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框架結構梁板面鋼筋疊合產生的高差問題探討

2020-07-04 03:09李開剛
裝飾裝修天地 2020年11期
關鍵詞:處理問題

李開剛

摘 ? ?要:在框架結構梁板面鋼筋的施工中,疊加的現象會產生鋼筋位置高差、梁板保護層不足、局部樓板厚度超厚等問題,對施工質量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響,也增加了項目的施工成本。因此,做好鋼筋疊加的高差處理問題,非常重要。本文將進行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框架結構梁板;鋼筋疊加;高差;問題;處理

1 ?前言

隨著建筑結構越來越復雜,施工難度也越來越大,對施工技術的要求也隨之提高。在梁結構的交接處,由于上下層鋼筋的疊加問題,會對層高和鋼筋保護層厚度造成一定影響,需要加以控制。

2 ?梁板鋼筋施工工藝

2.1 ?梁鋼筋施工工藝

(1)在梁側模板上畫出箍筋間距,擺放箍筋。

(2)先穿主梁的下部縱向受力鋼筋及彎起鋼筋,將箍筋按已畫好的間距逐個分開;穿次梁的下部縱向受力鋼筋及彎起鋼筋,并套好箍筋;放主次梁的架立筋;隔一定間距將架立筋與箍筋綁扎牢固;調整箍筋間距使問距符合設計要求,綁架立筋,再綁主筋,主次梁同時配合進行。

(3)框架梁上部縱向鋼筋應貫穿中間節點,梁下部縱向鋼筋伸入中間節點錨固長度及伸過中心線的長度要符合設計要求??蚣芰嚎v向鋼筋在端節點內的錨固長度應符合設計和規范要求。

(4)綁梁上部縱向筋的箍筋,宜用套扣法綁扎。

(5)箍筋在疊合處的彎鉤,在梁中應交錯綁扎,箍筋彎鉤為135°,平直部分長度為10d,如做成封閉箍時,單面焊縫長度為5d。

(6)梁端第一個箍筋應設置在距離柱節點邊緣50mm處。梁端與柱交接處箍筋應加密,其間距與加密區長度均要符合設計和規范要求。

(7)在主、次梁受力筋下均應墊墊塊(或塑料卡),保證保護層的厚度。受力筋為雙排時,可用短鋼筋墊在兩層鋼筋之間,鋼筋排距應符合設計要求。

(8)梁筋的搭接:梁的受力鋼筋直徑大于或等于22mm時,應按設計和規范要求采用機械連接;鋼筋小于22mm時,可采用綁扎搭頭,搭接長度要符合規范的規定,搭接長度末端與鋼筋彎折處的距離,不得小于鋼筋直徑的10倍;鋼筋接頭位置不宜設置在構件最大彎矩處,受拉區鋼筋接頭面積占受力鋼筋總截面面積的百分率不大于50%。

2.2 ?板鋼筋施工工藝

(1)工藝流程:清理模板→模板上畫線→綁板下受力筋→綁負彎短鋼筋

(2)清理模板上面的雜物,用粉筆在模板上劃好主筋,分布筋間距。

(3)按劃好的間距,先擺放受力主筋、后放分布筋。預埋件、電線管、預留孔等及時配合安裝。

(4)在現澆板中有板帶梁時,應先綁板帶梁鋼筋,再擺放板鋼筋。

(5)綁扎板筋時一般用順扣或八字扣,除外圍兩根筋的相交點應全部綁扎外,其余各點可交錯綁扎(雙向板相交點須全部綁扎)。如板為雙層鋼筋,兩層筋之間須加鋼筋馬凳,以確保上部鋼筋的位置。負彎矩鋼筋每個相交點均要綁扎。

(6)在鋼筋的下面墊好砂漿墊塊,間距1.5m。墊塊的厚度等于保護層厚度,應滿足設計要求,如設計無要求時,板的保護層厚度應為15mm,鋼筋搭接長度與搭接位置的要求與前面所述梁相同。

3 ?梁板鋼筋安裝要求

(1)縱向受力鋼筋出現雙層或多層排列時,兩排鋼筋之間應墊以直徑25mm的短鋼筋,如縱向鋼筋直徑大于25mm時,短鋼筋直徑規格與縱向鋼筋相同規格。

(2)箍筋的接頭應交錯設置,并與兩根架立筋綁扎,懸臂飄梁則箍筋接頭在下,其余做法與柱相同。

(3)板的鋼筋網綁扎與基礎相同,但應注意板上部的負鋼筋(面加筋)要防止被踩下;特別是雨篷、挑檐、陽臺等懸臂板,要嚴格控制負筋位置。

(4)板、次梁與主梁交叉處,板的鋼筋在上,次梁的鋼筋在中層,主梁的鋼筋在下,當有圈梁或墊梁時,主梁鋼筋在上。

(5)樓板鋼筋的彎起點,如加工廠(場)在加工沒有起彎時,設計圖紙又無特殊注明的,可按以下規定彎起鋼筋,板的邊跨支座按跨度1/10L為彎起點。板的中跨及連續多跨可按支座中線1/6L為彎起點。(L-板的中-中跨度)。

(6)框架梁節點處鋼筋穿插十分稠密時,應注意梁頂面主筋間的凈間距要留有30mm,以利灌筑混凝土之需要。

4 ?鋼筋疊加高差探討

按照《國家建筑標準設計圖集》(03G101-1、11G101-1、13G101-1等)規定:雙向板中,底筋平行于短邊者置于下排,平行于長邊者置于上排;面筋平行于短邊者置于上排,平行于長邊者置于下排等規定,框架結構梁板鋼筋的安裝,在主梁、次梁和樓板鋼筋安裝的錨固區,無法避免出現鋼筋的疊加問題,在鋼筋的疊加處將面臨:次梁鋼筋安裝在主梁鋼筋上后,樓梁的標高提高或梁保護層厚度不夠;樓板鋼筋在安裝至次梁上后,更加增加樓板的標高,進而增加樓板厚度等問題,同時增加施工成本。

對于框架結構主次梁上層鋼筋疊合產生的樓面高差問題,施工過程中較為常用的處理方法是:(1)高差通過建筑找平來解決;(2)將框架梁主梁的箍筋截面高度變小;(3)在結構樓板澆筑時增加樓板厚度。

針對框架主次梁上層筋與板筋疊合問題,提出以下兩套處理方案:

(1)將主梁截面高度增加47mm(如:截面尺寸為350mm×1050mm的主梁變為350mm×1097mm,主梁箍筋截面不變,即將主梁上部混凝土保護層厚度由25mm變為72mm)。主梁截面高度增加值=25(次梁上筋直徑)+22(井字梁上筋直徑)+10(上層板筋直徑)+15(板筋混凝土保護層厚度)-25(井字梁上筋混凝土保護層厚度)=47(mm)。

將次梁截面高度增加22mm(如:截面尺寸為350mm×800mm的次梁變為350mm×822mm,次梁箍筋截面不變,即將次梁上部混凝土保護層厚度由25mm變為47mm)。次梁截面高度增加值=22(井字梁上筋直徑)+10(上層板筋直徑)+15(板筋混凝土保護層厚度)-25(井字梁上筋混凝土保護層厚度)=22(mm)。

梁板鋼筋綁扎順序為:主梁(Y向)→次梁(X向)→X向井梁→Y向井梁→Y向板筋→X向板筋。

(2)因主梁截面高度(350mm×1050mm)比次梁截面高度(350mm×800mm)大得多,擬將次梁上層筋布置于主梁上層筋與二排筋之間;將X向井字梁上層筋布置于主梁上層筋與二排筋之間。這要求施工單位在主梁鋼筋就位后安裝次梁及X向井字梁鋼筋;待次梁鋼筋及X向井字梁鋼筋綁扎完成后,再完成主梁的鋼筋綁扎工作。這樣僅需將次梁截面高度增加25mm(次梁截面變為350mm×825mm);X向井字梁截面高度增加25mm(變為350mm×625mm)。

梁板鋼筋綁扎順序為:主梁(Y向)鋼筋就位→次梁(X向)綁扎→X向井字梁綁扎→主梁(Y向)鋼筋綁扎完成→Y向井字梁→Y向板筋→X向板筋。

對框架梁截面高度問題的上述兩個方案,在具體的項目實施中,設計單位認為第一套方案比第二套方案具有更好的操作性:即主梁截面高度增加47mm(由350mm×1050mm變為350mm×1097mm);次梁截面高度增加22mm(由350mm×800mm變為350mm×822mm);

梁板鋼筋綁扎順序為:主梁(Y向)→次梁(X向)→X向井字梁→Y向井字梁→Y向板筋→X向板筋。

5 ?結束語

綜上所述,進行鋼筋施工作業,要對鋼筋疊加問題加以重視,并做好疊加高度的控制,進而保證施工的準確性。

參考文獻:

[1] 趙培莉.鋼筋混凝土部分疊合板受彎性能研究[D].廣西大學,2019.

[2] 侯和濤,馮明遠,邱燦星,藍如海,曲冰,王彥明,田利.預應力混凝土鋼肋疊合板受彎性能試驗與理論研究[J]. 建筑結構學報,2018(3).

猜你喜歡
處理問題
橋梁軟土基礎處理應用
避開“問題”銀行股
演員出“問題”,電影怎么辦(聊天室)
韓媒稱中俄冷對朝鮮“問題”貨船
“問題”干部“回爐”再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