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珠江口地區咸水歌的傳承與保護

2020-07-20 00:41范增
戲劇之家 2020年20期
關鍵詞:咸水歌傳承與保護

范增

【摘 要】咸水歌是珠江口地區優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同其他藝術形式一樣,具有較為悠久的歷史淵源和獨特的地域特征。珠江口位于廣東省中南部,屬“一帶一路”重要的前沿地域,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區域,獨特的地域特色形成了其特有的音樂文化氣質與音樂形態。咸水歌中蘊涵了大量的疍家傳統音樂因子,具有“活化石”的作用。通過對其生存背景、歷史淵源、形態特征與傳承狀況進行深入細致的研究,必將對洞悉疍家音樂文化的內涵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從而為咸水歌的保護與傳承,弘揚疍家音樂文化提供更豐富詳實的理論依據。

【關鍵詞】咸水歌;疍家人;傳承與保護

中圖分類號:J642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20)20-0045-02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河涌交錯,水網縱橫的珠江口沿海水鄉孕育了水上人家(疍民)這一特殊群體。嘗盡了酸甜苦辣的疍家人在樸實無華的生活中又創作出了富有水鄉情懷的水上之歌——咸水歌。這充分證明了“人類在發展的歷史進程中創造了文化,而文化在發展中也影響著人”這一觀點。咸水歌是南部沿海一帶操廣東白話方言演唱的一種水上漁歌,也稱“白話漁歌”,主要分布于珠江口地區珠海、中山、廣州番禺、順德、新會、東莞等地。另外,廣東其他沿海地區的陽江、湛江、電白以及港澳等地也有與咸水歌相近的漁歌。咸水歌是不同歷史階段的水上人家群體創作而成的,它是疍家人生存的真實寫照和藝術化的民間紀實。咸水歌所處的地域特色以及族群屬性造就了其典型的藝術風格,從婚嫁喜事到生日喪葬,咸水歌的發展伴隨著疍家人從襁褓一直唱到生命的盡頭。然而,隨著20世紀90年代,疍家人大規模棄舟上岸,離開了水邊的咸水歌也慢慢地淡出了人們的生活。因此,從咸水歌的起源、發展、內容、特色、價值等方面出發,了解、保護、傳承、發展咸水歌這一特定文化現象,對了解疍民的歷史以及加強傳統優秀文化的認同感和民族自豪感有著極大的藝術價值。

一、珠江口地區咸水歌的歷史淵源與形態特征

咸水歌又稱咸水嘆、蜓歌、疍歌、白話漁歌、后船歌、蠻歌等。由于疍家人生活在沿海的咸水之中,他們日常所演唱的歌曲,則被稱之為“咸水歌”。明代文學家屈大均在其《廣東新語》卷十二《粵歌》曰:“疍人亦喜唱歌,婚夕兩舟相合,男歌勝則牽女衣過舟也?!薄稄V東新語·舟語·疍家艇 》也有記載:“諸疍以艇為家,是曰疍家。其有男未聘,則置盆草于梢,女未受聘,則置盆花于梢,以致媒妁?;闀r以蠻歌相迎,男歌勝則奪女過舟”。文中所涉“蠻歌”就是如今的“咸水歌”。清初著名詩人王士禎的竹枝詞中提道:“潮來濠畔接江波,魚藻門邊凈綺羅。兩岸畫欄紅照水,疍船爭唱木魚歌”。這里的“木魚歌者”也是“咸水歌”,由此可見,咸水歌的在明清時期已廣為流傳。歷史上,泛舟于水上的人陸續來到珠江口一帶,并散布生活在中山、珠海、廣州等地。他們以漁業、種植為主,人們稱這些種禾養蠶,撒網捕魚,講“白話”的人為“疍家人”或“疍民”。他們在辛勤勞作建設美麗家園的同時,優秀且富有民族特色的漁歌文化也隨之形成。珠江口地區的咸水歌以中山坦洲咸水歌的歷史最為悠久,且流傳最為廣泛,目前仍然保留著較為傳統的唱法。除此之外,廣東沿海其他地區也有著與“正宗”咸水歌曲調相近的水上漁歌。正是由于這些地區長期同大海的咸水打交道,咸水歌之名也與此有關。

咸水歌的發展經歷了一個漫長而又曲折的過程,其內容涉獵十分廣泛。有男女青年互訴衷腸的愛慕之情,也有生產種植的勞動場面,有婚禮宴會或者喜慶之日演唱的“歌堂歌”,也有日常生活,勞動休息間的“大板歌”,可謂天文地理,歷史今事,婚喪嫁娶,勞作耕種之事均可編入曲中?!澳闶轻烎~仔定是釣魚郎,我問你手執魚絲有幾多十壬長?幾多十壬在海底,幾多十壬在手上,還重有幾多十壬在船旁……”;“妹呀呢!五月沙田龍舟鼓響呢姑又妹,從水鄉響到呢國際賽場啊哩。哥呀呢!打破禁忌女子登龍舟呢兄又哥,艱苦訓練呢登上國際頒獎臺啊哩……”,通過咸水歌的演唱旋律和歌詞內容發現,咸水歌沒有固定的歌譜,沒有起伏多變的旋律。咸水歌的歌詞取自生活、根據現實生活的所見所聞,即興編創,所唱內容通俗易懂,每句的末尾通常以“姑呀妹”等詼諧的語句作為點綴,反映了他們對日常生活勞動的態度、情趣、愿望的感情表達及審美觀念,從而形成了咸水歌獨具風格特色的藝術特色。

二、珠江口地區咸水歌的傳承與保護現狀

音樂文化現象的研究總離不開人的作用和影響,如果排除這一因素,音樂的本質就不能被充分地揭示。在咸水歌的傳承過程中,民間藝人是主要的傳承者和承載者,咸水歌的保護與傳承首要工作即是對老一輩民間藝人的保護,“人在則藝在,人去則藝亡”。筆者在田野調查中了解到,目前能夠完整演唱全套咸水歌的民間藝人寥寥無幾且都年事已高,以人為主體的咸水歌班社也越來越少,年輕一代對咸水歌的熱愛遠不及過去,這就使得咸水歌在傳承上遇到了新的難題。因此,對于咸水歌曲目的發掘和整理,對老一代咸水歌藝人和傳統咸水歌班社的保護成為保護與傳承咸水歌這一民族民間藝術的首要任務。

咸水歌的歷代傳承人通過“口傳心授、口耳相傳”的方式延續著咸水歌這一文化瑰寶,使得這一文化瑰寶得以存續至今。因此,對于咸水歌傳承人的基本信息、師承狀況等方面的研究至關重要。深入民間進行調查,采訪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人,從傳承人那里收集到第一手資料,這是原生態的,也是最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檔案。一方面,通過對傳承人的表演和演示進行拍照、錄音或錄像,收集到能真實記錄非物質文化遺產內容和形式的原始檔案;另一方面,通過對傳承人的采訪進行筆錄、錄音或錄像,收集到能反映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歷史淵源、基本內容、文化價值和傳承人等情況的口述檔案。此外,收集傳承人保留著的相關手稿、照片和錄音帶等珍貴檔案,以及相關器具、制品之類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實物檔案也是保護的關鍵。筆者在廣州番禺采訪中發現,多數老一輩咸水歌演唱者已故去,而在世的大多年邁且無法再像當年一樣引吭高歌。然而每每談到20世紀六十年代的斗歌或是往昔的水上生活,內心依然洋溢著激動之情。這些咸水歌的演唱者從小耳濡目染,深受父母祖輩的影響,父親或者母親就是他們的老師。另外,參加當地歌會,以歌會友也是學唱咸水歌的主要途徑。

猜你喜歡
咸水歌傳承與保護
一曲咸水歌,一方水土情
郭錦生編著《欖核咸水歌》出版
廣西北海疍家咸水歌的價值及其翻譯效益探析
Song of Salty Water
河北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在高校傳承與保護的研究
咸水歌聲亮
貴州黔東南侗族大歌傳承與發展新探
文化體制改革背景下高安采茶戲傳承與保護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