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型大學農學專業“大類招生 分流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

2020-07-04 02:36劉雅婧席景會王英李景文
高教學刊 2020年19期
關鍵詞:改革模式農學專業大類招生

劉雅婧 席景會 王英 李景文

摘? 要:為了適應新形勢下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的大趨勢,以培養出具有“厚基礎、寬口徑、高素質、強能力”的復合型、創新型人才為目標,文章采用“大類招生,分流培養”的方式,構建合理培養方案,重點圍繞建立完善的培養過程,建立科學的培養制度和制定有效的培養評價指標這三個方面進行了全面的建設與改革。通過改革,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吉林大學農學專業學生專業思想固化的問題,提高了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同時也為同類院校農學專業大類培養提供了參考。

關鍵詞:農學專業;“大類招生,分流培養”;改革模式

中圖分類號:C961? ? ? ?文獻標志碼:A? ? ? ? ?文章編號:2096-000X(2020)19-0150-03

Abstract: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general trend of higher education teaching reform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and with the goal of cultivating compound and innovative talents with "thick foundation, wide caliber, high quality and strong ability", this paper adopts the way of "specialty-free enrollment, and classified training" to build a reasonable training plan, with focus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a perfect training process, the establishment of a scientific training system and the formulation of effective training evaluation indicators, thereby implementing comprehensive construction and reform. Through the reform, the problem of solidification of professional thinking of agronomy majors in Jilin University has been solved to a certain extent, and th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ial ability of students has been improved. At the same time, the study also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cultivation of agronomy majors in simila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words: agronomy major; "specialty-free enrollment, classified training"; reform mode

一、“大類招生、分流培養”模式的研究現狀

“大類招生、分流培養”是高等學校實施“通才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幾年來已通過全國部分高校的實踐,證明它有利于“厚基礎、寬口徑”的人才培養,符合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的大趨勢,是新世紀人才培養的理性選擇。這一培養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學生入校前對專業選擇的盲目性?!按箢愓猩?、分流培養”實際上有兩個步驟:一是大類招生后,在學生入學的前兩年不分專業,進行大類培養;二是在第四學期,進行專業分流,按專業培養。目的是讓學生可以在學習中了解自己、專業以及社會對人才的需求狀況,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利于學生就業。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仍存在如下問題:

1. 在分流前,由于知識的銜接性,開設課程均為基礎理論,較少涉及專業內容,導致學生對專業知識缺乏,專業選擇仍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往往集中于“熱門”專業,影響“冷門”專業相應學科的發展。

2. 分流后人才培養模式單調,知識面窄,專業意識培養薄弱,專業思想不穩定;與社會和行業發展脫節,與市場需求不協調;不重視實踐能力的培養,實踐環境設置不合理,無法適應行業發展形勢;管理模式上過于注重管、不注重理,造成培養的人才思維僵化,實踐能力、創新意識和創業精神差。如何根據專業特點,充分發揮“大類培養”的優勢,有效提高教學質量仍需積極探索與實踐。

二、高等學校農學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現狀及存在問題

1. 專業分流不科學,學生專業自覺性不強

高等農業院?,F行的農學專業本科人才培養方案往往具有通用性,未能具體反映拔尖創新型與復合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課程設置、實踐環節、學分配置等方面的差異性,局部優化居多,頂層設計不足。學生缺少專業興趣、缺乏學習動力以及學習態度不端正等問題,造成這種情況,除了崗位待遇差、地處偏遠等原因,還與農業院校對農業發展、新農村建設的關注不足有密切關系。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增強學生對新農村建設的責任感,是創新人才培養中必須解決的問題。

2. 學生日常管理和專業知識學習教育脫節現象嚴重

傳統的大學生培養過程中,日常管理工作是輔導員和團委的工作,而專業知識的學習和培養則是專業教師的職責所在。二者之間甚少進行學生培養方面的溝通和協作,缺乏對學生的全面系統教育培養。

3. 傳統的實踐培養模式不適用現代農業的發展要求

現代農業的發展需要科學技術的支撐,科學技術的研究和使用都需要農業科技人才來實現。傳統的實踐創新能力培養更多地關注基礎理論和基本方法的掌握,忽略了學生科技創新能力的培養和提高,而且和教師的科研結合的還不夠緊密。

三、“大類招生、分流培養”模式的具體改革措施

為了解決農學類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本研究以建立培養具有“厚基礎、寬口徑、高素質、強能力”的復合型、創新型人才為目標,采用“大類培養、分流招生”方式,構建合理培養方案,以校外同行、學生對教學效果考評為指標,探索并建立適合于研究型大學農學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具體措施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 建立完善的培養過程

盡管“大類培養”模式有利于“厚基礎、寬口徑”復合型、創新型、高素質人才的培養,但也容易發生專業分流不科學、學生對專業認識不清、專業理解不透,發展方向不明、“冷門”專業學生學習情緒低靡等問題。針對這一狀況,本研究擬從以下幾個方面解決。

(1)確定合適學分。學分高,有助于學生夯實基礎,但學業壓力大,不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通過調研國內外的農學專業的學分設置,擬將學分定于164學分左右。

(2)從培養方案入手,打通課程,整合優勢教學資源,提高教學質量??勺鳛檗r學專業大類培養的方向有農學、園藝、植物生物技術、農業資源與環境等四個方向。在大類培養下,將各專業的學科基礎和部分專業課程打通,具體如表1,表2。同時,農學專業下設的四個方向性極強,特色鮮明,將專業教育課程分設,由各專業方向的教師討論生成,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專業知識水平。

(3)調整開課學期。鑒于大類培養模式下,專業分流前,學生對于專業方向了解不足的問題,擬將專業導向性課程如《中國農業與世界》由第5學期前置至第1學期,《植物學》《植物生物化學》《植物生理學》等課程前置,使學生入學即開始接觸專業知識,加深對專業的了解,并保持對專業知識認知的連貫性。同時開設專業領域社會精英講壇、專業領域內院士事跡及思維賞析等課程,激發學生的專業興趣、穩定專業思想、提升學生的愛國及奉獻情懷。

(4)加大課外素質成績在綜合積分中的比重。在專業分流過程中,加大課外素質成績在綜合積分中的比重,充分調動學生主動發揮特長,參加學科競賽等,提高分項積分,這樣將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學生為分流時選擇專業的自主權而不積極參加集體活動的問題。

(5)加強校企聯合,國內、國外學校聯合辦學,拓展實習實踐課程及基地,增設前沿實驗,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科研素質。

2. 建立科學的培養制度

在原有本科生培養各項制度的框架下,擬定“大類招生”模式下“分流培養”相關的規章制度,以規范培養環節,使得分流工作持續、有效、穩定開展。

(1)分流制度

農學專業學生分流主要采取“成績+自愿”的政策。擬定“農學專業學生分流制度”草案,明確成績計算方法、學生能夠獲得自愿選擇專業所必須具備的條件,交學校教務處審核、備案。同時分流前提早調研學生選擇的專業方向,對“冷門”專業進行政策扶持。

(2)導師制度

建立“專業導師、班主任、學術導師”共同培養學生專業思想的制度。導師對學生的“入學適應”“人格修養”“課外閱讀”“學業規劃”四個方面進行引導與培養。目前本單位本科生學生培養的導師制度通常與學生畢業論文相結合,于第5學期開學初由學生與導師雙向選擇而定。在大類培養下,擬定導師制度相關規范,將導師制度提前,于入學初將導師與學生結成對子,限定導師所帶學生的人數,明確導師職責,拓寬導師與學生聯系的途徑,實現專業思想教育的前置,輔助學生培養專業素養。導師工作截止第5學期始,學生畢業論文指導教師接替導師工作。導師既要讓學生提前接觸到專業研究的相關知識,也能讓其在學習過程中盡早了解到自身是否適合這一專業,以免在專業分流過程中發生盲從現象,也有助于學生在進入專業課學習之前形成基本的學術研究理念。

3. 制定科學有效的培養評價指標

建立和完善“大類招生、分流培養”的人才培養模式培養成效的考評機制。從學生成績、學生對專業的了解度、校內外同行評價3個方面考量學生培養質量,并根據反饋意見和建議,及時調整不足,形成所建立的培養模式可行性分析報告和修訂措施報告。

四、結束語

“大類招生、分流培養”人才培養新模式實施以來,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學生的專業思想得到了穩固,專業知識明顯增強。教師和學生的聯系更加緊密,通過學生與教師聯合完成科研項目,學生對教師的認識和了解更多,考取本校研究生的學生人數逐年增加。學生管理和專業學習的結合更加緊密,學生在完成畢業論文的同時也積極提升自己的創新素質。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得到很大提升,通過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和鍛煉,大學生在工作中的優勢和競爭力明顯提高。通過近幾年的實踐探索,逐漸探索出了適合農學專業學生發展特點的創新創業能力培養模式。

參考文獻:

[1]馮曉.高等農業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踐與探索[J].中國農業教育,2015(05):1-7.

[2]王杜春,馬海鹍,張偉,等.高等農業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深度融合的實踐探索——以東北農業大學為例[J].東

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14(3):84-89.

[3]吳衍濤,韓同吉,何婧.高等農業院?!叭阶摺眲撔聞摌I教育模式[J].沈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14(06):698-700.

[4]李偉,李輝,胡燕,等.創新創業教育背景下加強高等農林院校實驗教學的探討——以南京農業大學為例[J].高校實驗室工作研究,2016(01):144-147.

[5]張毅,石玉,李興桃,等.農科院校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模式探索——以山西農業大學本科生壽光創業實踐為例[J].高等農業教育,2015(10):43-46.

[6]陳穎,李永能,葛長榮,等.地方農科院校大學生創新創業人才培養體系的創建與踐[J].云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6(05):72-76.

猜你喜歡
改革模式農學專業大類招生
基于現代農業的農學本科專業人才培養標準研究
國企改革下的投資機會
農學專業企業課程教學探索與實踐
淺議高職語文創新化教學改革模式
網絡時代下電視新聞改革模式研究
涉農專業大類招生的探索
大類招生模式下大學生專業分流的影響因素分析
啟蒙農學專業本科新生創業思維的途徑探索
關于我市中職學校發展農學專業的幾點思考
對“大類招生,分類培養”模式下學生管理工作的一些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