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十自述

2020-07-04 02:16胡賢燦
世界知識畫報·藝術視界 2020年6期

Hu Xiancan is a calligrapher and painter born in the Qiandongnan Region of Guizhou Province. Taught himself in the adversity, he pursued the career of art for seven decades with persistence and indulged himself in the art world whole-heartedly. His hometown was a flourishing location in the Guizhou Province. His youth was accompanied with the red memory of Chinese liberation revolution. As a witness of the great historic events, he put a lot of revolutionary memories into his artworks. Although he was put into prison during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he never forgot his political principle and his love to the art. Even in the tough years after his release, he managed to make ends meet with his wife, and kept submitting artworks for publication. Gradually he obtained attention from the critics and the reviewers. His artworks are full of strong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humanistic spirit.

胡賢燦,一個孑然獨立自學成長于逆境,畢生堅執以作品代言的貴州黔東南籍書畫藝術家。4歲提筆,迄今問藝70余載矢志不渝,沉醉于藝術境界之中陶然忘機……

先祖始于明洪武二年自江西吉安府泰和縣三里坪朱氏巷,歷楚遷入貴州省黔東南州天柱甕洞,在清道光七年建成工精偉岸的“胡氏宗祠”,其后裔已超過十八寨,并散居湘、蜀、臺等地,人丁興旺。

父親胡啟發是位“一生讀書清茶品賦,四季耕桑淡酒當歌”的舊學癡庶,記憶力特強。好誦古文,喜吟詩歌,舉忠孝、仁友鄰、慈晚生,垂范后人。

母親劉荷秀,德享96歲高齡,一生勤樸,育人良善,教子正直。

故鄉風光旖旎,山水雄奇,林木蒼潤,昔因該地乃出黔入湘之水路咽喉,并駐軍設“黔東第一關”,置厘金局收繳往來船舶的賦稅,繼而在清水江流域黔境內據首要商貿地位,曾一度繁華鼎盛,前后綿延300余年。

1943年12月6日,一個名喚“胡賢燦”的男孩誕生于甕洞對岸坡上一座叫“尖山”的小村落;以至于多年后,踽踽孤詣在獨辟蹊徑之藝道上的他,被了解其成長經歷之友人冠以“尖山墨漢”的別號。

兒時的記憶中,印象至為深刻的或許就是貼靠在父親背上佇立尖山坡目睹浩浩蕩蕩之“劉鄧大軍”進入大西南途經甕洞時威武壯觀的一幕;也正是腦海中這一深刻的印象,在這個孩童年逾花甲時,成就一幅題名《挺進大西南》的畫作,2009年建國60周年曾經被當地黔東南州電視臺與全國幾十家電視媒體聯合制成的《解放大西南》一片作為片頭在全國聯播。2012年毛澤東軍事思想研究軍旅專題部又將該作載入《熱血鑄軍魂》一書,評語:“為民族的解放和富強做出了突出貢獻!”

這后來的一切,對于當時那個隱沒在大山深處初入私塾的幼童來說,是做夢也無法遇見的,正如隨之而來的遭遇……

伴隨著“大躍進”“三年自然災害”“文化大革命”等序列運動不斷升級,那個癡迷書畫的小男孩也帶著他的迷惘和倔強領受成人的洗禮:

由于對“林副統帥”被確定為接班人持有異議,對賀龍、彭德懷等被打倒并慘遭迫害感到不平,于是受到當地軍管組辦案人員的政治迫害。數十次捆綁吊打,無數回刑訊逼供提取證據,最終在1970年5月以“反革命”罪名判處有期徒刑20年;同一時期的學業,也止于高一。

獄中的胡賢燦以“冤獄可以坐!敗類不能當?!钡你懷宰跃?,誓絕自暴自棄,以頑強的毅力和超常的氣度在10多年的鐵窗生涯中,積極配合拘押部門完成分配的各項工作任務,同時想方設法孜孜不倦地進行藝術探索……

后來在2009年“紀念劉少奇誕辰110周年書畫展”上榮獲書法、國畫金獎,次年又在“《為人民服務·共和國功勛頌揚毛澤東》卷征文大賽”匯總被評一等獎的同一幅、將毛、劉、朱、周四位領導人并列一排取名《延河情》的作品,即為此一時期的成果。

“鑒于您在書畫藝術方面取得的杰出成就,以及作品在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提高民族凝聚力方面展示了較高的藝術水平,并產生了廣泛的社會影響,被業界所推崇,也為推動當代書畫藝術事業的發展和創新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實現了藝術風格和人文情懷的高度統一。鑒此,特評定您為‘中國書畫藝術領軍人物榮譽稱號,特此向您致以熱烈的祝賀!”

這樣的評價,對于一個出獄后數十年申訴仍無法摘掉帽子的“反革命分子”,更多的或許只是一種心靈上的撫慰,個中甘苦終究獨自品嘗。永遠不可能忘掉!

在走出監獄的那一天,胡賢燦近乎朝圣一般虔誠地把自己的牢房整理得干干凈凈纖塵無染;正如他后來對自己所秉持的一個認知:“如果將這一段血與火的經歷從自己的人生履歷中抹去,那么,我的藝術之路也絕不可能走到今天?!蹦軐碾y心存感恩,也許正是宗教存在的核心價值?而就在對災難心生感激的那一刻,一個人的精神世界就有可能突破現實的拘圄,獲得自由。

1985年5月,監禁15年的胡賢燦在凱里監獄刑滿釋放;那一年,他42歲。出獄后,面對一沒工作二無耕地的現實境遇,只能帶著相濡以沫不離不棄的愛人孫閨鶴女士,依靠在凱里街頭不計寒暑地擺攤賣藝養家糊口;同時固執“艱苦的環境只能削蝕人的肌體,但絕不能磨滅人的意志”之堅定信念,謀生之余,廣結同道,以藝會友,不斷地自我錘煉,并積極參加國內外舉辦的一些大型書畫活動,向報刊雜志投稿。

2003年11月5日《人民日報海外版》第七版刊登一篇署名“根石”的評論如是言道:“終于看到一幅上佳古裝人物畫,其題為《西出陽關圖》;出自貴州天柱人胡賢燦先生之手。應是唐詩‘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的形象描繪。人物造型及筆墨形態均有別于當代流行的古裝人物模式,尤其是金石味十足的墨線,更讓一批學院派人物畫家望塵莫及。

“從《西出陽關圖》中,我們可以看到胡先生所繪水墨人物有以下特色:

“第一,以神取勝,意境深沉。古人一再強調,大寫意水墨畫應‘取神為上,形則次之。就是說,繪畫有神,方為上品,若僅形好,能品而已。胡先生的《西出陽關圖》中只有二人,他們雖然情思不同,卻都神氣活現,鮮明的人物個性躍然紙上,這個精氣神不是細描出來的。圖中為人物造型的筆墨不多,可以說是逸筆草草,正是這草草逸筆把神帶了出來。由于人物有神,且神因人異,故畫意深沉,可以引發讀者多種聯想。

“第二,筆法雄渾蒼勁,設色簡潔明快。胡先生運筆,生拙老辣,故顯渾樸粗獷之態、雄強蒼勁之姿。設色僅淡墨淡赭數塊,簡潔明快與生拙墨線相映,凝重中又透出靈氣。加上構圖有意寓平穩于奇險之中,于是形成胡先生特有的狂放藝術風格。

胡先生不但善畫古裝人物,亦善畫現代人物,在表現勞動人民苦中作樂的精神生活方面,也是獨樹一幟的,同樣創作出了深沉的意境。畫人物而得深沉畫卷,自己怎能淺薄呢?”

同一時期的胡賢燦還為迎接香港回歸祖國創作“墨潛炎黃正氣·筆鑄天下歸心”的書法作品,為迎接澳門回歸創作國畫《九九正氣圖》,為促進海峽兩岸和平統一大業創作入選《東方書畫長城巨卷——萬米長卷》的書法“炎黃同日月·華夏共朝暉”等。

另外,雕塑作品《迎賓之春》1994年在貴州凱里市落成,《貴州工人報》《貴州民族報》均有報道。2002年3月,凱里市文聯在凱里舉辦“胡賢燦書畫展”;2008年8月受邀到國家廣電總局參拍百集電視系列片“文化中國·中國文化名家”——中國書畫名家專題拍攝……

經由鍥而不舍的努力,作為藝術家,胡賢燦通過手中的畫筆,將個人心中對國家、民族、疾苦同胞所懷藏的深情厚誼,一點一滴地漫溢出來躍然紙上,感動和激勵同行的人們自強不息奮發向上,誠若《人民公仆·紀念劉少奇主席誕辰110周年》大型文獻組委會所給予之評述中言及的那樣:“一個藝術家除了在學識上有所成就外,還得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高尚的愛國情懷,要以自己的作品反映社會現實,表達真、善、美!以期達到鼓舞、激勵人們,促進社會的進步?!?img src="https://cimg.fx361.com/images/2020/07/04/qkimageszshbzshb202006zshb20200602-7-l.jpg"/>

展閱胡賢燦的作品:

《結局》——闡釋了中日對峙的必然結果;

《骨肉》——緬懷了母子相依望兒歸家之情;

——鐵骨錚錚威武不屈的《文公正氣圖》;

——胸懷天下氣吞山河的《八千里路云和月》;

——溫情脈脈心意相通的《知音圖》;

……

以及描述一位辛勤勞動而面容祥和的環衛工人取名《愛神》的畫作,無不動人心魄感人肺腑,同時彰顯了藝術家細膩的情思與超邁的畫藝,當然更有那作為藝術家難以泯滅的良知以及致良知所必備之骨力和精氣神!

2013年夏,胡賢燦帶著老伴離世的哀傷,遠去北京宋莊拓展個人的藝術視野;2015年秋,受凱里書畫院何春泓院長之邀返回故鄉繼續自己的藝術探索。在京兩年的時間,結識道友,尋訪畫展,參加筆會,開拓眼界,宏闊胸襟,卻也慘遭騙畫的心酸。有幸的是在古稀之年遇上一位善良的老伴文樹英女士及其膝下女兒董明萌,相依生活在當地一處半山陋室之中,粗茶淡飯,勤勞雙手,相敬如賓,同舟共濟。

生活中的胡賢燦平易近人,笑容可掬?;蛟S是生性耿介,或許是遭遇使然,不善言談、不事張揚的他,行事又不乏棱角分明,原則問題上執拗到寸土必爭的地步。更多的時候,只是潛心暢游在筆山墨海之中,繼續尊奉個人“古法筑基、與時偕行、以手寫心、忠實良知、福祉社會”的創作理念,在將人、山、石熔鑄一爐的畫風基礎之上,繼續拓展和升華個人的藝術修養,浸潛更為深沉的生命境界,不動塵勞。

Hu Xiancan was born in Tianzhu, Guizhou Province in Dec. 1943. He started to learn art at the age of 4 and dedicated himself to the art for more than seven decades. His life was like a stream, all the way through the rocky mountains and eventually coming to the calm and vast ocean. His 15 yearsexperience in the prison became a great fortune for his art life and his pursuit of the truth of existence. This valuable experience gave him the strength to overcome the tough challenges in life. In his later years, he won various titles and honors for his hard work in arts. He was also engaged as the tenure visiting professor of China Education Alliance. Now even in his 70s, he is still marching ahead without hesitation on the path of art.

胡賢燦,1943年12月生于貴州天柱,字胡涂、胡邊,號尖山墨漢;4歲提筆,迄今問藝70余載矢志不渝,耕讀在筆峰瀚海之間陶然忘機。一路走來,磨難受盡,踏遍坎坷,在血與火的淬煉中堅定不移地認為:實坐15年的牢獄之災,于己是一筆曠世難求的巨大財富!不僅在藝術,更在生命真諦探索之道路上,用之不竭,取之不盡。出獄之后,在物質匱乏、生活窘困的境遇下,如同朝圣一般劍指書畫藝術之珠穆朗瑪,踽踽孤詣,不畏繁難,披荊斬棘,陟彼高岡。也載譽前行,先后榮獲“中華杰出愛國人士”“中國杰出人民藝術家”“共和國實力派藝術家”“中國百強書畫新聞人物”“世界書畫藝術名人”等榮譽稱號;被《世界文化名人辭?!贰抖兰o中國著名書畫家》《中國當代美術家書法家漢英詞典》等書收錄,大小獎項不可勝數;新近陸續收到中國文聯“德藝雙馨藝術家”證書和文化部“高級美術家”評審結果,同時受聘中國教育聯盟網站終身客座教授。而在當初最大的夢想不過是:“如果有一幅畫作能夠登載在報刊上,這樣的人生該有多么美好??!”如今,老驥伏櫪,志在千里;歲在古稀,不讓廉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