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少年偶像文化現狀及其學校引導

2020-08-20 07:51王安湉
中國德育 2020年13期
關鍵詞:教育工作者偶像明星

青少年階段是模仿性最強的時期,學??梢岳门枷竦奶厥馐痉蹲饔?,引導青少年走向良性、有序的模仿。營造積極健康的校園文化,有助于青少年將理想目標與現實生活相結合。

在現代意義上,偶像主要指被追捧、崇拜、模仿的對象,如藝術家、作家、娛樂明星等在某些方面擁有一技之長的人。今天,偶像文化已經成為一種熱門的社會文化現象,輻射到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對青少年影響較大。

學校教育工作者要以開放的心態走進青少年的內心世界,尊重他們的審美需求和選擇。但青少年偶像文化確實帶來了一些顯而易見的問題,如果不去正視、重視這些問題,不去探尋應對的策略,將對青少年的成長造成危害。本文試對當代青少年偶像文化的現狀進行分析,并從學校角度探討引導的策略。

一、當代青少年偶像文化的現狀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偶像。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港臺明星風靡一時;新世紀伊始,“韓流”席卷亞洲,流行樂壇欣欣向榮;而后,《超級女聲》《快樂男聲》等選秀節目使本土偶像走進大眾視野;近年來,《極限挑戰》《奔跑吧,兄弟》等真人秀節目更拉近了明星與觀眾之間的距離。如今,各類綜藝花樣翻新、層出不窮,使明星收獲了無數的擁躉,而粉絲中不乏青少年的身影。

在二十一世紀的第三個十年來臨之際,青少年偶像文化呈現出更為鮮明的特點,也暴露出一些新問題。

(一)低齡化程度更加嚴重

自“小鮮肉”一詞流行以來,偶像明星越來越低齡化,其粉絲也愈發低齡。知名少年偶像組合TFBOYS出道時,成員年齡只有十三四歲;2018年開播的《偶像練習生》中,最終出道的成員最小只有十六歲;而《創造101》里知名度較高的楊超越出道時也才滿二十歲。

對青少年而言,同齡的偶像更容易引起共鳴。然而,低齡的偶像本身尚未成熟,沒有經過時間的檢驗,尚不足以成為青少年效仿學習的對象。個別偶像明星文化水平較低、言行失范,更有甚者誤入了違法犯罪的歧途。在國內新冠肺炎疫情最為嚴重的時候,就曾曝出某“95后”明星謊稱賣口罩實施巨額詐騙的新聞。青少年心智不成熟,缺乏自我判斷力與社會經驗,無法看清偶像真實的個人特質。他們將偶像視為理想化的存在,容易全情投入、不顧一切。而娛樂公司不斷推出的“養成類”造星節目,一定程度上使得“讀書無用論”甚囂塵上,不少青少年中斷學業,加入選秀的隊伍。

(二)個性化需求更加強烈

青少年時期是由兒童向成人過渡的特殊時期,是人生中最為躁動不安的轉折期。當代青少年成長在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空前豐富的時代,社交需求、獨立意識與自我實現的渴望愈發強烈。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他們對偶像的選擇愈發呈現出個性化、自由化、多樣化的特點。

在自我意識形成和發展的階段,青少年的求知欲望往往帶有強烈的個性展示因素??陀^的自我認識需要客觀的自我審視和評價、良好的自我體驗和控制,而這些恰恰是青少年最為欠缺的。他們更傾向于憑借自己的第一感受對事物進行評判。標新立異的偶像更容易獲得他們的心理認同。于是,除演員、歌手、球星之外,主播、B站UP主(嗶哩嗶哩彈幕網視頻發布者)、網絡寫手、網絡畫手,甚至動漫虛擬人物,都獲得了青少年的青睞。

(三)從眾性表現更加明顯

青少年時期是個體意識覺醒的時期,也是個體意志薄弱的時期。青少年害怕被孤立,渴望被認同。他們在偶像身上找到精神歸屬,通過與“同擔”(崇拜同一偶像的人)不斷分享信息、交流情感,逐漸成為互相認同、彼此欣賞的高黏性的情感共同體。這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青少年的社交需求,釋放了他們的負面情緒,但另一方面又使得在群體中的青少年極易產生從眾心理。他們會有意識地去迎合流行的話題,以避免被孤立、排擠。

這無疑為偶像崇拜的狂熱化和盲目性提供了可能。當某個偶像成為他們所在群體的潮流時,青少年容易屈從于這種潮流。在粉絲團、后援會大行其道的今天,粉絲活動更加專業化。粉絲們擁有自己的口號、標志和“應援”機制。選秀節目的盛行,使得粉絲內部出現等級分層,“職業粉絲”“粉頭”應運而生,青少年更容易被裹挾進不理智的情緒之中。而“飯圈”的利益傾軋、平臺的推波助瀾導致粉絲之間的矛盾頻發,青少年更容易淪為“炮灰”,甚至導致思想道德閾值下限降低,陷入某些極端情緒之中,誘發網絡暴力和校園暴力。

(四)網絡化態勢更加迅猛

互聯網時代,粉絲早已不用像當年的追星族那樣為一盤磁帶、一張海報跑遍音像店、書報亭。網絡的便捷性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粉絲與偶像之間的時空阻隔。偶像與粉絲、粉絲與粉絲之間關系的重構,也助推了偶像文化的蓬勃發展。

隨著中國移動互聯網基礎設施的迅猛發展,智能手機在青少年中的普及率極高。據共青團中央維護青少年權益部、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聯合發布的《2019年全國未成年人互聯網使用情況研究報告》顯示,2019年,未成年人互聯網普及率達93.1%,未成年網民規模為1.75億?;ヂ摼W對于低齡群體的滲透能力持續增強,32.9%的小學生網民在學齡前就開始使用互聯網。

新浪微博、QQ空間、B站社區等等,這些青少年觸手可及的社交平臺為他們追逐偶像、形成群體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很多青少年對多元化信息分享和交流的平臺趨之若鶩,為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而欣喜不已。但是,某些平臺缺乏社會責任感,為了收割流量惡意營銷,煽動情緒;某些運營活動利字當頭,誘導粉絲“控評”“打榜”“氪金(沖銷量)”“應援”;某些網絡信息內容生產者為了博眼球、蹭熱度不擇手段,甚至惡意炒作、造謠生事。這不僅不利于青少年形成良好的時間管理習慣和理智的消費觀念,更會導致青少年情緒偏激,誘發網絡暴力。

二、學校引導當代青少年偶像文化的困境

偶像文化深刻影響著青少年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與生活態度,其弊端則暴露出學校教育的某種缺失與錯位。

(一)學校榜樣教育難以走入青少年內心

盡管素質教育在我國已經被提出多年,但實際上,重分數輕人文、重升學輕成長、重說教輕啟發的教育現象仍然存在。功利化的教育使得一些青少年比起過程更注重結果,比起內在更注重外在。他們容易被偶像青春靚麗的外貌、商業包裝的“人設”和名利雙收的表象所迷惑,而忽視了偶像的內在品質。

學校榜樣教育長期與青少年的實際生活脫節,流于形式。學校推廣的榜樣與青少年自己選擇的偶像極少重合,甚至相互排斥。青少年追求平等與自由,而學校榜樣教育具有強制性和命令性,方式單一,容易使他們產生逆反心理。高高在上的傳統榜樣對學生缺乏感染力、號召力,教育工作者又或多或少對青少年偶像心存芥蒂,無法真正理解學生的心理。這些在一定程度上將學校樹立的榜樣與青少年自發選擇的偶像對立了起來,難以讓青少年學生心悅誠服。

(二)學校易存在過分放大偶像作用的誤區

近年來,“讓偶像成為榜樣”的建議被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提出,希望將偶像與榜樣相結合,引導青少年適度、合理、健康地去崇拜積極陽光、富有內涵、三觀端正的偶像明星。2020年全國兩會期間,“整頓飯圈亂象”成為熱點,有代表委員建議明星藝人應成為正面偶像,擔負起引導未成年人主流價值觀的社會責任。但我們不得不承認,要讓青少年偶像真正成為青少年的榜樣,仍路漫漫其修遠兮。

娛樂圈魚龍混雜,偶像離不開商業包裝和營銷,如果貿然將其拔高為青少年偶像,對其寄予厚望,萬一其“人設”崩塌,對青少年群體將造成難以承受的打擊。況且,偶像與粉絲之間不存在隸屬關系。偶像作為公眾人物,要嚴于律己,肩負起引導主流價值觀的社會責任,但管理和教育粉絲卻是他們“無法承受之重”。引導、教育青少年的責任更應該由社會、家庭、學校共同承擔,不宜過分放大偶像的作用。前段時間,“飯圈文化進校園”的話題引發眾議,也暴露出學校在引導青少年偶像文化方面存在的誤區和漏洞。

面對困難,教育工作者不能畏葸不前,要主動承擔起教育的使命與責任,探尋引導青少年健康向上的偶像文化的策略。

三、學校引導當代青少年偶像文化的策略

(一)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青少年

青少年的價值取向決定了未來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而青少年又處在價值觀形成和確立的時期,抓好這一時期的價值觀養成十分重要。如今,泛娛樂化現象對我國青少年產生了不良影響。國內經濟發展轉型和社會結構調整引發多元價值觀的碰撞,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信仰危機、理想失落、道德滑坡等價值失范現象的出現。教育工作者應該堅持以德樹人、以美育人、以智啟人、以文化人,引導學生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基本遵循,“扣好人生第一??圩印?。

近年來,主流媒體主動為偶像明星打開大門。例如,在《朗讀者》《信中國》《經典詠流傳》《青春詩會》等節目中,都能看到偶像明星的身影,他們的出現拉近了青少年與經典、與歷史的距離。而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不少偶像明星也主動承擔起公眾人物的社會責任,為災區捐款捐物、參加直播為災區“帶貨”、成立公益組織助銷農產品……這些都是偶像利用自己的號召力向社會傳遞正能量的表現。學校教師可以借此類事跡引導學生發掘偶像的言行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契合之處,將其轉化為教育資源,對青少年起到示范、激勵作用。

(二)培養青少年的理性思維、批判意識

青少年多用理想化眼光看待偶像明星,以此擺脫學業壓力,逃避現實。他們容易被媒體平臺和粉絲群體裹挾,無法客觀審視偶像的真實內在。學校應該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幫助他們將理性認識與情感體驗相結合,擺脫“暈輪效應”帶來的以偏概全。

置身于“信息爆炸”的時代,碎片化的信息鋪天蓋地,各種各樣的傳播媒介充斥著五花八門的話題,青少年心智不成熟,極易使思維變得淺薄,導致盲從、輕信。學校要引導學生勤于辯證思考,克服直接接受信息的惰性和習慣,從而探究現象背后的本質。要引導青少年反思“自己是否真的崇拜某位偶像”“崇拜他的哪些內在品質”“如何證明他真的擁有這些品質”“他是如何獲得這些品質的”等問題,進而形成理性的偶像崇拜觀。

青少年偶像能夠脫穎而出,身上通常具備值得肯定的品質,粉絲喜愛他們也多是“始于顏值,終于人品”。教育工作者不應該對偶像明星懷有偏見,而應去發現他們身上的優點與教育價值,引導青少年辯證思考,將偶像作為平常人看待,從而觀照現實、反思自我,提高自身成長、成才、成功所必需的素質。

(三)提升青少年審美品位,增強文化自信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青少年崇拜帥氣靚麗的偶像明星無可厚非,但“顏值即正義”“五官決定三觀”等表層化說法和個別追捧低俗文化的現象發人深省。提升青少年的鑒賞能力和審美品位是當務之急,也是學校教育的任務之一,更是以語文為代表的人文學科重要的學科素養。學校要充分利用文化課堂,引導學生好讀書、讀好書,去欣賞高雅、經典的人文藝術,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人,用優秀的作品鼓舞人。

此外,在全球化的時代背景下,外國文化對青少年的影響日益增大,網絡意識形態問題也日益突出且呈現出復雜、隱蔽的特點。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場合談到中國傳統文化,表達了對傳統文化、傳統思想價值體系的認同與尊崇。而某些青少年喜愛的明星人物確實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青少年的文化認同感,例如,跨界參加綜藝的女老生王珮瑜宣傳了國粹;讓中國傳統手作風靡YouTube的李子柒獲“中國農民豐收節推廣大使”稱號;B站上制作優良的漢服、中國歷史和民樂的相關視頻吸引了無數觀眾……鑒于此,學??梢赃m當將其作為素材引入課堂,增強青少年的文化自信。

(四)營造積極校園文化,調動青少年主觀能動性

青少年階段是模仿性最強的時期,學??梢岳门枷竦奶厥馐痉蹲饔?,引導青少年走向良性、有序的模仿。營造積極健康的校園文化,有助于青少年將理想目標與現實生活相結合。

校學生會、社團等學生組織給予青少年展示自我的舞臺,使優秀的學生個人得以嶄露頭角。他們或是學生會、學生社團的負責人,擁有較強的組織能力與協調能力;或是文藝骨干、體育苗子,有一技之長且能獨當一面。這類學生與偶像之間有一定的相似性,不少偶像也曾是校園的明星人物。學校通過組織文藝活動、體育比賽,可以讓青少年有知行合一的機會,讓他們體驗到偶像一路走來的不易,拉近與偶像之間的距離,消除對偶像的盲目崇拜,領悟到只有一步一個腳印才能獲得成功。參與活動的學生可以受到同伴的積極影響,發現身邊的榜樣人物,見賢思齊。青少年自身主觀能動性被調動起來,心理需求與自我認同在現實生活中得以實現,偶像崇拜便可趨于理性。

必須強調的是,在引導青少年偶像文化的同時,教育工作者要時刻以職業規范、職業道德來約束自身。學校引入積極向上的偶像文化是值得肯定的,但必須有“度”的把控,切勿本末倒置地將“安利”“應援”等行為帶入校園。職業底“線”不能破,理智之“圈”不能出。相關活動需要校團委、政教處等處室加以指導,對校園廣播臺、校報???、校園網、校園微信公眾號等輿論陣地要嚴格把控,避免將偶像文化中消極的一面帶入校園。

總之,青少年偶像文化是大眾文化興起的必然產物,其對青少年產生的影響是我們教育工作者必須正視與重視的。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拔節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地引導和栽培。教育工作者要不斷嘗試去影響和塑造更加積極健康的青少年偶像文化,使其成為青少年成長中向上向善的重要力量。

[王安湉,湖北省武漢市常青第一中學,團委書記]

責任編輯 何蕊

猜你喜歡
教育工作者偶像明星
大眾偶像
Task 4
德國早期兒童教育工作者嚴重短缺
明星們愛用什么健身APP
身為一個教育工作者的幾點思考
扒一扒明星們的
淺論初中化學教學中的STS教育
偶像效應
誰是大明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