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技術專業本科畢業論文影響因素探究

2020-08-10 03:54何彤宇孟曉倩
中國教育技術裝備 2020年22期
關鍵詞:線性回歸教育技術理論基礎

何彤宇 孟曉倩

摘? 要 作為高等院校本科教育教學中的最后一個環節,畢業論文與學生前期專業課學習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為更好地提升教育技術專業人才培養質量,根據培養方案中的專業課程設置,以某省屬師范高校的教育技術專業學生為研究對象,通過對該班級專業必修課成績進行分析,運用回歸分析法,構建出影響畢業論文水平的回歸模型。模型顯示,畢業論文水平隨著理論基礎與教師技能課程成績的提升而提升,理論基礎、教師技能等方面課程的學習對畢業論文成績的提升有顯著的正向影響。但同時,該模型也暴露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重理論、輕實踐等若干問題,需要引起重視。

關鍵詞 教育技術;畢業論文;線性回歸;理論基礎;教師技能;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477? ?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20)22-0004-06

Research on Influencing Factors of Undergraduate Thesis of

Education Technology Specialty based on Perspective of Specia-lized Course Learning//HE Tongyu, MENG Xiaoqian

Abstract As the last link in the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and teaching?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graduation thesis and students, the early?study of the intimate connection to better promote education techno-logy professional talent training quality, according to the scheme of

training professional class curriculum, this study in a provincial edu-cation technology professional students of norm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lass pro-fessional required course grades, using regression analysis method, build the regression model. The? model shows that promotion of the?level of graduation thesis following with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ea-chers professional skills and achievements, theory foundation, the?learning of the teacher skills course have positive influence to elevate.?However, at the same time, the model also reveals some problems of?emphasizing on theoretical rather than practical teaching, that existed?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training program, which need to be paid?attention to.

Key words educational technology; graduation thesis; linear regre-ssion; theoretical basis; teacher skills; teaching reform

1 前言

眾所周知,畢業論文作為高校本科培養計劃實施的最后環節,首先可以全面檢驗學生四年期間的學習成果;其次,通過畢業論文,學生將了解和掌握科研的基本方法、程序和步驟,培養一定的科研能力。更重要的是,通過畢業論文,可以達到提升學生綜合能力的目的,包括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能力、思維邏輯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獨立工作的能力、知識更新擴展能力、適應環境的能力和發明創新的能力。因此,畢業論文不僅是實踐性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重要體現,是對學生的知識、能力和素質的全面總結和檢驗[1]。

作為高等院校本科教育教學中的最后一個環節,畢業論文可以考核學生是否具備合格和全面的專業素養,能否實現培養方案中的培養目標,為社會輸送合格人才,其與學生前期專業課學習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根據本科培養計劃可知,相應的專業課程體系為本科畢業論文工作提供基礎性支撐,而課堂教學模式則為本科畢業論文撰寫提供環境與思維保障[2]。由此可見,專業課程學習是本科生掌握本專業學科知識的重要途徑,是畢業論文的基礎[3]。

首先,畢業論文在選題、文獻收集、研究方法等方面與前期專業課程的學習相關,尤其在研究方法掌握、文獻綜述、觀點論證等具體環節,是專業課教學成效的具體體現。而在某師范高校本科論文評價標準中,明確提出論文選題必須符合本學科的培養目標,要求學生能夠熟練運用本專業設計或研究方法和手段展開研究工作,論文應該體現出較強的專業技能和研究水平。

其次,畢業論文是對學生所有課程學習成果的綜合考察,但在此基礎上更加關注學生通過專業課程學習,是否具備從事實際工作、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國本科課程設置通常主要由公共必修課、學科基礎課、專業必修課、專業限定選修課、專業任意選修課、公共選修課以及教學實習和畢業論文(設計)等部分組成。相對于專業選修課而言,專業必修課程的學習作為人才培養過程的核心和關鍵環節,扮演著重要角色。其中論文撰寫所需的專業知識積累與創新、研究方法的正確運用、基本理論的概括提煉以及研究結論的科學表述,都離不開扎實的專業課程學習尤其是專業必修課程的學習作為支撐。專業必修課程的學習對學生專業素養的形成以及日后的畢業論文寫作扮演著關鍵角色。

當下,畢業論文的優劣與否不僅體現了學生專業課學習成效,也是衡量高校教學管理水平和教師教學水平的依據。當下,畢業論文已經成為各級教育管理機構對本科教學水平進行評估必須檢查、重點反映的核心指標[2]。有鑒于此,為更好推進專業必修課教學改革,提升教育技術專業本科教學水平,本研究擬以江西某師范類高校教育技術專業畢業論文為研究對象,運用定量分析方法,根據培養方案的專業課設置情況,以學生各專業必修課學習成績為研究樣本,分析影響畢業論文水平的因素,探究畢業論文與專業必修課程學習成效之間因果關系,從而總結和提出推進畢業論文與專業必修課程有效銜接的策略或實施途徑,為專業建設和教學改革提供有價值的依據。

2 研究思路與變量選擇

研究方法? 眾所周知,人才培養方案是“學校實施人才培養工作的綱領性文件”[4]。因此,本文以該校教育技術專業本科培養方案作為研究依據,圍繞學生專業必修課成績,研究影響論文成績的因素以及這些因素之間的統計學聯系,具體步驟如下。

根據該專業培養方案中課程設置,可知其專業必修課程門數較多,共計16門。因此,為消除各課程變量(xi)的線性關系所引起的信息重疊,首先采用因子分析(EFA)進行降維,提取影響學生畢業論文成績的模擬變量;然后以這些模擬變量為自變量(ξi),將畢業論文成績作為因變量(y),運用回歸分析法(Regression Analysis),建立線性回歸模型(Linear Regression),進而對影響畢業論文成績的課程因素進行定量分析(圖1)。其定量和定性分析的結論將為管理和教學部門了解學生專業學習狀況和教學改革提供建議。

變量選擇與數據描述

1)數據來源與變量選擇。本文以該校教育技術專業2019屆畢業生作為研究對象,依據該專業培養方案中的專業課程設置,將其中的教育技術學、傳播學原理等16門專業必修課作為自變量(x1~x16),將畢業論文成績作為因變量(y),變量設置見表1。

2)因變量(畢業論文)成績描述統計。限于篇幅,這里主要對畢業論文成績作概略描述。根據圖表顯示(表2和圖2),該班級有24名學生,論文成績90分以上占到樣本的8.3%,80~89分占54.2%,70~79分占20.8%,其他占16.7%;最高分是91分,最低分是65分,平均分為78.5分。根據該校論文評分標準,說明該專業學生論文成績總體達到“合格”水平。

從兩個圖表可以看出,該班級畢業論文標準差和方差分別是7.604和57.824,數據分布比較分散。分數的偏度值是-.298,呈現負偏態,分布的主體集中在右側。而峰度顯示較為扁平,說明分數中的極端值較為少見。

上述描述性統計只是描述了該班級畢業論文的基本情況,對專業課學習與畢業論文之間的關聯程度,借助因子分析和回歸分析進行深入分析。

3 模型構建與實證分析

本科畢業論文成績影響因素分析? 由于專業必修課涉及變量較多,借助因子分析(EFA)方法,通過減少變量個數,即降低維度,達到再現變量之間的內在相互關系的目的。其基本原理是通過研究眾多變量之間的內部關聯,探求觀測數據中的基本結構,并用少數幾個假想變量來表示其基本的數據結構。原始的變量是可觀測的顯在變量,而假想變量是不可觀測的潛在變量,稱為因子,最終這些假想變量或因子應能夠反映原來眾多變量的主要信息和相關程度。以此為基礎,用所計算得出的少數幾個因子替代原來的變量做回歸分析、聚類分析、判別分析等。

1)KMO和Bartlett球形檢驗。對因子抽取有效性的先驗判斷,主要通過對數據進行KMO取樣充分性和Bartlett球形檢驗來實現。KMO取值范圍是0~1之間。根據標準,如果KMO<0.5,則不宜做因子分析;而KMO值越接近于1,表示越適合做因子分析。計算結果顯示KMO指數為0.822,大于0.8,表明數據取樣足夠充分。同時,Bartlett球形檢驗的自由度為284.730,顯著水平檢驗小于0.05%,說明各變量間存在較強的相關性關系,表明預試數據轉換得到的相關系數矩陣不是一個單位矩陣,滿足進行因子分析的條件(表3)。

2)因子提取。因子分析的目的不僅僅是要找出公共因子以及對變量進行分組,更重要的是要知道每個公共因子的意義,以便進行詳細分析。由于因子載荷矩陣是不唯一的,因此可以對因子載荷矩陣進行旋轉,使因子載荷矩陣結構簡化,使其每列或行的元素平方值向0和1兩極分化。

完成坐標變換之后,每個原始變量在盡可能少的因子之間有密切的關系,這樣因子的實際意義不僅便于解釋,也更容易為每個潛在因子賦予有實際意義的名字。本例中,經過最大方差正交旋轉后,得到解釋的總方差,如表4所示。由表4可以看出,從中提取四個因子,累計貢獻率為78.770%,說明前面四個公因子解釋的累積方差已經可以比較好地解釋原有變量所包含的信息[5]。

經過旋轉之后,最終得到探索性因子分析(EFA)預試數據四個因子結構和說明如下。

因子1:由教育技術學(0.897)、信息傳媒技術(0.788)、教育技術研究方法(0.801)、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0.799)、傳播學原理(.792)、教學系統設計(0.759)構成,特征根為6.014,方差貢獻率為37.589%,將其命名為“理論基礎”。

因子2:由學科課程與教學論·信息技術(0.795)、多媒體課件設計與開發(0.765)、數字化校園建設與維護(0.765)構成,特征根為3.414,方差貢獻率為21.336%,

將其命名為“教師技能”。

因子3:由攝影(0.895)構成,特征根為1.688,方差貢獻率為10.550%,將其命名為“影視編輯”。

因子4:由C#面向對象程序設計(0.894)構成,特征根為1.487,方差貢獻率為9.295%,將其命名為“程序開發”。

多元線性回歸模型構建? 前面通過對16個變量進行降維分析表明,學生必修課程成績可以歸納為學科理論基礎、教師技能、影視編輯、程序開發等四個因子,對這四個因子與論文成績關系的緊密程度和方向需要通過回歸模型來進行詳細分析。

回歸分析作為一種通過一組預測變量(自變量)來預測一個或多個相應變量(因變量)的統計方法,能夠較好地反映自變量與因變量之間的相關關系。與其他分析模型不同,回歸模型側重考察變量之間的數量變化規律,并以回歸方程的形式描述和體現這種關系,幫助人們準確把握變量受其他一個或多個變量影響的程度,進而為預測提供科學依據。綜合分析,本研究選取多元線性回歸模型來分析學生專業課成績對論文成績的影響,建立評估模型如公式(1)所示:

y=β0+β1ξ1+β2ξ2+…+βpξp+ε? ? ? ? ?(1)

公式(1)中因變量y為各自變量取某定值條件下因變量均數的估計值,對應學生畢業論文水平;ξ1,ξ2,…,ξp為自變量(即前期提取的因子變量),p為自變量個數;β0為回歸方程常數項,也稱為截距;β1,β2,…,βp稱為偏回歸系數,βi表示在除ξi以外的自變量固定條件下,ξi每改變一個單位后,y的平均改變量。

1)模型擬合優度檢驗。通過樣本數據建立回歸方程后,一般不能立即用于對實際問題的分析和預測,通常要進行各種統計檢驗,主要包括回歸方程的擬合優度檢驗、回歸方程的顯著性檢驗、回歸系數的顯著性檢驗、殘差分析等[6]。

回歸方程的擬合檢驗主要通過R方檢驗樣本數據點聚集在回歸線周圍的密集程度,判別回歸方程對樣本數據的代表程度。首先,從表5中可看到Durbin-Watson計算值為2.362。一般情況下,DW值在1.5~2.5之間,即可說明殘差序列無自相關現象,由該計算結果可知解釋變量能夠較好地說明被解釋變量符合線性回歸條件。其次,R方計算表明模型的解釋度達到50.7%,說明專業必修課的學習可以解釋50.7%論文水平的差異,解釋度較好。

需要說明的是,在多元回歸分析中,目的是要得到真實總體回歸系數的可靠估計,并作出有關的統計推斷,即重點關注解釋變量對被解釋變量的理論關系和統計顯著性,即下面將要論述的回歸方程的顯著性檢驗與偏回歸系數的顯著性檢驗。對因變量與多個自變量間的線性關系的假設進行顯著性檢驗,也就是進行多元線性回歸關系的顯著性檢驗。

本研究中學生論文成績與理論基礎、教師技能兩個模塊的回歸方程的整體顯著性檢驗見表6。由表6可知,建立的回歸方程的整體顯著性檢驗F值為4.882,P值為0.007,F值遠大于1%顯著性水平的臨界值,顯著性概率小于0.05,達到顯著性水平,說明模型的總體回歸效果較好,滿足建立模型要求。

2)參數估計。表7中顯示四個自變量的共線性診斷都滿足建模要求。在偏回歸系數顯著性檢驗中,學科理論基礎、教師技能模塊兩個解釋變量的t檢驗偏回歸系數顯著性水平都小于0.01,可以作為解釋變量存在于模型中,以解釋畢業論文(設計)情況。而實踐操作與技能提升兩個變量顯著性水平都大于0.05,被剔除。最終得出畢業論文與理論基礎、教師技能成績的回歸方程為:

畢業論文=78.542+3.429*理論基礎模塊+

3.407*教師技能模塊

4 結果分析

從方程可知,回歸方程的兩個變量系數均為正值,說明被解釋變量畢業論文水平y是由理論基礎和教師技能這兩個解釋變量的變化引起的線性變化。并且,畢業論文成績隨著理論基礎與教師技能成績的提升而增加,理論基礎課程、教師技能等方面課程對畢業論文成績的提升有顯著的正向影響。

該回歸方程具體含義就是平均而言,學生學科理論基礎水平每提高一個百分點,就會使畢業論文水平平均提高3.429%;教師教學能力每提高一個百分點,就會使學生論文水平平均提高3.407%。由此可見,構成這兩個因子的包括教育技術學、信息傳媒技術等課程成績越高,對論文成績的提升影響也越大。與此相反的是,比較受歡迎的影視編輯、技能提升則對畢業論文成績的改變沒有顯著性影響,兩者顯著性水平都大于0.05。

需要說明的是,如果回歸方程能夠較好地反映被解釋變量的特征和變化規律,那么殘差序列中應不包含明顯的規律性和趨勢性。這個過程主要通過殘差分析完成,方法主要有標準化殘差的頻數分布直方圖(如圖3所示)與標準化殘差的常態概率圖(如圖 4所示)。

根據圖3和圖4可知,標準化殘差的頻數分布直方圖呈現較好的正態性以及標準化殘差的常態,概率圖中各散點基本分布在45°線上。綜上所述,本研究中學生論文成績與理論基礎課程成績、教師技能相關課程成績的回歸方程模型擬合效果較優。

5 提升畢業論文成績的建議

雖然模型顯示學生畢業論文水平與學科理論基礎、教師基本技能等因素呈正相關,但是進一步分析,該模型也暴露出在培養方案實施過程尤其是在專業必修課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和問題,對此提出以下建議。

重視學生實踐與創新能力的培養? 根據培養方案要求,該專業旨在培養“能夠在各級各類教育機構從事信息技術教學以及教育信息化建設、應用、管理與研究等相關的高級應用型人才”。為了實現這個目標,要求學生通過四年學習,不僅具備扎實的教育學、心理學等方面理論基礎,也要掌握包括最新互聯網相關技術在內的網絡軟件開發、教育裝備與環境開發與管理能力。

首先,通過對學生專業必修課學習成績進行分析,將學生專業課成績歸納為兩個因子,并在此基礎上通過構建回歸模型用以分析對本科畢業論文水平的影響程度。結合因子分析和回歸模型構建的結果分析,發現對學生畢業論文成績有顯著作用的主要集中在若干門課程,如教育技術學等課程,顯示學生基本具備了本專業相關教育原理、教育心理學、學習理論等基礎理論知識,能夠綜合運用數字媒體和多媒體教學軟件完成一般的如多媒體課件制作等教學資源的設計制作,具備教師的基本教學技能和素質,能夠承擔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訓以及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方面的工作。

雖然模型顯示通過四年學習,學生基本達到培養方案規定的要求,但也顯示相當一部分專業必修課學習成效距離培養方案規定的目標有一定的距離。例如,由于在網絡教學資源的設計與開發技術方面知識欠缺,其程序開發模塊對論文成績貢獻幾乎為零。一些重要技術專業課學習基礎不扎實,縱然理論成績再好,也毫無疑問對學生在教育軟件與平臺設計開發能力,教育裝備與環境開發、管理能力提升方面有著負面影響,從而距離實現培養方案中培養高級應用型人才的目標有一定難度。顯然,這種現象的存在將制約培養目標最終實現。在日后研究過程中應重點分析這種現象產生的背景和原因,提出有針對性的整改措施,并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改革教學和考核模式,更新課程教學內容等,未來應在教學過程中進一步強調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構建與社會需求相適應的課程體系。

在提升課堂教學質量的同時必須嚴把考核關? 眾所周知,課程考試是檢測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成效的重要手段,是教學管理的重要環節,不僅能考查學生對某方面知識或技能的掌握程度,而且便于教師和學生更好地制定之后的教學和學習策略,對教與學有著重要的導向作用。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科學地評價教學質量和學習成效愈發重要。因此,學生課程學習的考核成績能否真實地反映教學質量和學生水平,試題是否科學、準確,在多大程度上是真實有效的,都對教師提出更高的要求。

通過數據分析,發現存在個別課程的成績標準差偏高、峰度檢測偏右,還有的課程成績沒有通過正態檢驗等現象。結合其他因素考慮,說明這些課程在考核中可能存在考核偏松,或者題目難度設置未能完全考核出學生真實水平的問題。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注重課堂教學質量,還要注重考核的作用,通過把握試卷的難度等,避免人情分,掌握好學生考核力度,從而真正達到檢測學生對某方面知識或技能的掌握程度的目的。

6 結語

綜上所述,本研究從專業必修課角度出發,探究影響畢業論文成績的影響因素和關聯程度,對專業課學習中存在的問題給出分析。同時注意到,影響學生畢業論文成績的因素還涉及其他內容。而本研究限于樣本數量等原因導致的不足和缺陷,都是日后研究有待注意的?!?/p>

參考文獻

[1]黨傳升,羅梅娟,呂廷杰.構建基于全面質量管理的畢業設計(論文)質量監控體系[J]. 北京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2):71-74.

[2]蔣亦華.我國本科畢業論文制度的闡釋與建構[J].現代大學教育,2009(2):101-106.

[3]吳磊,徐靜.推進本科畢業論文與專業課程教學的有效銜接:基于S大學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的考察[J].科教導刊,

2017(11):69-70,153.

[4]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和專業介紹[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201.

[5]杜強,賈麗艷.SPSS統計分析從入門到精通[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9:258.

[6]郭小平,張文蘭.高中教師使用信息技術教學的適應性研究:行為改變與個人因素、環境因素的關系分析[J].電化教育研究,2013(7):108-113,120.

猜你喜歡
線性回歸教育技術理論基礎
國道公路養護管理與規劃研究
淺議中職計算機基礎課自主學習教學模式
會計準則變革的非預期效應理論框架構建
現代教育技術在體育院校教學改革中的應用研究
從《ET&S》與《電化教育研究》對比分析中管窺教育技術發展
從教育技術的視角看數字化教育出版
企業退休金收支平衡的研究
醫學生人文精神培養研究與實踐
企業退休金收支平衡的模型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