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如何編制風險導向內部審計的審計計劃

2020-09-01 18:47梁宇亮
全國流通經濟 2020年13期
關鍵詞:風險導向內部審計

摘要: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企業面臨的挑戰與機遇越來越多,經營風險也明顯增加。為了更好地管理企業,提升企業競爭力,風險導向內部審計已被廣泛使用。編制審計計劃是內部審計工作的開端,風險導向模式下的審計計劃始終以風險管理為工作重點。編制合理、完善的審計計劃使內部審計工作方向明確,有利于企業可持續發展。有鑒于此,本文對如何編制審計計劃進行論述,列示步驟并提供建議。

關鍵詞:內部審計;風險導向;審計計劃

中圖分類號:F239文獻識別碼:A文章編號:

2096-3157(2020)13-0171-02

在經濟全球化的影響下,企業的經營模式、發展方向、競爭手段已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許多企業的內部審計也從傳統模式轉換為風險導向模式。審計計劃的編制是內部審計工作的開端,風險導向審計計劃與傳統審計計劃截然不同,如何編制風險導向審計計劃對內部審計工作非常重要。

一、風險導向內部審計

1風險導向內部審計的含義

風險導向內部審計是現代內部審計的一種主要審計模式,始于對企業風險的識別與評估,終于對企業風險的管控改進。在風險導向內部審計中,風險評估貫穿于內部審計的全過程。

2風險導向內部審計與傳統內部審計的區別

(1)關注點不同。傳統內部審計關注點在于企業內部控制是否健全,對企業內部控制的完善與改進有促進作用。風險導向內部審計關注點在于貼合企業實際經營情況,識別、評估企業面臨的各種風險,通過內審手段幫助企業更好地處理各種風險,實現經營目標。

(2)參與時點不同。傳統內部審計以事后審計為主,內部審計人員未參與項目開展的全過程[1]。在風險導向內部審計中,審計人員從制度建立、修訂階段已參與其中,把監督防控關口前移,實現事前協助、事中監控、事后改進完善的工作模式,后續審計由未參與項目的審計人員執行,保證審計工作的相對獨立性。

(3)對審計人員能力要求不同。傳統內部審計要求審計人員具備必要的審計專業技能和經驗,熟悉企業經營、運作全過程。風險導向內部審計除上述要求,需要審計人員具有對風險識別、評估、防控等能力,更好地為企業排查、篩選出重大風險,為企業實現經營目標保駕護航。

二、風險導向內部審計的起始關鍵及其難點

1編制審計計劃

編制審計計劃是內部審計工作的起始關鍵,內部審計工作計劃的編制對內部審計工作非常重要。在編制內部審計工作計劃的過程中需考慮多方面因素,貼合企業實際,以改善企業風險管控水平和提高企業競爭力為出發點[2]。

2如何收集企業的風險點

企業在經營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風險,如經營風險、財務風險、法律風險、人力資源風險、合規風險。收集、整理企業的風險點是審計計劃編制工作的第一步,完整的企業風險源是審計計劃的編制基礎,未能識別風險點不但不利于內部審計計劃的編制工作,更不利于企業風險管控工作的推進。

3如何確定重大風險

內部審計人員收集風險點后,如何進行篩選、過濾是關鍵。企業的審計資源有限,如何在遵循成本效益原則的前提下,發揮內部審計工作的最大成效是關鍵難題。內部審計人員通過篩選、過濾、開展風險問卷調查等形式,確定企業重大風險,能有效保障內部審計工作方向正確[3]。

4考慮審計資源與重大風險審計的匹配程度

確定企業重大風險后,內部審計部門需審視自身擁有的審計資源,以確保審計資源與重大風險審計需求相匹配。審計資源不足時應通過各種途徑進行彌補,保證審計工作順利開展。

5考慮執行過程中各種變化對審計計劃的影響

內部審計部門根據重大風險及審計資源的情況擬定審計計劃,并編制審計計劃的調整方案。調整方案對于審計計劃的方向性非常重要,審計計劃應根據企業外部、內部的各種變化及時調整,以確保審計計劃始終符合企業需求。

三、編制風險導向內部審計的審計計劃

1收集企業的風險點,編制風險源臺賬

內部審計人員可以從以下途徑收集企業風險點:一是過往上級內部審計部門、企業自身內部審計活動中反映的問題;二是企業風險管理過程中反映的問題;三是企業年度預算、重大項目預算中反映的問題;四是與企業發展戰略、發展方向相關的風險點;五是從外部途徑獲取的風險點,如巡視巡查、外部審計、外部咨詢等活動發現、指出的問題;六是其他途徑獲取的風險點。內部審計人員根據不同的風險領域,把各風險點進行歸類整理,編制企業風險源臺賬。

2對風險點進行篩選、過濾,開展問卷調查,確定內部審計重點領域

(1)篩選、過濾的原則。一是重要性原則。風險點對企業有重要影響,重要影響體現在數量和性質兩個方面。數量上可理解為影響金額巨大,性質上可理解為質變的過程,如企業財務報表錯報金額雖小,但足以導致企業由盈利轉為虧損,又如發生法律糾紛,賠償金額小,但對企業聲譽影響巨大。二是可行性原則。企業管理層應有能力、有權限對風險點進行日常管控、督促改進。在日常經營活動中,內部審計工作的開展應與內部審計工作匯報對象的權限、職能相吻合,超出匯報對象能力范圍的事項情況不適合作為內部審計范圍。三是責權利原則。風險點管控的責任、權力、利益應三位一體,責任的承擔者同時也是權力的擁有者和利益的分享者。負有風險管控責任的部門或人員應具備相應的管控權力,脫離權力談責任、脫離責任談利益、脫離利益談權力都會使責、權、利三者之間失衡,不但不利于內部審計工作的開展,更可能使企業風險管控無效化。

(2)對風險源臺賬進行篩選、過濾。內部審計人員按照上述原則對風險源臺賬進行篩選、過濾,初步得出需要管理層關注的風險,編制風險源列表。風險源列表的范圍應包括重大風險和值得關注的一般風險,內部審計人員篩選、過濾工作的目的是把可以完全忽略的風險排除在列表之外,以減少風險問卷調查的工作量。

(3)開展風險問卷調查,進行風險排序,確定重大風險領域,編制風險熱力圖。一是內部審計人員以風險源列表為基礎開展風險問卷調查。風險調查問卷可采取實名或匿名的形式進行,調查對象包括企業董事長、總經理、財務總監、副總經理及部門負責人。風險調查問卷的發放途徑可通過紙質分派限時回收方式進行,也可通過網絡分發填列回收方式進行。二是設計風險調查問卷的內容、備選項、評分標準。問卷內容是經篩選、過濾后的風險點,每項風險點分別設置“發生的可能性”和“對企業的影響程度”兩項,“發生的可能性”劃分為“極低”“低”“中”“高”“極高”5個備選項,“對企業的影響程度”劃分為“極小”“小”“中”“大”“極大” 5個備選項,從“極低”到“極高”“極小”到“極大”賦予每個備選項1到5的分值,以兩項分值的乘積作為該項風險點的分值,分值越高代表該風險點對企業的綜合影響程度越大,越需要關注。三是考慮各被調查人員所處層級、職位、主管或分管的情況,賦予各被調查人員分值上不同的權重,如董事長、總經理可分配較大權重,財務總監及副總經理可分配一般權重,各部門負責人可分配較小權重。四是在回收問卷后,按照調查問卷分值及權重通過加權平均方式統計各項風險點分值,按分值高低進行風險排序,根據排序與分值的情況確定重大風險,繪制風險熱力圖,使相關信息展示清晰易懂。

3根據重大風險情況配置審計資源,使審計資源與重大風險審計相匹配

(1)考慮審計資源與重大風險審計的匹配程度。內部審計部門需根據重大風險情況擬定年度審計計劃,對于個別重大風險點,內部審計人員可能缺乏足夠的經驗或必要的技能,無法有效地開展內部審計工作。在考慮人員能力的同時,應考慮審計項目開展的時間安排,合理安排各審計項目開展的時限。

(2)開展培訓課程、交流學習,借助外部審計力量、專家工作組。企業可通過開展培訓課程、交流學習等途徑提高內部審計人員綜合能力。培訓課程可通過內部交流以傳授經驗、指導實踐為主,也可聘請外部專家對內部審計人員集中授課。交流學習可通過企業間人員互動方式實現。在內部審計資源無法滿足開展重大風險審計基本需求的情況下,內部審計部門可通過外部審計資源進行彌補。借助外部審計資源的常見方式包括外包審計項目、聘請專家組、聘請個別專家協助內審人員開展工作等。內部審計部門可通過內部、外部渠道優化審計資源,確保審計資源與重大風險審計相匹配。

(3)考慮擬定審計項目的開展時段。內部審計部門應考慮針對重大風險點開展審計工作的時間安排。時間安排應與內部審計人員能力及其提升空間、外部審計資源情況相結合,合理的時間安排可在保證審計質量的前提下確保必要的審計項目均能得到順利開展。

4擬定審計計劃及其調整方案。內部審計部門根據企業重大風險,結合審計資源的情況編制年度審計計劃,上報經營管理層、董事會等機構審核、審批。編制審計計劃的同時要編制審計計劃調整方案,企業處于瞬息萬變的經營環境中,風險無處不在,內外部的各種變化都可能如蝴蝶效應般對企業產生巨大影響,形成新的重大風險。內部審計人員應時刻關注各種變化,采用PESTEL、SWOT、五力模型等工具對企業經營的具體情況進行分析,實時根據變化情況對審計計劃進行調整,確保審計計劃與企業戰略相匹配。

四、保障支持

保障支持指企業應為風險導向審計計劃的開展提供必要的支持,保證審計計劃能順利開展。保障支持主要體現為以下方面:管理層對內部審計工作的態度;企業制度對內部審計工作的保障程度;各業務部門、職能部門對內部審計工作的配合程度;企業對內部審計部門人員配置、能力培訓等的重視程度。企業對內部審計工作給予足夠的重視與支持,能確保審計計劃順利開展。

五、總結

編制審計計劃是內部審計工作的起始關鍵,擁有合理、完善的審計計劃是確保內部審計工作有效開展的前提條件。在審計計劃的編制過程中,內部審計部門通過不同途徑收集企業風險點,根據篩選、過濾的原則,利用風險調查問卷的方式整理出重大風險,審視審計資源與重大風險的匹配程度,擬定審計計劃及調整方案。為確保審計計劃能順利開展,應從企業層面為內部審計工作提供必要的保障支持。擁有合理、完善的審計計劃能使風險導向內部審計方向正確,有利于提高企業風險管控水平,提高企業競爭力。

參考文獻:

[1]王峰經濟新常態下的企業內部審計計劃編制工作分析[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9,(10):142+144

[2]馮云淺談經濟新常態下企業內部審計計劃編制工作[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9,(1):65~66

[3]周秋琴探討風險導向審計模式在審計實務中的運用[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9,(19):14~15

作者簡介:

梁宇亮,供職于廣東粵海永順泰麥芽有限公司。

猜你喜歡
風險導向內部審計
風險導向內部審計在金融企業的應用
雙向立體思維構建高校內部審計全覆蓋體系
基于風險導向的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研究
內部審計在企業境外投資中的運用研究
淺析SAP系統在石化企業內部審計中的運用
新常態下集團公司內部審計工作研究
圖書館內部控制建設的深度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