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思維力的培養

2020-07-23 16:23儲維維
小學時代·下旬刊 2020年6期
關鍵詞:思維力語文閱讀培養方法

儲維維

【摘? 要】? 如今的小學語文教學交織著各種各樣的教育理念以及教育方法,而在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進行綜合審視和歸納總結后發現,閱讀教學往往會側重于文本內容解析,忽視學生思考、質疑和大膽探索。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小學語文教師需要在閱讀活動當中積極尋找有助于學生思維力培養的教學策略,發展學生個性以及思維品質,讓學生在主動探索與深度參與的過程中分享個性化思考的成果,促進學生思維力的成長。本文將著重就如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思維力進行分析。

【關鍵詞】? 語文閱讀;思維力;培養方法

思維是大腦對客觀事物一般性與規律性的概括與間接反應。思維力是增長學生語文學習智慧,促進學生語言能力綜合發展的必要動力,對學生進行思維力的培養和訓練,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任務,同時也關乎學生的健康成長。學生的思維力需要在閱讀教學當中得到持續訓練,教師要不斷發現學生在思維方面存在的薄弱點,并促進學生的形象與抽象思維同步發展。小學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活動當中要把握時機,分析學生思維的發展規律,在此基礎之上創新教學方法,調整教學思路,不斷完善學生的思維品質。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思維力培養的重要意義

在新課程教育理念交織和多元教育方法層出不窮的背景下,為確保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序開展,提高閱讀質量,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必須將找準閱讀教學目標,把明確學生學習特點和實際需求作為一項重要內容。培養學生思維力已經成為了語文閱讀教學的重點,對學生進行思維力培養可以給教師提供創新教學思維。隨著新課改工作的持續深入,越來越多的教師認識到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重要性,但是因為受到傳統閱讀思維影響,教師在閱讀教學當中存在著明顯的形式化問題。教師往往會將自己對文本的理解與思考加持到學生身上,導致學生失去了主動思維與探究的機會。對學生進行思維力的培養,能夠讓教師調整教學思路,給予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給予學生表達個人觀點與看法的機會,把握好閱讀教學中的主次關系,保證語文閱讀活動的有序開展。第二,培養學生思維能力有助于學生主動選取閱讀方式。閱讀思維能力不能直接進行感知,需要運用多樣化的閱讀方法體會閱讀當中的情感,但以往因為學生欠缺必要的思維力,往往處在被動學習的狀態,無法切身體會文本的思想與內涵。而當學生具備了較強的思維能力后,就可以充分感受文本中心,把握作者的想法,完善認知體系,選取有效的閱讀方式,優化閱讀狀態。第三,培養學生思維能力能夠明顯提升學生閱讀層次。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思維力能夠促進學生閱讀需求層次的提升,這是因為學生的思維水平越高,對于閱讀的需求層次和興趣也會進一步提升,進而提高學生的閱讀品質,升華學生的閱讀學習層次。

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思維力培養的注意要點

培養學生思維力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核心要求,但是學生思維力的發展并非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閱讀教學訓練當中貫穿全過程。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思維力,教師需要特別注意以下幾項內容。第一,堅持思維力培養和語言訓練齊頭并進。語言與思維存在著不可分割的關系,語言是思維的工具,學生的語言水平也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思維水平。針對這一情況,在培養學生思維力的過程中,教師需要牢牢把握學生語言發展的實際情況,把語言訓練和學生思維力的培養進行有效結合,讓學生在二者的結合當中深層次理解與把握文章,提高語言文字的應用水平。第二,堅持思維力培養和生活實際密切整合。實踐是思維產生與發展的源泉,語文閱讀就是典型的實踐課程,而學生在閱讀當中接觸到的內容均來自生活,經過了作者思維、加工與藝術處理,才產生了高于生活的優秀文章。所以教師要培養學生的思維力,就要和生活實踐進行密切結合,給學生提供廣闊的實踐平臺,為學生思維力的發展提供動力源泉。第三,堅持思維力培養和知識教育雙管齊下。教師要正確認識知識與思維的不對等性以及密切關聯性特征,進而在對學生進行思維力培養的過程當中為學生補充必要的知識經驗與方法,通過夯實學生的知識基礎,促進學生思維力和綜合素養的提升。

三、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思維力培養的有效策略

1.引導課前預習,學會大膽質疑

閱讀教學應該把關注點放在指導學生盡心讀書和用心思考上,充分培養并增強學生的質疑能力,以便在此基礎之上,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在閱讀教學前,教師通常都會布置預習任務,要求學生對閱讀中不理解的內容提出質疑,而學生質疑的過程也是思維拓展的過程,能夠為學生思維力的發展提供巨大的助力。學生在預習時屬于初讀文章,會邊讀邊想,整個思維過程相對隨意和散亂,但卻是非常真實的,教師需要給予充分的尊重與重視。針對這一情況,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梳理思路,啟發學生大膽質疑與思考。比如,在教學《賣火柴的小女孩》時,教師可指導學生預習時在矛盾處質疑:誰也不知道她曾經看到過多么美麗的東西,她曾經多么幸福地跟著他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這里兩次提到了幸福,兩次的含義是否相同呢?明明她的生活是那么悲慘,為什么還說是幸福的呢?這樣學生會把現實和幻想進行對比,在對照質疑當中發展思維能力,準確把握閱讀文章當中的重難點。

2.注重課堂探究,完善思維品質

課堂學習過程應該是學生自主參與實踐的過程,也應該是學生獨立思考與合作探究的過程,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學生實現拓展與創新,完善學生的創新品質以及思維能力。教師要在課堂學習當中給學生提供展示和發揮的平臺,鼓勵學生就自己的見解進行表達,在獨立思考的同時和小組成員進行深層次的交流和探討,讓學生的思維力培養事半功倍。教師提出的問題必須具備指導性和啟發性,引導學生進行深度思維。例如,在教學《第一次抱母親》時,教師為了對學生進行思維力訓練,可以讓學生分組討論以下綜合問題:文章的作者說母親帶著我們爬過山越過嶺,你能夠讀出文字背后的含義嗎?你對這篇文章是如何理解的?在你們的實際生活當中有對母親特別的記憶嗎?在問題的啟發下,學生會獨立思考,也會彼此交換各自的觀點與看法,進而把握語言內涵,培養思維力。

3.加強課后拓展,升華思維能力

打造開放性的教學課堂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創新的一個重要方向,而開放性課堂的建設有助于延展學生思維空間,讓學生從過去的機械模仿學習,轉化成為主動的探索與創造,正確把握知識學習的方法。要對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行升華,教師就不能夠延續傳統的教學方法,而要在繼續保持課堂教學生命力的同時,加強課后拓展延伸,讓學生用課上學習到的閱讀方法與思考方式閱讀課外書籍,品味課外閱讀的樂趣。例如,在學習完童話故事后,為了促進學生思維能力升華與拓展,教師就要讓學生了解更多的童話故事作品,比如《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等,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課外閱讀當中彌補思維發展中存在的不足。教師還要鼓勵學生交流各自喜愛的閱讀書籍與優秀文章,進一步擴展閱讀范圍,也給學生思維力的發展提供更加廣闊的空間。

小學語文學科的一項核心內容在于閱讀,而學生閱讀能力的發展則需要憑借思維力轉換來實現,所以教師要保證閱讀教學的順利開展,提高語文閱讀教學質量,完善學生的閱讀品質,就要把培養學生思維力作為重中之重,鼓勵學生進行充分的思考與思辨,讓學生養成主動思考和大膽質疑的良好習慣,以便在語文閱讀當中事半功倍。為了增加學生的思維活力,提高語文閱讀教學指導有效性,教師需要做好學生學習特點以及實際需求的調查分析,有針對性地安排思維力訓練活動,讓學生盡情享受閱讀對生活和思維發展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李玉芳.探究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加強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J].學周刊,2020(08):63-64.

[2]李耀春.略論小學語文教學中象形文字認讀與形象思維培養問題[J].學周刊,2019(17):95-96.

猜你喜歡
思維力語文閱讀培養方法
再談小學語文教學中思維力的培養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提升路徑探究
測一測你的思維力
淺析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功利性問題
初中生物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談學生化學興趣的培養
如何在中學地理教育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閱讀反思:新的小學語文教學視角
語文教學中對創造思維能力的培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