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型水庫建設的除險加固技術應用

2020-07-23 16:42李尊實
農家科技下旬刊 2020年6期
關鍵詞:水庫大壩小型水庫除險加固

李尊實

摘 要:小型水庫修建是常見的水利工程項目,保持水庫的相對牢固是決定工程價值的關鍵因素,本文結合小型水庫的建設施工,主要介紹了幾種可靠的除險加固技術,可以有效避免質量問題,減少水庫在使用期間發生損壞的概率。

關鍵詞:小型水庫;除險加固;水庫大壩

小型水庫具有蓄水、澆灌、防洪、保持水土等作用,而這些功能的實現都必須依靠水庫牢固且沒有安全隱患的基本前提,所以水庫建設施工應當選擇合適的除險加固技術,憑借工程硬實力提高水庫質量。

一、小型水庫建設施工的特點

常規意義的小型水庫在100000m3以上,其施工建設也需要較大的工作量,并且場地環境比較復雜,地勢走向和土壤硬度等參數都需要進行細致的測繪,否則容易漏算或錯算數據,對施工造成影響。經權威數字統計,到2020年初,山東省已經注冊了5897座小型水庫,占了整體水庫數量的90%以上,這些水庫工程根據山區、平原等環境的具體情況各不相同,但是多數壩高集中在10m左右,施工流程具有相似性。經過對小型水庫的研究,造成牢固風險的主要原因是工程標準比較陳舊,施工和驗收都帶有盲目性,導致坡面和大壩等部分會在水流沖刷的作用下逐漸松散崩解,所以有必要提高工程專業性,保證加固技術的應用效果。

二、常用的除險加固技術

(一)土石壩壩坡滑動破壞加固技術

把泥土和石料作為水庫大壩的原材料是非常常用的方法,可以盡量降低經濟成本并實現工程職能,但是當施工未能科學處理這些原材料時,人工填筑的土石結構就難以保持長久的結構穩定,容易發生局部滑坡,造成土石壩的破損或位移。針對此類問題的加固技術最終目的是增強土石壩的抗剪力和摩擦力,建設施工應當充分重視水流的沖擊力和滲透力,蓄水產生的作用力不容小覷,是影響壩體的主要外力,并且水流能夠進入到相對狹窄的縫隙中,從內部瓦解土石壩結構,所以加固技術首要解決水流的影響問題,在勘探和設計階段充分考慮抵御外力和孔隙水壓力,合理規劃黏性土、非黏性土和厚心墻的位置,并通過視覺觀測和土工試驗測定土石壩隱蔽工程的緊密程度,此外,還要考慮拔出樹根、修補泉眼、設置防滑坡基礎、下層加厚和壩坡堆石等技術方法的使用,令土石壩加固效果逐步趨于完善。

(二)壩基和壩體的密實加固技術

壩作為阻截水流,加固水庫的重要工程結構,承擔著應對絕大部分外力的作用,其下層基體和上層壩體是主要結構部分,必須保證上佳的緊固性才能提高小型水庫的質量,但是許多小型水庫粗制濫造的現象明顯,致使這兩個結構比較松散和脆弱,在建設修葺過程不能很好地應對弱土地質,導致基層著力點不夠穩定,以及土體石料的堆砌不夠精細,導致結構密度超出最佳范圍,給水庫的日常工作帶來了安全隱患。所以水庫建設除加強設計嚴謹性之外,還需要密切關注現場情況,執行沖擊試驗和碾壓試驗對壩基和壩體進行測試,針對可能存在的工程質量問題,團隊需要確立補救加固措施,利用夯實、擠密、換填等技術手段改進其密度結構,并且為了避免技術應用的沖突,造成壩基和壩體出現結構分層問題,盡量不適用混合技術的施工方法,需要保持單一手段完成加固作業。

(三)壩體灌注黏土漿加固技術

一些小型水庫可能已經發生牢固性差的風險問題,需要在工程后期采用針對性較強的加固處理技術,對原有結構進行填充和修復,而灌注黏土漿則是比較主流的專業手法,其中包含利用漿體自重,注入結構孔隙的填充式,以及利用高壓水流開辟溝壑,再灌輸漿體的劈裂式。下面以兩個水庫大壩的加固作業為例分別進行說明:第一,某水庫的上游壩體的壩基出現了肉眼可見的破損情況,上層無滑動痕跡,具體問題位置處于壩基與山體連接的拐角處,以防更大的事故出現,工程隊采用了填充灌漿法,對可能滲透的部分進行了修補加固;第二,另一水庫屬于服役多年的老舊工程,現存的壩身性能較差,難以應對高水位情況,所以加固采取了劈裂灌漿法,沿軸線進行縫隙的沖壓開鑿,并隨劈隨灌,形成新的防滲帶,并通過擠壓作用改善了原結構密度。黏土漿造價低廉,效果良好,是加固技術的重要助力,施工時需要合理選擇灌注方法,并控制黏土漿質量和灌輸壓力,才能改善大壩的防滲能力,延長使用壽命。

(四)土工合成材料加固技術

此項技術的核心在于新材料的性能發揮,根據工程專業研究,越來越多的土工合成材料表現出了極為可靠的水庫加固成果,特別是土工網格、土工布等產品十分貼合水庫的護坡和防滲水需求,土工網格主要應用在壩體的表面,屬于柔性纖維材料的一種,具有優良的延展性、強度和摩擦系數,施工時可以充分利用其張力,相互連接并附著在壩坡上,當壩坡受到橫向和縱向的拉力時,土工網格就作為抗拉的加筋結構幫助壩身保持穩定;土工布主要材料為聚乙烯塑料薄膜,能夠靈活應用于包括邊角在內的水庫防滲結構中,比如萊蕪區的多數小型水庫在進行重新加固時,采用了鋪設土料墊層與土工薄膜相結合的辦法,可以有效抵御高水壓的侵襲。

(五)圍堰技術

圍堰是水庫加固的臨時圍擋結構,利用圍堰將工作區域隔離出來以便更好的完成施工作業。設計圍堰是一項對技術和經驗要求較高的工作,必須要根據小型水庫水文、地質、空間結構的不同進行合理調整,并保證牢固穩定,防止出現塌陷或斷裂。如某小型水庫的坡面徑流速較低,不超過0.5m/s,所需圍堰大約3m,擬采用黏土材料作為主體,足夠達到圍堰的強度要求,施工過程分為測量放線、土石拋筑、斜土墻砌筑、土石填充和圍堰拆除,為保證施工質量,要求圍堰土石填筑要逐層壓實,使總體壓實度達到90%以上,同時要排出圍堰基坑內的積水,避免基底出現松軟問題,最后需要時刻注意圍堰的安全狀態,配備必要的事故處理措施,保證施工人員的安全。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受到資金和技術限制,小型水庫工程普遍缺乏施工建設的專業性,加大了安全風險,所以必須在加固技術應用方面加強質量管理,發揮出加固技術應有的作用,科學完成除險加固任務。

參考文獻:

[1]施正協.小型水庫除險加固工程的施工管理分析與研究[J].珠江水運,2020(01):82-83.

[2]張偉.灌漿施工技術在小型水庫除險加固工程中的應用[J].四川水泥,2019(10):343.

猜你喜歡
水庫大壩小型水庫除險加固
小型水庫施工問題及對策探討
淺談水庫除險加固投資風險分析
小型水庫現狀和存在問題及設計措施分析
新形勢下的水庫工程建設管理工作探究
小型水庫管理中的問題和對策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