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工科背景下計算機類課程思政教學研究與實踐

2020-08-25 07:06夏小云李紹燕龍賽琴
計算機教育 2020年8期
關鍵詞:思政育人計算機

夏小云,李紹燕,朱 蓉,龍賽琴,郭 江

(1.嘉興學院 數理與信息工程學院,浙江 嘉興 314001;2.嘉興學院 馬克思主義學院,浙江 嘉興 314001;3.嘉興學院 教務處,浙江 嘉興 314001;4.湘潭大學 計算機學院,湖南 湘潭 411105;5.阿里巴巴國際化中臺事業部,浙江 杭州 310052)

0 引 言

計算機專業是工科群的一個重要學科體系,為經濟社會發展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1]。傳統的計算機專業課程教學只注重專業知識的培養,難以適應當前新工科對人才培養的新要求。如何將工匠精神、首創精神、奮斗精神、奉獻精神等德育元素融入計算機類課程教學,是當前新工科背景下應用型IT 人才培養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

當前計算機技術和互聯網的飛速發展,為大學生提供了高度便捷的交流互動手段,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良好機遇的同時也提出了巨大挑戰。面對海量的網絡信息,大學生難于辨別真假,缺乏獨立判斷力,容易受到錯誤思潮的侵襲[2]。因此,高校教師教授專業知識的同時,應融入德育教育,做到教書與育人的有機結合。

課程是高校計算機專業開展教學活動的基礎,也是高校教學的重要內容。高校計算機類課程以培養學生的理論思維、實驗思維、計算思維能力為目標[3]。當前計算機類課程教學與思政課程教學兩者相互脫節,急需將大學生的德育教育深度融合到計算機類課程的教學中。

1 計算機類專業教師和學生對課程思政的認知現狀調查分析

新工科建設明確提出了加快建設發展新興工科,持續深化工程教育改革,培養德學兼修、德才兼備的高素質工程人才的目標[4]。為深入了解當前計算機類課程推廣課程思政教學的現狀以及融入思政元素實現課程思政協同育人的情況,采用調查問卷的方式。

調查問卷分為學生版和教師版,參與調查問卷的有學生310 名、教師58 名,調查問卷學生版除了涉及學生基本信息外,還包括對課程思政的了解程度、對課程思政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等建議、對教師在課程思政教學的反饋情況以及個人對課程思政的教學效果評價情況等。教師版調查問卷主要涉及對思政課程的了解程度、是否需要在專業課程中引入思政內容、專業教育與思政教育關系、在計算機類課程中實施課程思政的難度、如何增強專業教師思政教育意識和能力、是否在課堂中融入思政元素、思政內容所占比例、如何進行思政內容課程考核、在計算機類課程中融入思政教學的方法以及課程思政教學是否對學生有益等。

調查問卷學生版和教師版均涉及一些共性問題。對課程思政的了解程度方面,大部分教師和學生對課程思政有一定了解,但目前還僅停留在很淺的層次。而在對于是否有必要在計算機類專業課程中融入思政教學內容,學生表現出更強的愿望,覺得適當在枯燥的專業課學習中融入一些思政案例會讓學生提起學習興趣。對于思政課程教學實施難度方面,大部分教師和學生都持樂觀態度,而且認為思政育人對于學生有一定收獲的教師比例也較高。同時,較多學生也覺得思政育人能夠提升自己的人文素養等。

2 計算機類課程思政元素挖掘

實施課程思政教學重在挖掘蘊藏于專業課程中的顯性或隱性的思政教育元素,并將學科知識與思政教育內容有機結合。任何一門課程,都蘊藏著豐富的德育元素,如何科學有效地挖掘這些元素是推行課程思政教學的一個重要問題[5]。這就要求計算機類課程任課教師在充分掌握學科體系的基礎上,確定其中蘊含的思政教育資源,實現專業知識傳授與育人目標的統一。計算機類課程思政教學中的德育元素挖掘模式,見圖1。

圖1 計算機類課程思政教學中的德育元素挖掘模式

1)合理規劃、設計。

結合計算機類課程自身的特點,進行課程思政教學系統設計與規劃。通過科學規劃和系統設計,將德育教育與計算機類課程設計及實施緊密結合,把對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塑造和培養融入專業課程,將教書育人的責任落實在課堂教學上,實現專業授課中知識傳授與價值引導的有機統一。明確計算機類每一門課程的德育功能,落實專業教師的育人職責,將思政育人元素納入教學計劃的重要條目和課堂講授的重要內容。

2)善于發現、分析。

在教學過程設計中,充分挖掘計算機類課程中的德育元素,如計算機網絡安全課程中的網絡道德、知識產權及知識保護意識,計算機程序設計中的精益求精、方得始終的工匠精神,軟件工程課程的團隊意識及合作精神等。分析德育元素與計算機專業知識的結合點,潛移默化地將人文教育融入理論授課、實踐教學以及分組討論等整個教學過程,將抽象、枯燥、單一的計算機專業知識學習變得生動有趣。

3)重在融入、應用。

充分挖掘計算機類課程中的德育元素,在理論教學、實驗教學、分組討論中融入思政教育,重在應用。通過講述計算機界圖靈獎獲得者、著名IT 公司創辦人等名人勵志故事穿插融入課堂教學。嘉興學院作為一所辦在紅船旁的大學,紅船育人一直以來都是學校培養學生的特色。嘉興學院教師積極嘗試和推動紅船精神進教材、進課堂,深化“第二課堂”“第三課堂”建設,組織學生進行課外紅色教育,并將其納入課堂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實現紅色基因與課程內容有機結合。

3 計算機類課程教師的思政教育專業素養以及課程思政教學能力培養

教師是課程思政教學實施的主體,提升計算機專業課教師的思政教育專業素養以及課程思政教學能力尤為重要。專業課教師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識、素養、能力對于課程思政教學而言存在一定差距[6]。專業課教師在課程思政教學中做到勝任、善任、樂教、善教是推進課程思政教學的重點。

3.1 組織教師開展專題培訓

實施課程思政教學,需要專業課程與思政內容相向而行,形成協同效應。專業教師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素養不夠,缺乏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技能,不善于挖掘專業課程應有的育人作用。因此,組織教師進行定期的課程思政教學技能培訓是提升教師教學能力的有效途徑。首先,要發揮高校教師發展中心的示范引領作用。教師發展中心是保障新入職教師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業務技能培訓、個人職業發展規劃的專職機構,擔負著對教師的思想政治教育指導、培訓及考核等工作。其次,通過邀請校內外課程思政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系統培訓課程思政教學技能、方法及理論等,在培訓合格之后才能允許教師進行課程思政的教學。此外,各高校之間可以建立課程思政教學交流、互助平臺,不斷加強各高校信息互通,鞏固和提升課程思政教學能力。

3.2 舉辦“同行課堂”教師觀摩課活動

“同行課堂”教師觀摩是提升教師教學技能和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途徑。通過觀摩課活動,使專業教師主動走進“同行課堂”,交流教學方法、理念,分享教學經驗,探討教學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及解決方法,相互借鑒,共同提高。進行教師觀摩課活動,有助于提升課程思政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進一步增強專業課教師的課程思政教學素養。

3.3 建立課程思政教學激勵機制

教學激勵機制的制定,能夠充分調動教師的教學積極性,挖掘教師的教學潛力,激發教師的創造力,極大限度地提高教師的教學投入。高校應當強化課程思政教學激勵政策引導,從項目申報、評優評先、課程思政教學專項獎勵等方面突顯課程思政教學地位。將獎勵制度帶入課堂實踐中,讓專業教師感受到課程思政教學帶來的變化,切實調動教學熱情,增強教師的獲得感和榮譽感。當前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和移動互聯等成為新工科建設中備受關注的專業方向,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正在發生變革,對人才培養質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梢詮慕涃M上支持教師到華為、百度、阿里巴巴等IT 企業參加培訓、進修,制定教師進修與培訓獎勵等制度。讓教師深入企業,了解市場需求,對計算機類專業教師實施課程思政教學提供借鑒和參考。

嘉興學院結合課程思政教學實踐,制定了《嘉興學院“課程思政”育人提升計劃》,開展了首批“課程思政”課堂教學改革示范案例評選等工作。每年一度的青年教師教學競賽、教改項目等都向課程思政教學傾斜。這些政策,對提升教師的教學品質和能力,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激發廣大教師熱愛教學、獻身教育事業的熱情等具有重要意義。

4 計算機類課程思政教學評價

課程思政的教學不同于傳統意義上的教學,課程思政的教學效果可能取決于專業任課教師、思政課教師、輔導員和班主任等工作的疊加,往往很難判斷學生各種變化的來源。制定計算機類課程思政教學效果的評價標準和方法,對于激發專業課教師進行課程思政教學的積極性具有正向促進作用。通過合理評價,能夠幫助專業教師反思課程思政教學,及時改進教學設計,優化課程內容,促進課程思政教學可持續進行。計算機類課程思政教學評價體系見圖2。

圖2 計算機類課程思政教學評價體系

4.1 課程思政教學評價原則

傳統的教學評價已經相對成熟,課程思政教學是新事物,評價體系不完善,仍處于探索階段。課程思政教學評價要注重客觀性,要堅持標準和原則,不能人為干預評價,不能帶有隨意性。其次,評價要講究分類,要充分考慮計算機類不同課程的特殊性,要有課程區分度,評價不能一刀切。第三,評價要具有全面性、多樣性。首業課程思政教學應將專業授課教師、思政理論課教師、教輔管理人員、輔導員、班主任、學生等納入評價,多維度審視,確保評價的科學性和全面性。課程思政教學評價要包含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課程教學大綱、教案、課堂氛圍、教學目標完成情況等內容。

4.2 課程思政教學評價方法

課程思政教學評價方法不能死板,切忌“一錘定音”。要從可實施、可行性角度出發,采取靈活、多樣化的評價方法。課程思政教學評價要定性和定量相結合,考查和考試相結合,過程和結果相結合。要從學生互評,教師互評,學生評教、督導評課、同行聽課等多方面開展。既要有專業知識學習評價,又要有人文素養方面的評價。例如,對于學生個人的培養效果,從專業角度來看,學生要會寫代碼編程,進行項目設計,更要有融入團隊、顧全大局的團隊合作精神??己藢W生在專業學習方面效果的同時,要突出學生的三觀、職業道德等德育方面的考量。抓住重點,突出引導大學生追求真、善、美,幫助大學生增強文化自覺和自信,形成健康的專業倫理和科學的信仰,學會做人、做事,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4.3 課程思政教學評價應用

教學評價是需要不斷積累、自我完善、長期堅持。推進課程思政教學實施,是一個反饋—檢驗—反饋的迭代過程。作為對評價結果的直接應用,通過課程思政教學實踐,評選出一批示范課程,樹立課程思政教師典型。高校還應當將其作為教師工作業績考核、晉職聘任、項目申報和評優評先的依據,以期充分調動課程思政教學教師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要善于發現課程思政教學的實施效果對教師發展和學生成長的影響,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總結和改善。要重視對課程師資教學評價結果的應用,積極引導教師教學改進和學生的發展。然而,教師的發展,學生的人格塑造都需要逐漸積累,是一個長期效應。

5 結 語

嘉興學院作為紅船旁的大學,積極響應文件精神,開展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建設工作,制定“課程思政”育人提升計劃,提出“全課程育人、全員育人”體系,要求把紅船精神融入思政理論各門課程的教學大綱和講義教案,實現紅船精神與課程內容有機結合[7]。當前各高校課程思政教學改革還處于探索階段,剛剛認識到課程思政教學的重要性。新工科建設對高校培養兼具國際視野、工程素養和創新能力的高素質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通過課程思政教學實施,有機融入家國情懷、學以致用、工匠精神、倫理道德等思政元素,有助于提升新工科人才人文軟實力。做好高校大學生的思政教育,必須要切實發揮好課堂教學主陣地的作用。樹立好課程思政教育觀,將高校思政教育融入到課程教學的各個環節,真正做到立德樹人,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猜你喜歡
思政育人計算機
文化育人的多維審視
育人鑄魂守初心 賡續前行譜新篇
家校社協同育人 共贏美好未來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關于國企黨建與思政宣傳有效結合的探討
基于計算機自然語言處理的機器翻譯技術應用與簡介
計算機多媒體技術應用初探
“我們都是CEO”育人模式簡介
思政課“需求側”
思政課“進化”——西安交大:思政課是門藝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