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秦至六朝文學“情”的收放循環

2020-07-14 08:26李飛
北方文學 2020年9期
關鍵詞:政教人情

李飛

摘 要:中國文學自古逃不脫一個“情”字,“情”在不同時代環境下呈現出不同態勢。春秋末,禮崩樂壞,孔子為救時弊疾呼克己復禮,不倡情感宣泄。戰國中后期,詩歌表達情感之特點日益顯露出來。兩漢把文藝功能歸為“美”“刺”兩端,強調文藝社會功用。魏晉六朝,文學地位被抬升到空前高度,中國文藝理論逐步走向獨立與成熟。歷史是一個圈,文學中的“情”也在周而復始的歷史中收放循環。

關鍵詞:情;人情;文;政教;收放

魯迅在《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系》中說:“詩文也是人事,既有詩,就可以知道于世事未能忘情?!盵1]中國文學自古逃不脫一個“情”字?!扒椤敝溉饲??!昂螢槿饲??喜怒哀懼愛惡欲,七者弗學而能?!薄扒椤迸c生俱來,未經修飾,需適當用理性進行約束方能穩定社會秩序。陳世驤在《中國文學的抒情傳統》指出:“兩千年來的中國歷史,一直是在‘情的解放—情的泛濫—情的壓制中往復循環?!盵2]中國文學發展亦然,文之“情”收放有時,解放與壓制此消彼長。

先秦時代屬于文化發展早期,意識形態、文化領域內各部門界限不清,文史哲不分,詩樂舞合一?!吨芤住肥滋帷叭宋摹备拍睿骸坝^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盵3]先秦強調文品出于人品,追求人生和藝術相統一的審美境界,側重作家作品,知人論世,現實針對性強?!笆ト酥橐姾蹀o”[4]圣人通過文辭表達深邃思想。不僅圣人之情,言辭作為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表達情感的基本方式和途徑,文字作為語言藝術能更好地表情達意。故“情”是文學及文論的基本范疇及重要范疇。詩歌自古便能生動表達人們豐富的情感。先秦時期,嚴格意義上來說,詩歌始終作為純文學而存在?!对娊洝穬热葚S富,反映了勞動、戰爭、祭祀、愛情等社會風貌?!啊姷亩x是‘歌之言,和音樂密不可分,且兼個人化語調充盈其間,再加上內里普世的人情關懷和直接的感染力,以上種種完全契合抒情詩的所有精義?!盵5]人們創作伊始,情催意動,有感而發,情感無拘無束表現在詩歌中。至于采詩官來收集整理,交給周天子作為施政參考,就不是創作者創作時首要考慮的事了。

春秋末,禮崩樂壞,諸侯隨心所欲肆意逾矩,相互攻伐?!皻q寒,然后知松柏之后調也?!盵6]孔子周游列國疾呼“克己復禮”“為政以德”,試圖挽救時弊??鬃咏o了《詩經》極高的評價與地位,《論語·陽貨》:“《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盵7]而且《詩經》是具有實用性的工具書,各國在軍政外交等重要場合表述立場時需要引用《詩經》內容、典故。詩言志,是用來抒發政教懷抱,教化社會風氣的。至于情感,孔子推崇中和之美,文質彬彬,盡善盡美,不提倡大喜大悲、偏激不莊重的情感宣泄??鬃哟罅縿h減不合中庸規矩的作品,我們現在很難看到《詩經》中存有震人心魄的反映黑暗現實之作。

戰國中后期,詩歌表現情感之特點日益顯露??脊虐l現,單在郭店楚簡《性自命出》一章,“情”字就出現了20次?!盾髯印分懈哳l使用“情”之概念,還賦予“情”濃厚的哲學意味?!盾髯印愤€最早把“情”放在詩學、美學的概念來使用,把情感作為音樂產生的根源。

兩漢把文藝功能歸為“美”“刺”兩端,強調文藝現實教化功用?!抖Y記·樂記》:“治世之音安以樂,其政和;亂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國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故正得失,動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詩。先王以是經夫婦,成孝敬,厚人倫,美教化,移風俗?!盵8]文藝是社會的晴雨表和空氣清新劑,反映現實政事的同時,還如清風一縷吹散邪祟迷霧,教化社會風氣?!睹娦颉罚骸霸娬?,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于中而形于言?!盵9]詩由人之志出,即便情動,亦因謹記圣人所訓,心存高遠之志,不禁一吐為快,發為詩篇。這里“情”是人的社會集體情感,與“志”聯系緊密,是具有社會現實功能的家國情懷,而非個體心中所思所感??v有司馬遷遭際不幸“發憤著書”強調抒情個性化寫作,在儒學政治意識形態壓制下,兩漢文學總體呈現出“情抑”趨勢。

魏晉六朝,文學地位被抬升至空前高度。文章是經國大業、不朽盛事,中國文藝理論在這一時期逐步走向獨立與成熟。人的自覺與文的自覺相輔相成,“情”在詩學美學方面得到充分解讀。陸機提出“詩緣情而綺靡”,劉勰推崇情志合一,全面論述“情”的各種詩學意義,提出“情以物興”“情以物觀”“理融情暢”等一系列命題。文為情而作,文章辭采華美的前提是必須擁有真情實感,這對此后“情”概念的闡發與運用產生極深遠的影響。

月滿則虧,水滿則溢,情滿則濫。情感泛濫必定有所壓制,壓制狠了久了必然觸底反彈。六朝時期士族崛起,“越名教而任自然”(嵇康《釋私論》)的風流雅士應時而生。他們蔑視所謂禮法規矩,放蕩不羈,縱情詩酒自然,未免有矯枉過正之嫌。我們應當對士子們表現出同情與理解,鐘嶸感嘆:“凡斯種種,感蕩心靈,非陳詩何以展其義?非長歌何以騁其情?故曰:‘詩可以群,可以怨,使窮賤易安,幽居靡悶,莫尚于詩矣。故詞人作者,罔不愛好?!盵10]覆巢之下無完卵,社會環境黑暗殘酷,沒人能夠獨善其身。士人心中的傷痛濃得化不開,唯有文藝給他們破碎的心靈帶來些許慰藉。在審美創作與藝術欣賞中,士人的孤悶情緒得以緩解,文章字句皆有真情,這是情與文的相互成全。

中國歷代文人一向肯定情感的客觀存在及其存在的重要價值,然而情感的抒發離不開理性、禮法的限制規范?!扒椤迸c“理”都是既迷人又危險的存在:文學抒情要素過多,情緒一瀉千里、一發不可收,人容易陷在情感宣泄、過度自我的旋渦中迷失真相;過于看重文學的傳道功能,禁止情感自由表達,又會同時扼殺文學的創造性,使文學如一潭死水失去活性。世間萬物此消彼長,無論“放情”還是“抑情”,重情抑或重理,都順應自然,都有其存在變化的必然道理。研究文學時需遵守“情”的自然規律,注重情與理、形式與內容的高度統一。結合時代背景,知人論世,全面辯證地去了解當時的文學面貌。同時,做人也應如作文一般,既要流露出真摯自然的情感,又要保持冷靜公允,客觀看待身邊一切人和事。發乎情,止于禮,做個理性清醒又不失生動率性的真實的人。

參考文獻:

[1]魯迅.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系[J].北新,1927(2).

[2]陳世驤.中國文學的抒情傳統[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5:1–30.

[3][4]《傳世經典》編委會.周易詳解[M].南京:江蘇鳳凰美術出版社,2015:83、224.

[5]陳世驤.中國文學的抒情傳統[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5:1–31.

[6]楊伯峻.論語譯注[M].北京:中華書局,2009:109、208.

[7]楊伯峻.論語譯注[M].北京:中華書局,2009:109、209.

[8]高文強.中國文論經典導讀[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5:31.

[9]游光中.歷代散文名句鑒賞[M].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2010:85.

[10]鐘嶸.詩品譯著[M].北京:中華書局,2017:21.

猜你喜歡
政教人情
永遠不要透支人情
《尚書·無逸》政教思想的實踐與運用
郭嵩燾政教思想的內在理路
工夫、歷史與政教:“學庸章句序”中的道統說
明朝對西藏地方政教首領的冊封及其演變
不要透支人情
中國政教關系的結構與特點
我讀懂了一處風景一種人情
從“分離論”到“中立論”——美國憲法中的政教分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