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安沙河溝遺址新發現石制品的考察與研究

2020-07-17 10:37王小慶
考古與文物 2020年1期
關鍵詞:臺面毛坯石器

王小慶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沙河溝遺址位于西安市東郊灞橋區洪慶街道辦燎原村東北(圖一),地處灞河右岸的二級階地上。地理坐標為東經109°08′45″,北緯34°15′23″,海拔高度483米。2009年,陜西省考古研究院在對鄰近的藍田新街遺址進行考古發掘時,在此發現有疑似舊石器時代的文化遺物,2016年8月,我們對這一地點進行了復查,確認其為一處舊石器時代晚期的遺址。為進一步了解沙河溝遺址的文化內涵,2017年5月,我們在此清理出2×10米的探溝一條,共發現石制品243件。以下對此次發現和初步研究作以簡要介紹。

圖一 沙河溝遺址位置示意圖

一、地貌與地層

灞河發源于秦嶺北坡,為渭河右岸支流,流經西安市藍田縣和灞橋區,全長92.6公里,兩岸有發育較好的新生代河流階地序列[1],階地剖面由河床相堆積及其上覆的風成黃土組成,河床沉積含有粉砂到粗礫等不同的粒徑顆粒,上覆以數米到上百米的黃土—古土壤堆積。

沙河溝位于灞河右岸的二級階地,暴露出的黃土剖面由全新世黃土。全新世古土壤、馬蘭黃土和S1古土壤層等構成,堆積層序與藍田刁寨地點[2]基本一致?,F在的地貌為上世紀70年代平整土地修整的梯田,我們所清理的探溝開口位于全新世古土壤層下的臺地上,地層堆積較為簡單(圖二),0.2~0.3米厚的耕土層下即為馬蘭黃土,堆積厚度2.7米左右,土色為濁橙色(7.5 YR 7/3),粉砂質,顆粒較粗,多蟲孔,可見蝸?;?。其下為S1古土壤層,呈淺紅棕色(2.5 YR 5/6),土壤結構為團粒狀,多有白色網狀碳酸鹽膠膜, 有碳酸鹽淋溶作用, 質地堅硬。我們發現的石制品就位于馬蘭黃土的下部。參照刁寨地點的測年數據,其年代約為距今7~3萬年前。

圖二 沙河溝地點地層剖面圖

二、出土的石制品

本次調查共發現石制品243件,材質以石英巖、石英占絕對優勢。以石片為主,約占總數的59%;斷塊也有存在,約占總數的8%;4件長、寬、厚均小于10毫米的碎屑的發現,表明此處是一原地埋藏的舊石器時代遺址。石核數量少,約占總數的7%,有刮削器、尖狀器、雕刻器、石鉆、石錘等,約占總數的25%。

1.石片

石片 共發現139件。類型較為齊全,包括有完整石片、不完整石片、砸擊石片等,部分石片有使用痕跡。平均長度為32毫米(77~12毫米),平均寬度23毫米(93~7毫米)。平均厚度為12毫米(67~2毫米),平均重量為12.5克(89.1~0.55克)。

標本2017XASHG:198,長61、寬49、厚18毫米,重49.03克。石英巖,平面近梯形,兩側及遠端較平直,有崩損(圖三,1)。標本2017XASHG:196,長57、寬50、厚14毫米,重53.93克。石英,礫石臺面,形狀較規整,平面近方形,四周邊緣有崩損(圖三,2)。標本2017XASHG:48,長66、寬93、厚24毫米,重89.15克。石英巖,點狀臺面,平面近三角形,形態較規整,右側及遠端有崩損(圖三,3)。標本2017XASHG:18,長43、寬40、厚14毫米,重34.33克。脈石英,礫石臺面,平面大體呈心形,形狀規整,周邊有崩損(圖三,4)。標本2017XASHG:149,長48、寬46、厚21毫米,重41.87克。石英巖,線形臺面,形狀規整,大體呈心形,邊緣有崩損(圖三,5)。標本2017XASHG:14,長38、寬31、厚9毫米,重11.88克。石英,近線形臺面,遠端較平直,有崩損(圖三,6)。標本2017XASHG:227,長64、寬36、厚20毫米,重39.77克。石英巖,砸擊石片,兩端較平直(圖三,7)。

圖三 沙河溝遺址出土石片(一)

標本2017XASHG:38,長25、寬12、厚7毫米,重2.73克,石英,礫石臺面,平面近長方形,形狀較規整,遠端有崩損(圖四,1)。標本2017XASHG:77,長20、寬10、厚67毫米,重2.1克。石英,線形臺面,遠端平直,有崩損(圖四,2)。標本2017XASHG:31,長31、寬18、厚10毫米,重5.96克。石英巖,礫石臺面,背有棱脊斷面呈三角形,遠端平直,有崩損(圖四,3)。標本2017XASHG:17,長20、寬20、厚9毫米,重4.15克。石英,近線形臺面,兩側較平直,有崩損(圖四,4)。標本2017XASHG:85,長35、寬18、厚24毫米,重13.7克。石英,砸擊石片,呈龜背狀,兩側有崩損(圖四,5)。標本2017XASHG:29,長24、寬21、厚8毫米,重6.03克。石英,臺面長24、寬8毫米,遠端較平直,有崩損(圖四,6)。標本2017XASHG:22,長18、寬12、厚3毫米,重0.55克,線形臺面,遠端較平直,有崩損(圖四,7)。標本2017XASHG:23,長22、寬13、厚6毫米,重2.61克。石英巖,臺面長8、寬5毫米,兩側及遠端較平直,遠端有崩損(圖四,8)。標本2017XASHG:123,長26、寬22、厚17毫米,重9.33克。石英巖,礫石臺面,遠端圓弧,有崩損(圖四,9)。標本2017XASHG:63,長37、寬26、厚8毫米,重5.62克。石英,近線形臺面,遠端圓弧,有崩損(圖四,10)。標本2017XASHG:169,長52、寬36、厚19毫米,重28.87克。石英巖,臺面長17、寬11毫米,遠端平直,有崩損(圖四,11)。

圖四 沙河溝遺址出土的石片(二)

2.石核

共發現16件。有單臺面、雙臺面、多臺面等不同類型,以小型為主。平均長度54毫米(94~19毫米),平均寬度45毫米(69~18毫米),平均厚度34毫米(58~17毫米),平均重量169.4克(597.2~17.5克)。

標本2017XASHG:86,長40、寬26、厚20毫米,重30.11克。石英,砸擊石核,因砸擊有上下二個臺面,臺面邊緣有因砸擊而產生的崩損(圖五,1)。標本2017XASHG:99,石核,長32、寬21、厚 17毫米,重17.5克。石英巖,臺面大體呈長方形,臺面長17、寬12毫米,臺面周邊有片疤,周身剝片,背面保留有礫石面(圖五,2)。標本2017XASHG:73,長39、寬32、厚30毫米,重48.84克。石英,礫石臺面,一側剝片,臺面周邊有片疤(圖五,3)。標本2017XASHG:89,長43、寬18、厚19毫米,重20.63克。石英,臺面傾斜,遠端有因砸擊而產生的崩損,核身四周均有剝片疤痕(圖五,4)。標本2017XASHG:47,長36、寬29、厚26毫米,重30.13克。石英,砸擊石核,有上下兩個臺面,周身剝片(圖五,5)。標本2017XASHG:91,長42、寬30、厚20毫米,重20.28克。石英,礫石臺面,正反兩面均有剝片疤痕,遠端有因砸擊而產生的片疤(圖五,6)。

圖五 沙河溝遺址出土石核(一)

標本2017XASHG:113,長65、寬55、厚31毫米,重168.78克。石英巖,雙臺面,周邊剝片,臺面有修整,盤狀石核(圖六,1)。標本2017XASHG:112,長58、寬46、厚38毫米,重162.87克。石英巖,以一礫石為原料,以初始破裂面為臺面,在一側進行剝片(圖六,2)。標本2017XASHG:52,長75、寬64、厚53毫米,重407.17克。石英巖,以一礫石原料,初始剝片,周邊皆為礫石面(圖六,3)。標本2017XASHG:51,長81、寬69、厚40毫米,重293.22克,石英,初始剝片,周身全為礫石面(圖六,4)。標本2017XASHG:54,長109、寬95、厚67毫米,重940克。石英巖,礫石,預制石核,在頂端修整出一臺面(圖六,5)。標本2017XASHG:8,長94、寬68、厚58毫米,重597.21克。石英巖,臺面平整,在一側剝片,兩側為礫石面(圖六,6)。

3.刮削器

共發現15件,均以石片為毛坯,種類較多,多以石片為毛坯打制而成,依加工刃口數量,可分單邊刮削器、兩邊刮削器和多邊刮削器三種。平均長度39毫米(83~15毫米),平均寬度28毫米(63~12毫米),平均厚度1 4毫米(4 2~4毫米),平均重量25.4克(131.8~1.6克)。

圖六 沙河溝遺址出土石核(二)

標本2017XASHG:83,長15、寬12、厚4毫米,重1.62克。石英,以一平面大體呈長方形的小石片為毛坯,在遠端和近端正向加工,調整出二個近平直的刃(圖七,1)。標本2017XASHG:21,長36、寬23、厚9毫米,重8.24克。石英,以一近線形臺面石片為毛坯,遠端正向加工,調整出一弧形刃(圖七,2)。標本2017XASHG:104,長34、寬22、厚10毫米,重12.14克。石英,以一平面近長方形的石片為毛坯,兩側修整平直,遠端正向加工,調整出一平直刃(圖七,3)。標本2017XASHG:78,長31、寬30、厚13毫米,重15.65克。石英,以一平面近扇形的龜背狀石片為毛坯,在遠端正向加工,調整出一弧形刃(圖七,4)。標本2017XASHG:102,長20、寬12、厚6毫米,重2.52克。石英,以一平面近長方形小石片為毛坯,在遠端正向修整,調整出一弧形刃(圖七,5)。標本2017XASHG:58,長25、寬14、厚7毫米,重4.57克,石英巖,以一平面大體呈長方形的礫石臺面石片為毛坯,遠端正向加工,調整出一平直刃(圖七,6)。標本2017XASHG:107,刮削器,長42、寬43、厚42毫米,重30.48克,石英巖,以一平面近三角形的石片為毛坯,在一側正向修整去薄,邊緣交互加工,調整出一平直刃(圖七,7)。標本2017XASHG:110,長53、寬31、厚19毫米,重32.6克。石英,以一礫石臺面的長方形石片為毛坯,中腹部至遠端正向修整去薄,遠端邊緣交互打擊,調整出一弧形刃(圖七,8)。標本2017XASHG:3,長83、寬63、厚22毫米,重131.81克。石英巖,以一礫石臺面的石片為毛坯,遠端正向修整調整出一平直刃(圖七,9)。

4.尖狀器

共發現10件,均由石片制成,它們基本上在石片的兩側經修理使之相交于一端形成尖刃。平均長度40毫米(78~13毫米),平均寬度23毫米(34~11毫米),平均厚度13毫米(20~6毫米),平均重量17克(56.6~1.5克)。

標本2017XASHG:94,長13、寬12、厚6毫米,重1.52克。石英,以一背有棱脊,平面大體呈三角形的小石片為毛坯,中部至遠端正向修整去薄,兩側調整平直,在遠端形成一尖(圖八,1)。標本2017XASHG:103,長23、寬11、厚9毫米,重2.87克。石英巖,以一背有棱脊,平面大體呈三角形的石片為毛坯,遠端正向修整去薄,兩側修整平直,在遠端形成一尖(圖八,2)。標本2017XASHG:93,長37、寬29、厚14毫米,重14.95克。石英,以一礫石臺面的石片為毛坯,兩側至遠端修整平直,調整出一尖(圖八,3)。標本2017XASHG:11,長78、寬34、厚20毫米,重56.64克。石英,以一礫石臺面的石片為毛坯,遠端交互打擊,調整出一尖(圖八,4)。

5.雕刻器

共發現24件,均由石片制成,它們基本上是在石片的一端打制出一個類似鑿子形的平直刃。平均長度42毫米(75~24毫米),平均寬度26毫米(56~12毫米),平均厚度11毫米(26~6毫米),平均重量18.3克(85.6~2.6克)。

標本2017XASHG:49,長24、寬12、厚8毫米,重2.92克。石英巖,以一近長方形的小石片為毛坯,遠端正向修理,調整出一小的平直刃(圖九,1)。標本2017XASHG:59,長36、寬23、厚12毫米,重12.72克。石英巖,以一平面近三角形的石片為毛坯,兩側至遠端正向修整,在遠端調整出一小的平直刃(圖九,2)。標本2017XASHG:33,長34、寬18、厚8毫米,重4.31克。石英巖,以一線形臺面石片為毛坯,遠端正向加工調整出一鑿子狀的刃(圖九,3)。標本2017XASHG:81,長28、寬23、厚8毫米,重5.7克。石英,以一平面近三角形的石片為毛坯兩側至遠端正向加工,在遠端調整出一小的平直刃,背面為礫石面(圖九,4)。標本2017XASHG:26,長24、寬22、厚9毫米,重7.39克。石英,以一石片為毛坯,在遠端正向加工,調整出一小的橫直刃(圖九,5)。

圖八 沙河溝遺址出土尖狀器

圖九 沙河溝遺址出土雕刻器

標本2017XASHG:101,長27、寬12、厚8毫米,重2.59克。石英,以一背有棱脊的長石片為毛坯,遠端正向修整,調整出一小的平直刃。(圖九,6)標本2017XASHG:191,長43、寬17、厚11毫米,重8.33克。石英巖,以一背有棱脊的長石片為毛坯,遠端正向修整,調整出一小的平直刃(圖九,7)。標本2017XASHG:61,長46、寬32、厚8毫米,重13.09克,石英,以一平面大體呈菱形的石片為毛坯,在一端正向加工,調整出一小的平直刃(圖九,8)。標本2017XASHG:109,長60、寬30、厚23毫米,重28.15克。石英,以一礫石臺面的長石片為毛坯,兩側修整平直,在遠端橫向加工,調整出一小的平直刃(圖九,9).標本2017XASHG:37,長58、寬33、厚28毫米,重85.69克。石英巖,以一近線形臺面的厚石片為毛坯,遠端交互打擊,調整出一鑿子狀的刃(圖九,10)。

圖一○ 沙河溝遺址出土石鉆

6.石鉆

共發現10件,均由石片制成,一般是在修整成型后在遠端橫向加工,修整出一小的尖突。平均長度42毫米(43~40毫米),平均寬度26毫米(43~15毫米),平均厚度14毫米(18~6毫米),平均重量16.3克(31.5~6.6克)。

標本2017XASHG:64,長40、寬15、厚15毫米,重12.31克。石英巖,以一長且厚的石片為毛坯,在遠端交互打擊,調整出一尖突(圖一○,1)。標本2017XASHG:24,長42、寬25、厚6毫米,重6.65克。石英巖,以一近線形臺面石片為毛坯,遠端正向加工,調整出一小的尖突(圖一○,2)。

7.石錘

共發現6件,均為天然的河卵石,形態規整,在一端或兩端均有因加工石器而產生的小的凹坑和白色麻點。平均長度69毫米(110~30毫米),平均寬度60毫米(82~20毫米),平均厚度40毫米(70~17毫米),平均重量293.2克(626~12.6克)。

標本2017XASHG:241,長68、寬63、厚24毫米,重144.19克。礫石,石英巖,平面近三角形,在一端有因砸擊而產生的疤痕(圖一一,1)。標本2017XASHG:195,長110、寬65、厚55毫米,重446.1克。礫石,石英巖,在上下兩端有因敲擊而產生的小麻點(圖一一,2)標本2017XASHG:230,長94、寬73、厚48毫米,重441.33克。礫石,石英巖,平面近三角形,在一端有因砸擊而產生的疤痕(圖一一,3)。

圖一一 沙河溝遺址出土石錘

三、相關問題的探討

通過對沙河溝遺址出土石制品的初步觀察可以看出,其原料構成較簡單,以石英巖和石英為主,剝片技術以錘擊法為主,砸擊法也有一定數量。石核的形態較為穩定,大多數為多臺面石核,形態以小型的扁平體或多面體為主,另外還發現有1件形態較為規整的盤狀石核,它們均為簡單剝片技術的產品,尚不見預制石核的跡象,在部分標本上可見修理臺面的痕跡,若干石片也有此特征。盤狀石核的存在表明當時人類對石材打片效率控制的提高,經過對臺面的修整,調整臺面角,以產生形態規則的長方形、梯形、三角形石片等。石片均為小型,形狀多不規則,但可見規則的窄長小石片、長方形石片、梯形石片、三角形石片等。石器中除石錘外,均為長、寬在100毫米以內的小型者,器型組合為刮削器、尖狀器、雕刻器、石鉆等,不見砍砸器、手斧、石球等大型石器。以石片石器為主,片狀毛坯為95%以上。石器的制作均采用硬錘加工,多以天然河卵石為石錘,修理方式以正向加工為主,兼有反向、復向、交互打擊等。石器的修理較簡單,修疤多為單層的,常見的為深寬型,刃口銳者多,器型較為規整。

藍田刁寨、甘峪地點[3]與沙河溝遺址相距不遠,它們在地層堆積上完全一致,年代大體相同,在石制品的構成也有相當多的共性。均具有以石英、石英巖為主體的“石片—小石器”的技術體系的產品(圖一二、一三),在刁寨、甘峪地點發現的石制品中,石核數量較多,其中測量數據在100毫米以下的小型石核占絕對優勢(圖一二,6),多為錘擊石核,也有一定數量的砸擊石核存在。以礫石臺面為主,經過修整的臺面也有發現。刁寨、甘峪地點發現的刮削器、尖狀器(圖一二,2、4、7、10、12、13;圖一三,11)在材質、類型等方面與沙河溝遺址完全相同,它們均以錘擊法或砸擊法剝片,以石片為毛坯,用硬錘加工,加工方式多樣,有正向、反向、復向、交互打擊等等,都不見軟錘調整技術,石器修理較為簡單,器型也較為規整。但明顯不同的是在沙河溝遺址不見刁寨、甘峪地點的重型砍砸器、石球、手斧、手稿等大型石器。其中緣由還有待于我們進一步的工作去探究。新近的調查結果顯示,有跡象表明在深海氧同位素3階段的間冰階, 秦嶺南北麓可能還存在以小型石片工具為主的遺址[4],我們期待更為詳盡的考古調查和發掘成果的公布。

圖一二 藍田刁寨發現的舊石器標本

圖一三 藍田甘峪發現的舊石器標本

中國華北地區舊石器時代的文化面貌是以石片主工業類型為主的,上世紀50年代開始,賈蘭坡通過對丁村遺址[5]、峙峪遺址[6]、鵝毛口遺址[7]等遺址的具體研究,提出了中國華北地區舊石器文化發展的兩大傳統理論,即“匼河—丁村系”的大石片砍砸器和尖狀器傳統和“周口店第 1 地點—峙峪系”的小石器傳統。前者一直延續到新石器時代,如山西鵝毛口新石器時代遺址,后者到晚期發展成為細石器文化。這個理論首先提出了中國舊石器文化發展的連續性和繼承性,對中國遠古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上世紀90年代末張森水對中國舊石器技術類型的基本框架進行了梳理,總結出中國舊石器文化面貌存在的11種技術類型,這些技術類型構成了中國南、北主技術傳統二元結構和多種區域性技術類型并存的格局。這兩種主要技術類型,一是南方的礫石工業技術傳統,一是北方的小石器工業技術傳統。北方類型技術傳統的特點主要表現為石制品多為小型,多用石片毛坯加工工具,工具類型也較為多樣,又被概括為石片工業[8]。劉揚通過對中國北方小石器技術發展演化的宏觀考察,認為小石器技術傳統從舊石器時代早期一直延續到晚期,表現出線線進化的特征,發展平緩而又不乏亮點,從技術演化上來說,純熟的細石器技術的出現與早期的小石器技術不無關系,具有自源性的特點[9]。由此可以看出,“石片—小石器”的文化傳統在中國舊石器時代的歷史長河中是一直存在并連續發展的。

華北地區的早期舊石器時代文化在泥河灣盆地的馬圈溝、小長梁、東谷坨、飛梁、半山、霍家地、大長梁、岑家灣等遺址均有發現[10],從遺址的分布來看,它們主要分布在泥河灣盆地山前,即古湖岸帶的邊緣地區。這些遺址石制品的加工技術都較為簡單,屬于石器技術的模式I,或稱石核—砍砸器技術,總體來看與世界其他各地,如東非最早的奧杜威石器工業、西亞地區最早的石器工業都很類似,但泥河灣盆地早期舊石器時代文化自身特征也十分明顯,這就是石器類型的小型化。其原料以遺址附近的劣質燧石為主,普遍采用錘擊法剝片,砸擊法少見,修理臺面技術開始出現,工具形態普遍較小,加工簡單,只有少量精制標本。刮削器所占比例大,尖狀器、雕刻器等均較少,大型砍砸器基本不見。它們應是華北地區最早的“石片—小石器”文化傳統的代表。由此可見,中國華北地區舊石器時代文化自出現之日起,在具有人類早期文化共同性的同時,其地域性的特征也十分突出,即“石片—小石器”的技術體系獨具特色,在此后的以周口店第一地點[11]、許家窯—侯家窯遺址[12]、周口店第15地點[13]、峙峪遺址[14]等為代表的華北地區舊石器時代文化發展序列中,這一文化傳統始終得以保持。周口店第一地點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古人類化石產地之一,同時遺址還發現有 10余萬件石制品。這些石制品的原料主要有脈石英、綠砂巖、石英巖、燧石和水晶等,剝片技術有錘擊法、碰砧法和砸擊法,對不同的石料采用不同的制法。石器個體大多較小,僅少數為大型石器,器類主要有刮削器、尖狀器、砍砸器、端刮器、雕刻器和石球等,尤以刮削器數量為多。工具毛坯多為石片,其中采用砸擊法制成的兩極石片和用兩極石片加工而成的工具最有特色。許家窯—侯家窯遺址位于泥河灣盆地北部桑干河支流梨益溝右岸。石制品和動物化石蘊藏相當豐富,且保存較好,發現的石制品數量超過2萬件,類型包括石核、石片以及各類工具。許家窯—侯家窯遺址石制品明顯體現出承上啟下的技術風格。石制品以小型為主;存在兩極石片,修理臺面的石片很少,各型尖狀器、刮削器和雕刻器也是周口店第一地點和晚期峙峪遺址的常見風格。周口店第15地點出土了1萬余件石制品,原料包括脈石英、火成巖、水晶、燧石、砂巖和石英巖,以脈石英為主。對不同質地的原料采用不同的方式加以開發,根據石器的功能要求選擇不同質地和大小的毛坯生產石器,對相對優質的材料充分加以利用。錘擊法是剝片的主要方法,有盤狀石核剝片技術。石制品形態以小型為主,工具類型豐富,有刮削器、凹缺器、雕刻器、砍砸器、尖刃器、石錐、薄刃斧、石球等,以刮削器為主,而且種類繁多。峙峪遺址位于泥河灣盆地西南端,其文化層埋藏在峙峪河第二級階地,發現有15000多件石制品。以小型為主,存在兩極石核和兩極石片。石片生產技術可能有硬錘和軟錘直接打擊法,以及砸擊法和間接打擊法。工具類型多種多樣,尖狀器和刮削器尤為發達。

以上的發現表明,雖然不同區域、不同時段,人類在石材的選擇、加工技術方法的運用、工具的具體形態等方面的文化差異、發展與演進是存在的,但這些發展變化都是在“石片—小石器”這一大的框架內進行的。在華北地區舊石器時代的歷史發展長河中,“石片—小石器”的文化傳統是貫穿始終的,我們此次發現的沙河溝遺址就是這一文化傳統中發展、演進中的一環。

與沙河溝遺址大體同一時代,文化面貌相近的文化遺存在鄰近地區也有發現,如織機洞遺址[15]、老奶奶廟遺址為代表的嵩山東南麓遺址群[16]、洛陽北窯遺址[17]、秦安大地灣遺址[18]、莊浪徐家城遺址[19]等等。這類遺存在舊石器時代晚期的華北地區有著較為廣泛的分布,其中,以織機洞遺址和老奶奶廟遺址的材料較為系統。

織機洞遺址在鄭州市西南約50公里處,地處嵩山北側的低山丘陵區邊緣,自1990年以來,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與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在此開展了多次的考古發掘工作,發現了大量的石制品、動物化石和人類活動遺跡。其石制品以小型為主,石英是其主要原料,但燧石也比較常用。打片以錘擊法為主,也有砸擊法。錘擊石片和石核形狀大部分不定形,且多自然臺面。石片形態多不規則,也有少數呈梯形、三角形和似長石片。石器主要以石片做為毛坯,石器類型具有多樣性,包括寬刃類的刮削器、砍砸器,尖狀器、石錐和雕刻器,未發現石球和手斧。修理石器基本上用錘擊法,錘擊加工石器的主要方式是向背面加工,向破裂面加工居其次。僅個別石器做過相當細致的修理。修理痕跡多見于刃口近緣,故常見者為單層修疤,且以深寬型者居多,修理成之刃口多較銳。修理工作大多粗糙且比較簡單,較少經過仔細加工、形體規整的精制品。其加工方法主要應是硬錘技術。

老奶奶廟遺址位于河南省鄭州市西南,遺址地處嵩山余脈向東延伸地帶,屬低山丘陵區,地勢呈東高西低,區域內黃土堆積發育良好。2011年春季至2012年夏季,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與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合作在此發現有大量的石制品和人類活動遺跡。石制品的種類包栝石核、石片、斷塊及各類工具等。石制品的原料以灰白色石英砂巖和白色石英為主,亦有少量的石灰巖、火成巖及燧石等原料使用。在石英砂巖制品中,石片與石核的數量較多。石核大多為多臺面石核,均為簡單剝片技術的產品,尚不見預制石核的跡象。石英原料則體積較小,亦采用錘擊技術或碰擊技術直接剝取石片。經過仔細加工的工具多系石英原料,數量不多,由于石英原料的廣泛使用,石制品中小型者比例很高,工具修理也較為簡單,可見到的類型有邊刮器、尖狀器等(圖一四),形體多較細小。

圖一四 鄭州老奶奶廟遺址出土的石器

有學者對這類遺存進行了系統的整理分析,認為石片工業與技術一直是晚更新世華北地區舊石器文化發展的主流。到更新世較晚階段,即深海氧同位素3階段,解剖學意義上的現代人與石片石器遺存一起在華北北部出現。這種情況也與本地區更早階段己經帶有現代人體質特征的古老人群擁有的石片石器技術有明顯的聯系,應該是華北地區更新世人類在區內連續發展的表現[20]。沙河溝遺址出土的石制品與織機洞遺址、老奶奶廟遺址為代表的嵩山東南麓遺址群、洛陽北窯遺址、秦安大地灣遺址、莊浪徐家城遺址具有相當多的共性,如均以石英、石英巖為主要石材,多以錘擊法或砸擊法進行剝片,石制品都以小型為主,刮削器、尖狀器、雕刻器等占工具類的大宗,加工調整技術相對簡單。這些文化特征都是“石片—小石器”技術傳統的集中體現,其從舊石器時代早期在泥河灣盆地開始出現,經歷周口店第一地點、許家窯—侯家窯遺址、周口店第15地點、峙峪遺址等多個階段,貫穿于華北地區舊石器時代的始終,與直立人向早期智人到現代人的演化同步而行,華北地區舊石器時代文化的傳承與連續,表明在以中國大陸為中心的東亞地區,舊石器時代文化是一脈相承的,與此相應,人類的演化的鏈條也從未中斷。

[1] a.賈蘭坡,張玉萍,黃萬波等.陜西藍田新生界[C]//陜西藍田新生界現場會議論文集.北京:科學出版社,1966.b.王乃樑,曹家欣,錢宗麟.陜西藍田地區灞河中游地貌結構及其發育歷史[C]//陜西藍田新生界現場會議論文集.北京:科學出版社,1966.

[2] 王社江,鹿化煜,張紅艷等.陜西藍田地區新發現黃土地層中的舊石器及其年代[J].科學通報,2014(14).

[3]同[2].

[4]王社江,鹿化煜.秦嶺地區更新世黃土地層中的舊石器埋藏與環境[J].中國科學:地球科學,2016(7).

[5]裴文中,吳汝康,賈蘭坡.山西襄汾縣丁村舊石器時代遺址發掘報告[M].北京:科學出版社,1958.

[6]賈蘭坡,蓋培,尤玉柱.山西峙峪舊石器時代遺址發掘報告[J].考古學報,1972(1).

[7]賈蘭坡,尤玉柱.山西懷仁鵝毛口石器制造場遺址[J].考古學報,1973(2).

[8]張森水.管窺中國舊石器考古學的重大發展[J].人類學學報,1999(3).

[9]a.劉揚.泥河灣盆地更新世人類活動遺跡與石器技術演化[J].第四紀研究,2012(2).b.劉揚.中國北方小石器技術的源流與演變初探[J].文物春秋,2014(2).

[10] 謝飛,李珺,劉連強.泥河灣舊石器文化[M].石家莊:花山出版社,2006.

[11] 吳汝康,任美鍔,朱顯謨.北京猿人遺址綜合研究[M].北京:科學出版社,1985.

[12] a.賈蘭坡,衛奇.陽高許家窯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址[J].考古學報,1976(2).b.賈蘭坡,衛奇,李超榮.許家窯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址1976年發掘報告[J].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1979(4).

[13] a.高星.周口店第15地點剝片技術研究[J].人類學學報,2000(3).b.高星.關于周口店第15地點石器類型和加工技術的研究[J].人類學學報,2001(1).c.高星.周口店第15地點石器原料開發方略與經濟形態研究[J].人類學學報,2001(3).

[14]同[6].

[15] a.張松林,劉彥鋒.織機洞舊石器時代遺址發掘報告[J].人類學學報,2003(1).b.王幼平.織機洞的石器工業與古人類活動[C]//考古學研究(八).北京:科學出版社,2000.

[16] a.王幼平.嵩山東南麓MIS3階段古人類的棲居形態及相關問題[C]//考古學研究(十).北京:科學出版社,2012.b.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2015年鄭州老奶奶廟遺址第2地點發掘簡報[J].中原文物,2018(6).c.李文成,汪松枝,顧萬發,劉拓,李昱龍,何嘉寧.河南鄭州老奶奶廟第3地點初步研究[J].人類學學報,2018(3).

[17] 劉富良,杜水生.洛陽北窯黃土舊石器遺址1998年發掘報告[J].人類學學報,2011(1).

[18] 張東菊,陳發虎,BettingerRL.甘肅大地灣遺址距今6萬年來的考古記錄與旱作農業起源[J].科學通報,2010(10).

[19] a.李鋒,陳福友,王輝等.甘肅省徐家城舊石器遺址發掘簡報[J].人類學學報,2012(3).b.李鋒,陳福友,高星等.甘肅省徐家城舊石器遺址的年代[J].人類學學報,2013(4).

[20] 王幼平.華北晚更新世的石片石器[J].人類學學報,2019(4).

猜你喜歡
臺面毛坯石器
飛機整體結構件加工變形的初始殘余應力- 初始幾何誤差耦合影響與控制
基于直角坐標系的木板最優切割方案研究
蘇軾和他的超然臺、烏臺、嘯臺
高頻電液振動臺用臺面的性能分析及優化設計
臺面都上不了,怎么成功
機械加工工藝規程制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