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鰻鱺水泥池養殖與病害防治技術總結

2020-07-15 08:41潘錦仙
江西水產科技 2020年2期
關鍵詞:病害防治

潘錦仙

摘要:鰻鱺屬鰻鱺目,鰻鱺科,是一種營養價值較高的水產養殖品種,從多個方面探討鰻鱺的養殖技術,希望能對鰻鱺養殖戶提供些借鑒和幫助。

關鍵詞:鰻鱺;水泥池;病害防治

養殖鰻鱺在我國具有優越的地理條件,我國南自北部灣,北至渤海灣的遼河和鴨綠江,都有天然鰻苗。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鰻鱺生產國,每年生產鰻鱺25萬t。是出口日本、韓國及歐洲的主要水產養殖品種,產生了極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1? 養殖條件

南寧市武鳴區鑼圩鎮位于廣西的西南部,水質優良,無污染,屬于珠江支流的武鳴河途經該鎮,同時地下水源豐富。由地下水源匯流成的鑼圩河途經鑼圩的群興村等六個自然村屯匯入武鳴河??梢哉f水源條件及氣候都特別有利于鰻鱺生長。

鰻鱺養殖基地在鑼圩鎮群興村,這里三面環山,空氣清新,有通地下水及河流的100畝的水潭,常年有水。鑼圩河河水常年從旁邊流過,周邊無工廠及村莊,是養殖鰻鱺的極佳環境。

鰻鱺的品種很多,共有20多種,但目前馴化飼養的主要有日本鰻鱺、歐洲鰻鱺、美洲鰻鱺和花鰻鱺?;刂饕责B殖美洲鰻鱺(以簡稱美鰻)為主。

2? 養殖前的準備

2.1? 清洗消毒

以水泥池精養為主,水泥池分為鰻苗池和成鰻池。鰻苗池一般為220 m2,成鰻池為300 m2,為四方形水池。

清洗消毒前安裝好進排水口的排污板。排污板內安裝一層20~25目的塑料篩網。

在鰻苗放養前15天,用生石灰200 ppm全池潑灑消毒,15天后用清水洗刷干凈。投苗前7天用20 ppm高錳酸鉀浸泡3天,排干水后備用。

2.2? 調配水質

投放鰻苗前,往鰻苗池注水35 cm深,2~3天后逐步升溫,每8小時升0.5℃,加食鹽,逐步將鹽度調配到7‰。

3? 苗種培育

3.1? 苗種選擇

在2019年5月從北美洲進口美洲鰻鱺苗種,苗種大小均勻,體色透明,活動力強。

3.2? 苗種投放

選購的美鰻規格為6000尾/kg,放養密度為600尾/m2。

苗種運回來后,先測量苗袋的水溫,再測量一下養殖池的水溫。它們之間的溫差不能大于2打開魚苗袋,加入少許池水,輕輕搖動魚袋后再次放入少許池水,反復幾次后才將魚苗緩慢倒入池中。

3.3? 誘食及飼養管理

誘食一般在放苗后2~3天,開始先把紅蟲用清水洗干凈,碾碎后全池潑灑,以后逐漸縮小潑灑范圍,最后誘導鰻苗集中到餌料臺攝食,餌料臺放入水泥池底部,打開餌料臺上的電燈,利用燈光吸引鰻苗上餌料臺攝食。攝食結束后關燈,打開增氧機增氧,3天后全蟲投喂。

苗種培育階段,水的透明度應控制在30~40 cm,水溫控制在29℃~30℃。苗種投放20~30天后,根據白鰻生長情況,可以把排污板內的塑料篩網撒掉,這有利于更好的排出池底的糞污。每天投喂2~3次,視水溫及天氣情況調整投餌量,以30分鐘內吃完為準。

放苗一個月后逐步轉為配合飼料,每天投喂2次(一般在上午4:30和下午17:30),一般投餌量占魚體3%~5%,但也要根據水溫及天氣變化調整投餌量。

3.4? 苗種分養

白鰻苗經過2~3個月飼養,個體差異開始變大,需要分級飼養,分級需停料1天。選別池和鰻種池水溫要相近,同時要注意帶水操作。動作輕緩,每次過篩的鰻魚不能太多。分級是為了避免爭食不均和保證合理的養殖密度。

4? 成鰻養殖

鰻魚苗種經過了3~4個月飼養,鰻種長到300尾/kg左右時,可以轉入成鰻池養殖。放養的密度一般為300尾/m2。

4.1? 鰻種投放

投放前對成鰻池進行檢查維修,主要是檢查進排水口的排污板是否有漏洞,有要及時更換。投放前也按鰻種池消毒的方法對成鰻池進行清洗消毒。

4.2? 飼養管理

飼養管理做到定時、定位、定質、定量。每日投喂2次,在上午的5:00和下午17:00投喂,以30分鐘吃完為宜。同時也根據水溫及天氣變化調整投餌量。

養魚要先養水,隨著攝食量增加,水質容易變壞,要及時換水。投喂2小時后要換水排污。水透明度在30 cm左右。經過2~3個月的飼養,鰻魚大小不均勻,需要適時分養。分養在上午或晚上進行。需停食1天,過程要輕緩,避免魚體受傷。分池后用0.3 ppm高錳酸鉀全池潑灑,對魚體進行消毒。

5? 美洲鰻鱺的魚病防治

在養殖過程中應以預防為主,防重于治,培養好的養殖水體是養殖成功的第一步。水中氨氮及亞硝酸鹽含量不能過高,過高容易引發魚病。一般我們用安特亞硝凈凈化水質,每畝(1 m水深)用300 g。先用水溶解浸泡3小時以上,在天氣晴好的上午化水后全池潑灑。亞硝凈利用生物活性菌消除水中氨氮和含氮有機物及水中亞硝酸鹽,使養殖池水質保持穩定。經常巡池,魚病早發現、早治療。

鰻魚的常見疾?。?/p>

5.1? 細菌性爛鰓

5.1.1? 病原及病因

細菌性爛鰓是美洲鰻鱺養殖過程中最常見的疾病,長年可發病,特別是高溫季節及春夏、夏秋、秋冬,季節交替時發病率高。

病原為嗜水氣單胞菌和柱狀嗜纖維菌等。

病因:主要是因為水質變壞,鰓體受損,使用藥物不合理,鰻魚受刺激,抵抗力下降引起。

5.1.2? 癥狀

病魚表現為體色變黑,攝食量下降或不攝食,在水面或養殖池周圍緩慢游動,打開鰓蓋發現鰓孔發紅,鰓絲充血。

5.1.3? 預防

①每天勤換水,徹底清除池中糞污和殘餌。保持水質良好。②定期殺滅池水中的寄生蟲,避免鰓絲受傷。③合理有藥

5.1.4? 治療

用高效百蟲殺(主要成份為戊二醛),每立方米水體用0.2~0.5 mL,用水稀釋后全池潑灑,每天1次,連用3天。

5.2? 真菌性疾病

5.2.1? 病原

主要為水霉菌,血鰓霉菌等真菌感染引起,是在春冬季低水溫狀態下容易滋生此病。魚體受傷后水溫過低都容易感染發病。

5.2.2? 癥狀

主要表現為攝食少,鰓絲蒼白,有臟物,游動緩慢,嚴重的會看見菌絲在體表或鰓絲上生長。

5.2.3? 預防

真菌疫病是病程較長,治療較復雜的一類疫病,要注意早期預防。在投苗和分級飼養過程中要輕緩,及時處理寄生蟲疫病。

5.2.4? 治療

用2‰~3‰的鹽水浸泡3~5天。有條件可提高水溫,能達到預防和治療作用,或用克霉菌特(主要成份為二硫氰基甲烷),用水稀釋1∶2000后全池均勻潑灑,每立方米水用30~50 mL。連用3天。

5.3? 指環蟲

指環蟲在春季、初夏和秋季,甚至在高溫季節都易發病。在發病季節要多次采樣鏡檢。發現具有眼點的柳葉狀蟲體可確診。

早發現、早治療,根據養殖的美鰻的發病情況。用歐指快克(主要成分為苦參末),100 kg水稀釋后全池均勻潑酒,預防用量每立方米用100~120 g,治療用量每立方米水用150~180 g,魚苗減量使用,連用3天。

6? 小結

這次的新冠肺炎疫情對鰻魚的出口造成了很大的影響,鰻魚的價格從2019年的每噸6萬元,到2020年2月份降至每噸2萬多元。一直到4月份,鰻魚的價格才回升至每噸4萬多元。但日本、韓國、俄羅斯等國家的烤鰻消費,依然依靠從我國進口。隨著疫情的好轉,依然有著極大的利潤空間。因此,只有不斷提高養殖美鰻的技術水平,用科學健康的方式養殖美鰻,才能讓美鰻養殖產生更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猜你喜歡
病害防治
貴州天柱縣稻田養魚關鍵技術和魚病防治
田七主要病害調查及防治藥劑篩選研究
淺談路橋過渡段路基路面施工及病害的防治
試論提高造林質量的措施及病蟲害防治
草魚高產養殖技術及病害防治技術
白刺參繁育及病害防治技術初探
草魚高產養殖技術及病害防治對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