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任教學模式及其在大學課堂環境下的實現條件:信任的構建

2020-07-08 09:44張鶴達楊巍
大學教育 2020年7期
關鍵詞:任課教師高校學生信任

張鶴達 楊巍

[摘要]學生對任課教師的信任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育人的關鍵,也是構建信任教學模式的實現條件。在提出信任教學模式與高校學生對任課教師信任的概念內涵這個基礎上,研究大學課堂環境下信任教學模式的實現條件(信任構建),它由教師的品德、教師科研反哺教學的新知識、教師責任心與隨和性的平衡、課堂互動及其負面反饋的中性態度、公平性、初始信任(第一堂課)等因素交互作用構成,其中教師的品德(正直和責任心)是信任構建的核心內容。

[關鍵詞]教學模式;信任;高校學生;任課教師;情感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437(2020)07-0005-04

一、引言

信任是一個復雜的概念,是一個在社會學、心理學、管理學領域爭論了百年的話題。親其師,信其道,尊其師,奉其教,敬其師,效其行,當學生源于內心真正信任教師時,他們不僅愿意接受教師傳授的知識,而且能夠理解、寬容并接受教師,可見學生對教師的信任對于優質高效的課堂教學質量和育人都非常重要。同樣,如果學生信任教師,能夠使教師感受到尊重并激發出教師教書育人的創造力。Luhmann認為,信任具有提高效率、降低復雜性的作用。如果沒有信任,教師對課堂的管理將是一個成本巨大的工作,不信任會帶來提防、質疑和監督,而信任的存在簡化了師生間復雜的關系,能化解不一致和潛在的沖突,師生彼此激勵,能夠更好地實現教師教書育人的使命。

教師首先會被賦予一種角色信任,師生關系屬于一種質量較高的人際關系類型,其交往的低風險甚至零風險,是一般的人際關系所不具備的。學生信任教師似乎是自然而然發生的,應該是無條件的信任,而在大學課堂環境下,作為信任主體的大學生是成年人,有著相對成熟的思維判斷能力,在課堂中往往表現出愿意質疑的傾向,合作不積極。Leviwcki等提出威懾型信任及更廣泛意義上的同時衡量得與失的計算型信任,大學生社會性增強從而不可避免地呈現出一定程度上的功利主義色彩,教師具有權威可以控制課堂并判定學生的成績,而學生并不是源于內心地真正相信教師。李達指出,存在一種“利用”或“表達性”的偽信任,在大學課堂環境下學生也可能“利用”或“表達性”信任而實質上并不真正信任(例如,接近教師為爭取高分數),還可能對教師“既沒有信任也沒有不信任”?,F實的問題促使理論的思考,信任能否成為一種重要的教學力量?高校學生對任課教師的信任到底是什么(又不是什么)?信任教學模式如何實現?信任理論可以為這些問題的解決提供一個非常好的價值取向和理論基礎。

二、概念內涵:信任教學模式與信任

(一)信任教學模式

教育目的是培養理想的公民,教育模式起源于一種理念,即在一個烏托邦式的理想社會中,人類應該是什么樣的。作為交換與交流的媒介信任,信任的本質是各種關系中的坦誠對待和相互放心。信任是社會中最重要的綜合力量之一,信任社會是一個社會形態的理想類型。教學模式是一種組織智力導向的教育的途徑,其發揮效用的關鍵是使學生成為更強的學習者,因此,一種教學模式就是一種學習環境。信任教學模式,是指在信任理論指導下建立起來的、以形成學生對任課教師信任為基礎而構建教學活動的一種范式,它的目標是創造一種信任的人際關系環境并以此來實現對課堂教學的促進作用。信任教學模式的基本理念是:教學的成功取決于學生能夠真正信任教師,教師應該推動學生信任他(她)。它包含以下三層含義。1.基于良好人際關系的教學模式。Rogers指出,良好的人際關系是教學的重要因素,促進學習的關鍵是教師和學生之間關系的某些態度和品質。信任是良好人際關系的一種具體形式,它具有正向激勵教學的作用。2.以學生為中心,教師是主導者,構建學生對教師的信任是實現條件。勒溫實驗證明,課堂氣氛形成的最重要的因素是教師,在信任教學模式中,以學習者(學生)為施信者,而形成主體對客體的信任是有條件的,教師(受信者)起主導作用并且引導學生的態度向信任方面發展,促進并維護學生真正信任他(她)。3.具有普遍指導意義的教學范式。注重信任關系對教學的促進作用,教師必須隨時起推動信任的主導作用,在整個實施的過程中,教師把構建信任的動機轉化成為有計劃的、靈活的,但沒有標準形式的教學活動,它可以獨立或與其他認知教學模式融合使用,也可以用來優化以其他方法為主導的教學模式。

(二)信任

教學模式具有具體的應用環境。信任的主體和客體不同,信任的概念內涵就不同。如果不能明確具體課堂情境下信任的概念內涵,對該情境下信任教學模式實現條件的研究也很難深入。本文研究大學課堂環境下信任教學模式的實現條件,高校學生(本科生或研究生)作為信任的主體,大學教師作為信任的客體,這與其他課堂環境下,例如中小學生對任課教師的信任(構建)是不同的問題,因此必須首先明確什么是高校學生對任課教師的信任。信任是一種對關系成熟度的判斷,學生對教師的信任是在評價的基礎上形成的。態度是關于物體、人物和事件的評價性陳述,它反映了一個人對于某一對象的內心感垂。在大學課堂環境下,教師的教學活動(能力)是形成學生評判結論的一個方面,而要建立信任,光靠能力是不夠的,教師的個體特質(品質和特征)是信任的另一個更為關鍵的成分,二者缺一不可。綜上,本文提出在大學課堂環境下,學生對任課教師的信任是學生對教師的教學活動及教師的特質進行評判而產生的對教師的積極態度。

這是一個簡單的定義,但這種界定抓住了本質,能夠區別大學課堂環境下“信任是什么?又不是什么?”的基本問題。它包含以下三層含義。1.學生對教師的信任是有條件的,不是自然而然發生的,教師需要“贏得”學生的信任。2.學生對教師的信任是態度,這是一種積極的心理感覺。如果學生對某位任課教師的評價是積極的,則說明他判斷該教師是值得信任的;如果學生對教師不信任或沒有信任,則說明學生對教師的評價是消極或中性的態度,這都不是信任。3.整體的信任感知。教學活動(能力)與教師特質(品質與特征)是并列而非包含的關系,僅僅知識能力強并不足以建立信任。大學教師在專業知識儲備上是非常優秀的,他們具備公眾場合的表達能力和極強的學習能力,即使是新教師也具備基本的授課能力,所以在大學課堂環境下我們往往會看到,有符合信任個體特質的教師,即使教學能力一般也可以獲得信任(例如,學生會信任很多剛畢業的新教師),這是因為信任是學生對二者(能力與特質)進行綜合評價的結果。

三、實現條件:信任構建模型

教學模式的實現條件是指能使之發揮效力的各種條件因素。信任教學模式有規律而無定式,其實現條件取決于主體對客體的信任構建,信任教學模式能夠成為現實,必須加強教師的主導。本文研究在大學課堂環境下信任教學模式的實現條件,而如何更好地發揮大學教師的主導作用,從其結構來看,下列因素對構建信任產生積極的影響,這些因素交互作用形成相互支撐的結構,具體模型如圖1所示。

(一)教師的品德:正直與責任心

品德是個體依據一定的道德行為準則行動時所表現出來的穩固的傾向與特征。在任何情況下,我們都不會真正信任一個品德不好的人,學生對待教師也是如此。因此,教師良好的品德是建立信任最重要的屬性和核心內容。品德和學識是大學教師應該具備的素質,但對品德的要求要大于對其能力的要求,因為教師負有育人的職責,他們承載著道德的傳承,其言行對學生有著強烈的示范和暗示作用,支撐教師影響力的不僅僅是其業務能力,更重要的是品德。翁異靜等通過實證研究表明,高校學生對教師的知識能力和人品信任均對教學質量有直接的正向影響,但人品信任對教學質量影響最大。Mayer等指出,正直、仁慈和能力特征會使下屬相信某個領導者值得信任,其中正直特征對信任的效果最為顯著。信任難以建立卻易于破壞,不信任可以瞬間形成。在課堂情境下,教師的任何“不正直”行為,例如,言行不一、功利化導向等,都不可避免地存在“暈輪效應”(評價者對一個人的多種特質評價往往受某一特質低分印象的影響而普遍低),這意味著不信任感“一蹴而就”并被放大。責任心對于工作績效有顯著的正向影響,高度責任心的個體是負責的、有條不紊的、持之以恒的。教師對待教學的態度是其責任心的集中表現,在課堂教學活動中,任課教師的言行都受到其態度的支配,當教師表現出講課隨意、發牢騷或激憤抱怨、課堂秩序混亂等消極教學行為時,這種做法無論是對教師本人還是對學生都是不負責任的,當然也不可能獲得學生的信任。

(二)教師科研反哺教學的新知識

理性信任是基礎,能力決定理性信任,有條件信任是一種理性計算。任何教師都要思考的一個基本問題是:學生為什么來上課?毫無疑問,學生來上課是為了獲取知識,前提是在課堂上獲得知識是有效果的,即能夠獲得自學得不到的新知識。對學生期望新知識的滿足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教師是否值得信任??梢?,任課教師具備超越學生的知識信息是贏得學生信任的基礎。信任具有傳遞性,教師是對學生有著重大傳播力的人,當學生信任知識,那么知識就是信任的媒介,學生更是會將信任賦予課堂上作為知識傳授者的教師。隨著傳統知識邊界不斷擴展以及互聯網的普及,課堂上教師傳授知識的重要性自然弱化,一般性的知識已經不足以成就教師的權威性,信任也受到挑戰。大學教師本身就承擔著科學研究的職責,把通過創造性的科研活動獲得的新知識引入教學過程是大學課堂的顯著特點,而僅僅依靠課本上的理論知識進行教學無法滿足獲得學生信任的基本需求。此外,對于大學教師自身的成長來說,基于新知識的教學活動在反復的課堂講授過程中能夠激發科研靈感,這種互惠行為激勵教師能夠持續性地利用科研知識反哺教學,進而形成有影響力和活力的課堂教學活動,這也是推進學生信任教師的良性循環。

(三)教師責任心與隨和性的平衡

隨和性描述的是個體服從別人的傾向性。高隨和性的人是合作的、熱情的,也是容易讓人接近與其進行溝通并說出自己想法的,他們在人際導向的工作中表現更好。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學生的狀態千差萬別,這需要教師正向地進行引導,在這個過程中可能有學生置若罔聞或并不友好,處理不當甚至可能會產生沖突,如果任課教師的隨和性非常差,雖然這個時候教師是負責任的,同時在道理上是正確的,但師生關系和教學質量會受到負面影響。信任需要情感。仁慈的特征會使下屬相信某個領導者值得信任,這意味著受信者會考慮到施信者的利益,即使二者的利益并不一致。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的仁慈最能表現為當教師與學生“不一致”時,教師對學生情感上的關愛和支持。隨和是一種境界,只有隨和才能做到“寬宏大量”和“仁愛之心”,才可能尊重地對待學生而不會自覺“軟弱”,這對于贏得學生信任才是真正重要的。在教學活動中能夠表現為高隨和性的教師一定是源自其自身對于教學的熱愛,他(她)愿意靠近學生,學生從情感上也更加貼近教師并愿意配合教學活動,所以具有高隨和性的教師在課堂上更受歡迎,其營造的課堂氛圍使學生感到舒適、無壓力。但是,高隨和性并不意味著過度低的責任心(表現為教師放任學生在課堂上的不當行為),而是教師在課堂上在處理“不一致”問題時避免利用權威命令、指揮學生服從或者一味地批評,教師的教學設計表現為“科學性+藝術性”而不是“機械性”,而這種像釘子一樣堅硬的“柔軟”的東西才是責任心與隨和性的平衡。

(四)課堂互動及其負面反饋的中性態度

熟悉是信任的基礎,在教學管理中多次接觸有助于形成信任。信任“越用越多,不用就枯竭”。在高校環境下,大學生與任課教師接觸有限,互動教學使得課堂不再是“一言堂”,而是教師與學生“有來有往”,在這種往來中會加深教師與學生的彼此認知,學生會對教師有更多了解進而可能形成信任關系。任課教師在教學形式上應避免獨占課堂,合理增加教學中的師生互動環節。需要注意的是,課堂互動并不僅僅是小組討論、問答或角色扮演等教學方法,也存在一些細節上的互動方式,例如教師可以通過和學生的目光交流,判斷出學生的情感變化和對知識的掌握程度,或者代替口頭批評制止學生小動作。此外,為了改善課堂互動時間匱乏的問題,任課教師在課間可以有意識地主動走近學生與其進行交談,或者鼓勵學生課后通過網絡(郵件、微信等)與教師進行交流,這種互動溝通,同樣有助于學生對任課教師的熟悉與認同,促進形成信任。

信任包括認知信任與情感信任,學生對教師的信任不僅包括知識層面的認知信任,還包括情感上的可接受性,在課堂教學中的人文關懷對信任至關重要。人們對某一事物的態度并不是簡單地分為正態度(肯定性質的態度))和負態度(否定性質的態度),還有一種介乎于兩者之間的中性態度。在課堂互動環境下,教師對學生負面反饋的中性態度是指教師對學生“不正確”觀點提供的不批評的中性評價,其語義、情緒與肢體動作均不應該透露出否定的態度,目的是幫助學生建立安全感并樹立信心。安全感是信任的基本條件,信任強調“不以對方的弱點攻擊對方的信心”,課堂互動是在公開場合進行的,學生在課堂上的探索性學習過程中表達自己的觀點時,擔心受到批評嘲諷,這就要求任課教師提供給學生一個心理安全的課堂氛圍,不利用或批評學生表達出來的知識上的弱點。教師可以用尊重、理解、接受或鼓勵的目光與之情感交流,使其能夠感到放松、沒有警惕感并且自信,而這反過來又會促進學生更積極地參與到課堂互動交流中并與教師建立信任關系。值得注意的是,這種中性態度并不意味著教師對學生觀點的評價“有錯不糾”,而是任何知識都至少具有應用的兩面性,教師要以一種開放的心態來挖掘學生觀點的來龍去脈,包容學生觀點的正確與錯誤并挖掘出其中積極意義的一面,這需要以豐富的領域知識作為基礎,而這恰恰又是大學教師教學的優勢。

(五)公平性:成績、程序與人際公平

公平理論表明,在組織中,當員工感覺自己受到公平對待時,他們會以多種積極方式回應。公平是多維度的,包括分配公平、程序公平與人際公平。分配公平是對結果(報酬等)公平的感知,程序公平是對結果的判定過程的公平性感知,人際公平反映了員工是否受到尊重。公平對于學生同樣重要,得到公平對待的學生更加信任任課教師,并采取更為積極的課堂學習行為。在教學實踐中,所有的教師都不可避免地有自己偏愛的學生,但這種偏愛一定是給予那些努力學習的學生,而不是擅長迎合教師的學生,同時也不能讓其他學生感到被忽視。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為獲得新知識而付出的努力應該在課程成績中被認可,這表現為結果公平。同時,學生也非常在意成績(結果)是如何分配的,即課程考核及成績評定方式,教師為學生提供的這些信息越詳細,學生會就覺得越公平。大學課堂環境下的人際公平是指學生在溝通中感覺教師給予自己的尊嚴及關懷程度,相比其他兩種公平,人際公平可以發生在每一次的師生溝通活動中(包括課堂互動、課間交流及課后網絡溝通等),這一特性使得教師可以利用而不是錯失這樣的機會讓學生感覺自己受到公平的對待,進而增強信任。

(六)初始信任:第一堂課

信任在本質上源于主觀判斷,具有主觀性和非理性的成分。第一印象是在與陌生人交往的過程中,人們所得到的對方的最初印象,在總體印象形成的過程中,第一印象所獲得的信息比后來獲得的信息影響更大。Jar-venpaa等強調,在建立信任關系的初期,給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如果在最初不能建立起信任關系,那么很難通過后面的溝通來彌補??梢?,學生對任課教師第一印象的信任(初始信任)對其能否真正信任該教師至關重。在第一堂課上,教師可以利用“科研反哺教學的新知識(如理論應用舉例、最新科研成果等)”樹立威信。此外,教師也可以向學生簡單介紹自己的信息,包括教育和專業背景、研究興趣、教學和科研經歷等,作為其值得信任的“客觀根據”。Ert等以Airbnb為例研究共享經濟消費者信任,他們發現消費者會從網站上房主的照片推斷其是否值得信任并愿意付出較高價格,即視覺信息影響可信性進而影響購買決策。在大學課堂環境下,教師的儀表形象就是最初的第一印象,得體的服裝是視覺工具能體現出專家精神和嚴肅性。如果教師著裝大方得體、富有知識權威且舉止親近和藹,這會激發學生對教師表示友好并愿意遵守課堂規則,同時也能讓學生感受到一種無形的“行為示范”并產生親近感,進而形成教師是“可靠的”的第一印象,并且這種最初的信任認知會在后期維持信任的過程中起著關鍵的作用。

四、結論及討論

對任課教師的信任需要條件,這是一個認知問題,如果沒有正確的認知,就會產生教學行為的偏差。本文首次提出信任教學模式,這是以往研究所不具備的。在此基礎上研究高校學生對任課教師信任的概念內涵及大學課堂環境下信任教學模式的實現條件,包括教師的品德、教師科研反哺教學的新知識、教師責任心與隨和性的平衡、課堂互動及其負面反饋的中性態度、公平性、初始信任(第一堂課)等因素,其中教師良好的品德(正直和責任心)是構建信任的核心內容。信任是積極社會關系的一種形式,而建立信任教學模式,光靠教師的努力是不夠的,學生個體的信任傾向以及社會大環境也會影響信任。此外,教師是復雜的“社會人”而不是“理想人”,信任不是憑借正式的制度形成的,社會和高校組織對信任教學模式的認同和相應的激勵措施應該能夠引導教師愿意為之付出努力,因為這種教學模式包含了教師自主表現出來的非制度化的改善信任的行為。

猜你喜歡
任課教師高校學生信任
應用型本科高校學生“學習百年黨史”學習滿意度與行為意向研究
教育部開通高校學生資助熱線
表示信任
嚶嚶嚶,人與人的信任在哪里……
從生到死有多遠
嚴懲誘騙高校學生參與傳銷的組織者
班主任要做好任課教師的推介工作
要善于樹立任課教師的威信
聯手經營 形成合力
班級管理中任課教師的積極作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