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戲曲伴奏中司鼓的作用與藝術素養

2020-08-28 11:39龔陵
藝海 2020年7期
關鍵詞:司鼓藝術素養指揮官

龔陵

〔摘 要〕司鼓在戲曲演出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無論是演員的唱腔念白,還是動作表現,或是情緒和氛圍的烘托,都需要以司鼓為引領的樂隊伴奏的配合。除了做好演奏員的本職工作,司鼓更重要的是扮演好樂隊指揮官和演出節奏掌控者的角色,一舉一動都關系到演出各部門的配合程度和演出的成敗。要想成為一名出眾的鼓師,必須不斷加強自我學習,錘煉專業技能,提升綜合素質。

〔關鍵詞〕戲曲伴奏;司鼓;指揮官;藝術素養

戲曲是一門綜合性的表演藝術,其音樂伴奏一般分為文、武場面。司鼓在戲曲演出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無論是演員的唱腔念白,還是動作表現,或是情緒和氛圍的烘托,都需要以司鼓為引領的樂隊伴奏的配合。除了做好演奏員的本職工作,司鼓更重要的是扮演好樂隊指揮官和演出節奏掌控者的角色。

一、戲曲音樂伴奏中司鼓的功用

司鼓常常是通過鼓和板的演奏發出有節奏的鼓點聲音,同時配合一些指令性的特殊動作,以達到調動和協調整個樂隊伴奏的目的,從而把控演出的流程和節奏。司鼓是戲曲演出時音樂伴奏的核心和靈魂,更是連通演員舞臺表演和音樂伴奏的橋梁,一舉一動都關系到演出各部門的配合程度和演出的成敗。

司鼓是伴奏樂隊的指揮官。各地戲曲行話常言:“一臺鑼鼓半臺戲,兩根鼓簽掌乾坤”“板小乾坤大,鼓小掌萬軍”“戲從槌下起,韻自鼓中來”,由此可見司鼓的核心引領作用。司鼓要時刻關注全體演奏員之間的密切配合,準確把握起板和點子的時機與力度,運用正確的指揮語言和手勢,如指、劃、撇、捺、揚、邊等,調控各種器樂的演奏,從而為演員的舞臺表演服務。

司鼓是演出節奏的掌控者。一場戲的開場往往是鑼鼓先響,情節有張有弛、有快有慢,音樂伴奏在何處起、何處止,演員的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唱腔和過門的起承轉合等,全都靠司鼓來掌控。而能否把握好節奏,正是整臺劇目演出是否成功的關鍵所在。

司鼓是打擊樂的領頭羊。戲曲文場面較為舒緩,主要是彈撥和管弦,武場面的主角則是打擊樂。打擊樂在音樂伴奏中常常能起到烘托氣氛和強化矛盾沖突的作用,其龍頭老大正是鼓師。大至刀光劍影的戰斗情景,小至蟲鳴鳥叫的閑適氛圍,都是由司鼓指揮打擊樂演奏相應的鑼鼓經而營造出來的。

二、司鼓應具備的技能和藝術素養

一臺優秀的戲曲劇目獲得成功,離不開演員在舞臺上的卓越表現,也離不開樂隊、舞美等幕后工作者的努力。作為音樂伴奏的組織者和領導者,司鼓肩負著協調全局的重大使命和責任。要想成為一名出眾的鼓師,必須不斷加強自我學習,錘煉專業技能,提升綜合素質。

司鼓應具有高超的演奏技能和音樂素養。司鼓也是演奏員之一,首先應對自己所演奏的樂器了如指掌,基本功務必扎實。比如戲曲所使用的“班鼓”只不過是一個不到三寸的圓餅,而且沒有固定的音高,要想利用它奏出節奏和強弱的變化,難度也不小。因此鼓師必須不斷加強練習,訓練手腕的力度、速度和靈活性,同時要熟練掌握各種演奏手法,如單擊、雙擊、滾奏等等。而且隨著戲曲音樂的多樣化,還應借鑒西洋爵士鼓等多種打擊樂的演奏方法進行訓練,從而達到左右配合、手到心到、轉換自如的境界。其次,司鼓還要掌握豐富的音樂理論知識,包括樂理、音樂史、音律、記譜法、音程、調式、節奏、節拍、和弦、轉調移調,還有常用的音樂術語等等。只有打好了理論基礎,才能在實際操作時游刃有余。此外,掌握必要的音樂指揮方面的知識對于司鼓來說也十分重要,包括和聲學、作曲知識、配器法等,要準確運用領奏手勢和指揮手法,全面了解各種樂器的性能和演奏方法,熟悉樂器的音色,并具備良好的識譜能力、聽音能力和音樂記憶能力。唯有這樣,司鼓拿到一個新作品時,才能憑借其敏銳的專業判斷能力,快速地在腦海中形成旋律、音響、風格等初步想象,有利于在排練和演出時對整個伴奏樂隊進行全局性的調度。

司鼓應積淀豐富的戲曲專業知識。傳統戲曲博大精深、內涵豐富,特別是對所從事劇種的專業知識,無論是表演程式,還是唱腔、鑼鼓經等,司鼓都要熟悉。以常德漢劇為例,“現存傳統劇目約500個,其中高腔劇目30個,彈腔劇目占90%以上。 漢劇唱腔以彈為主,夾有‘南北反‘汰腔‘丑腔‘草鞋板‘子母調等,構成漢劇特有彈腔,此外還有高腔、昆腔、民間小調等聲腔體系。樂器以土、蘇、京三套鑼鼓結合使用,有其特色。大小鑼鼓經有150個左右,常用的鑼鼓曲牌有《風老大》《水底魚》《大擊頭》《飛二流》《大三流》等。角色行當分生、旦、凈、丑四大行?;竟Ψ謨韧狻舜髩K,‘外八塊即頭、眼、口(念、唱)、手、腿、腰、襠、罡(擺罡、即臺步)八門外形功夫;‘內八塊即喜、怒、悲、愁、驚、疑、呆、癲八門表情技術……表演技藝方面的特色功法有踮步、呔步、提筋路等特色步法,及高方巾功、胡須功、麻姑獻壽水袖功等表演技法……”①在日常工作中不斷積累行業知識,真正做到“懂戲”,是一個專業司鼓養成的重要一步。另外,在此基礎上,司鼓還應深入了解劇本內容和情節,體會導演、音樂設計等主創人員二度創作的意圖,感受演員內在情感的變化,才能指揮伴奏樂隊演奏出最適合劇情需要的音樂。如常德漢劇高腔保護中心創排的《孟姜女傳奇》,從孟姜女“思夫”的悲悲切切,“望斷片片綠竹林,望斷對對南飛雁。望斷白云天際遠,望穿秋水淚濕衣衫。若是珠淚拾得起,一滴一滴用線串,串上心串上肝呀,串成癡情的項鏈鏈,串上心串上肝呀,串成癡情的項鏈鏈,拿給范郎看?!钡健斑^關”時風、雨、雷、電四大天神的嚴酷考驗和驚悚恐怖,再到“哭城”的傷心欲絕,“誰說陰陽兩重天,范郎就在我面前。范郎啊,范郎??!你是我的情,你是我的意,你是我的真,你是我的愛,你是我的夫君大如天! ”不僅場景、情節在變,演員的情緒也在變,先是思念丈夫,然后勇敢無懼地尋找,最后悲慟絕望地發現丈夫已不在人世。為了輔助演員烘托情緒,司鼓在不同場景運用了不同的鑼鼓經來渲染氣氛,突出表現“孟姜女”這個人物的個性和心理特征,從而推動劇情的發展。

司鼓應提升管理、協調才能。司鼓主宰著戲曲表演的節奏,負責帶領伴奏樂隊進行日常排練和演出,也要參與和導演等主創團隊的溝通、與演員的聯系,更要與不同聲部、負責不同樂器的演奏員直接對接指導,是劇團人際關系的中樞崗位。在實際操作中,很多劇團的司鼓往往都逐步成長為樂隊的團(隊)長,甚至更高職位,因此十分有必要不斷地提升管理、協調能力,增強領導力。

司鼓應了解主要演員的演唱習慣。司鼓與主演的關系十分密切,彼此合作順暢,但不能喧賓奪主,尤其要突出一個“伴”字。鼓師對主演越了解,越能創作出好的作品,達到珠聯璧合的效果。正如王治在《談戲曲司鼓的藝術價值》一文中提道:“例如‘程派的鼓師白登云先生,鼓技超群,他能文能武,兼擅徽梆,‘文戲打得穩而不溫,舒展細膩;武戲打得強而不火,灑脫明快 ,‘從慢板到快板,速度變化層次有 28 檔之細。他曾與楊小樓、余叔巖、梅蘭芳、王鳳卿、郝壽臣、孟小冬等多位藝術家合作。自1934年以后,任程硯秋的專職鼓師,對于‘程派的創立,功不可沒。又如楊寶森的鼓師杭子和,曾先后為京劇名家沈華軒、閻嵐秋 (九陣風)、王鳳卿、余叔巖、譚富英、夏山樓主、孟小冬、王少樓、陳少霖、楊寶忠等司鼓。后長期為楊寶森司鼓,對‘楊派的創立,也頗多貢獻……總之,鼓師與琴師,是戲曲主角的左膀右臂,許多戲曲表演藝術家,都精心選擇高明優秀的鼓師與琴師來‘傍自己?!雹?/p>

司鼓應增強創新能力。戲曲流傳至今,表演、唱腔、鑼鼓經等固然都有很多程式化的東西,但司鼓決不能墨守成規,不能囿于傳統而不能自拔。而應大膽借鑒和發掘其他民族音樂、其他劇種及西洋音樂的特點和精華,特別是探索這些音樂中打擊樂的演奏方法和交響樂的指揮方法等,在配器時融入更現代的多元化元素,發揮個性,擺脫公式化、傳統化的俗套,為戲曲藝術的發展增光添彩。

(責任編輯:尹雨)

注 釋:

①源自百度百科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8%B8%E5%BE%B7%E6%B1%89%E5%89%A7/3871913 fr=aladdin

②王治. 談戲曲司鼓的藝術價值[J].神州·上旬刊,2017(7).

猜你喜歡
司鼓藝術素養指揮官
高原礪兵,你當指揮官
空中指揮官
第七屆江西藝術節·2019年江西省優秀青年戲曲演奏員展演劇照(一)
戲曲司鼓在演出中的作用探討
大指揮官 2.0T四驅臻享版
廣汽菲克Jeep 指揮官
高校聲樂教學模式之管窺
舞蹈編導需要具有的人文素質和藝術修養分析
淺析高校服裝表演專業學生必備的藝術素養及其培養方式
分析素描訓練與大學生藝術素養的養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