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高校音樂學專業中鋼琴教學改革

2020-07-23 06:49許文婷
錦繡·下旬刊 2020年3期
關鍵詞:鋼琴教學改革

許文婷

摘 要:鋼琴在高校音樂學課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音樂類學生的必修課程。學習鋼琴可以更加有效地強化音樂學學生自身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更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自信,培養氣質,這些內在的提升會為學生未來的學習和就業奠定良好的基礎。因此,高校音樂學鋼琴的教學也在隨著社會發展和教育形勢的變化而變化,其藝術性和應用性教學也在不斷地嘗試著創新和研究。論文就高校鋼琴課程教學改革進行相應的研究和分析。

關鍵詞:高校音樂學;鋼琴教學;改革

1 前言

隨著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推進,面對越發多元化的文化發展趨勢以及新媒體技術為代表的信息社會大背景,音樂教育逐漸成為我國素質教育的重要且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高素養的音樂教育人才培養越發受到社會和業界的關注。培養綜合藝術院校音樂教育專業人才,提高音樂教育專業教學效果已經成為高校乃至社會的迫切需求?;阡撉僬n程在音樂教育專業課程的主修課地位以及未來學生參與教學工作的重要教學內容和教學工具,深入推進鋼琴教學改革,提高高校鋼琴教學有效性在當前境遇下顯得尤為重要。

2 高職音樂專業鋼琴課教學的特征分析

2.1高職音樂專業鋼琴教學目標的多重性

高職院校音樂專業的鋼琴課程教學制度大多采取的是三年制,受到學習時間短以及生源基礎較差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使得高職音樂專業鋼琴課教學效率的提升難度相對較大。這種情況下,結合高職院校音樂專業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對傳統的教學模式實施改革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專業鋼琴教學是一門基礎學科自然擔負起培養學生藝術素質教育的責任。提高高職音樂專業鋼琴教學效率,需要將全面提高學生的音樂素質、文化素質、自主能力和不同環境背景下的心理調整能力作為教學目標。這種情況下,要求高職院校鋼琴教學在知識、技能以及精神三個維維目標進行有機結合。同時,將高職院校音樂專業鋼琴課教學作為一個完整的、協調的、相互聯系的整體,它們之間互相制約、相互滲透并且相互依賴[1]。

2.2高職音樂專業鋼琴課教學內容的職業性

從字面意思分析來看,教學內容主要是指課堂教學中的所教授的具體內容。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即使是教學內容具有較強的科學性,但是如果學生已經掌握或者是超出學生理解范圍的內容,均屬于無效知識范疇。出于對高職院校音樂專業人才培養的認識,為了保證教學知識的有效性,首先應該確定其音樂專業鋼琴課教學內容的職業性,使教學內容可以與人才培養目標相適配。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需要綜合考慮教學內容選擇、提取以及吸收等方面的合理性。從某種程度上講,教學內容的正確科學與否,直接關系到學生的學習效果,對于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知識獲取量也有著的影響。高職院校鋼琴教育是為職業服務,因此提高對高職音樂專業鋼琴課教學內容職業性的理解與認識十分必要。

2.3高職音樂專業鋼琴課組織教學的實踐性

在高職音樂專業鋼琴課教學過程中,想要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應該切實保證其組織教學的實踐性。其中,不僅需要積極組織高職音樂專業鋼琴課堂教學實踐活動,同時還應該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方法以及對應的教學資料,提升教學活動的實踐性與動態性,避免使用一層不變的教學方式。同時,因為不管是再周全的活動安排,均有可能遇到突發事件,所以教師應該具備較強的應變能力,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對實踐活動進行合理的調整。綜合分析來看,從學生的實際層面出發,始終堅持實事求是的嚴謹態度,通過靈活運用科學性、靈活性以及適用性的教學手段,對教學目標、教學內容以及技能訓練過程進行必要的優化,采取理論聯系實踐的教學策略,在促進高職音樂專業鋼琴課教學改革持續深化的基礎上,獲取較為理想的鋼琴教學效果。

3 音樂教育專業改革的方法和路徑

3.1制定科學的教學目標

鋼琴教學改革和創新的基礎和前提是科學制定鋼琴教學目標,把學生放在教學的主體位置,教師應該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學習能力以及音樂素養等,有效的把理論和實踐結合在一起,從實際出發,使得教學能夠朝著正確的方向改革。首先,鋼琴教師應該注重學生對于鋼琴學習興趣的培養,充分激發學生對于鋼琴學習的熱情,使學生能夠將對鋼琴的感性認識逐漸上升為理性認識。其二,應該注重學生音樂素養的培養,這里所說的音樂素養不單單指的是對學生的演奏技巧進行培養,同時還需要讓學生學好鋼琴相關理論知識,賞析大量優秀作品,讓學生能夠從這些理論和作品中發現鋼琴演奏規律,找到不同作品中的共性和特殊性,并將這些東西有效的融合起來,豐富自身,達到提升音樂素養的目的。其三,鋼琴教師應該注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引導學生積極創新,自主思考,更好的解決問題,提升自身能力。

3.2創設良好的實踐教學環境

教育部對于高職院校音樂專業的人才培養定位,與其他本科音樂學院以及高校藝術類人才培養模式存在一定的差異。從實際情況分析來看,高職院校畢業生走出校門之后普遍面向基層,對于音樂專業鋼琴課學生而言,其就業選擇基本局限在琴行、小學、幼兒園或者其他業余社會團體的輔導教學工作中。這種情況下,直接決定了高職院校音樂專業學生自身較高的社會實踐能力要求。想要更好地推動高職院校音樂專業鋼琴課教學改革,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培訓效果,可以從創設良好的實踐教學環境這一方面著手。比如:針對高職院校音樂專業鋼琴課教學要求,對現階段的“重理論、輕實踐”課程設置模式進行優化,強化學校與地方企業之間的合作,從而為學生提供寬廣的社會實踐平臺。只有切實將鋼琴專業知識運用到實踐活動中來,才能在不斷豐富專業知識體系的同時,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

3.3注重學科滲透與交叉學科

在對音樂教育專業進行改革之前,我們要先了解音樂專業與其他專業之間的關系,這樣做可以幫組學生在學習音樂知識的基礎上做到知識活學活用,而對其他專業進行音樂滲透時,教師要實時的分享各地高校教學中已經取得良好教學成果的教學經驗。比如,我們為了提高學生的即興伴奏能力,學生在學習課本上的知識以外,還應該付諸于實踐,于此同時還要學習其他學科的相關知識,這也是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的有效途徑。

3.4革新教學方式

單一化的鋼琴教學方式,不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也會導致學生產生審美疲勞,在長期學習中失去了創造性。為此,教師應該對教學方式進行革新,充分利用多種教學資源,發揮互聯網信息技術的優勢,逐漸提升鋼琴教學水平。微課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方式,能夠對鋼琴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進行梳理、總結與歸納,通過短小的視頻呈現出來。這種方式不僅能夠提升課堂效率,而且符合學生的學習習慣與特點。比如在古典音樂相關內容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搜索相關教學資源并進行整合,制作短小精悍的微課視頻。其中包括了古典音樂的術語概念、背景知識、代表作品、演奏風格和示范教學等等。通過學校網站或者微信公眾號進行微課視頻的上傳,讓學生自主完成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突破時間與空間的限制,為音樂教學活動的開展奠定基礎。

4 結語

綜上所述,鋼琴教學對于培養學生藝術素養具有積極作用,所以在進行鋼琴教學改革過程中,要重視教學內容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教師能尊重學生差異性,不斷豐富教學內容。只有通過科學的方式進行創新,才能不斷提升鋼琴教學的水平,從而提升學生鋼琴藝術素養,為我國鋼琴教育事業提供強大的支撐力。

參考文獻

[1]劉帥.高校鋼琴教學中對我國鋼琴作品的合理運用分析[J].藝術評鑒,2019(02):95-96+133.

[2]娜荷芽.高校鋼琴即興伴奏課程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研究[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9(03):81-82.

[3]歐陽林霖.高校鋼琴教學的現代教育理論與技術應用的探討[J].黃河之聲,2018(17):86-87.

[4]周勇.體驗式教學在高校鋼琴教學中的作用[J].黃河之聲,2018(17):87-88.

猜你喜歡
鋼琴教學改革
THE XIAOGANG EXPERIMENT
因材施教
關于普通高校音樂專業鋼琴教學人才培養方案的思考
中國鋼琴作品在高校鋼琴教學中的應用
鋼琴教學中“音樂表現力”的培養和訓練研究
一圖讀懂供給側改革
改革創新
改革創新(二)
“改革”就是漲價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