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鄂爾多斯盆地七里村油田柴上塬區隔夾層分布特征

2020-08-25 09:13孟選剛陳軍軍沈振振高飛龍
云南化工 2020年8期
關鍵詞:鉆遇小層夾層

孟選剛,陳軍軍,沈振振,張 恒,高飛龍,李 寧

(1.延長油田股份有限公司七里村采油廠,陜西 延安 716000;2.西安石油大學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陜西 西安 710065)

七里村油田處于鄂爾多斯盆地東南方向,位于陜西省延安市延長縣內,是我國陸上油田的發源地,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面積約300km2(圖1)。

圖1 七里村油田地理位置圖Figure 1 Geographical location of Qilicun Oilfield

研究區目前采用的開發方式以注水開發為主,因為研究區層內油藏類型相同,均為巖性油氣藏,油層單砂體厚度大,油層發育穩定,所以注水開發效果比較明顯,注水區遞減率明顯低于非注水區。研究區的目的層位為長6油層,長6油層可以劃分為4個亞層,12個小層,主要開采對象為長614和長622,其中長622小層在小區砂體分布更加穩定。研究區長6儲層屬于致密儲層,而儲層的非均質性對于致密儲層的勘探開發來說至關重要。本文通過對研究區主力產層長614和長622的隔夾層進行識別,希望對研究區的進一步勘探開發起到一定的指示作用。

1 隔夾層分布特征

隔夾層的發育在致密儲層的勘探開發過程中至關重要[1-3],隔層主要指砂層間發育較穩定的相對非滲透的泥巖、粉砂巖等[4],研究區的隔層主要是在支流間灣微相沉積的泥巖為主,還有少量比較穩定的凝灰巖層。夾層主要是位于單砂層內部的非滲透層或低滲透層,從成因上主要可分為沉積型和成巖型2種:沉積型夾層包括泥巖夾層和煤質夾層;成巖型夾層包括致密夾層和鈣質夾層[5]。對一個具體的油氣藏來說,儲層內的夾層往往以一類夾層為主,其他類型為輔。從研究區夾層的分布情況總的來說,在柴上塬地區以泥質夾層更常見,其在橫向上的穩定性更好,更易于進行多井對比分析。

從長6儲層各小層間的隔層分布統計來看,長611小層上部隔層分布在2.08~9.66m,長612小層上部隔層分布在0.99~5.42m,長613小層隔層分布在0.71~4.88m,長614小層上部隔層分布在0.85~5.44m,長621小層上部隔層分布在0.63~7.90m,長622小層上部隔層分布在0.79~7.90m,長623小層上部隔層分布在0.67~5.22m,長631小層上部隔層分布在1.18~5.53m,長632小層上部隔層分布在1.13~4.90m,長633小層上部隔層分布在0.63~4.42m,長641小層上部隔層分布在1.8~5.78m,長642小層上部隔層分布在1.24~2.71m,長642底部隔層分布在0.99~3.43m(表1)。從各小層間隔層發育情況來看,隔層的發育程度對儲層含油性具有重要影響,可以看到主力產層長614小層和長622小層上部隔層平均厚度分別是3.11m和3.83m。相對于其他小層來說,主力產層上部的隔層更加發育,說明長614小層和長622小層上部的隔層對小層內油氣的運移起到了很好地阻擋作用,使之再該小層內聚集成藏。

表1 隔層分布特征統計表

通過對柴上塬區長6儲層夾層進行識別并統計分析,夾層分布頻率是指單位厚度的儲層內非滲透性泥質夾層的個數,夾層分布密度是指單位厚度的儲層內非滲透性泥質夾層的厚度[4]。從長6儲層各小層內的夾層分布統計來看,長611小層內夾層分布頻率平均值為0.13,鉆遇率為18.75%;長612小層內夾層分布頻率平均值為0.48,鉆遇率為31.25%;長613小層夾層分布頻率平均值為0.38,鉆遇率為31.25%;長614小層內夾層分布頻率平均值為0.25,鉆遇率為31.25%;長621小層內夾層分布頻率平均值為0.20,鉆遇率為31.25%;長622小層內夾層分布頻率平均值為0.15,鉆遇率為12.50%;長623小層內夾層分布頻率平均值為0.21,鉆遇率為16.25%;長631小層內夾層分布頻率平均值為0.16,鉆遇率為18.75%;長632小層內夾層分布頻率平均值為0.45,鉆遇率為37.5%;長633小層內夾層分布頻率平均值為0.42,鉆遇率為31.25%;長641小層內夾層分布頻率平均值為0.24,鉆遇率為25%;長642小層內夾層分布頻率平均值為0.22,鉆遇率為37.5% (表2)。從各小層間夾層發育情況來看,夾層的發育程度對儲層含油性具有重要影響。從夾層發育的特征參數可以看到主力產層長614小層和長622小層內夾層平均厚度分別是1.62m和1.60m,分布頻率分別為0.25和0.15,分布密度分別是40.81和16.46,鉆遇率分別是31.25%和12.50%。相對于其他小層來說,主力產層內的夾層發育較差,橫向連通性較差,儲層的非均質性較差,儲層物性較好,能夠有利于油氣的聚集和儲存。

表2 夾層分布特征統計表

通過對柴上塬區北東向一條縱向剖面 (圖1)直觀看到:從研究區西北部到東南部砂體發育程度逐漸變差,砂體連通性逐漸變差,隔層比較發育,主要以支流間灣沉積為主。具體來說隔層主要發育在長61上部、長63和長64,主力產層長614和長622產層層內夾層基本不發育,以厚層箱狀砂體為主,并且主力產層的上覆隔層一般比較發育,長614小層上部隔層分布在0.85~5.44m,長622小層上部隔層分布在0.79~7.90m。

圖1 柴上塬區SE向隔夾層縱向分布特征

2 隔夾層特征的控油性

隔夾層的研究對致密油藏的開發至關重要。隔夾層的發育程度直接影響著儲層對油氣的滲流和封堵能力。因此通過研究研究區隔夾層的發育情況來反映儲層的非均質性,進而研究隔夾層與油氣的關系。

通過對研究區長6儲層的隔夾層在剖面上的識別,統計12個小層的隔層厚度和夾層分布頻率的平均值,建立隔層厚度和夾層分布頻率與小層初月產的關系,如圖2??梢钥闯?,隔夾層的分布情況與小層內的產量具有重要的關系:隔層厚度與小層平均初月產具有正相關性,隨著小層上部隔層厚度的增加;小層內平均初月產增加,小層內夾層與小層平均初月產具有負相關性,隨著小層內泥質夾層的發育,單層內平均初月產減少,并且關系比較明顯。

圖2 長6油層隔夾層分布特征與初月產的關系

3 結論

研究區主力產層長614小層和長622小層上部隔層平均厚度分別是3.11m和3.83m。相對于其他小層來說,主力產層上部的隔層更加發育,說明長614小層和長622小層上部的隔層對小層內油氣的運移起到了很好地阻擋作用,使之再該小層內聚集成藏。相對于其他小層來說,主力產層內的夾層發育較差,橫向連通性較差,儲層的非均質性較差,儲層物性較好,能夠有利于油氣的聚集和儲存。

隔層厚度與小層平均初月產具有正相關性,隨著小層上部隔層厚度的增加;小層內平均初月產增加,小層內夾層與小層平均初月產具有負相關性,隨著層內泥質夾層的發育,單層內平均初月產減少,并且關系比較明顯。

猜你喜歡
鉆遇小層夾層
淺海重力流復雜連通氣藏實施風險定量評價技術
湖相頁巖油建產區小層構造可視化精細建模
——以吉木薩爾蘆草溝組為例
利用物質平衡法分析小層注水量
淺談夾層改造常用設計方法
壓縮載荷下鋼質Ⅰ型夾層梁極限承載能力分析
自發性冠狀動脈螺旋夾層1例
SDX能源公司在非洲摩洛哥Sebou區塊獲得天然氣發現
尕斯庫勒油田E31油藏長停井恢復治理思路
MRVE夾層梁隨機振動的最優跳變參數控制
提高水平井油層鉆遇率研究與實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