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越國出土漆器初探

2020-08-17 01:27何劍儀
文物鑒定與鑒賞 2020年10期
關鍵詞:漆器紋飾類型

何劍儀

摘 要:20世紀80年代,在廣東、廣西發掘了多座南越國時期的墓葬,出土的文物種類豐富,制作精美。在隨葬的大量珍貴文物中,漆器大部分能夠辨認出器形,在部分漆器底部還發現刻畫的文字,對研究西漢時期嶺南地區漆器制造業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文章擬就這批漆器的器形、種類、裝飾紋樣、保存現狀等相關問題進行考述。

關鍵詞:南越國;漆器;類型;紋飾

1 南越國出土漆器概況

漆器是漢代極其名貴的工藝品之一,《鹽鐵論·散不足篇》記載:“一桮棬用百人之力,一屏風就萬人之功?!庇州d:“今富者銀口黃耳,金罍玉鐘;中者野王貯器,金錯蜀杯?!庇纱丝芍?,家中擁有漆器在當時幾乎就是財富和身份的象征。這也就解釋了為何漆器都出土于中型和大型墓葬中,在小型墓葬中少有漆器出土,畢竟一般勞動人民無力購買造價昂貴的漆器。

漢代是中國歷史上漆器制造與使用最繁盛的階段。漆器深受社會各階層人士的喜愛,成為一時之趨,制作極盛,基本遍及全國,規模大,產量高。而當時的南越國是嶺南地區漆器發展的一個重要時期,迄今為止,墓葬中出土的漆器已超過了1000件,這跟當時南越國優越的地理位置和豐富的自然資源是分不開的。

南越國的越族人民支系眾多,分居于廣大地區,嶺南水系發達,林木茂盛,氣候炎熱,各種天然漆樹亦有分布?!渡袝び碡暋罚骸盎春NP州,彭蠡既豬,陽鳥攸居。三江既入,震澤厎定。筱簜既敷,厥草惟夭……厥貢惟金三品,瑤、琨筱、簜、齒、革、羽、毛惟木……”《逸周書·職方》載所謂筱、簜即竹器。嶺南地區植物資源豐富,為越人的竹木漆器制作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油、漆并用工藝的產生是漢代髹漆工藝的重大進步與發展,加上先進的技藝和充足的原材料,使南越國的漆器的規?;?、精致化都達到嶺南地區前所未有的高峰。

2 南越國出土漆器類型分析

南越國始建于公元前203年,并于公元前111年被漢武帝所滅,享國93年歷經四代五王。南越國疆域包括當今廣東、廣西(大部分地區)、福建(一小部分地區)、香港、澳門和越南北部(圖1),定都于番禺。南越國位于三江交匯處,內河航道發達,西邊還臨近重要的港口徐聞、合浦,這為漆器、絲織品、陶器和青銅器的對外出口貿易以及后來海上絲綢之路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南越國出土的漆器類型多樣,涉及當時生產、生活的許多方面,其中飲食器有杯、卮、樽、盤、盂、圓盒、扁壺、鐘、鈁、耳杯、筒、壺、豆、鼎、匜、斗、勺、匕、箸等;盛儲器有奩、笥箱、桶等;樂器有琴、瑟、竽、笛等;家具有案、幾、屏風等;兵器有盾、弓、弩機、矢箙、劍鞘、兵器架、甲等;喪葬用具有棺、槨及俑等;日用雜器有扇、博局、栻盤等。

1983年發現的南越王墓中出土的漆器種類就十分豐富。包括耳杯、漆卮、漆杯等祭器和酒器;屏風、案、大小博局、漆盒、漆盆、漆盤、漆奩、馬蹄形漆盒、算籌、漆骰子、漆木匣、漆木箱等日用家具;琴、瑟、鐘架等樂器及其附屬物;漆柲、戈、矛等兵器及其附屬物;木俑等木雕品;各類木質車馬飾及棺槨等。這些漆器輕巧耐用,造型優美,制作精巧,反映出當時南越國漆器手工業技術水平的高超。南越王墓出土的漆器中最為精美的要數漆木屏風(圖2),這是一座雙面屏風,結構均衡對稱,整體呈“冖”形。通過殘存的鎏金銅構件可知,該屏風高1.8米,等分3間,每間寬1米,左右的次間為固定屏壁,正中間的明間為屏門,兩扇屏門可向后啟合。兩側為翼障,以折疊構件連接可作90度展開,成為一幅寬1米的翼障。屏風頂上兩轉角處各立1只銅鑄的朱雀,兩翼障上和屏風門頂上各立一個雙面的銅獸首,翼障之下有蟠龍托座承托。這7件銅構件的頂上都連著1~3個管狀插座,一對銅朱雀的尾巴處還留有雉尾的羽根,猜測這些構件上原來都插有五彩繽紛的鳥羽為飾。此屏風規模大,結構復雜奇巧,將鑄銅、鎏金、鑲嵌和漆木工藝等匯于一體,使其光彩奪目,異常華麗。這座華麗的屏風一方面反映出南越工匠的高超技藝,另一方面又反映出南越王生活上的奢侈豪華。

3 南越國出土漆器工藝概況

3.1 漆器胎質

南越國的漆器生產水平及工藝水平都是相當高的,漆器胎質主要有木胎和夾纻胎。

3.1.1 木胎

木胎制作方法主要有斫制、剜、鑿、雕、卷制和鏇制,往往是以一種制法為主,輔以其他制法。鏇制的應用不僅提高了生產效率,而且使器皿造型更加規整美觀。盤、盂、盒等多為鏇制并結合剜、鑿等方法制作。如廣州西村石頭崗漢墓出土的“蕃禺”云氣紋盒蓋(圖3),木胎,呈長橢圓形,通體髹黑漆,蓋面朱漆云氣紋圖案,中間有“蕃禺”的針刻字。紋飾雖不及戰國時期精細,但粗放生動、英氣勃發?!对茐羟芈伞すぢ伞酚涊d秦始皇統一中原后制定了工律傳統,凡是官辦漆器等各類工藝品器物必須銘刻文字標識,包括規格、維護等信息,可見“蕃禺”云氣紋盒蓋是受中原工律影響的產物。從嶺外傳入南越國的漆工藝制作自秦漢以來逐漸成熟,與中原漢文化制作機制基本一致了。

卮、奩等圓筒形器物一般會以薄木板卷制。如廣西貴港市羅泊灣1號漢墓出土的漆奩(圖4),圓筒形,卷木胎,器表髹黑漆,又以紅漆繪變形的鳳紋和雷紋,內壁髹紅漆。而漆奩的造型、紋飾明顯繼承了戰國楚器的風格。

耳杯、案等多斫削而成。如廣州東山貓兒崗漢墓出土的“惡”字耳杯(圖5),木胎,內髹朱漆,其余皆髹黑漆。杯側有“水”朱漆字。外底正中朱漆書漆工名款“惡”字。同一墓中還出土有一件漆奩,圓筒形,卷木胎,器表髹黑漆,又以紅漆繪變形的鳳紋和雷紋,內壁髹紅漆。

3.1.2 夾纻胎

夾纻胎,即為脫胎漆器。先用泥、木制成器物模型作為內胎,然后在外面一層一層以豬血及生漆混合涂料裱糊麻布附于其上,干固后以骨粉、石粉或炭粉混合灰料刮之,整塑器形,視器物的情狀依次調整操作至理想狀態,而后用水泡軟,脫去泥胎。夾纻胎堅固輕巧,不變形,不開裂,又叫“重布胎”?!皧A纻”技術是中國傳統器形工藝中漆工藝含量最高的制作胎骨的技法,夾纻的器形選擇范圍大,造型自由度高,胎骨耐久留存時間長。如南越王墓西耳室出土的2件漆盒則為夾纻胎,內壁髹紅漆,表面髹黑漆,加繪紅彩。器表可見細小的卷云紋圖案,內盛樹脂類物品和兩扎漆算籌。西耳室還出土了漆盆,為夾纻胎,黑漆,盆沿有朱色單線勾勒的菱形圖案,盆里繪卷云紋,用朱、白二色相襯,但已朽碎,僅余口沿和器底殘片。但從脫落的漆膜依然可以清晰地辨認出漆灰層掩映下的裱布絲織紋路。夾纻胎制作的漆器在視覺效果上呈現出的重量感、力量感、體積感,毫不遜色于實心的硬質材料。而且經過表層髹漆成膜包裹后,不會裸露出灰泥、麻布等材料,漆膜經打磨后光亮平整,更為器物增添了華美之感。

3.2 漆器紋飾和圖案

3.2.1 髹漆和用色

用漆涂于器物并繪以紋飾稱為“髹飾”。髹漆是對各種胎骨的漆器進行加工的重要環節,只有經過髹漆這一道工序,器物才具備了漆器的特性。在給胎骨髹漆前必須進行粗磨、細磨,并用灰料調漆填補器物的縫隙、凹陷之處。髹漆有髹底漆和面漆兩種,素髹的器物只髹底漆,只上一種顏色的漆,而需彩繪的漆器一般要髹面漆。

南越國出土漆器的髹漆手法大都仍以描飾為主,同時結合使用錐畫、嵌金、嵌銀、嵌金銀及鑲嵌等多種技法。描飾又以描漆、描油、描金、漆畫等技法為主,器表多以黑漆為底,飾以紅、灰、綠、黃、褐、金、銀等色漆描飾,同時還用桐油調色描飾白及淺黃色紋樣,這些顏色的原料是由朱砂、雄黃、紅土、白土等礦物質原料和墨等植物顏料調制而成。

3.2.2 裝飾紋樣

南越國時期描飾的紋樣受戰國和秦代影響較大,多見云紋、變形鳥頭紋、鳥云紋、龍紋及鳳紋等題材,還有新出現的犀牛、魚等寫實性較強的動物紋樣。如廣州三元里村M1號墓中出土的牛紋扁壺(圖6),外表髹黑漆,兩面各以朱漆繪一犀牛,兩側及蓋面繪菱形、蟬形等圖案花紋。全器為木胎,帶有圓形小蓋,壺身由兩塊木各雕出器胚的一半,然后合成。

南越國曾出現少量的金銀胎漆器,器表描漆,如廣西貴州縣羅泊灣1號墓出土的二龍戲珠紋盆(圖7),平口,寬唇外折,直腹,圓底。上腹部有兩對對稱的鋪首銜環,內底有沖壓時產生的輻射線??谘睾透贡谕饩衅岵???谘厣巷椓庑螆D案,腹內壁為龍、魚和卷云圖案,兩條相互追逐的龍構成畫面的主體部分。腹外壁似繪著一組連貫的敘事畫,繪畫風格及技法應是繼承楚人漆畫。

漆器的附飾多采用鑲嵌或金銀等貴金屬作裝飾,和商周時期的鉗骨、河蚌、貝殼、珠玉,漢代常見的各種形狀的金銀花片、菱格紋、橫紋等?;y用生漆貼于漆器之上,再罩上數層生漆與其表面修平,最后打磨拋光。如南越王墓東側室出土的鑲銅框漆案,漆木案面已朽沒,僅存鑲銅框的木板。上下有銅框兩條,中間為漆木部分,漆木上釘滿卷云紋銀飾片。

由于夾纻胎漆器胎骨較薄,且口沿容易崩裂,為了加強器物的牢固度,楚國時期,就已經開始在這些夾纻胎漆器的沿口、底部邊緣裝上金銀或銅箍,名為“釦器”。金屬釦與器身混成一體,既起到加固防護的作用,又使漆器本身更顯精致珍貴。漢代出土的釦器為銀釦、銅釦的較多,而目前只在南越王墓中發現1件金釦漆卮(圖8),十分珍貴。金釦漆卮出土于南越王墓西耳室。漆木部分已朽不存,只余金釦,金釦為鑄造而成。釦件包括蓋箍、蓋頂上的三個環形立紐、帶三足蹄的底座,還有環形連舌鏨、口沿釦圈。金釦件外壁打磨平滑,內壁則留有多道鑿痕、銼痕。墓中不僅有金釦漆器,還有1件象牙釦器及7件鎏金銅釦漆卮。

在漆器的制造工序與分工方面,制造一件漆器從繪圖到成型要經過多道工序,絕非一人之力能夠完成的。畢竟漆器制造不但分工細密,而且每一道工序都要精工細作,既費工又費時,就有了“一文杯得銅杯十”的說法,證明漆器的昂貴,也只有統治階級才能用得起名貴華麗的漆器。這些昂貴的漆器上往往會有銘文,記述漆工匠的制作過程。如貴州清鎮17號墓出土的一件耳杯,銘文曰:“元始三年,廣漢郡工官造乘輿髹羽畫木黃耳棓。容一升十六籥。素工昌、髹工隆、上工孫、銅耳黃涂工惠、畫工囗,羽工平、清工匡、造工忠造。護工卒史惲,守長音、丞馮、掾林、守令史譚主?!保▓D9)這里所說的“素工”就是專門負責制作木胎的;“髹工”就是專門負責初步上漆的漆工,“上工”也是上漆工,負責進一步涂漆?!般~耳黃涂工”則是負責在漆器上鑲嵌銅耳、銅箍以及鍍金的;“畫工”就是專門負責給漆器畫上花紋圖案的;“?工”是在漆器上雕刻銘文,或者將剛髹漆的器物放入“陰室”,留意漆膜干燥工序的人;“清工”是負責漆器清洗及最后質量檢查的;“造工”則是該工坊的負責人。每一道工序都有專人負責,各司其職。從上述銘文可以看出漆器制造的工序,從中央到地方,從王國到侯國,各級“政府”經營的漆器手工業作坊組成了從上而下的官府手工業網。這種官府制漆手工業的設置體現了漢承秦制,體現出南越國仿漢朝的管理制度。這種制度既區別于私人作坊生產的漆器,保證了質量,更是把產品商品化,為以后外銷打下了基礎。

4 南越國出土漆器保存現狀

漆器的制作原理就是利用生漆成膜,這個聚合過程是因漆酶的催化、氧化作用,它可以促進漆酚的氧化聚合,從而形成干固的膜。生漆漆膜的超耐久性眾所周知。生漆固化成膜后不僅富有光澤,還具有耐久、耐酸、耐溶劑及防潮、防腐、防腐蝕等一系列獨特的性能,可以保護和美化質器。因此,在眾多漢墓出土文物中,盡管歷經數千年,但是漆器依舊完整,漆膜光彩照人,令人嘆為觀止。南越國時期多采用豎穴木槨墓埋葬方式,漆器作為主要的隨葬品多得以保存良好。隨著磚室墓、石室墓的日益流行,因其密封性程度不佳,且易滲漏,導致漆器大都僅余漆痕。如南越王墓中出土的漆器經歷過枡石的壓塌,經歷過多次浸水、干燥,致使漆膜受損,內部木胎腐朽,能保存下來的僅為漆殘片,使墓中眾多精美的漆器不能重現人前,著實令人惋惜。

5 小結

南越國在歷史的洪流中存在的時間并不長,但其漆器工藝卻是多變、靈活、瑰麗的,不僅完成了嶺南地區漆器手工業向規范化生產的轉變,提升了漆器的商業性,還為對外文化交流提供了物質基礎,更為以后海上絲綢之路的形成打下了基礎。南越國流傳下來的漆器不僅是中國漆文化中的一個重要階段,還為嶺南地區的漆器手工業發展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參考文獻

[1]廣州市文物管理委員會,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廣東省博物館.西漢南越王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

[2]郭立新.中國古代髹漆工藝[J].廣西民族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1998(3):52-54.

[3]逄振鎬.兩漢時期山東漆器手工業的發展[J].齊魯學刊,1986(1):8-12+41.

[4]林蔚文.古代越人竹木漆器手工業略論[J].民族研究,1992(5):96-102.

[5]陳默溪,牟應杭,陳恒安.貴州清鎮平壩漢墓發掘報告[J].考古學報,1959(1):85-103+139-144.

[6]蔣廷瑜,邱鐘崙,梁肇池,等.廣西貴縣羅泊灣一號墓發掘簡報[J].文物,1978(9):25-34+54+35-42+81-84.

[7]何振紀.南越國漆藝風格辨[J].嶺南文史,2014(3):45-47.

[8]中國國家博物館,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甌駱遺粹—廣西百越文化文物精品集[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

[9]宋治民.漢代的漆器制造手工業[J].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2(2):84-89.

[10]劉士莪.秦漢時期的漆器[J].中國生漆,1987(1):11-17.

[11]張榮芳,黃淼章.南越國史[M].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8.

[12]金維諾,陳振裕,蔣迎春,等.中國美術全集:漆器家具[M].合肥:黃山書社,2010.

猜你喜歡
漆器紋飾類型
論漢畫像石中吉祥紋飾的意象之美
蠟染的紋飾探討
戰國漆器的設計研究
漆器收藏三問
不該屈尊的大美漆器
商代青銅器紋飾變化初探
我國高職院校實訓基地主要類型及其存在價值初論
C語言教學探討
人名中不應該使用生僻字
民間紋飾在產品設計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