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歐洲追“星”美食之旅

2020-07-20 06:41凌音
旅游縱覽 2020年6期
關鍵詞:米其林畢加索咖啡館

凌音

我本是懷著一顆虔誠的文藝之心踏上歐洲之旅的,但對異域美食的貪戀讓我時常與美妙滋味不期而遇,這和本次追尋的大咖畢加索還有一段不解之緣。

探訪“四只貓咖啡館”

時光回到十九世紀90年代,那時的巴塞羅那還是一座滿是機遇的城市,初出茅廬的文藝憤青畢加索與這座城市的交集就在“四只貓咖啡館”,這里是他游走藝術圈的打卡勝地。于是,我慕名前往這家咖啡館,探尋究竟。

也許是因為來之前做足了功課,隱匿在哥特區深巷里的那扇哥特式拱門,竟讓我有似曾相識之感。鍛鐵門框上懸掛著一幅易被人忽略的小小的畫作,但還是被我發現了,那是畢加索為咖啡館手繪的作品——四只貓咖啡館的宣傳海報,這張海報并被印制為菜單封面。畫面所繪為一組在咖啡館里的人物,人物著裝明顯地反映出那個時代的烙?。耗行灶^戴高帽,身著舊式長大衣;女性頭戴寬沿女帽,身著襯布裙子,他們的身后正是此刻我眼前的這座拱門,這感覺好似時光穿越,畫作的左上角清晰地寫著“4 CATS”。

為什么起名“四只貓”?原來這是巴塞羅那所屬的加泰羅尼亞地區語言的通俗表達,意思是“唯少數人”,當然這恰好與藝術家們傲驕、清高,只接觸小圈子而遠離蕓蕓眾生的行為和人設相吻合。此外,這四只貓還寓意與這家咖啡館緊密捆綁的四個主要角色,首要的兩位是著名畫家兼咖啡館投資人雷蒙·卡薩斯,以及經營者佩雷·羅梅烏。

走進咖啡館,目光所及是滿墻的繪畫作品,仿佛這里不是一家餐廳,而是藝術博物館。我認出了墻壁上雷蒙·卡薩斯的自畫像,畫面中,他嘴里叼著煙斗,與佩雷·羅梅烏腳踏雙人自行車,倆人一前一后配合得頗為默契,就好像去結伴出游。

自畫像下面密密匝匝地陳列著一幅幅畫作,仿佛在提醒食客,畢加索的繪畫展處女秀就曾在這間貓咖啡館舉辦,那年他只有18歲。那屆畫展極其簡陋,未裝裱的作品被一張張赤祼裸地釘在大廳的墻壁上。藝術評論家對其畫展評論如下:“迷戀于現代主義的極端形式,藝術感覺發生了可悲的精神錯亂,有著錯誤的藝術觀念……這些布滿畫廊的憂郁、沉默,缺乏人情味的人物肖像描繪讓觀者心生同感……”雖然售價只有1~5個比塞塔,但好消息是展出的大部分素描畫都賣出了。

沉思中,我被侍者引到一處落座。雖然此刻離晚餐時間尚早,但餐廳里依然不乏陸續入座的食客,想必來者也是如我一樣的畢加索粉絲吧。只不過因我一個人就餐,且腹中并不饑餓,僅點了一份下午茶,算是到“四只貓”的打卡紀念吧,何況我在這里飽嘗了精神食糧呢。

品味著溫熱的咖啡,我想起咖啡館開業時的邀請函所述,四只貓咖啡館是加泰羅尼亞文藝復興支持者的集結地,“是一個屬于醒悟者們的小酒館,一個溫暖的屬于那些渴望歸家者們的角落,一個屬于那些尋求精神啟蒙者們的博物館,一個屬于那些喜愛蝴蝶舞動的幻影和葡萄藤枝蔓的行者的客棧,一個屬于北方情侶們的哥特式啤酒館,一個屬于南方情侶們的安達盧西亞式庭院,以及一個訴諸友誼與心理療傷的地方……”

咖啡館與藝術家似乎永遠有著千絲萬縷的情結。如果那時有社交網絡,想必畢加索的朋友圈是這樣的畫風:每當入夜,四只貓咖啡館燈火通明,一群藝術“夜貓子”呼朋喚友在此聚集。當咖啡的濃香飄蕩在屋頂上空,酒精在空氣慢慢揮發,各種奇思妙想相互碰撞,藝術靈感與激情一觸即發。激烈的討論掀起了一場場頭腦風暴,觀點的沖突刺激著敏銳的藝術神經,新思潮與創新手法層出不窮,還有文藝女青年們熱烈的點贊與轉發……“四只貓咖啡館”是畢加索藝術生涯里不可或缺的篇章,它就像鷹巢,哺育了畢加索等一眾文藝雛鷹。

只嘆喧囂的人氣無法帶給咖啡館更多實打實的營業收入。溫文爾雅又自帶憂郁氣質的佩雷·羅梅烏曾苦苦思索如何將流量變現,卻始終不得其法。這也是沒辦法的事,藝術家們在成名之前大都落魄,縱然頭腦中有千軍萬馬呼嘯奔騰,無奈口袋里只有幾個銅板叮當作響。1903年7月,經營不善、負債累累的四只貓咖啡館關門停業。此后,這座建筑又經歷了西班牙內戰,所幸得以保全。1978年咖啡館重新開張營業,直到今天。

在莫金斯追“星”

作為畢加索的鐵桿粉絲,我追隨他的足跡從西班牙到法國,從繁華喧囂的大都市到鮮為人知的小村鎮。若不是畢加索,我也許會和普通游客一樣,在法國南部蔚藍海岸線選幾處大名鼎鼎的旅游勝地游覽,不會跑到畢加索避世隱居的世外桃源——地處法國南部的莫金斯,雖然莫金斯距離戛納并不遠。就像曾經的“四只貓”,莫金斯是一個“唯少數人”光臨的地方。

坐落在山巔的小村莊莫金斯,是一座與世無爭的人間天堂。仿佛是被上天遺落在地中海海岸線上的一顆明珠,當我走近它,才真切地感受到它由內而外散發出的無與倫比的光芒。微風拂面,我沿著山間的石板路緩緩攀登。頭頂上湛藍的天空仿佛是一塊無邊的畫布,那是畢加索畫筆下的地中海之藍;一座座石頭房子依然保留著幾百年來的舊模樣,歷經歲月沉淀,余味悠長;鮮花從布滿青苔的墻垛中探出頭來,隨風搖曳,仿佛在與服裝店里波西米亞風格的長裙遙相呼應;陶瓷藝術品貌似隨意地擺放在畫廊角落里,卻帶著曾經的滄桑;只有那一件件模仿秀畫作,以夸張的造型、錯亂的五官和濃烈的色塊大膽堆積,時刻提醒來客小村莊與畢加索的不解之緣。

畢加索在生命歷程的最后12年(1961~1973)生活在莫金斯,他在莫金斯去世,享年92歲。他曾經的畫室是如今的莫金斯旅游中心,他曾經的御用攝影師在光影之間為他捕捉的一幅幅肖像,亦留在了距離旅游中心不遠的攝影展廳里。我看到展廳里有一張熟悉的畢加索定妝照,他赤裸上身,手持一根香煙,那雙如海洋般深邃的大眼睛,洞察著世間的一切。

之前在西班牙“四只貓”獨享下午茶的時光讓我意猶未盡,這次在法國還有一位同伴同行,于是我們決定把晚餐留給莫金斯。坐在莫金斯旅游中心門前,我拿出手機搜索附近的美食,一家好評如潮的餐廳竟然近在咫尺!對,就在我們眼前,綠葉蔥蘢掩映下的一座古宅餐廳。

在餐廳外墻上,我又看到了那個熟悉的米其林標志。但這標志并非幾顆星星,而是米其林輪胎代言人Bibendum吐舌頭的一張笑臉,這笑臉是米其林餐廳評級標準中“Bib Gourmand(地道小館)”的標志。雖然其評級低于米其林“星星”,這類小餐館卻以其不錯的美味和親民的價格深受當地人的青睞,是我這些年來在國外旅行中嘗試最多的餐廳體驗,我稱其為米其林“準星星”。

因我們未能提前預定,險些錯過這頓美餐。好在餐廳經理看到我們遠渡重洋而來,又和他同為畢加索的粉絲,最終破例,我和同伴才獲準進入。

落座后,我看到菜單中有一道“砂鍋兔肉”,立即勾起了我的食欲,莫非在法國也能吃到國內家常菜砂鍋燉肉?而當期待中的菜品端上來,我竟然以為侍者上錯了菜,我腦海中的砂鍋和燉肉變成了浸潤在湯汁中的意大利瓜,而當我把這黃綠色的瓜輕輕切開,謎底終于解開。瓜芯里被攪碎的兔肉就像一塊厚厚的肉餅,取一些放入口中,味道鮮香且醇厚,再伴以紫茄子、魚子醬和西紅柿醬組成的湯汁,還有用攪碎的羅勒葉包裹的刺山柑,這份奇妙的味道組合,令我胃口大開,難怪被列為頭盤菜。后來我才知道,菜名中TERRINE所指的砂鍋,是傳統法式料理中類似于意大利的薄餅,即在被稱為“砂鍋”的帶蓋的“陶器”模具中煮熟,而這所謂的“陶器”模具也由另一種食物烹飪,就如這道菜里的意大利瓜。

同樣的驚喜也給了同伴,正如菜單對菜品的描述中加入了“Surprise”這個單詞,那是在類似包子狀的食物中,加入三文魚和貝殼類海鮮組成的餡料,并以酒紅色的樹莓和墨綠色的羅勒葉汁點綴,擺盤精美漂亮,當然味道也是非??煽?。

正餐上了實打實的燉肉,兩塊紅燒五花肉油光錚亮,肥而不膩,不過我更在意的是其配菜。加入迷迭香的豬肉醬汁集鮮、香、甜于一身,我和同伴笑說應有白米飯作搭檔,不過我盤中的主食是“土豆泥”,不,那不是土豆泥,而是用鷹嘴豆制成的豆泥。而我曾以為的幾片洋蔥頭,卻是另一種紅棕色皮的獨頭蔥頭,看來這米其林準星級餐廳的配菜真是可圈可點。

同伴說她享用的本店傳統私藏招牌菜煎小牛肉,肉質鮮嫩,其味極佳,而搭檔的白米飯更為另類,那被稱作法式抓飯,是將大米以高湯烹制,確切地說是烤制而成,因而飯粒顆顆飽滿,口感也更為筋道。

法式甜品的美味毋庸置疑。我盤中的甜品是店家以糖漿和酵母烘焙的圓柱形小蛋糕,雖看似貌不驚人,但其獨到之處暗藏在糖漿里,那是由朗姆酒和鮮奶油經慢火熬制而成,因而那份慢慢沁入我心脾的甜香,余味悠長。同伴的甜點并非店家自制,而是引進的TATIN品牌甜品,該甜品起源于法國,其特色是在烘焙之前,先將水果在黃油和糖中焦化,其味自然妙不可言……

餐畢,當我們走出餐廳,餐廳前的小廣場上那尊巨大的畢加索銅雕像,在夕陽下泛著金光。如此說來,我的歐洲追星之旅有著雙重意義呢,不僅追尋畢加索大師的足跡飽嘗精神食糧,還收獲了米其林餐廳的一顆“準星星”。

猜你喜歡
米其林畢加索咖啡館
Be a Helper in the Meow Cafe貓咪咖啡館的小幫手
《夢》和畢加索
米其林行政主廚的GENTLEL
差咖啡館
畢加索之夏拾遺
意林(兒童繪本)(2018年10期)2018-11-08
看不懂沒關系
就是想泡在巴黎咖啡館里
賣輪胎的米其林憑啥給全餐廳評星
米其林家族接班:制度難敵“意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