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母親角色定位行為模式的構建

2020-09-01 06:44廖芳芳
教育觀察 2020年20期
關鍵詞:家庭母親兒童

廖芳芳

(崇左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廣西崇左,532200)

如今,人們雖然越來越重視家庭教育,但往往忽略了家庭教育中的母親教育。一方面,名人學者對母親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給予了肯定,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家庭是孩子的母育學校,母親不僅是孩子的第一位教師,也是終身教師,母親的教育修為的重要性是怎么估計都不會過分的”[1]。但另一方面,母親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母親教育的價值卻沒有引起社會足夠的重視,社會上并沒有對母親的教育提出任何有針對性的要求。母親教育的缺失導致母親們定位不清,她們按著自己的意愿來教育孩子,對孩子的管教往往出于本能,盲目而非理性。這導致母親為孩子勞心勞力卻吃力不討好。因此,從母親角色的特點出發,構建母親角色定位行為模式體系,以保證母親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科學性和有效性顯得至關重要。

一、母親的角色特點及其對兒童人格發展的作用

(一)母嬰依戀是優勢也是劣勢

依戀理論之父鮑爾比指出:“兒童通過與母親的身體接觸而獲得安全感,并對母親形成強烈的依戀感?!盵2]阿德勒學派的家庭教育理論認為,母親在早期與兒童建立的依戀關系影響著兒童在后期發展中與他人關系的發展。[3]正常的依戀關系應當是母親在給予兒童信任感的同時,還要引導兒童將對母親的信任轉移到父親及其他人的身上。但是,在現實生活中,不少母親常常因為自己孕育了新生命,很容易將孩子看成自己生命的延續并占有孩子的所有情感,以致有意無意地將孩子控制在自己的身邊。她們過分關注于孩子與自己的聯系,甚至只允許孩子與自己存在依戀關系,總是想方設法讓孩子只對自己發生興趣而不讓孩子把興趣擴展到他人身上,這樣的做法必然會妨礙孩子今后與他人關系的建立。[2]這對兒童一生的發展而言顯然是不利的??梢?,母嬰依戀是優勢也是劣勢,需要母親正確把握。

(二)敏感細膩是優點也是缺點

《腦內乾坤:男女有別之謎》一書認為,女性的感受性高于男性,她們敏感而細膩,而這使得女性在嬰幼兒的養育上占有一定的優勢,有利于滿足兒童的早期需要。[4]嬰幼兒的基本需要主要是生理性需要(吃、喝、拉、撒以及睡眠等)和情感性需要(尋求關注、情緒安撫、情感滿足等),母親的敏感細膩更有利于她們對嬰幼兒傳遞的信號做出及時、恰當的反應,有利于母嬰互動,從而及時滿足嬰幼兒的基本需要,并進一步促進嬰幼兒安全感的獲得。在個體的后期發展中,敏感細膩一方面使得母親表現出更高的移情性理解,在很大程度上滿足兒童的精神性需要,有利于兒童積極品質的形成。但另一方面,敏感細膩也有可能會讓母親對兒童的關注變得過度緊張和焦慮,最終導致她們過度保護兒童,剝奪兒童探索世界的權利。顯然,在養育兒童的問題上,母親的敏感細膩既可能是優點,也有可能是缺點。

(三)感性有愛是動力也是阻力

弗洛姆說:“愛是人的一種主動的能力,一個突破把人和其他同伴分離之圍墻的能力,一種使人和他人相聯合的能力;愛使人克服了孤獨和分離的感覺,但他允許他成為他自己,允許他保持他的完整性?!盵5]母親的情感較之于父親更豐富細膩,母親的感性有愛使得她們給予兒童更多的關心、愛護、理解以及包容等。母親愛而有度,有利于滿足兒童的情感需要,從而發展兒童愛的能力。然而,愛一旦失去了理性、沒有了度,就容易變成控制或者放縱??刂剖侵改赣H因為愛而無度,把孩子當成自己的私人物品,將孩子綁在身邊,不允許孩子有自己的思想,剝奪孩子探索世界的權利;放縱是指母親在孩子沒有形成對錯是非、好壞善惡的觀念之前,過度給予孩子自主的權利,過度溺愛孩子,縱容孩子一切,最終導致孩子沒有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二、母親角色定位的行為模式的構建原則

(一)做孩子的守護者、指路人,而非占有者、綁架者

孕育生命是天性使然。高爾基說:“愛護孩子,是連母雞都會的本能反應?!泵恳晃荒赣H都會發自內心地愛自己的孩子,但是,最危險的愛是占有。相關調查和現實中的不少事例表明,不少母親愛而無度,毫無界限,對孩子的控制欲過強,以致剝奪了孩子正常發展的機會。[6]大量的咨詢案例表明,母親認為孩子離不開自己的背后實際上是母親自己離不開孩子。不成熟的母親過度依賴孩子,處處離不開孩子,以致有意無意地控制孩子,不允許孩子長大。家庭系統理論外溢假設表明,夫妻沖突使感情不能調和時,父母(尤其母親一方)常常會轉向對子女施予補償性的愛,從而導致對子女的過分嚴厲或過多保護甚至占有和綁架。[7]顯然,不論是因為母親過度依賴孩子還是因為補償性的愛,都有可能導致母親扮演占有者和綁架者的角色,這極其不利于兒童的發展。

《愛的五種能力》一書中論述了愛的能力,包括情緒管理、述情、共情、允許、影響,從愛的能力要求出發,理性的愛就是要求母親做到管理好自己的情緒,不因自己的情緒、情感狀態而影響對孩子的態度。[8]偉大的母愛在于懂得分寸、有界限感,母親做孩子的守護者而非占有者、綁架者。成熟的母親能夠尊重孩子的獨立性,承認孩子有自己的思想、需要成長,懂得適度放手;理性的母親懂得尊重孩子的獨立性,不把孩子當作自己和配偶的橋梁、傳聲筒,不會讓孩子成為自己和配偶的受氣包、出氣筒、垃圾桶和替罪羊;合格的母親明白孩子在生命之初是無助、脆弱的個體,應適時給予他們必要的幫助和引導。因此,母親要定位好自己守護者、指路人的角色,愛而理性,講原則,尊重孩子的獨立性,無條件關愛孩子,在適當的時候體面地退出孩子的世界。

(二)做孩子父親的合作者,而非控制者、支配者 和依賴者

父親、母親和孩子構成了一個小家庭,但這并不意味著父親、母親和孩子之間的關系是混淆不清的。由父親、母親和孩子構成的小家庭包含著夫妻關系和親子關系,它們構成了完整的家庭關系(見圖1)。

圖1 完整的家庭關系

一個小家庭可以只有夫妻關系或親子關系。只有夫妻關系(見圖2)或只有親子關系(見圖3)的家庭雖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完整家庭,但這種家庭關系是穩固的、平衡的。

圖2 不完整的家庭關系(僅有夫妻關系)

圖3 不完整的家庭關系(僅有親子關系)

只有親子關系的家庭實際上是一種臨時性的家庭,這種家庭常見于離異夫妻和孩子之間。理論上,親子關系并不因為夫妻關系發生變化而改變。家庭系統理論表明,在平衡的家庭關系當中,夫妻關系和親子關系之間應當是相互平行、互不干涉的,家庭中的夫妻關系和親子關系之間一旦打破平衡,出現三角化,家庭關系就會失衡(見圖4),這對孩子的身心發展會造成極其惡劣的影響。[9]

圖4 失衡的家庭關系

平衡家庭關系要求父親和母親在對待孩子的問題上始終只能扮演父母的角色,因夫妻角色而起的問題不能代入父母角色當中。但在現實生活中,不少母親常?;煜蚱藿巧透改附巧?,不自覺地把夫妻角色引起的問題代入母親角色當中,把孩子當作要挾丈夫的籌碼,這不僅傷害了孩子,也影響了家庭的穩定。一些比較強勢的女性對丈夫有著強烈的控制欲和支配欲,剝奪了丈夫對孩子的管教權利;一些女性則因為獨立性較弱,沒有主見,過度地依賴丈夫。過度控制、支配以及依賴丈夫都影響孩子的養育問題,不利于父親發揮自身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因此,跳出控制者、支配者和依賴者角色,在正?;橐鰻顟B或者離異狀態下扮演好孩子父親的合作者,是母親平衡家庭關系的行為準則。母親只有正確定位母親的角色,清楚自己的角色職責,才能維持家庭關系的平衡,為孩子的發展創設良好的家庭環境,促進孩子身心健康地發展。

(三)做終身的學習者,而非投機者

孩子的成長是一個漫長而復雜的過程,父母的教育不可能一勞永逸。作為陪伴孩子時間最長的人,母親更需要不斷地學習才能跟上孩子發展的腳步。長期以來,母親在家庭教育中的最大錯誤是缺少對孩子的了解,只是想當然地對孩子進行管教,將自己的意愿和要求強加于孩子,不顧孩子的需要,盲目要求孩子按照自己設計的路線發展,結果吃力不討好、孩子不領情。很多母親將孩子的所有問題歸結于孩子太小不懂事,認為等到孩子長大問題就解決了。她們以投機者的心態等待孩子長大,但結果是,她們和孩子之間的矛盾沖突隨著孩子的年齡增長反而變得越來越嚴重。合格的母親不應該做投機者,而應扮演好終身學習者的角色,加強教育知識、角色知識的學習,注重自身品質的管理,以提升自身的教育素質。

三、母親角色定位行為模式構建的保障體系

(一)母親教育研究團隊的支持

母親角色定位不當,根本原因在于母親教育的缺失,而母親教育的缺失與對母親教育研究的重視不夠有很大的關系。由于母親教育的缺失,很多女性不能正確定位自己的角色,常常不自覺地把妻子角色代入親子關系中,有意無意間做了很多傷害孩子的事而不自知。因此,國家要大力支持母親教育的研究團隊建設,大力開展母親教育的相關學術科研工作,為母親教育實踐工作提供科學的指導,引導母親正確定位角色,提升家庭教育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二)家庭教育服務體系的支撐

教育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而母親教育更是伴隨著個體的一生。加強家庭教育服務體系建設,把母親教育納入家庭教育范疇,才能加快對母親的再教育,樹立正確的母親教育理念,引導母親正確定位自身角色,提升母親教育的質量。

(三)相關母親教育法律的護航

1.母親角色相關培訓及法律法規建設

在本課題組的調查訪談過程中,我們發現不少母親在教育兒童的過程中遇到問題時,傾向于選擇閱讀育兒讀物、看育兒節目、上網查找資源,或者直接跟周圍的人交流以獲得幫助信息等。但在這一過程中,一方面,很多時候她們獲得的信息并不完全正確;另一方面,由于沒有相關知識的指導,她們在實踐過程中往往不能有效利用獲得的資源,最終導致問題依然得不到解決。因此,國家應該出臺母親角色知識的相關培訓政策,要求“準媽媽”在“崗前”接受專業培訓,為迎接孩子出生做好準備。

2.母親工作、生活保障法律法規建設

母親教育缺失既是社會重視不夠導致的結果,也是母親個體對現實價值選擇的結果。孕育生命是一種天性,但卻不是一種責任和義務。比起其他社會成員,母親的責任更大。過去的女性只需在家相夫教子,而現代社會的女性不僅要在家相夫教子,在外還要拼搏事業。在單位里女性是職業者,回到家里則是女兒、妻子和母親,她們同時擔負著生活重擔、養兒育女以及照顧老人的責任。但是,社會法律對女性的這種付出并沒有相應的保障政策,以致廣大女性生活壓力過大而不得不選擇舍棄“好媽媽”的職責,對孩子的教育順其自然。因此,國家應大力出臺關于母親合法權益的法律保護政策,解決母親的后顧之憂,以促進母親更好地提升自身的素質,準確定位自身角色。

猜你喜歡
家庭母親兒童
家庭“煮”夫
戀練有詞
給母親的信
留守兒童
六一兒童
尋找最美家庭
尋找最美家庭
悲慘世界
送給母親的貼心好禮
“六·一”——我們過年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