現又是怎樣的?(3)在文中找到對父母動作、語言以及心理活動的描寫,將其在文中標注出來。反復細讀,感受其中的情感。(4)從這些描寫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母親的夸贊是不是真的覺得作者寫的詩那么精彩,那么好?(5)在等待父親回來時,作者的心情是什么樣的?(6)主人公迫不及待的心情表現在什么地方呢?從中可以看出什么?(7)父親評價主人公寫的詩“糟糕透了”難道真的是不疼愛作者嗎?(8)進行分角色朗讀。

【學生活動】學生應該配樂分角色讀,學生也可以補白主人公的心理活動:“父親看到這首詩一定會……”

【設計意圖】單純的說教會導致學生的學習浮于表面,分角色朗讀可以幫助學生體會情感的變化。

(二)自主品讀,主人公對“愛”的后續認識

【教師活動】(1)幾年后成長的巴迪又是怎樣對待父母不同的評價的呢?文章中是怎么講述的?(2)長大后的巴迪成為了美國著名的作家。他又會怎樣來理解父母“精彩極了”以及“糟糕透了”這樣的評價呢?(3)文章中父母的兩種不同評價對巴迪產生了什么影響?(4)通過朗讀課文,我們發現,成年之后的巴迪,在對童年進行回顧的時候,想想自己所走過的路程,讓他更加清醒、正確地認識到了父母之愛。(5)對文章中“后來的認識”的部分,找到自己不明白的或者感興趣的問題與大家進行討論。

【學生活動】學生小組討論故事中存在的問題并進行回答。

【設計意圖】考查學生對于故事中主人公心理變化歷程的總結概括能力和反思能力。

(三)質疑和討論并聯系生活實際

【教師活動】(1)分析討論:“這些年來,我少年時代聽到的兩種聲音一直交織在我的耳際……我謹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風刮倒?!保?)段落中“風” 是指的什么?(3)“生活的小船”又是指的什么?(4)作者為什么會取得如今的成功?(5)再讀幾遍自己喜歡的語句,感受作者內心的情感,體會父母的愛。(6)同學們,你們能夠理解這兩種不同表現形式的愛了嗎?在你們的生活中,你們有與作者相似的經歷嗎?(學生再次交流自己生活中的經歷,體會和感受生活中的不同形式的愛)(7)父母和長輩們給我們不同形式的愛,我們應該怎樣回報呢?(展開交流,讓學生明白回報愛的重要性)

【學生活動】(1)學生回答教師的問題,根據本節課所學內容進行總結回答。(2)再一次結合生活實際,感受父母對自己的愛,體會“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兩種評價方式中蘊含的濃厚情感。

【設計意圖】測試本次教學成果。

四、課堂內容總結

本次教學學習的內容與學生的日常生活實際是十分接近的,容易引起學生在情感上產生共鳴。文章中一些含義深刻、富有哲理的句子,不僅是學生在學習上理解的重點與難點,也是引發學生展開思維的興奮點。所以,對本節課的教學,要立足教材本身的特點,結合學生的學習水平和認知水平,將學生自選學法、自讀自悟、教師輔助點撥作為基本的教學模式??梢詮摹案形颉倍殖霭l,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進行自我感悟,感悟文章的情和理,使學生懂得理解父母對自己的愛,學會回應父母的愛,展開相關的課后反思。

猜你喜歡
文章情感活動
“六小”活動
“活動隨手拍”
行動不便者,也要多活動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長,保持獨立
情感
細致入微的描寫讓文章熠熠生輝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長,保持獨立
放屁文章
小處著眼,寫大文章
三八節,省婦聯推出十大系列活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