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營養支持模式及質量控制對改善中、晚期慢性腎病患者營養狀況的效果

2020-07-15 07:19朱志輝
檢驗醫學與臨床 2020年13期
關鍵詞:營養狀況腎病飲食

朱志輝,賀 婧

1.陜西省漢中市勉縣醫院腎內科,陜西漢中 724206;2.陜西省延安市寶塔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慢病科,陜西延安 716000

目前,慢性腎病尚無有效的根治方法,臨床一般采取治療原發性疾病、調整生活方式、控制血糖、控制血壓和蛋白尿等方式控制病情進展,對于終末期腎病患者主要采用血液透析控制病情,除上述方法以外,還需要患者具有良好的自我管理行為[1]。目前,人們對慢性腎病的了解不斷加深,愈加意識到自我管理行為對慢性腎病治療的重要性,近年來,已有臨床研究關注慢性腎病患者的行為改變[2]。中、晚期慢性腎病患者因營養不良,機體抵抗力下降,容易發生感染,嚴重影響患者的健康及生活質量[3]。營養支持以飲食為中心,通過干預患者的胃腸營養狀態,引導患者改變健康飲食行為,促使患者形成正確的飲食習慣,提高機體營養狀況[4]。本研究選取勉縣醫院(以下簡稱“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中、晚期慢性腎病患者為研究對象,對其實施營養支持模式及質量控制,旨在觀察患者的營養狀況的改善情況和治療效果,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200例中、晚期慢性腎病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其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100例。納入標準:符合中、晚期慢性腎病診斷標準,即腎小球濾過率(GFR)<60 mL/(min·1.73 m2),病程≥3個月;對本研究知情同意,自愿參與本研究,同時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不愿接受本研究者,不配合研究者;合并嚴重惡性腫瘤患者;合并心腦血管疾病、貧血、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等其他并發癥者;合并精神障礙疾病者。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學歷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干預方法,包括保證患者病房安靜,指導患者科學用藥,心理護理,健康教育等。研究組患者在此基礎上,采取營養支持模式及質量控制,具體方法如下。

1.2.1制訂營養支持方案 首先由慢性腎病專職營養師評估患者營養狀況,評估項目包括飲食習慣、體質量指數(BMI)、尿酸、血清蛋白(ALB)等,結合患者不同階段的心理、生理及生活狀況,制訂相應營養支持方案,對患者進行飲食營養干預[5]。

1.2.2飲食營養干預 (1)蛋白和能量的攝入:能量30~50 kcal/(kg·d),蛋白質0.6 g/(kg·d);蛋白飲食中應補充必需氨基酸的攝入量,含必需氨基酸的動物蛋白應占蛋白攝入量的50%~70%;在能量的攝入的同時應添加維生素、鈣、鐵、鋅等必需微量元素。(2)微量元素的限制:由于中、晚期慢性腎病患者伴有磷、鉀水平升高,且高鹽飲食會引起高血壓,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應當限制磷、鉀的攝入。磷的攝入量不超過10 mg/(kg·d),對于高血壓和水腫的患者應當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限制鹽的攝入量,提倡低鹽或無鹽飲食。對于低血鉀的患者應當提高含鉀高的食物的攝入,但高血鉀的患者應當給予控制。(3)水分的攝入:除了水果和牛奶中的水分外,應嚴格控制水的攝入量,以前1 d總尿量增加500~800 mL的標準控制飲水量[6]。將常見食物中蛋白、熱量、微量元素的含量制作成卡片發放給患者,使患者能夠合理地搭配食物,按照要求合理飲食,如有問題可咨詢營養師一對一解決。

1.2.3強化營養支持效果 及時了解患者的心理行為轉變及飲食行為轉變,向患者說明營養指導的重要作用,采取多媒體課件、科室宣傳教育等方式進行集體營養指導。針對患者疾病的不同階段,采取有針對性的護理營養指導,結合患者所處的行為階段,定期總結患者的治療關鍵點,并詳細告知患者營養指導作用[7]。

1.2.4優化營養支持 對患者隨訪6個月,每2周隨訪1次,共隨訪12次。第1、2次采取面談形式,了解患者的具體情況,采取針對性的營養指導;第3~12次采取電話隨訪方式,根據腎臟疾病營養指導要求,了解患者蛋白質攝入的情況,并結合患者的血壓、生化指標、經濟能力、飲食習慣、病情等,調整患者飲食搭配。每次指導時間15~30 min,滿足患者的營養指導需求。

1.3評價標準

1.3.1營養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的營養指標,包括BMI、血紅蛋白(Hb)、ALB、前清蛋白(PAB)。采集患者干預前及干預6個月后空腹靜脈血,利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進行分析,采取免疫比濁法檢測患者Hb、ALB、PAB水平。

1.3.2營養評分 采取主觀綜合性營養評估量表(SGA)分別于干預后第1天、干預后2個月、干預后3個月、干預后6個月評估兩組患者的綜合營養狀況,評估內容包括體質量、皮下脂肪、飲食、生理功能改變情況,并發癥、胃腸道癥狀、肌肉消耗情況等,分值越低,代表患者營養狀況越好[8]。

1.3.3生活質量 采取臨床生活質量量表評估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估指標包括情緒職能、生理職能、角色職能、認知職能、心理健康狀況及社會職能,總分為100分,分值越高,代表患者的生活質量越高。

2 結 果

2.1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營養指標對比 兩組患者干預前BMI、Hb、ALB、PAB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患者的營養狀況均明顯改善,干預前后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干預后BMI、Hb、ALB、PAB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營養狀況對比

注:與同組干預前比較,*P<0.05。

2.2兩組患者營養評分對比 兩組患者干預后第1天SGA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干預后2、3、6個月SGA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3兩組患者干預后生活質量評分對比 研究組患者干預后各項生活質量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3 兩組患者SGA評分對比(分,

注:與干預后第1天相比,*P<0.05。

表4 兩組患者干預后生活質量評分對比(分,

3 討 論

隨著我國腎病發病率的逐年升高,中、晚期慢性腎病患者數量也逐漸增加,該病患者病程較長,機體免疫功能差,易導致疾病惡化,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中、晚期慢性腎病患者在長時間治療過程中,通常會出現營養不良的癥狀,降低了患者的耐受性,導致治療效果不理想。因此,該病的治療關鍵在于建立有效的營養管理方法,有研究顯示,營養不良和患者預后密切相關,目前,隨著醫學模式的不斷更新,臨床已經逐漸意識到提高營養狀況對改善患者生活質量的重要作用[9]。

常規干預模式可提供心理護理、用藥指導、健康教育等支持,促使患者在疾病治療中保持良好心態,可提高患者對臨床治療相關知識的認知和患者的依從性,降低并發癥發生率。但是常規干預忽視了患者的營養支持、營養吸收情況,不利于改善患者的營養狀況[10-12]。本研究通過對中、晚期慢性腎病患者采取營養支持模式及質量控制進行干預,由慢性腎病專職營養師結合患者不同階段實際情況,制訂營養支持方案,通過相關營養護理措施,促使患者更科學、更自由地選擇食物,使干預措施更具有適用性、針對性,患者容易接受,進而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

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治療后BMI、Hb、ALB、PAB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并且研究組患者干預后2個月、干預后3個月、干預后6個月SGA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由此提示,營養支持模式及質量控制可提高患者的營養水平,改善患者的營養不良癥狀。這是由于營養支持模式及質量控制可通過專業的飲食指導,嚴格的飲食控制,提高患者的營養攝入,同時對患者進行相關的健康知識教育,提高了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和積極性,使患者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進而改善了患者的營養狀況[13-14]。慢性腎病患者病程長,其精神及生理壓力較大,在治療過程中,容易產生不良消極心態,影響疾病治療,同時也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15]。本研究顯示,研究組患者的各項生活質量得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由此提示,對中、晚期慢性腎病采取營養支持模式及質量控制,可使患者攝取更多必需營養物質,調節機體新陳代謝,在改善患者營養狀況的同時也能夠顯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營養支持模式及質量控制可有效改善中、晚期慢性腎病患者的營養狀況,使患者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臨床上進一步推廣應用。

猜你喜歡
營養狀況腎病飲食
1~12月齡肺炎住院患兒的營養狀況及免疫功能評價
云南省老年結核病患者營養狀況的調查
加溫輸注腸內營養對ICU患者營養狀況和并發癥的影響
春節飲食有“三要”
預防腎病,維護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術前營養狀況對膽道閉鎖Kasai術后自體肝生存的影響
飲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造影劑腎病的研究進展
腎病防治莫入誤區
何為清淡飲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