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生家長情緒壓力的特點及紓解策略

2020-08-28 11:41馬素紅
家庭·育兒 2020年2期
關鍵詞:學生家長情緒家長

馬素紅

【摘要】學生家長是一個特殊的群體,更是一個值得被關注的群體。學生家長的各方面壓力往往在面對孩子的問題時爆發,由此引發家庭尤其是親子關系沖突。本文研究調查了學生家長情緒壓力的特點,發現家長情緒主要來自孩子的學習及其他家庭問題等,據此提出了相應的情緒纖解策略。

【關鍵詞】家長;學生家長;情緒

情緒是指人對客觀事物的態度體驗及相應的行為反應??梢哉f不良的情緒會導致非理性的行為,傷己害人。在學生返校的這段時間,接連發生的中小學生自殺事件應當足夠引起我們家長的警醒。學生家長,我們負擔著一個孩子的成長和發展,自感責任重大,一步不敢放松。甚至有人說“學生家長,尤其是中小學階段的學生家長是人生最累的角色”。此外,我們更有生活和工作的其他方面的壓力,很容易身累心累有情緒。所以家長要注意調節自己的情緒,對于孩子的成長和自身的健康、對于家庭的和諧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今年3月份,微信群“廣發”的一個帖子——媽媽一天從早到晚在罵人,孩子和爸爸一天到晚在挨罵;還有一個是小區張貼一告示“煩請打孩子的活動控制在9:00-19:00”。能被廣發,說明家長這樣的情緒狀態很普遍。盡管今年特殊,但關注學生家長的情緒健康應該成為一個常態的問題。所以,本研究針對家長的情緒纖解提出了相應的策略,期待能為家長提供一定的參考。

一、家長情緒壓力特點

為了了解學生家長的情緒特點以及情緒壓力來源,2020年2月底到3月中旬,參考使用了Van Katwyk和Spector(2003)的情緒量表中的負面情緒量表和自編的情緒壓力來源問卷通過網絡對低風險地區的247名家長進行了調查。結果發現:

(1)近15%的家長每周三到四次甚至每天都有負面情緒,也就說相當一部分家長的情緒是非常值得關注的。

(2)媽媽們的負面情緒得分除了無聊外都高于爸爸,在“生氣”“憤怒”“沮喪”“煩躁”感受上差異顯著(p<0.01)。

(3)鄉鎮父母的負面情緒得分均高于城市父母,在“消沉”(p<0.05)、“無聊”(p<0.01)、“憤怒”(p<0.05)上差異顯著。

(4)整體上,孩子的學習和陪伴以及家庭收入的保障是學生家長主要的情緒源頭;城市的家長情緒壓力主要來自工作的壓力而農村的家長主要是生意不能開張或外出務工而產生的壓力;在孩子玩耍和吵鬧以及家庭關系上,媽媽的壓力顯著高于爸爸,但在工作或務工上,爸爸的壓力顯著高于媽媽。

二、情緒紓解的策略

為了不傷害孩子和親子關系,也為了我們家長尤其是媽媽們的感受能更好一些,我們提出以下建議供家長們參考。

(一)照顧好自己的身體

本次調查發現父母的疲憊感尤其媽媽們的疲憊是非常強烈的。工作、家務、孩子的陪伴和學習等,可以說方方面面不得缺席。一天天幾乎很難有坐下來的時候,一身的疲憊不堪。而且,還可能會有其他關系的壓力或追求自身價值的壓力等,導致身心俱疲。身體的疲憊或心里的不舒服很容易讓我們焦躁不已,進而“脾氣”很大。無論誰靠近我們,我們都可能傷害對方。如果我們感到疲憊,那么建議我們家長可以稍微減少一些工作量,家務能放的盡量放一放,家庭衛生及秩序,特殊時期不要要求那么完美。讓自己放松放松,對自己好一些。調整好自己才能管理好家庭,讓家庭更和諧。

(二)合理取舍

很多時候我們負面情緒的產生是因為我們要的太多,或者過于追求完美。我們既想工作干得出色,又想家里處理得完美;既想孩子能有一個健康快樂的童年又想孩子時時能在班級出類拔萃;既想孩子一開始就能把作業寫得快又想孩子作業寫得好等??傊?,我們總是期待著生活的樣子能如我們期望的那般展開。但一個人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很多時候我們無法兼顧,干著工作顧不了孩子和家務;甚至很難去左右他人(家人、孩子等)都能如我們期待的那般。所以,有一句話叫不可強求生活。我們要能與自己、與生活、與他人達成妥協。在盡可能改變現狀的同時要接納自己的無助、接納孩子目前的狀態、接納家里今天亂糟糟等。這樣,我們才能不去強求自己、強求他人,進而讓自己舒服,也讓他人愉快。

(三)注意自己的想法,避免深層防御機制的喚起

憤怒、羞愧、無助等各種負面情緒喚起的攻擊行為背后,是我們的防御機制的啟用。我們看到孩子沒有好的學習習慣,一下子想到糟糕透頂的結果——學習不好,將來肯定發展不好、甚至可能會變壞;這么粗心馬虎,難成大事;家里條件一般,家長仍會努力地為孩子的未來未雨綢繆,但看到孩子不努力,會覺得自己不被理解和尊重……還有的孩子在父母管教自己時,和父母頂撞對抗,父母會覺得自己的權威被動搖,自己管不了孩子了,體驗到了自己的無能和挫敗感……所有這些非理性的解讀都會引發我們的防御。所以,在情緒喚起時,注意一下情緒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思考一下這些原因,評價一下我們的想法是否成立。我們察覺想法、改變想法,進而改變情緒。

(四)珍惜和孩子在一起的時光

在我們有情緒時,就如不少家長陪寫作業時用“親生的”來暗示自己一樣,我們要想“我們能和孩子長時間待在一起的時光”很有限,細思極恐,要珍惜,尤其是農村的家長。在目前的社會中,生活的壓力和安排以及學校體制的問題等原因,使不論城市還是農村的家長都很難有機會有時間和孩子待在一起,陪伴孩子長大。所以,在能夠陪伴孩子的有限時間內,我們要注意引導,更要多點耐心,注意自己的情緒對孩子帶來的影響。因為,良好的親子關系對孩子當前的學習和未來發展的影響可能超乎我們的認知。也就是說,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感覺自己有情緒要爆發時,我們家長應該從積極的角度或退一步去看待問題,以緩和自己的情緒。

(五)爭取支持

陪伴孩子學習是家長最頭疼的事情,這基本卜得到了廣大家長的認可。而今年學生遲遲不能返校,家長尤其家有小學段學生的家長需要陪伴孩子學習。而部分家長可能需要出去上班或在家辦公,或者要在家上班又要“看大帶小”,這時爭取一下其他家人的支持是必要的。即使在我們常態化的生活下,現在“家有二胎”也是讓人牽扯不開,所以我們學生家長要能盡量地爭取其他家人的支持?!坝腥藖韼汀钡默F實和“有人能幫”的感受會讓疲憊的家長不至于感覺自己“孤軍奮戰”,這對于我們家長避免或緩解身心俱疲和情緒失控都會有一定的幫助。

總之,為了未成年孩子的健康成長,學生家長的情緒問題是值得關注的問題。為了減少或緩和負面情緒,家長應該照顧好自己、爭取他人的協助或支持、不要過于要求生活完美或理想化、積極的自我暗示、保持理性思考。此外,還可以用深呼吸或暫離現場等來調節自己的情緒。為孩子成長打造一個健康的空間,是我們每一位家長應該努力的方向。

注:本文為延安大學防治新型冠狀肺炎緊急科研專項引導基金項目“疫情期間學生家長的情緒狀態與調適”(課題編號:YDKYYJ08)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彭聃齡主編.普通心理學[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孫明輝.工作壓力對員工偏差工作行為的行為——以負面情緒為中介變量[D].湘潭大學,2012.

猜你喜歡
學生家長情緒家長
家長錯了
小情緒
小情緒
小情緒
人獸表演
家長對學校滿意度調查研究
農村中學“留守兒童”教育問題與教育方式研究
北京市小學武術教學的現狀調查
家長請吃藥Ⅱ
犯錯誤找家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