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廢棄電子產品是一座“富礦”

2020-07-31 09:44鐘樂明
中關村 2020年8期
關鍵詞:富礦電子產品廢棄物

鐘樂明

聯合國日前發布的《2020年全球電子廢棄物監測》報告顯示,去年全球產生了創紀錄的5360萬噸電子垃圾,比上一年增加近200萬噸;報告同時指出,電子廢棄物已成世界上增長最快的生活垃圾,到2030年將達7400萬噸,2050年增至1.2億噸。

從小型的智能手機與平板電腦,到中型的顯示器與電腦主機,再到大型的電視機與電冰箱,外加它們身上必備與附帶的電池、電線以及電路板等,我們每個人每天的工作與生活都在同這些琳瑯滿目的電子產品打交道。但任何產品都有生命周期,特別是電子產品的在消費者手中的留存周期相較其他產品似乎更短,因此替代與淘汰之后所形成的廢棄產品形態在數量規模上就更大,增長速度更快。按照聯合國的報告,過去5年電子廢棄物增長了21%,而從現在起到2030年,還將保持年均4%左右的增長速度。

除了因零部件老化、功能喪失等自然生命周期結束而導致不得不廢棄外,目前更多的電子產品則是由于使用周期的不斷壓縮而淪為廢品。一方面,市場競爭愈來愈激烈之下,企業為尋求主動與強化客戶黏性,加快了產品迭代與功能升級的速度,新舊產品的更替日益加快;另一方面,基于嘗新、獵奇等各種消費動機,購買者對電子產品的自我更新頻率出現加速,很多的電子產品遠未到生命周期臨界點或者沒有出現任何使用不便就被提前廢棄。值得注意的是,以上供給端與需求端的產品更新與淘汰速率不僅具有不可逆性,而且還會加強,從而決定了電子垃圾的產生呈現出倍速演進狀態。

一些邊緣產業的關聯效應也是導致電子垃圾激增的直接原因,比如5G的普及以及未來6G的到來,必然使得智能手機、調制解調器及其他與新一代網絡不兼容的設備遭到淘汰。另外,雖然消費者可以將一些問題電子產品拿去維修,但現有的維修體系的確又存在著這樣或者那樣的道德風險,而且很難保證維修后產品使用上的原有體驗;更為重要的是,電子產品的價格重心在不斷下移,相對于舊品維修而言,購買新品的機會成本并不高,很多消費者寧愿添新也不愿留舊,被拋棄的電子垃圾于是越來越多。

在整個廢棄電子產品的產業鏈中,回收應是最為重要的環節,但據聯合國的報告,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目前電子垃圾80%的回收渠道都依賴于小商販,納入監管的正規企業的回收渠道不足20%。由于廢棄電器電子拆解的工序繁多,人工成本比較大,同時一些先進的垃圾處理設施進價也不菲,小商販將收上來的電子廢品轉賣給一些小的私營企業后,后者也僅是通過酸洗、水力搖床等傳統方法從廢舊電子產品中提取有限的貴金屬材料后就將其送去焚燒與掩埋,由此一方面導致不到20%電子廢棄物被循環利用,同時也給環境和公眾身體健康造成極大的損害。

權威研究表明,電子產品含有鉛、鎘、水銀等多種有害物質,這些物質不經處理直接焚燒與掩埋,會產生大量有毒污染物,如二惡英類、溴代阻燃劑和重金屬等,不僅對空氣、土壤和水環境造成嚴重污染,也會給人類健康帶來危害;同時,采用酸洗和水力搖床等傳統方法處理電子廢棄物,排放出的廢水、廢渣與廢氣還會對環境造成二次污染,工人長期在這種環境中作業也會出現皮膚潰爛、血液病、呼吸道疾病、胃腸道疾病和腎結石等多種疾病。

但垃圾本就有“放錯了地方的資源”一說,而廢棄電子產品則更是一座“富礦”。 研究表明,廢舊電子產品中蘊含銅、鋁、鋅等基本金屬以及塑料、玻璃等成分,還隱藏著金、銀、鉑、鈀等貴金屬元素。一噸廢舊線路板,可提取400克黃金、200千克銅及500克其他貴金屬,并且電子垃圾里貴金屬的含量往往比礦石高出40至800倍?;诖?,聯合國的一份報告指出,全球每年產生的電子垃圾的資源價值高達570億美元。

更為重要的是,從電子垃圾中提煉基本金屬與稀有金屬,比在礦山中開采和冶煉不僅經濟得多,而且作用于環境的負外部性也要弱的多。研究發現,金、銀、銅等金屬通過回收利用的能源消耗僅為開礦的10%,從廢舊電子產品中回收的廢鋼代替通過采礦、運輸、冶煉得到的新鋼材,可減少97%的礦廢棄物、86%的空氣污染和76%的水污染,同時節約40%的用水量、90%的原材料和74%的能源。還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廢棄電子產品中的金屬資源材料得以充分的提煉與利用,這樣就方便生產制造商就近采購所需的原材料和零部件,因此,按照艾倫麥克阿瑟基金會最近發布的分析報告,到2030年,電子設備的循環經濟將為消費者減少7%的成本,到2040年,這一數字將達到14%。

由于《控制危險廢物越境轉移及其處置巴塞爾公約》的實施,并且許多發展中國家已經完全關閉了“洋垃圾”的進口通道,因此廢棄電子產品的回收、處理與利用在形式上就表現為各個國家的單獨行動,但這并不意味著國際社會就沒有合作的空間。一方面,《關于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斯德哥爾摩公約》是所有國家減少和消除持久性有機污染物排放和釋放的共同指南,同時在產業與產品引導與規制上,國家之間也可以進一步謀求協同,并且不少國家回收處理電子垃圾的成功經驗也值得推廣與借鑒。

首先,各國當整齊劃一地建立與完善廢棄電子產品的相關法規。目前來看,日本專門制定了《家電循環利用法》和《小型家電回收法》,德國也出臺了《電子電器設備法》,兩個國家的電子垃圾回收率和利用率分別達到96%與100%,但是,像日本與德國那樣出臺有關廢棄電子產品法規的國家在全球只有78個,同時美國也只有19個州對電子產品的回收進行了立法。沒有法律的無縫覆蓋與絕對強制,廢棄電子的回收與處理就會脫軌偏道,同時資源利用也會陷入無序和粗放,難以起到惠及社會與保護環境的效果。

其次,各國須進一步健全電子產品的責任延伸制度。作為全球絕大部分國家的一致行動,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EPR)已經引入到廢棄電子產品的回收程序中,該制度的主旨是要求制造商在產品生命周期內完成廢棄產品的回收、處置等一系列工作,同時有義務免費向社區投放電子垃圾回收容器?,F在看來,僅有ERP遠遠不夠,應當在此基礎上建立起ECP(Extended Customer Responsibility ,消費者責任延伸制度),對電子產品消費的單位與個人提出明確的責任界定,比如要求消費者將電子垃圾統一交付到符合嚴格環境標準的正軌機構或者指定場所等。

再次,各國應繼續加強廢棄電子產品回收的網絡與渠道建設。一方面,要增強地面和社區的電子垃圾收集與存儲的場所布置密度,力爭實現投放近場化;另一方面,在政府機構搭建統一的廢棄電子產品網絡平臺,發布廢舊產品價格、收儲企業名稱以及相關政策指引信息,同時支持正軌企業自建網絡渠道,面向消費者遠程回收廢舊電子產品,并對提供收攬服務的物流企業給與稅收優惠支持。

最后,各國要重點加強廢棄電子產品回收利用中的新技術應用。一方面要強化綠色回收、金屬材料分離與吸附等技術開發,促進廢舊電子產品經濟價值的充分發掘,另一方面要將大數據、5G、人工智能、區塊鏈等引入到廢棄電子產品的回收處理程序,如通過智能機器人拆解廢舊電子產品,提高拆解效率的同時可防止有毒物質對人體的傷害;還可以通過區塊鏈技術跟蹤廢棄電子回收與處理狀況,也可以運用大數據技術掌控廢棄電子產品的變動與分布情勢等。

猜你喜歡
富礦電子產品廢棄物
制造了全世界三分之一廢棄物的產業
新型醫療廢棄物焚化艙
幫孩子減少對電子產品的迷戀
淺談到社區新聞富礦里撿金子
文化遺產是“價值富礦”
我國小型廢棄電子產品的回收模式
“廢棄物”中有孩子的快樂
女女性藝術家作品是座富礦嗎?
工業旅游:“富礦”緣何掘金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