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個大球蓋菇菌株在葡萄棚內栽培試驗

2020-08-28 11:35黃忠英
現代園藝·綜合版 2020年8期

黃忠英

摘? ? 要:大球蓋菇是將樂縣大田栽培的主要食用菌之一,為篩選出適合將樂縣栽培的高產優質大球蓋菇菌種,2016年將4個大球蓋菇菌種在葡萄棚內畦床上進行出菇栽培試驗。結果表明,從三明市三真公司引進的1個大球蓋菇菌種產量最高,為10.62kg/m2,子實體叢生的較多,但朵型略小;福建農林大學菌草研究所的大球蓋菇菌種產量次之,產量為8.73kg/m2,子實體叢生的少,單生的多,朵型較大。

關鍵詞:大球蓋菇;葡萄棚;畦床栽培試驗

大球蓋菇是將樂縣大田栽培的主要食用菌之一,也是農民增收的重要項目之一。近幾年,將樂縣每年大球蓋菇栽培面積都在667hm2以上。為了篩選出適合將樂縣栽培的高產優質的大球蓋菇“當家”菌種,2016年對4個大球蓋菇菌株(三明市三真公司1個,福建農林大學菌草研究所1個,福建省農科院2個)在葡萄棚內畦床上進行栽培試驗?,F將試驗情況報告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點

將樂縣桃花源記葡萄園,利用葡萄棚下畦床種植。

1.2? ?供試的大球蓋菇菌株

引自三明市三真公司1個,福建農林大學菌草研究所1個,福建省農科院2個(編號大球蓋菇-1和-4)。

1.3? ?試驗配方

雜木屑70%,竹屑30%。

1.4? ?大球蓋菇種植

培養料雜木屑與竹屑混合均勻預濕建堆發酵,發酵45d,發酵期間翻堆3次,翻堆要均勻。培養料下田含水率達70%。鋪干料10kg/m2,開一字溝播種,播種2袋(0.5kg/袋)/m2,覆土厚度5cm,再覆蓋稻草750kg/667m2。

1.5? ?大球蓋菇發菌與出菇期管理

發菌階段葡萄棚內1m高處溫度23℃~26℃,空間相對濕度65%~70%。出菇期間8℃~23℃,空間相對濕度90%~95%。

1.6? ?試驗方法

將供試的4個大球蓋菇菌株種植在同一葡萄棚內,選擇棚中間的畦床進行試驗,1畦床為1個重復,每個菌株設4個重復,數據分析采用每個重復平均1m2的產量進行分析,觀察記錄大球蓋菇菌絲生長和測定產量等。

2? ?結果與分析

2.1? ?供試驗大球蓋菇菌絲生長情況

供試的4個大球蓋菇菌株播種3d均開始萌發,4個大球蓋菇種菌菌絲均生長健壯、濃密、潔白。三明市三真公司的菌種菌絲38d長滿畦床,子實體原基48d形成;福建農林大學40d長滿畦床,子實體原基52d形成;福建省農科院-1和-4菌絲長滿畦床時間相近,42d滿床,子實體原基均在53d形成(見表1)。

2.2? ?4個供試大球蓋菇產量情況

三明市三真公司的大球蓋菇菌株產量10.62kg/m2,生物學效率106.2%,且出菇整齊,潮次明顯,子實體叢生的多,朵型較小些,菌蓋酒紅色。福建農林大學菌草研究所的大球蓋菇菌產量8.73kg/m2,生物學效率87.35%,潮次不明顯,子實體叢生的少,單生的多,朵型較大,菌蓋土黃色。福建省農科院的大球蓋菇菌株-1產量為8.33kg/m2,生物學效率為83.35%,潮次不明顯,子實體叢生的少,單生的多,朵型大,菌蓋土黃色;大球蓋菇菌株-4的產量為8.08kg/m2,生物學效率為80.8%,潮次不明顯,子實體叢生的少,單生的多,朵型大,菌蓋土黃色。經新復極差法分析,4個供試大球蓋菇菌株產量差異不顯著(見表2)。

3? ? ?結論

此次參試的4個大球蓋菇菌株,菌絲生長均健壯、濃密、潔白,萌發快。引進的三明市三真公司大球蓋菇菌株菌絲長滿畦床時間最短,38d滿床,48d子實體原基形成,產量最高,10.62kg/m2,菇叢生的較多,但朵型較小。引進福建農林大學軍草研究所的大球蓋菇菌株菌絲40d長滿畦床,52d子實體原基形成,產量第二,8.73kg/m2,子實體單生的多,朵型較大。引進福建農科院的大球蓋菇菌株-1菌絲42d長滿畦床,53d子實體原基形成,產量第三,8.33kg/m2,子實體單生的多,朵型較大;大球蓋菇菌株-4菌絲42d長滿畦床,53d子實體原基形成,產量最低,8.08kg/m2,子實體單生的多,朵型較大。從產量和朵型大小、采收及市場銷售情況看,三明市三真公司和福建農林大學菌草研究所大球蓋菇菌株各有優勢,均可作為將樂縣大球蓋菇栽培的“當家”品種。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