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禮』之邦就該與時俱進

2020-07-23 06:59盧文
作文評點報·高中版 2020年29期
關鍵詞:分餐分餐制公筷

盧文

一場疫情,讓“分餐”成為炙手可熱的話題。如何管好口罩下的這張嘴,已經成為全社會都在關心、關注的頭等大事。吃,是一種文化,更是一種文明,吃什么?怎么吃?都有講究?,F代人想要吃出品味、吃出健康,就必須首先樹立起正確的飲食觀念,培養健康的飲食習慣。

中國人吃飯、聚餐講究圍餐共食,既熱鬧又親近,吃著也香,氛圍也好。但隨著生活品質的提升和環境的變化,傳統圍餐制的弊端也日益凸顯和放大,人們對于分餐也逐漸萌生出更多的好感。而經歷了此次疫情,公眾對于分餐制的呼聲更高,這無疑加速了分餐制的落地進程。

但有一個社會現實不容忽視,在我國這樣一個人口大國里,傳統的觀念和習慣是根深蒂固的。分餐制的呼聲再高,要想真正完全落地,還有相當長一段路要走。從每個人到每個家庭,從自家餐桌到公共餐桌,從城市到鄉村,分餐、公筷、公勺要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成為每個人的習慣,絕非易事。

現在人人都在講分餐,但怎么分?了解的人并不多。前不久,由世界中餐業聯合會和中國貿促會商業行業委員會共同組織起草的《中餐分餐制、公筷制、雙筷制服務規范》團體標準正式發布。該團體標準的發布,也標志著中餐“三制”即“分餐制、公筷制、雙筷制”,從行業倡議提升到了標準化層次。從規范的內容不難看出,分餐是相當有講究的,對于已經習慣了一雙筷子行天下的中國人而言,顯然要“麻煩”得多,這就會使很多人因為嫌麻煩而繞開分餐,沿襲傳統。

此外,分餐制要想走入人們的生活,還必須跨越中國人的待客心理這一關。餐桌,往往是中國人表達友好和友善的重要載體。餐桌之上,大家用各自的筷勺同食一道菜、共飲一杯羹,往往顯得更加親密、互不嫌棄,拉近了彼此的情感距離。相反,則會使人們打心里感覺吃得不爽、飲得尷尬、聊得不快,壞了整個餐桌的好氛圍。這道心理關如若過不了,分餐制便很難向前行。

中國是禮儀之邦,自古以來就十分注重禮儀文化。但禮儀不是一成不變的傳統,也要與時俱進,要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而不斷注入新的內涵、吸納新的觀念、推行新的做法。只有能夠煥發出時代光彩、能夠與文明同步的禮儀,才是值得傳承和弘揚的文化。

(摘自武漢文明網)

【品讀】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分餐制的推行雖然任重而道遠,但每一個傳統習慣的形成無不是經歷了漫長時間的沉淀。而中華文明歷經五千年綿延至今,正在于其包容性和發展性。有些習慣,有些事,萬不能因為漫長而就不去做,況且分餐制分的是食物,而非感情,讓禮儀與時代文明同步發展,文化才能恒久傳承,香火不斷。

猜你喜歡
分餐分餐制公筷
全國首個“公筷法”具有積極意義
分餐小組長
我家的公筷行動
分餐,餐盤里的“戰爭”和“自由”
用公筷吃飯
公筷來我家
分餐制:將“餐桌革命”進行到底
中國餐制的演變
我們家的“分餐制”
合歡花(外一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