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線上思政“金課”打造途徑探微

2020-07-04 03:34李彤彤莫金鈴張雨清
文學教育·中旬版 2020年6期
關鍵詞:金課途徑優勢

李彤彤 莫金鈴 張雨清

內容摘要: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用信息技術優勢為傳統思政課注入新鮮血液,打造互聯網時代的線上思政“金課”成為了時代和教學所需。線上思政“金課”建設充分發揮現代信息技術的優勢,激發線下課堂教學中缺乏的學生積極性、豐富資源整合性、智能分析高效性優勢。通過資源共享,建設素材庫,完善課程討論群,著力學生最近發展區等途徑打造線上思政“金課”。

關鍵詞:金課 線上思政課 優勢 途徑

一.線上思政“金課”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長吳巖在“中國大學教學論壇”上做了“建設中國金課”的報告。提出建設中國大學“金課”,需努力打造五類“金課”,并提出建設“金課”的“兩性一度”標準,即高階性、創新性、挑戰度,這為各高校加強創新和提高思政課教學質量,建設思政“金課”提供了標準。

打造線上“金課”是五大“金課”角度中的一種,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互聯網已經突破了課堂、學校和知識的傳統邊界,思政課也應與時俱進,因勢而新,借助互聯網大平臺,創新教學方式,更新教學形式。為了應對疫情,做好“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各高校紛紛進行線上思政課教學,通過慕課網、騰訊會議、學習通等平臺來完成線上教學目標。疫情時期,全國千萬大學生同上了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課,四位頂級名師為廣大學生帶來了一場思想的盛宴。授課內容通過多種網絡平臺進行在線直播,并現場在線解疑答惑。這次云端授課利用網絡平臺教學優勢整合多方資源,也為廣大思政課教師進行線上教學,從疫情出發,上好線上思政課做了榜樣示范。

二.高校線上思政“金課”建設與應用過程中的優勢

(一)從課前預熱來看

與以往傳統的滿堂灌思政課堂形式相比,線上教學有效地化被動接受為主動享受,使教學活動呈現出主客體之間角色認同的和諧局面。針對教師重復授課,學生單向輸入的“無力與無心”現狀,線上教學營造的海量課程自主選擇、課程進度自主把握環境,使學生獲得了作為主體學習的體驗感,從而調動了學生對思政理論課的學習積極性。

(二)從課堂進行時來看

首先是接受內容的完整性。在線下課堂教學中,課程內容講授都集中在相對比較固定的地點和時間中,而通過線上教學方式則有效延展了教學活動開展的空間和時間。而基于“金課”標準建設的教學內容包括在課程中呈現出的知識點和相關的如教案、案例等配套資源。課程通常以周為單位,知識點與知識點之間也會適當地拆分為小分節,這就便于學生利用零散時間獲得學習內容,而知識點的邏輯串聯并不妨礙學生接受內容的完整性。

其次是參與教學的積極性。課堂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相互配合的雙向互動平臺,學生能否積極參與課堂互動成為了衡量一節課效果的關鍵因素。慕課通常采用在線簽到、討論、作業等形式考察課堂的參與度,師生間的雙向互動依托互聯網技術的支撐,這一方式轉變了線下師生面對面的授課方式,但也保證了教學過程中師生間的實時交流,更使得一部分學生能夠克服線下課堂害羞靦腆的情緒,積極表達,融入課堂,大大提高了課堂參與度。

最后是提高學術研究能力。學生學術研究能力并不單純地通過分數高低已予評判。慕課教學平臺豐富的學習資源、動態資訊以及課后教師上傳的輔助學習、拓展研究資料,在有助于學生充分掌握和理解課堂學習內容的基礎上,有益于開拓學生的知識面,深入挖掘資源的學術價值,培養思辨、科研能力,從而達到提高學術研究能力的目標。

(三)從課程結束后來看

依托大數據形成的智能多元評價分析系統,可以有效實現對學生的學習情況的評估。課堂中“討論”、“投票”、“問卷”環節的加入,通過對其數據的反饋進行分析,采取教學機智,可及時調整課程的教學預設,提高課堂效率。不僅僅是課時的及時學情反饋,線上教學平臺中的課后一練、單元一測也作為了教學階段性過程中,教師和學生了解教學及學習效果,因時因勢調整教與學的不可或缺的一環。此外,單元的答疑討論也是引導教師掌握教學進度,學生安排學習節奏的有效反饋。

三.打造高校線上思政“金課”的途徑思考

線上思政“金課”的打造,不是簡單的將思政課程搬上網絡教學平臺,而是將互聯網技術與思政課建設緊密結合,發揮線上教學的優勢,把思政“金課”品質熔鑄進線上教學中。

(一)課程建設的豐富性

線上思政“金課”的打造需要有優秀的思政課教師隊伍。首先,要利用大數據優勢,匯集全國優質思政課教學資源,由不同高校的思政名師講授優質課,通過搭建網上教學平臺實現名師課程共享,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需要選擇適合自己思政慕課,體驗不同教師的授課方式,培養學生多角度的課程學習思維。其次,線上優質思政課的建設要組建跨學??鐚I的教學團隊,不同的學校思政教師進行思政課建設的經驗交流,集思廣益。思政課的建設需要多學科協同發力,思政課專職教師把握住主線,聘請其它學科的專家和社會典范人物為學生上一堂生動、有內涵的思政課,這不僅滿足了不同專業學生對思政課的期許,也提升了思政課的親和力和實效性。

(二)建設思政課素材庫

互聯網時代,思政課教師的課程資源來源豐富且龐雜,課程資源需具有吸引力,貼近學生,貼近教學內容,貼近實際。時代呼喚有溫度、有理論效力有價值深度的思政課程資源。老師作為備課的主體,課程資源的來源有很多,網絡的優勢更是為教師教學素材的來源提供了資源共享和交流的主渠道。需要教師建設自己的思政課的素材庫,將自己平時所積累的課程資源加入素材庫中,同時學生也是教學素材的重要來源,學生可以參與備課的過程,為課程提供素材,在搜集資料的過程中深化對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三)完善線上課程交流群

思政線上“金課”的打造需要建立有秩序、氛圍良好的線上課堂群。線上課程少了面對面交流這一優勢,隔著網絡和時空,需要十分重視學生課堂教學管理。良好的線上課堂群的構建需要老師、學生管理員、學生群體共同努力。首先,老師要積極在群里發布教學相關的通知和內容,階段的進行教學總結,收集教學反饋。對于同學提出的問題積極回復和解答。其次,群里老師的小助手起到老師和同學之間聯系的紐帶,維持好群的秩序,為老師做好班級動態反饋。最后,同學要主動配合,積極發言,將線上交流群作為重要的討論、答疑、反饋輔助平臺。

(四)突破最近發展區

學生是具有自主性、能動性、創造性的主體,建設思政“金課”,要求教育者要變成學生思維創新的引導者,而不是知識的搬運工。線上思政課程有助于打破傳統過分注重知識傳輸的教學模式。發揮線上教學的優勢,應借助技術支撐,結合多種豐富的材料和資源,多用貼近學生生活的案例和時事政治說話,把理論知識融入故事之中,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構建自己的知識框架,老師利用線上討論、答疑、練習、作業平臺,提出有價值和爭論的問題讓學生有較多的自主學習時間充分思考,學有所用。使思政課的內容不是學生抬頭就可以看見的,不思考就入腦,而是需要學生“跳一跳”,“夠一夠”,提高課程的挑戰度和難度,不止課堂學,課下也要學。

參考文獻

[1]孫燕,李曉峰.高校思政“金課”建設:困境、標準與路徑[J].重慶高教研究,2019,7(4):75-82.

[2]謝首軍,陳慶慶.建設思想政治理論課“金課”的標準與類型[J].中國大學教學,2019(02):42-46.

[3]顧鈺民.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慕課熱”以后的“冷思考”[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6(01):115-117+122.

[4]劉麗敏,郝麗媛.“金課”視閾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慕課教學改革及其深化[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9(07):56-58.

(基金項目:江蘇大學2019年大學生實踐創新訓練計劃項目,項目編號:201910299026Z)

(作者介紹:李彤彤,莫金鈴,張雨清,江蘇大學本科在讀,思想政治教育(師范)專業)

猜你喜歡
金課途徑優勢
以本為本“金課”打造之精講精練與發散思維在微積分中的應用舉例
淺談大思政視域下有機化學課程“金課”打造
矮的優勢
構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徑
探討如何打造“金課”在中西醫結合眼科教學上的實施
減少運算量的途徑
畫與話
談“五老”的五大特殊優勢
第二優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